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萍 邹丰阳
大学与社区*
——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回访调研的思考
张冬萍 邹丰阳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种的传承处境堪忧,文化传承的老龄化、断代化以及文化流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为了应对非遗此种发展趋势,文化部、教育部推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大学与非遗的文化传承联系了起来,调动大学的力量并介入非遗,激发其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
大学与社区 非遗进校园 培训进社区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培训 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
2016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了《关于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利用暑假安排回访学员的函》。为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研培计划,经商教育部高教司同意,特请各参与高校利用暑期,安排研培计划实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开展一轮全面深入的回访学员活动。深入学员来源地和非遗项目所在地,考察非遗项目与当地文化,走访传统工艺企业和作坊,访谈参训学员和其他传承人群,做到:全面评估教学效果;深入了解把握相关非遗项目的特征、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研培课程设置;探讨建立高校与项目所在地的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或实训基地、田野调查基地等;对完善研培计划提出建议。①参见《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利用暑期安排回访学员的函》,访问网址:http://114.255.59.53/zgfyzt/gzwj/201606/f1c09fb6b89e497fbc1e6ca0d7cc514c.shtml。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该计划首批参与的试点院校,其研培工作是在多年田野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总结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大学与社区的文化传承连接起来,在大学和社区间建立了文化交流与互动,在研培中开拓了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非遗培训进社区等创新互动模式。中央美术学院的非遗高级研究班课程遵循“回到社区”的培训理念,于2015年底率先启动了追踪传承人走进社区的回访调研,到甘肃文县铁楼乡对白马藏族“池哥昼”面具木雕技艺传承人班杰军进行了社区回访,此举具有开拓性,对文化部的后续培训工作产生了影响。通过回访调研,让社会力量了解并介入社区,发现社区传承发展与实践的问题。
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社区是非遗发生的土壤,大学要对社区有清晰的认知,“文化要知情、技艺要知艺、发展要知辩”,这是乔晓光教授在第二届研培工作中提出的“ “三知”理念,传承人首先要成为社区文化的“知情者”和“持有者”,同时要秉承上一辈传人精湛的传统技艺水平,面对社区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时期,还能辩证地对待传承与创造的可持续之路。“三知”旨在大学和社区间建立非遗传承的互动模式。
在以“三知”为培训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培训工作“常态化、互动化、职业化”的“三化”教学模式。“常态化”即让非遗培训走出孤立于常规教学之外的项目化的边缘处境,进入学校日常教学主体,形成合情合理的可持续的教育教学周期;“互动化”即非遗培训教学课程不是单向的学院知识学习,而是非遗知识体系与学院知识体系的互动传播与学习,互动共生,让传承更加传统,让传承更具活力;“职业化”即根据非遗传承类型的职业化需求培养人才,避免培训单一“美术化”倾向,非遗传承是匠艺传承的职业,需要有匠艺的职业操守和技艺修行,提升传承人对非遗文化传统的认知与文化持有水平,拓宽传人文化艺术视野,增强文化传承的秉持与创造力,使其成为社区文化传承发展的带头人。*董永俊:《让非遗启蒙教育让艺术照亮非遗——第三届“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的理念深化与项目拓展》,《中外文化交流》2016年第6期。
非遗传人进校园、非遗培训进社区为大学和社区注入了活力,高校与社区教学相长、互惠共生发展。社区非遗进入大学,一方面,来自社区的非遗给高校带来了多元的非遗传统,活态的文化知识给高校的学生打开了一个活态艺术的新天地,也为学生们的艺术学习和创作带来了灵感。一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传承人和大学生的互动,使大学生体验了非遗、认识非遗的价值。另一方面,研培也开阔了传承人的眼界,增强了其对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研培传人回到所在社区,将来自学院的教学融入到了自己的艺术技艺和文化创作之中。同时,与其它地域的非遗传承人亲密接触,思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激发了他们对于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的深入思考,共同探讨和寻找非遗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高校在非遗保护和可持续传承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大学进社区,可以为社区非遗提供更好的保护。首先,大学可以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工作,对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将传承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留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参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2016年8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培训会议资料。