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晋莲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九小学)
“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数学认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随之会产生困惑、怀疑、探究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最终达到解决疑问的目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如果小学数学教学中忽视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因此,为了顺应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标准,必须要注意以生为本,为学生巧设疑问,启发学生思维,不断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和解疑能力。
小学作为学生正式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是学生智力提升、思维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受制于我国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等因素,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疑能力整体偏低。从整体上来看,小学生质疑能力和解疑能力偏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无疑问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依旧在采用“满堂灌”或“一言堂”等被动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教师单独在课堂上为学生滔滔讲解有关数学知识,小学生在课堂下只需要认真听讲即可,这时候大多数小学生均认为可以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疑问,尤其是针对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但是在他们独自面对有关数学知识的时候,却忘记了刚才数学教师是如何讲解的,可见课堂上这些学生“无疑问”的表现实际上并不能理解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部分数学知识。特别是此时如果数学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提问,那么就无法知道发现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这部分数学知识。
2.不敢问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逻辑、重视思维的学科,但是小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等均存在差异性,所以实际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相同数学问题呈现不同的认知和看法。如此一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数学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常常不敢向教师或者其他学生提问,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害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有错误而被教师或其他学生嘲笑,或者害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不是教师所期待的而被教师批评指责,所以使他们常常表现出“不敢问”的态度。
3.不会问
世界上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充分表明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提出问题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要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数学教师会将质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提出疑问的时候常常偏离问题的核心,无法深入抓住问题的本质,所提出问题的质量不高。归纳起来,小学生存在的“不会问”问题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质疑的方法,实际的质疑能力有待提升。
1.激发质疑兴趣,使学生“想问”
俗话说“学贵有疑”。疑问是学生取得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大都采用“串讲”和“串问”的教学方式,一味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却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那么学生势必不会“想问”。为了使学生“想问”,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怀疑来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趣味游戏、问题引导、课题研究、生活话题、演示实验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确保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从而通过“想问”来强化他们的数学素养等综合素质。
2.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除了要使学生敢问、想问外,还要注意将质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会问”,通过提问的过程来明确疑问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好奇、好问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成为成才路上的指向标。
(三)丰富小故事讲述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优秀的教育信息资源已经共享,教师依托互联网,结合课纲的要求,下载有关的音频资料、图文资料、课件让计算机成为故事讲述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兴趣,教师应该配合渲染故事情节,正确引导学生历史观,组织学生开展故事演讲,故事角色扮演,利用各种形式,丰富小故事,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交流学习,懂得资源分享,把这些知识重点难点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
(一)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小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历史素养,完善了知识结构体系,结合人教版的历史课本,设计一套合理科学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学习历史,小故事因为针对性突出重点,对学生认知有着重要导向作用,依据历史故事,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了解知识要与故事相结合,如果教师通过故事只能让学生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已,没有引导出其他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我们引入小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习,因此科学设计故事内容十分重要。
(二)抓住时机,展开引导
在教师设计故事内容时,必须将故事和课本课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紧扣重点环节,确保在学生学习激情时引导出课程问题,引出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这样有助于加深印象,易于理解。老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适时机引入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有时候,教学难点不易突破,而采取小故事可以生动有趣的解释抽象知识点,难点因此突破,每节课45分钟,学生以及老师并不能时刻保持紧张情绪,因此,课堂中抓住时机穿插小故事,可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这样的模式强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完善了知识结构。
综上,故事化教学是一种重要教学技巧,尤其适用于历史学科,教师通过甄选故事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课堂故事演讲活动,把握知识点,通过故事举一反三,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总之,按照科学合理的设计方针,讲述小故事百利无一害,能全面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认知水平,完善学生历史知识框架,为初中历史教学长久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尹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6,(13).
[2]李艳.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2013,(07).
[3]李小玲.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