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口腔医学本科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1-28 18:16:24荣浪郭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生

荣浪 郭艳

90后口腔医学本科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荣浪 郭艳

为了帮助90后口腔医学本科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及他们关注的就业问题,分析其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4个方面探讨相应的对策。

90后;口腔医学;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目前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职业选择面大大拓宽。然而,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就越重,就业心理压力便越大[1]。大学生就业心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大学生获得成功的基础。目前,90后的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升级的医患矛盾、潜移默化的家庭影响等给他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本文通过调查分析90后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心理相关问题及其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为高校本科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大一至大五的250名90后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量问卷调查研究法和定性个案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并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对象对自我、专业、就业环境、就业情绪、就业行为主动性等方面的认知情况为调研内容,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249份,回收率99.6%,其中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97.2%,其中男生89名(36.63%)、女生154名(63.37%);同时,本研究随机访谈了50名90后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其中男生21名、女生29名。调查后,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

3 90后口腔医学本科生就业认知特点调查结果

3.1 自我认知特点

问卷调查显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最欠缺的前两项能力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达63.78%。可见,希望在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的学生人数较多。有18.52%的学生缺少抗压能力,因缺少以上能力而经常会和偶尔会感到自卑的共占62.55%,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内心的抗压能力也较弱。当问及个人发展规划时,大部分人选择考研深造,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现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愈来愈多,就业门槛逐渐提高的现实。

3.2 专业认知特点

问卷中对口腔医学专业非常满意、满意的学生共占86.01%,一般满意的占13.99%,无不满意本专业的学生,这说明受调查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满意度颇高。在就业选择与专业是否对口问题上,大部分学生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在本专业就业前景信心方面,近1/2的学生(49.79%)表现出信心不足,并处于迷茫状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很满意,但他们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但在就业过程中,他们并没因此而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依旧想从事口腔医生的工作,可见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的认可度和对职业的忠诚度较高。

3.3 就业环境认知特点

受访的大部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都了解到目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困难。这说明学生已经做好了毕业时就业困难的心理准备。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复杂的医患关系时,只有18.11%的学生表示能胜任医务工作,而且有信心;大部分受访对象信心不足,对就业没有很大把握;调查中没有发现不能胜任医务工作的学生。可见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知比较客观、现实。

3.4 就业情绪认知特点

在面临就业时,感到焦虑和非常焦虑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占77.37%,说明受访对象中大部分学生非常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当问及焦虑原因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能否找到中意的单位、包括学历、各类证书、政治面貌等的招聘条件和是否有性别歧视,同时这也表明该专业的学生目前的自身条件与理想单位的用人要求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调查还发现:受访者中有58.44%的人担心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女性受访者中焦虑性别歧视的占92.21%。可见性别的原因也会对他们的就业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还发现,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时,1/2以上表现出了自卑的心理,再次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当遇到就业失败或挫折时,43.62%的对象表示会沮丧,影响以后的面试,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还是比较乐观,积极参加后来的就业面试。

3.5 就业行为主动性认知特点

调查显示:81.07%的被调查对象在就业过程中有从众现象,但他们并不盲从;13.58%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追求个性,从不盲从,这也体现了90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彰显个性的特点。在求职中,95.88%的受访对象表示要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积极主动的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4 90后口腔医学本科生就业心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4.1 主观因素

第一,90后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大部分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个性突出,多以自我为中心。在就业过程中,他们更希望找到一份稳定舒适、社会地位和薪酬相对较高的工作,这种心理定位致使他们在寻找工作时“眼高手低”,容易造成就业失败,经过几次挫折便会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促生焦虑、自卑心理。

第二,择业观念比较传统。市级大型医院医疗人才已经到了基本饱和的状态,而且他们招聘的人才都要求具备硕士或博士以上学位,所以本科生的竞争力较小。然而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前几届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的影响,他们也想追求稳定、高薪、名气的市级三级医院的工作,该比例依旧较高(达74.90%)。

第三,就业准备缺乏。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还是就业心理准备,90后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都存在明显不足。经过口腔医学专业本科阶段5年的学习,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操作还不足以支撑其进行临床工作,所以他们还需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在个别访谈中发现,90后口腔医学专业很多本科生在遭遇面试失败或困难时,就会退缩。当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不一致时,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2],从而形成就业矛盾心理,出现迷茫,不知所措,影响就业。

4.2 客观因素

第一,社会因素影响就业心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市场供求的不平衡,市场供求的不平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其主要体现在专业需求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才需求的不平衡、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等方面。几年前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良好,但随着医疗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的逐渐饱和,对毕业生的需求减少,招聘要求逐渐提高。这些因素势必对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在招聘过程中,学历歧视,要求应聘者必须是研究生学历及以上;性别歧视,很多单位招聘遵循“男生优先”“限招男生”等潜在规则,这让很多优秀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女性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另外,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口腔医学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间接导致了医学生就业难的现状[4],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打击。