其次,大学可以作为非遗教育的传承基地,鼓励将非遗作为实践性的文化艺术类课程,非遗可以更加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到中青年人群中,而高校学生也可以为传承人提供更多的文化保护与现代传承的新思路,非遗社区的活态知识资源既可以有效保存,又给大学文化艺术实践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曼谷召开了“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学位课程发展区域论坛”,强调了大学对社区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大学与非遗的双向互动,在文化遗产快速消亡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这种互动交流开阔了传承人的眼界的同时,也促进研培的发展,有利于培训工作中把握非遗活态传统的传承现状。今天,遗产消失的速度远大于非遗保护措施实施的速度,面对这种局势,研培通过将大学与社区非遗文化传承联系起来,有利于把握文化可持续传承与现代保护的动向。
二、传承人培训回访个案1.让传承更加传统
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动力。生活在甘肃陇南文县的白马藏族班杰军,是中央美术学院第二期“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的学员。2016年2月,中央美术学院非遗中心对班杰军进行了第一次回访*2016年2月,中央美院非遗中心董永俊、张冬萍、邹丰阳到陇南白马藏族面具木雕传承人班杰军家乡进行社区回访考察。。2016年8月,根据文化部下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暑期学员回访》等要求,中央美院非遗中心再次前往文县,对班杰军进行第二次追踪式回访。
班杰军是甘肃省木雕技艺省级传承人,主要从事白马藏族“池哥昼”和“十二相”*“十二相”为十余种动物神面具,白马话称“麻昼”,为九寨沟地区白马人节庆时跳的面具舞。面具制作、神像雕刻、建筑装饰雕刻,以及民间寺庙神像壁画、建筑彩画、门窗装饰、家族神像画案等绘画技艺,作为“画师”的他承担了给神像“开光”的职责。文县位于川甘交界地区,班杰军是当地有名的手艺人,被尊称为“班师”。在班杰军来中央美院培训时,非遗中心“课堂上的田野”调查小组对其做过口述调查,在谈起他自己的生活状况时他说:“以前我是我们村子里最会赚钱的人,但现在是村子里最‘没用’的人。”
班杰军从事的木雕面具、神像、寺庙壁画等手艺,在过去的需求量较大,在当地也非常受人尊重。但现在需求量开始迅速减少,仅靠这些手艺已无法养活一家人。作为省级传承人,每年有5000元的政府补贴,但也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班杰军和妻子还需要务农或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随着当地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开始慢慢转变,曾经受人敬重的“班师”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这使班杰军对白马文化变得不自信。在中央美院培训期间,班杰军的精湛技艺和白马藏族独特的文化,引起了中央美院老师同学和其他非遗传承人的极大兴趣,与培训学员们互相交流、给中央美院师生和所有传承人讲课,就班杰军自己说,这些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鼓励。
在今年2月份的第一次回访中,班杰军在培训前的迷茫与动摇已俨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他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自豪感,以及更坚定的传承意志。8月的第二次回访得知,班杰军在文化旅游节上展现了木雕技艺后,被周围村镇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请他去制作神像和面具。班杰军也在寻找新发展的道路,他计划明年在九寨沟口开设一个摊位,利用已经购进的木刻机械,生产多种木质产品,并且继续发展以“池哥昼”面具为原型的精制衍生品,充分发挥其文化与商品价值。
作为社区活态非遗的传承人,班杰军需要顺应时代,寻找发展的道路。在中央美院培训后他有了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坚定了传承意识。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既不失非遗之本,又能推介民族文化并提升生活品质,这是他最大的愿望。*董永俊:《白马匠师——再访文县“池哥昼”木雕面具传承人班杰军》的回访报告,2016年8月。
2.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杨克文是云南大理白族民居营造的传承人,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第二期“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培训期间,中央美院非遗中心对其进行了口述调查,对白族民居营造的现状和当下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调查。
在口述调查中,了解到杨克文正在承接一个大型白族民居营造工程——“垒翠园”。园内计划恢复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园林并建造一条商业街,以供游人观赏和游玩。杨克文主要负责园区内建筑设计及施工。
2016年8月,中央美院非遗中心赴大理对其进行了深度回访。回访时适逢“垒翠园”的施工阶段,每一个细节杨克文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对于大理地区白族古建筑修复问题,杨克文说:“九十年代末倡导对古建筑风格的整治所达到的效果是恰恰相反的,一方面,一味地追求传统风格使得粗制滥造风盛行,这种粗糙的技艺使白族古建失去了原味道,沦为建筑垃圾;另一方面,追求整洁风格的结果就是将老建筑的彩绘全部用白灰涂抹掉,使古老的彩绘渐渐消失。”他提出了“原味传承”的理念,无论是在建造“仿古”建筑或是修复古建筑时,都要严谨地遵循传统。
