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瑜
创设特定情境 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周晓瑜
中职班主任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班主任要能够利用时事热点构建德育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充分利用班会课,构建探究式活动德育情境等。构建活动情景,加强师生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创设的特定情景开展德育活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德育发挥作用。
中职学生;班主任;教学情境;特定情境;德育教学情境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好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班主任一般是兼职,除了要管理班级的诸多事务之外,还要进行课程的教学,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德育培养。这就要求中职班主任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在管理或是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德育情境,让学生身处情境,感受德育元素影响,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全面的德育教学,从而优化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效果。
可能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应该在无形中开展,通过平时的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的渗透。这种方式固然好,但由于许多教师本身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因此,创设专门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学习需要的德育教育情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德育思想
对于中职学生的来说,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在这个时段,优质的教育引导将会保障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无效的教育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很多教师不会专门针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或者使用的德育教育方式过于死板。比如,用校规校纪或所谓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的教育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佳。[1]如果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情境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元素,并且受到情境的吸引,无意识地就得到了情境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受到德育元素的熏陶,而且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德育思想教育。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德育认知
情境教育是教师整合相应的场景和元素,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的教学场景,也就是说,在设定场景中,不仅吻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能够充分有效地展现出所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是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途径,只有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发,才能够从内心触动学生的道德感知,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良好道德的养成。所谓“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通过情境的构建,引发学生的心灵的共鸣,加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体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一节目。在这个德育情境景中,学生面对的是有声有色的情景刺激,所感受的内容是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展示出来的各种道德品质和优良品格。在这个德育情景中,通过音乐背景,主持人的讲解以及颁奖词的点缀,能够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感慨系之,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心向往之。加强学生对优良品德的认知,达到德育养成之目的。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机
尽管德育是一门理论教学,但是,学生行为举止体现的是其的修养和人格品质问题。因此,德育工作又有一定的实践性。通过特定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行为中所反映出来的品德问题。比如,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生的一些习惯性的动作,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一些不良习惯进行搜集,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这些平时的习惯行为表演出来,让一部分同学点评这样的动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很多学生在看到这些不端正和不雅行为时,都会联想到“我平时不就是这样的吗”。通过比照,加强了学生对自身行为修养的自觉认识。[2]通过这样的情境教育,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品德和行为存在的问题,自愿自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改变自己。从而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心理规范,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在情境实践教学中,用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开展教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想要进行的德育培养内容息息相关,由此,特定情境的创设也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德育工作的时候,针对实际情况,有效地创设特定的情境,确保情境的创设能够满足德育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3]
(一)利用时事热点构建教学情境
时事热点是社会的舆论主导方向,更是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时事热点构建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地认识时事热点和关注社会,并且在时事热点中发掘出相应的德育元素,从而加强学生的德育养成。比如,在前一段时间的“罗尔事件”中,很多人的舆论方向都是谴责罗尔有房、有车、有存款,却不卖房、不卖车救自己患癌症的女儿,而是通过“诈捐”的方式。最后在社会的舆论声中,罗尔将网友们捐助的两百余万元全部退还给捐助者。在这个事件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讨论情境,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讨论,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使同学们客观认识到:一方面,针对网友的热心救助,体现当前社会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对于中职生来说,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能够时刻地想到帮助别人,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互助心态;另一方面,如果罗尔“诈捐”事件成立,那么在“诈捐”的背后,又牵扯什么样的道德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挖掘,如社会功利、自私自利等,以此为教材,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创设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还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让学生对所教学的知识把握得更为深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性。[4]中职德育课程的多媒体案例来源应该是多元的,有老师收集的,有学生自媒体记录的,有学生创作的。让学生在多媒体创建的情境中感受多媒体的多种元素,包括声音、画面等,让学生的情感受到启发,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可以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对于德育来说具备较强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利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刘姝威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对颁奖词的了解及主持人的讲解,感知刘姝威办事公平公正,时刻为他人着想,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质;同时,还具有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敢于抗争,敢于争取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在这个视频中学到相应的德育思想。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加强德育养成。
(三)充分利用班会课,构建探究式活动情境
班会课是班主任集中管理班级的重要课程和途径。基于班主任工作繁杂的现状,更要充分利用好班会课,在班会课上集中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通过构建探究式活动情境,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德育教学。[5]比如,在班会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近段时间内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述,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大胆的讨论,如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心理的困惑甚至是情感问题都可以大声的说出来,让班主任和同学们帮着寻求解决的办法。在这个探究式活动中,由于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又允许畅所欲言,学生的心情会得到放松,一些平时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如学生很迷茫、很困惑,亦或是很多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矛盾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等等,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教学的切入点。在班会课上,教师就可以通过讨论和探究,逐一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养成,使优良品德逐步渗透学生心灵,促使优良品德内化,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构建活动情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对于德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双方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明白学生的德育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有的放矢,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互动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开展,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进而获得主动发展。在这个情境教学过程中,强调“情”与“境”的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体验(即“情”)与课堂氛围(即“境”)最终达到高度的和谐。[6]比如,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开座谈会、组织旅游和参观展览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教师和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相处,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增进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班主任在学生的德育养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能动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特定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地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相应的德育知识,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养成,促进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杨娜.浅析中职学校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19):380.
[2]张伏蕖.由“朋辈辅导员”想到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漫谈[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3):31-33.
[3]高业大.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电子制作,2014(24):149.
[4]罗洋波,梁欢.中职班主任感恩教育——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4(6):270-271.
[5]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全国中职班主任工作与师德建设研究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0年年会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现场会在扬州举行[J].教育与职业,2011(1):114.
[6]谭林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2013(18):132-134.
[责任编辑 赵文清]
江苏省职教学会2017年立项课题“网络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第三届江苏省职教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Hazy16029)
周晓瑜,女,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会计系教学主任,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校德育。
G712
A
1674-7747(2017)14-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