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与音乐之关系看现行教材歌曲的创作与选用*

2017-01-28 20:11李经蒲蕊
黄河之声 2017年7期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母语民歌

李经 蒲蕊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从词与音乐之关系看现行教材歌曲的创作与选用*

李经 蒲蕊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儿童一种近乎天赋的本能,这是母语音乐教学绝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与我国民族语言还尚需磨合的现状下,选用适宜于儿童的传统声乐作品以及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进入教材,是母语音乐教学的可行选择。

母语音乐;歌曲创作;语言

谈到词与音乐的关系,似乎是一个早已被人熟识的常识问题,但笔者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所选用歌曲的分析来看,词与音乐的关系,恰恰是教材编写者所忽略的一个问题。

如果以粗线条划分,现行教材歌曲中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属传统民间音乐的戏曲、曲艺、民歌;带有民间音乐风格的创作歌曲;以西洋大小调体系为主体的创作歌曲,包括据外国音调填词的译配歌曲。下文对教材歌曲的分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其余各册情况与此较为相似。

一、传统民间音乐中的戏曲、曲艺、民歌

这一类是传统声乐艺术的代表,是语言与音乐关系最密切的一类体裁,语言因素甚至占主导地位,两者常成胶合状态,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倒字”,演唱时要求“出字真,行腔圆,归韵清,收音准”。此类音乐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或流派风格,但是,如果去掉了语言风格,其色彩和流派风格将大打折扣。

本册教材共出现一首传统民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且不是教唱歌曲,只是某集体舞所用音乐。况且这还是一首据维吾尔族民歌填词的歌曲,我们知道,维语与汉语并不属同一语系,且维吾尔族音乐语言较接近西方,严格来讲这首歌曲并不属于本文所分类之传统民歌,而更应该将其划入译配歌曲一类。因此,本册教材未选用一首传统民歌来教授。其余各册情况有所改善,但其数量仍低于歌曲总量的三分之一。另外,多数教师在教唱此类歌曲时,并不使用方言,正如上文所言,如果去掉了语言风格,其色彩和流派风格将大打折扣。

二、带有民间音乐风格的创作歌曲

此类歌曲以鲜明的地方音乐色彩或民族音乐风格为标志,重视语言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在借鉴戏曲、曲艺、民歌的吐字行腔的同时,又运用一定的西方音乐创作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声乐艺术形式,此类歌曲在教材中有《说唱脸谱》、《看大戏》等,是此类歌曲中的优秀作品。

《看大戏》一曲借用、吸收河南豫剧音乐素材,歌词的句逗与音乐节奏的安排自然、融洽,音乐音调与河南方言音调结合得贴切、自如,易学易唱,用河南方言演唱,自会感觉到一股浓郁的豫剧音乐风格扑面而来。

本册教材共选用此类歌曲5首,占歌曲总量的29%。总的来说,歌词句逗与音乐节奏结合得较为融洽,一字配一音的字调配音方式占绝大多数,在一些关键部位,音调基本能够照顾到字调的“音高”性质,但未能尽显我国语言“音势”之微妙。

三、以大小调体系为主体的创作歌曲,包括据外国音调填词的译配歌曲

词与音乐是构成歌曲的两大基本要素。此类歌曲所用之西方音乐体系与其所依托的多音节的轻重音语言体系关系密切,它的节奏、节拍及旋法等音乐形式特征,有着明显的强弱趋势,如用与之协调的语言歌唱,则自然相得益彰、自然流畅。但是同样的音乐配以我国语言演唱,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因此,此类歌曲首先要解决的是西方音乐体系如何与我国语言习惯相协调的问题,既不要影响原有音乐的基本风格,又要符合我们日常语言的发音规律。

此类歌曲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数量蔚为壮观,本册共出现11首,占歌曲总量的71%。此类歌曲之音乐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唱,也可用乐器演奏,都可体现音乐的整体风格。某些歌曲旋律与我国语言的融合度较差,分解和弦、同音反复的创作技法使用过多,旋律多依托于功能性的和声进行,严重忽视了我国语言固有之“音高”、“音势”特性,唱起来拗口,不宜儿童传唱。

教材歌曲为什么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不能流行、不被传唱?其中可能有教师教学方法的原因、也可能有“追星”等社会学方面的因素,但歌曲创作与选用本身所出现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教材编写人员足够的重视。歌曲是由唱词和旋律两个部分组成的,两者就像手心手背一样,互为表里、亲密无间。但是,通过对现行教材歌曲的分析发现,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较为严重的不良现象——对语言特质的漠视,这直接影响到歌曲的艺术品质和教育价值。受西方音乐创作模式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创作者,往往注重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对比以及乐句、乐段之间的连接等“纯音乐”因素的构思,而对歌曲的另一半——歌词,却很少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不自觉地把歌词放到了附属的地位,出现很多扭曲语言自然形态的现象。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儿童一种近乎天赋的本能,这是母语音乐教学绝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与我国民族语言还尚需磨合的现状下,选用适宜于的儿童的传统声乐作品以及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进入教材,是母语音乐教学的可行选择。对语言的吟唱、对优秀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是培养母语音乐音感观念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儿童听赏母语音乐的耳朵,才能培养孩子们对母语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1] 沈洽.音腔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04.

[2] 李经.语言 动作 音乐三位一体的母语音乐教学研究——母语音乐教学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借鉴.西北师范大学,2010.

甘肃省教育厅2015年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甘肃天祝土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成果(2015A-024)

李经(1982-),男,河南濮阳人,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学法;蒲蕊(1980-),女,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传统音乐研究。

猜你喜欢
西北师范大学母语民歌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母语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