对于他的做法,很多与他共事的人表示不解,觉得他过于严谨了。对于周围人的看法,他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垒翠园”虽然是一个商业旅游项目,但仍应做成一个白族建筑的集大成者。“以后的人很有可能就以我现在做的东西为白族建筑的原型来学习,我不希望留给他们错误的东西。”
当下,白族民居营造与旅游商业相结合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大理地区的白族传统建筑项目反而让“传承更加传统”,杨克文需要商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养活家庭,也需要通过建造传统白族建筑来坚持心中持有的传统信念。要辩证地看待社区当下发展和非遗传承。杨克文的实例说明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时候,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要熟知民族文化、要认真严谨地坚持传统、要结合当下来发展创新。
3.让非遗在生活中更加美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力求帮助非遗传承人群补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从而帮助传承人提高审美能力和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参见《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访问网址:http://114.255. 59.53/zgfyzt/gzwj/201507/605fa7e5d243475e88a5e6a5610ce80f.shtml。中央美术学院第三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季天渊是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木偶头雕刻传承人,也是泰顺县唯一一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7月中央美院对季天渊开展了为期半个月之久的回访*2016年8月8日至23日,中央美院非遗中心张冬萍、木雕组导师萧立及学生到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木偶头雕刻传承人季天渊家乡进行社区回访考察。,泰顺素有“木偶之乡”的美誉,传统的民间木偶戏班有43个,泰顺县木偶雕刻传人包括季天渊在内有4人,除此之外其中有一人为市级的传承人。
季天渊制作的木偶人多用来供给民间木偶戏班,她的手工活极为细腻。她的父亲季桂芳是泰顺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从事木偶造型设计和雕刻制作,他制作的木偶造型、表情等均有很高的造诣。季天渊出生在木偶雕刻世家,如今这门手艺也已经做了三十多年,受父亲影响,她的作品从造型设计到制作都有独特的风格。木偶的制作要经过“打粗坯—修细坯—磨光、打底、刷底色—上彩、开相”等工艺流程,季天渊给木偶头上彩、开相的手艺要高于父亲,她笔下的木偶头面部五官塑造更为精致生动,更具审美享受。
从大学课堂回到非遗社区,季天渊开始思考如何提高传统手工艺审美性的问题。这一审美性的问题,不仅在于如何提高其手工技艺的精致程度,还在于如何提高泰顺民间木偶戏班表演中的规范性和舞台视觉的审美认同。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依托于活态乡村存在的木偶戏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难以融入现代生活的问题。季天渊正在谋求木偶戏表演中舞台幕布的新变,一改泰顺地区民间木偶戏班千篇一律的舞台背景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加入现代生活中的元素,同时又考虑到观者的视觉体验,力求给木偶戏的观看带来最佳的呈现效果。
季天渊也是泰顺县木偶艺术剧团中的一员,她时常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分享给剧团里其他艺人,逐渐提高的审美眼界和对作品日益严格的要求,也影响着本社区里的木偶艺人们。大学进社区,了解了社区非遗传承现状和诉求,在不失其本的前提下,传承人需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和制作水平,从而振兴传统手工艺。
很多地区的传承人像季天渊一样,有着良好的审美素养,也要不断顺应现代化的审美需求,探索将传统民间技艺和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的方法。央美非遗传承人的培训,给季天渊带来了如何将审美性融入自己木偶作品创作及民间木偶戏舞台表演中的启发思考。
4.创造性传承与现代社区生活
2016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扳匠组助教和学生对第四期培训传承人丁春梅进行了回访。*2016年7月26日至8月9日,中央美院研培扳匠组助教贾彦琴、黄婧赴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对道明竹编传承人丁春梅进行回访调查。丁春梅为“道明竹编”传承人,自幼随父亲丁志云(“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学习竹编手艺,今年30岁,其年龄阶段属于典型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
丁春梅2013年与父亲丁志云共同创建了“丁知竹”竹编创意馆,是一个以传承“道明竹编”文化为主题和集参观、体验、培训于一体的竹编基地。其经营模式遵循了当地家庭中小型作坊式的传统,主要由丁志云负责竹编产品设计和制作,丁春梅负责竹编体验、竹编培训及文化推广。*引自贾彦琴、黄婧的回访报告,2016年8月。现有的业务包括承接中小型立体竹编艺术品、家居艺术品及手提包、食物包装等实用产品。并且近些年,参加了国内多个地区的竹编展演、比赛、博览会等活动,知名度得到了提升。
道明地区除了丁家从事竹编手艺之外,也有其他的竹编技艺传承人,但都没有形成类似丁家的产业化。与其他地区非遗类型相似,“道明竹编”也面临传承困境,由于竹编耗时长、收入少,已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并且在市场的驱使下,大部分竹编艺人开始简化竹编技艺,制作平面竹编产品,而不再是传统的“道明立体竹编”了。
