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亮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颤音琴及其演奏技术的发展
徐冬亮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颤音琴是键盘类打击乐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优雅的外观、美妙的音色、多样的演奏方法,在不足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材质到设计理念的多次改良,作为一门年轻的乐器,颤音琴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方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发掘。
键盘类打击乐;颤音琴;演奏法
打击乐器也许是除人声以外最早被人类使用的乐器,它通常被分为有音高打击乐器和无音高打击乐器,键盘类打击乐器是有音高打击乐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键盘类打击乐器最早发现于公元前3500年,但是乐器的外观以及琴键的排列方式与现代键盘打击乐器大相径庭。现代键盘类打击乐器,即半音阶键盘类打击乐器的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本文将重点论述独奏键盘类打击乐器——颤音琴的发展脉络。
谈及颤音琴的发展脉络,我们首先要简要论述马林巴的发展。5000年前的埃及,人们在地上挖坑并将木板架在上面用槌演奏以供娱乐。这种简陋的乐器就是最古老形式的马林巴,现代的马林巴构造更为精致与复杂,但是二者的设计理念与发声方式如出一辙——用槌敲击木板(琴键),通过地上的洞(共鸣筒)将木板的震动加以放大。
16世纪早期,另一种早期形态的马林巴Marimba Doble随着奴隶交易传到了美洲,自此马林巴在美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1874年,何塞•扎昆(Jose Chaequin)和曼努尔•洛佩兹(Manuel Lopez)在危地马拉设计制造了第一台半音阶马林巴。20世纪30年代,马林巴演奏家、教育家克莱尔•奥马尔•马瑟(Clair Omar Musser)和迪根(Deagan)公司设计并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马林巴,这时的马林巴音域为四到四个半八度,采用钢琴式的键盘布局。1980年,日本马林巴演奏家安倍圭子设计出了第一台5个八度的马林巴,并将它推向全世界。
随着马林巴的盛行,主要的马林巴制造商开始着手设计一些键盘排列与主要构造和马林巴相同,但延音更久,声音独特的键盘打击乐器,如颤音竖琴(Vibraharp),颤音钟琴(Vibra-celeste)。第一台现代样式的颤音琴由利迪公司制造,于1921年在美国问世,利迪(Leedy)公司的颤音琴的琴键排列与马林巴相同,都采用钢琴式的键盘排列并在琴键下配有共鸣筒,但琴键由金属制成。每个共鸣筒顶部配有扇叶,由电动马达驱动,在旋转的时候在琴键与共鸣筒之间形成循环的“开放—封闭—开放—封闭”的空间,以此制造“颤音”的效果。但这一产品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利迪公司的颤音琴在设计与生产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止音的问题,因此并没有加入止音系统,这使得每个琴键长达20秒的延音叠加起来,造成了非常不干净的声响效果,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927年,第一台颤音琴问世后的第七年,迪根(Deagan)公司的首席调音师亨利•施吕特决定将铝板作为颤音琴琴键的制造材料以获得更为宽广低沉的音色,并加入了止音系统——这是一根位于琴键下方的长条状装置,靠琴键一侧覆盖有毛毡,这个装置与止音踏板相连,踏下踏板,装置远离琴键,琴键成开放状态;收回踏板,装置上的毛毡与琴键接触,起到止音效果。这一改良成功的解决了利迪公司设计的颤音琴音响混浊的问题,颤音琴的结构自此也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但是亨利•施吕特的设计在细节上仍有不甚完善的地方:(1)止音装置会随着使用时间的累积发生变形,这导致在止音时会有个别琴键无法充分接触止音装置上的毛毡,无法完成止音。(2)颤音系统由电力驱动,因此对演出场地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打开驱动颤音装置的马达时,演奏者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按动开关,这给演奏的流畅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此外,颤音的频率相对恒定僵化,使得音乐的诠释不够人性化。(3)共鸣筒不能独立调校,无法让每个琴键获得最佳共鸣,并且用于连接制造颤音的扇叶的横轴即使在开放状态下仍然位于共鸣筒上方,这进一步影响了琴键的共鸣。