吴春丹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08)
中美音乐教育观念之比较研究
吴春丹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08)
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或者不同的文化氛围之中,便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教育观念,而音乐教育观念具有指导音乐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许多学者认为,音乐教育观念源自现代美育思想,并随着美育思想的进步而在不断发展。由于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的不同,中美两国在音乐教育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文试对中美各自的音乐教育观念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美国;音乐教育观念;比较研究;美育思想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鲜明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两国人民在思想意识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文化教育也因此秉持着不同的思想与理念。对于美国来说,其音乐教育理念重在审美教育哲学,而中国更多地偏向“美育思想”,即除了关于音乐审美的教育之外,对于音乐具有的社会功能、德育辅助工具等非本位价值更加注重。事实上,自20世纪初,中国音乐教育观念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最初的“音乐美育教育”发展为“音乐审美教育”,随后又发展为“核心为审美的音乐教育”。上述音乐教育观念的变化实际上是受到了儒家礼乐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双重影响,既是文化历史的发展惯性,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方针提出的要求。
19世纪前叶,美国音乐教育思想将音乐看作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师在美国全国普及音乐教育。这一时期主要采取基础教学法进行音乐教育,该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音乐教育不过是对前人理论的适量补充而已,最多只是教师个人见解的适当发挥。
及至20世纪中叶,教育者们发现传统的基础教学法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约束,并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因此教师们尝试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音乐教育观念进行改革。例如,将“综合音乐感”引入到音乐课程训练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激情创作与演出。在“综合音乐感”训练之中,学生可以接受到“音色”“曲式”“节奏”“音高”以及“力度”共五个方面的音乐素质培养,同时教师还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素材,引导学生心怀激情地进行探索与创造。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美国运用“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进行音乐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是基于布鲁纳制定的螺旋型课程设计模式建立的,鉴于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不同,彼此之间又在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通常是将音乐划分为多个呈螺旋上升态势的层次,在不同年级展示出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把握和深化认识到音乐的整体结构与面貌。
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观念可见于西周时期,主要为礼乐教育,周公甚至制定并实行了礼乐制度,在西周的音乐教育观念中,乐舞艺术、行为规范、道德伦理、审美情感都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层面,均以“德”为最终目的,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文价值。随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打开音乐教育之先河,将音乐看作是与德智体美同样重要的教育方向,其教育观念依然是学习各种歌舞技艺。及至唐宋元明时期,琴艺等音乐活动与知识阶层的审美结合在一起,这时的音乐用以塑造自我的人格精神,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观念更偏向于“教化”。而到了清末与近代,一些变革者将音乐看作是精神教育的重要部分,认为音乐在思想启蒙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功效。
中国将音乐教育视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教育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美国则将音乐教育视为积累经验、掌握技能、培养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国始终将音乐教育思想约束在“学艺”和“育人”的范畴之中,反复强调音乐教育的辅助作用和从属地位,没有同美国一样重视音乐所具有的独立性与主体地位,很难彻底实现音乐具有的道德教育功能。此外,二者也在完美指数、尊师指数、衷心指数、自尊指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完美指数
中国父母与教师比美国父母、教师更加注重完美,若音乐考试成绩没有得到满分,中国学生会得到训斥。而美国的父母与教师则会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没有得到满分的学生给予的不是惩罚,而是物质或精神奖励,如:笑脸、S标记。
(二)自尊指数
美国音乐教育更注重实用性,即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充分享用和利用音乐,开阔眼界来发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脱离学校与成绩后学生的自尊并不会受到打击。而中国音乐教育功利性较强,一旦学生脱离学校与成绩之后发现音乐的成功无法用分数来衡量,便会感到自尊受到打击,出现心理问题。
(三)尊师指数
BBC在全世界各国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成年人,调查其尊师指数,结果显示中国尊师指数最高,达到69.23,而美国则仅有18.98,可见中国学生更加尊重师长,对于教师角色具有更高的认同感,教师与家长通常站在同一战线,如果教师采取机械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音乐上的创新思维将会受到抑制,家长大多不会尝试解放学生受到约束的思想。而美国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虽然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认同感,但是在学生受到抑制的时候家长会努力沟通,尽可能地解放学生。
本文首先对中国和美国的音乐教育观念给予了分别介绍,使阅读者了解到两国在教育观念上的不同发展历程,使人们了解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随后通过对比总结出二者的特征,点明中国音乐教育观念的局限性,旨在提醒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音乐教育观念,否则将会导致距离越来越大。
[1]赵岩.中美音乐教育观念之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2]蔡朝霞.中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之比较[J].艺术科技,2013(02).
[3]代百生.“音乐美育”的内涵与实质[J].美育学刊,2012(04).
吴春丹(1979—),女,汉族,海南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