丁家一直坚持传统竹编手艺,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无疑是非遗传承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典型例子。丁春梅能适应和接受现代社会带来的种种新事物,在宣传、交流等方面运用更多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与父亲的传统手艺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应现代生活的传承道路。在谈起来中央美院培训时,她说:在中央美院培训学习中,让她有机会见识并学习了一些新领域、新事物。通过与美院家居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交流,在思维和技法方面都有启发和拓展,同时也加强了她对“道明竹编”的文化自信。在此次培训的影响下,她也为自己的文化传承设定了目标:要真正成为文化的知情者和持有者,要坚守传统,发掘传统的重要价值。*引自贾彦琴、黄婧的回访报告,2016年8月。
开拓传承人的眼界和思维,提升他们对于本民族、家乡的文化自信,这是大学能够为社区传承人所做的事。丁家是社区传承人自我寻找发展道路较为成功的实例。大学应发挥其作用,为非遗寻找适应现代生活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传统手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这些回访个案都是探讨非遗传统手艺、非遗传承与保护现状、非遗社区如何与现代生活相关联的典型案例,传承人在社区坚守着本地域的非遗文化,同时又试图寻找能将传统手艺融入审美化的现代生活之中的方法。中央美院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使这些文化遗产地的传承艺人们更加坚定了传承意志,增强了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使命感。深入传承人所持有的非遗项目所在地,深度访谈传承人,有利于深入了解把握各非遗项目的特征、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
通过此次回访,我们了解了非遗社区现状,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一系列非遗传承的社会问题。首先,非遗老龄化是大部分非遗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现代生活的高速发展,传统手工艺已无法为现代年轻人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满足。以上提到的四个回访案例,都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大部分手艺较好的文化传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并且身边没有愿意学习的徒弟,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几乎消失。其次,通过中央美术学院的四期培训,我们了解到非遗传承人有年轻化的趋势,现在很多传承人为80、90后,技艺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尚浅,如何加强年轻一代传承人的“三知”理念,是传统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大问题。此外,在当下文明转型期,非遗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文化流变的问题。各民族、各地区间的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使得很多地区非遗传承人开始吸收外来文化和技艺,在自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寻找变化发展之路,如何在文化多样的今天,保留住本民族、家乡的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也成为传承人急需思考的问题。
面对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非遗传统文化也在迅速发生流变,自发式的文化传承动力已渐趋衰退。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许多乡村消失了,而以乡村生活为载体的许多文化遗产也随之消失,文化传承面临着困境。大学不仅是非遗的教育传承之地,也可以成为有当代价值的“非遗”文化物种的“活态博物馆”,如:剪纸、造纸术、木版雕版术、活字印刷术、印染、陶瓷、民间建筑营造等许多非遗手工艺传统,都可以成为大学新的知识资源和实践的文化艺术类型的课程。同时,非遗社区濒危物种的传承保护,也需要大学提供学术研究、理论支持、抢救性记录。因此,大学介入非遗,“尤其文化遗产地的高校,与非遗传承社区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学习是非遗传承不可忽视的可持续模式”*引自乔晓光:《在大学与社区之间建立非遗传承的互动模式——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部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经验思考》,《美术观察》2016年第4期。。
在大学与社区间建立非遗传承的互益互动模式,给文化部和教育部开展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带来了机遇与可能。研培不仅激活了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学习,而且也增进了高校与非遗传承社区的双向互动。
[责任编辑]宋俊华
张冬萍(1991-),女,山东潍坊人,文化部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课程助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民间美术方向硕士研究生;邹丰阳(1991-),女,江西九江人,文化部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课程助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硕士研究生。(北京,100102)
* 本文为文化部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G122
A
1674-0890(2017)01-017-05
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文化互益的过程,非遗进校园,给大学提供了来自非遗社区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研培进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回访,也是高校与社区互动互益、互惠共生的过程。大学与社区间的互动模式,既有助于促进非遗教育传承、连结非遗与现代生活,也给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