第二,学校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和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就业心理指导不健全。学生在访谈中提到:学校设置的某些课程对就业和工作实际实用性较小,设置的口腔医学临床动手操作课程、人文类课程较少,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情况与社会需求不平衡,这也是增加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又一因素。学校开设的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很难惠及到每位有需要的学生,也未得到该专业学生的普遍重视,致使这些课程处于边缘化状态。当遇到就业问题时,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产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疏导。

第三,家庭期望高、干涉多。作为家庭的主体,家长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指导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就业发展方向,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带给子女的心理压力就越大[5]。由于很多家长不能客观分析口腔医学专业就业形势,一味的认为该专业就业有优势,跟以往一样,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非市级医院不进,更不考虑子女的就业意愿和实际需求,盲目给子女的未来发展做规划。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也盲目的选择条件好、层次高、名气大的医疗单位,结果增加了就业失败率。这种情况易使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焦虑、自卑情绪加重,导致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5 做好90后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cognition)定义为个体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6]。学生对自我、专业、就业环境、就业情绪等五个方面的认知特点情况与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密切联系。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调查,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5.1 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90后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适应大环境,不能太任性和追求个性;应该顺应目前的就业形势,将就业中心下移,降低就业层次,到目前经济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三四线城市或边疆地区医院、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去施展才华;拓宽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只做口腔医生,敢于挑战与口腔医学专业相近或相关行业的工作。

5.2 加强学生自信心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其前提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树立自信心,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7]。针对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学校和学院老师必须加强对他们的自信心教育,引导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多年的努力苦读,如今学有所成,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施展抱负,没有理由低估自己的实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提升就业自信心、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除了夯实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外,学生还要积极参加校外口腔专业义诊、口腔保健公益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提早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为顺利就业夯实基础。同时,学生还需注重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如牙齿模型雕刻技能大赛、口腔保健宣讲、口腔科面试模拟、口腔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在就业前就学习和锻炼面试的技巧和能力,尝试失败,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自信,从容面对就业竞争。

5.3 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减少就业歧视现象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能够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取得自己满意的职位和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8]。政府部门应该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口腔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经济补偿和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乡镇医疗单位就业,支援落后地区的口腔医疗事业发展。相关部门应该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减少招聘过程中学历、性别、专业等方面歧视现象的发生,为毕业生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5.4 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内容,达到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

学校须根据社会的变化与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或减少某些专业的招生量,避免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新的就业难和人才资源的浪费。所以,高校要重视口腔医学专业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适时调整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医学,乃仁学。口腔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能被忽略。因此学校需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增加人文类主题讲座的开设,多渠道提高口腔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医学院校教书和育人相得益彰。

5.5 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增加毕业生就业率

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类人才招聘会的资源,利用网络搭建用人单位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之间的供需平台,广泛搜集、积累有效招聘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给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美国就业指导专家认为就业困难的学生主要的问题就是就业信息不畅通和缺乏职业技能[9]。所以,多渠道获取、传递口腔医学专业就业信息,准确分析该专业就业形势,会帮助解决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5.6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为就业提供社会支持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家庭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价值理念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就业价值观,学校须加强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充分尊重孩子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让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摆脱不必要的心理困扰,客观科学地进行就业、择业。

6 结论

大学生就业是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就业问题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定位,还影响到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90后大学生与网络时代共同成长,他们注重获得信息的便捷性,追求工作和生活的个性化与舒适性,对于新事物接受较快,追求新奇特;同时,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受到家人的关爱较多,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比较张扬。以上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的就业心理产生影响。

因此,在帮助90后口腔医学本科生缓解或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时,我们既要重视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又要注重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的现实情况,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就业环境,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就业现实,多渠道提升自身能力和道德修养,实现顺利就业的目标。

[1]李书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

[2]陶柳清.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9):126-129.

[3]于珊珊,王辛.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机制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01-104.

[4]卢秀琴.关于医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思考[J].新疆医学,2009,39(9):140-142.

[5]江滨,王兴国,高原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及调试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2):111-115.

[6]方俊明.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

[7]冯卫东,张剑波.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19-121.

[8]刘和忠,马东薇.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44-47.

[9]全力.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62-64.

Analy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Post-90s Undergraduates in Stomatology

RONG Lang GUO Yan Stomatological College,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4, China

With an aim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post-90s undergraduates in stomat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es of the main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job-hunting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ety, school, family and the students per self.

post-90s; stomatology,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G441

A

1674-9308(2017)09-0056-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9.028

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D443)

基金项目:2014年徐州医学院院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2014KJ30)

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郭艳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7:42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