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伟
职业院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思考
唐林伟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最早发端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化学课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和教师实时讲解音频,再把这种带有实时讲解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供缺课学生学习,这一实践开启了“课前传授知识,课上内化知识”的反“传统”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此后,翻转课堂与慕课携手并进,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迅速风靡。
“传统”教学一般在课堂上传授给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发现不同学生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较困难;而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巩固和内化的时候,教师又不在身边,造成成绩不好的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课上的学习内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前先学习新知识,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现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练习,知识的巩固、内化环节放在了课堂了,学习的效能提升了,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得到了满足。
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使用微课视频自学,课堂上消化、巩固并融会贯通,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逆序创新(Reverse Order Innovation)。整体而言,翻转课堂体现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对职业院校开展多场所、多渠道学习提供了便利;它构建起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它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促进了微课、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效能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翻转课堂在教学理念上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统筹好课堂与课后学习。
随着实践的深入,翻转课堂也产生了诸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挑战,有人甚至戏称“翻转课堂”变成了“翻船课堂”。ASCD EDGE网站上的一篇题为《不要为了翻转课堂而翻转》(Don’t Flip for the Flipped Classroom)的博客(Eric Palmer)也谈及了众多对翻转课堂的质疑:翻转课堂会不会强化教师“舞台上的圣人”形象,学生愿不愿意回家做观看视频的家庭作业,观看视频适不适合所有学生,翻转课堂是不是把学生置于自学的境地?
就我国职业院校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1)过度关注教学资源开发,忽视教学设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微课,但使用效率和效果低下,教育资源浪费严重;(2)教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刻板印象影响较大,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正常”授课还不认真听讲,让他们课前自学“简直不可能”;(3)尽管一些职业院校也率先对“一体化”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但目前对于哪些课程适合,以及课程中哪些部分适合开展翻转课堂还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有力支撑,“一刀切”地推进翻转课堂,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了不利影响。
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来自实践的经验智慧,也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对翻转课堂有清晰、客观的认识。笔者认为,翻转课堂这艘小船要避免“翻船”的厄运,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制作精良的微课视频。Erik在他的博客中指出,拍电影的演员以及影片剪辑的各种技术人员等绝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能拿很高的报酬肯定是有原因的,让平时面对面上课都索然无味的老师再去拍了视频给学生看,怕不是什么好主意,不仅学生不会看,估计老师自己都不愿意多看。事实上,微课视频的视觉效果、场景、氛围、节奏与时长、互动性和教师的语音、语调、语速、亲和力、提问后等待的时长以及与视频配套的辅助性材料、交流学习平台的便利性等都影响着学生课前视频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各种资源制作精良视频来激发学生观看欲望和学习兴趣是翻转课堂的基本前提。
2.对教学进行系统设计。要“玩转”传统课堂,实现课上与课下的翻转,不仅要做好课堂设计,更要统筹课上与课下,做到二者有机统一。课前的微课本身要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以逐步深入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果开发微课的软件条件有欠缺,更要为学生准备背景介绍、词汇表、案例、重难点手册等辅助性材料。教师要在课前对学生观看微课的反应有预判,要收集共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安排。可以看出,学生课前的微课学习绝不等于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传统的预习虽然也在课前发生,但教师上课时还要认真讲解学生预习的内容,这些内容被认为是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微课视频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课前学习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前提,离开了课前学习,课堂是“转不动”的。因此,微课也是“课”,是“学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学习的视频资料。没有与课堂教学一起统筹考虑的“微课”充其量只能叫做“教学视频”,拍好视频后再去考虑它如何使用的逻辑是颠倒的,势必会影响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3.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翻转课堂虽好,却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1)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学生很多就不适应这种主动的、针对个体的教学方式,学生总有一千个理由、一万种借口说自己没办法连接到学习平台上去。但新习惯的养成总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我们要在微课制作上狠下功夫,从国外的经验看,更要的一点是如何把学生课前的有效学习,比如,视频观看的遍数、在学习平台上提出的有效问题的个数、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互动的积极程度等,体现在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成绩中;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翻转”的关键。(2)从教师的角度看,不是所有的课程、所有类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适合开展翻转课堂实践,教师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实现的是教学过程的重组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一刀切”式地搞翻转课堂“运动”无法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创新激情,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探索、发现翻转课堂的优势与缺憾,形成适合课程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方为正道。
唐林伟,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理论。
[责任编辑 张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