2012年两款新设计的颤音琴,Love Vibe和Omega Vibe的面世为颤音琴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两款颤音琴由马林巴演奏家利•霍华德•斯蒂文斯(Leigh Howard Stevens)设计,在传统标准颤音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1)采用波浪式的可分段调节的止音板,成功的解决了旧式止音板因变形而无法充分止音的问题。(2)为每一根共鸣筒安装了独立的调校装置,并且将共鸣筒上方的扇叶改为可在其上方做平行运动的长条装置,使得共鸣筒在颤音装置开放状态下完全打开,这两个改良使颤音琴的共鸣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3)Love Vibe放弃电力驱动的马达而采用靠踏板控制的颤音系统,这让演奏者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控制颤音的频率和长度。
利迪公司、迪根公司以及亨利•施吕特为颤音琴这一乐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Love Vibe和Omega Vibe问世的时间较短,可靠性与稳定性仍然有待验证,无论这种形式的颤音琴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主流,它都为颤音琴的设计与制造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颤音琴的流行与其在爵士乐中的使用密不可分。第一个在爵士乐中演奏颤音琴的人是爵士鼓手保罗•巴尔巴林(Paul Barbarin),然而真正让颤音琴变得流行的是爵士颤音琴演奏家莱昂奈尔•里奥•汉普顿(Lionel Leo Hampton)。
莱昂奈尔•里奥•汉普顿1908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威尔。20世纪20年代,汉普顿开始和杰米•波特兰(Jimmy Bertrand)学习木琴和爵士鼓,数年后,汉普顿作为芝加哥后卫报童乐队(Defender Newsboy)的鼓手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20年代末,他移居加州,并开始颤音琴的演奏。1930年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在听到他的演奏后邀请他在自己的两首乐曲中演奏颤音琴。自此,汉普顿开始了他的颤音琴演奏生涯,并为这个乐器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
另一位不能不提及的颤音琴大师是美国颤音琴演奏家盖瑞•伯顿(Gary Burton)。盖瑞•伯顿1943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安德森,他六岁开始学习马林巴与木琴的演奏,1960年-1961年在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age of Music)随赫伯特•波默罗伊(Herbert Pomeroy)学习,后离开伯克利音乐学院开始了他的演奏生涯,1971年回到伯克利音乐学院执教,将颤音琴的教学带入了音乐学院。
颤音琴的演奏技巧与其他键盘类打击乐演奏一样,可以分为两个体系:二槌演奏法和四槌演奏法。二槌演奏是所有键盘打击乐器演奏中最为基础的技术,其演奏手法与鼓类乐器扣腕式的演奏别无二致。二槌演奏主要用于演奏单线条的旋律并依赖其他乐器为其提供伴奏。四槌演奏分为四种方法:传统握法(Traditional Grip)、伯顿握法(Burton Grip)、马瑟握法(Musser Grip)以及斯蒂文森握法(Stevens Grip)。因为传统握法与伯顿握法在使用中琴槌在手中相交,所以统称为交叉握法;而马瑟握法与斯蒂文斯握法琴槌在手中没有交汇,所以统称为分离式握法。四槌技术的发展使得在颤音琴上演奏和弦和伴奏声部变得可行,丰富了颤音琴的演奏技巧。介绍这四种四槌演奏法的教材与文章很多,因此在这里不予赘述,仅作简要介绍。
传统握法:传统握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但发明者不详,因为是所记载的最早的四槌演奏法,所以当代的演奏者将其命名为“传统握法”。这种握法是将内侧琴槌压在外侧琴槌上,以小指和无名指控制支点,通过拇指、食指以及中指的配合实现音程的变化。演奏时手腕略微下扣,通过扣腕和转腕的动作进行演奏。这种方法支点比较靠后,爆发力较强,音程变化十分灵活,但随着音程变大手指的压力会相应变大,手臂肌肉也会变得相对紧张,对音色会有一定影响。
伯顿握法:这一握法由美国颤音琴演奏家盖瑞•伯顿发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与传统握法截然相反,伯顿握法是将外侧琴槌压在内侧琴槌上方,以中指控制支点,无名指作为辅助,通过手指配合实现音程变化,同样为扣腕演奏。这种握法的发明比较偶然,根据盖瑞•伯顿的自述,他在开始接触四槌演奏时学习的是传统握法,但他对这种方法的学习并不顺利,也许是传统握法并不适合伯顿的手型,琴槌的开合在他的手中不是十分流畅。一次偶然的机会,伯顿将原本应放置在内侧琴槌下面的外侧琴槌放在了上面,这让他觉得十分顺手,所以便决定使用自创的方法来演奏颤音琴。随着盖瑞•伯顿知名度的提高,他发明的四槌演奏法也被推广到了全世界。
马瑟握法与斯蒂文斯握法:马瑟握法与斯蒂文斯握法同为分离式,执槌方法如出一辙,后者为前者的改良,因此将这两种演奏法放在一起论述。马瑟握法由美国马林巴演奏家克莱尔•奥马尔•马瑟发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方法以小指和无名指握住外侧琴槌,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控制内侧琴槌,并通过三根手指的配合来改变音程。马瑟握法的每根琴槌在手中相对独立,不容易互相影响,但是因为支点比较靠前,所以琴槌末端在手中保留较多,琴槌的开合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斯蒂文斯握法由美国马林巴演奏家利•霍华德•斯蒂文斯在1971年发明,他本人称这种方法为“改良的马瑟握法”(Modified Musser Grip)。他在马瑟握法的基础上将每根琴槌的支点后移,这让琴槌可利用的长度得到增加,也使得琴槌末端在手中保留较少,增强了音程变化的灵活性,但这也让琴槌在手中的感觉变重,对手指力量有一定的要求。
随着颤音琴在现代派音乐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很多特殊演奏法也应运而生。用提琴的弓子来拉奏颤音琴(bowing)是最常见的特殊技法,这种方法用弓在琴键上拉奏来制造平稳而持续的长音,通过改变运弓速度来改变音的强弱和张力。另一种常见的技法是音高弯曲(Pitch Bending),这种方法通过用硬槌(如木琴槌)从琴键边缘向中间滑动来改变琴键原有的音高,产生滑音的效果。以上两种特殊演奏法在克里斯多夫•迪恩(Christopher Dean)的颤音琴独奏《哀鸽的十四行诗》(Mourning Dove Sonnet)中有大量的应用。类似的演奏法还有泛音(Harmonics)、哇音(WAH)等。
颤音琴的发展历史不足百年,十分年轻,众多设计师、演奏家在数十年间为颤音琴的发展、改良和普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它的演奏技法和曲目量还有待扩充,这需要广大打击乐同仁的共同努力。
[1] Baker, Michael. “Toward the Reality of Concert Marimba”,Percussive Notes Oct. 1985 Vol. 24,No. 1. Percussive Arts Society.Jan. 11, 2012.
[2] Blades, James.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nd Their History”, Bold Strummer Ltd, 4th edition, 1992.408-410.
[3] Ford, Mark. “A Marimba Opinion”, Percussive Notes Oct.2001 Vol. 39, No. 5.Percussive Arts Society. Jan. 10, 2012.
[4] Kite, Rebecca. “Keiko Abe’s Quest: Developing the Five-Octave Marimba.”, Percussive Notes Apr. 1988 Vol.36, No. 2.Percussive Arts Society. Dec. 28, 2011.
[5] Jacob, Irving. “The Co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Marimba.”, Percussionist Fall 1973 Vol. 11, No. 1. Percussive Arts Society. Web. 24 Dec. 2011.
[6] Reinman, Thoma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imba In The United States”
[7] Stevens, Leigh Howard. “Method of Movement for Marimba”,Keyboard Percussion Publications,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edition,2005. 30-104.
[8] Stevens, Leigh Howard. “PASIC 2012 - Leigh Howard Stevens-Malletech Omega”, Nov. 02, 20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8xtLNGeKEQ
[9] Zeltsman, Nancy. “Four-Mallet Marimba Playing: A Musical Approach for All Levels”, Hal Leonard, 2003,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