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明
(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 山东 滨州 256603)
“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传明
(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 山东 滨州 256603)
“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贯彻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除了以传统人类学的文化视角解读乡村社会与文化,大会还提出“生境”框架,把农民进县城买房解读为“城乡一体”,异地搬迁与“巢状市场”应对“物质扶贫”,以教育与艺术进行“精神扶贫”的设想。历史、边疆、文脉、实践、地域等视角与研究方法应该贯彻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更为宏观的视角及多学科合作联动机制,“以人为本”,既尊重、引导农民个体进城愿望,又保护乡村生态以“留住乡愁”。
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化建设;联动机制
2017年10月27日至29日,由山东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滨州学院主办,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山东社科论坛“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滨州学院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包括国内知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朱晓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旭东,陆益龙;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巫达;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等,还有来自东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邯郸学院、滨州学院、《中国文化报》等37个单位的59名代表。
刚刚闭幕的十九大提出关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会紧紧围绕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与会专家基于各自的学科背景,从不同角度,对于转型中的乡村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新颖严密的观点和中肯的建议。
大会主题发言阶段,共有8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他们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与实践经历,面对巨变中的乡村社会,围绕“后乡土社会与乡村文化重建”“生境地理与城乡两居现象”“市场与搬迁应对扶贫”“艺术、教育与乡村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严谨又精彩的发言。
(一) 传统人类学的文化视角解读乡村社会与文化
人类学的文化视角是解读社会变迁和社会管理的传统方式,本次研讨会上有3位专家以此解读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陆益龙的《后乡土中国的治理与发展》将转型中的现实乡土社会界定为“后乡土社会”,即乡村社会在经历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之后所显现出的乡土性特征,亦即转型与变迁之后的乡土社会。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转型的乡土中国部分乡土性,如地缘关系、熟悉社会和家庭农业等依然维续着,但在现代化背景下村落及其社会经济结构和诸多制度安排等都已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他的后乡土社会理论为理解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大势与乡村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综合性视角,指出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发展出路问题。在现代化、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农民何以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报告对“乡村治理”进行范畴的界定,提出以下措施:(1)创新治理体制。(2)创新治理机制,迈向综合治理,与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有机统一,构建联动机制。(3)创新治理结构。广泛引入市场等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治理。在政府、市场和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激活三种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发展。
同样用人类学研究方法,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王建民的《人类学与乡村文化建设》则提出了在文化自觉、自信基础上重建乡村文明的问题,强调要从基本人权和自由出发尊重保障村民权益,了解村民能动性和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提高村民主体性和积极性,实现民众自身文化价值的体现和延续。在此理念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具体实现措施:征求村民建议,提供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空间;鼓励村民申报文化保护传承和重新项目、动员村民建立自主的文化艺术群体、开展在日常生活和节庆期间的多种文化活动;建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企业等方面特供的资金开展各种各样的乡村文化建设活动。报告特别强调乡村艺术活动中的主体选择,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村民的文化活力。政府、文化精英等社会力量与当地村民要相互合作,以培养发挥村民的创造性智慧,形成持续性更强的乡村文化延续机制,重建和滋养乡村文化表现形式,进一步推进乡村自治和基层民主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赵旭东则在《中国乡村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文化选择》中基于“转型才是硬道理”,提出了乡村文化转型的依据与构想。乡村文化治理必须要完成几个转型:即从文化生态转到文化心态;从文化实践转到文化自觉;从简单思维转到复杂思考;从节庆仪式转到文化记忆;从孤芳自赏转到大众创造。重新审视变动转型之中的中国乡村,在世界文化转型大背景下,文化就是理想,报告由乡村道路互惠去理解传统村落格局与天地信仰、门面文化,由空间坐标理解太行乡村文化建设,批判了当前浅薄粗陋的乡村文化复制,期待深厚、有内涵的传统乡村文化传承与新创造。
(二)以崭新的地理结构框架理论解读城乡两居现象
对于城镇化背景下日益空心化的乡村现实,学界大多持悲观态度,而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朱晓阳却独辟蹊径,从城乡一体的“生境”理论出发进行乐观的解读。在题为《乡村治理——从地势-生境视角》的发言中,他回顾了“顾此失彼”的乡村治理现状,列举了本世纪初以来乡村治理的诸多问题,又从生境-地势-共同体的新颖视角重新解读变化中的乡村社会,对当下出现的县域“城-乡两居人”及其生境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被忽视和误解的“空心化”其实可以乐观地解读为:农民进县城工作、买房居住,体现了城-乡一体的场所或“生境”——以人的身体为尺度的空间延展和时间压缩。对于县城买房居住的人来说,生境是一个包括乡下老家和县域城市的空间,其行动的单位往往是人身-家庭。“空心村”应重新判断:在当前的时空伸缩条件下,空心村和县域城市是乡村生活“场所”的内在部分,这种生境是人身-家庭撑开在城-乡一体空间。通讯和交通改善使家庭、社区被(空间和时间)压缩,成为同步性的。他改变了过去城市与乡村对立的视角,批评了主流社会科学仍然将农村、城市、隔绝和二分的成见,他们看不到“场所”的弹性延伸性。他还进一步地从地势、生境和技能角度分析村庄政治,提出了“社会治理重心如何向基层下移”的措施:如建设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组织——成立包括自然村/小组、村民代表、行政村代表、返村乡贤、“旅外人士”和驻村社会组织的村庄理事会。
(三)搬迁与市场应对扶贫的方案
对于日益空心化后的乡民生计问题,从政府到民间有很多有益的尝试。本次研讨会上有两位专家基于田野调研,从不同视角出发讨论了具体的方案。
面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巫达作了《易地搬迁对彝族乡村社会文化的影响》的报告,凉山彝族地区部分村寨山高水险,道路不畅。当地政府“易地搬迁”,以此推动全县扶贫,改善村民居住和交通条件。报告从文化变迁角度剖析这种扶贫模式的后果,指出其正面效应:集中安置有助于集约化发展三农产业;新安置点改变了村民很多固有落后的观念,开阔了其视野;尤其在乡村人情社会重建方面,打破了原来村民的亲属网络和社会网络,有助于他们从层层叠叠、人身捆绑的旧式人情网络中挣脱出来,集中发展生产。与彝族传统社会文化比较,新安置点形成了更加文明开化的“新社区、新社会”型文化,推动了彝族社会的文明化变迁,为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扶贫样式和政策范本。当然,彝族社会固有的惩恶扬善、互助型、人文关怀强的乡俗民规对于现在的彝族社区法制建设、争端处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以上基于政府行为的搬迁方案不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更强调市场的力量,提出了巢状市场小农扶贫的概念,其《巢状市场小农扶贫——兼对自由市场产业扶贫的反思》的报告首先回顾、反思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与实践遭遇,概括了“产业扶贫的逻辑不连续”表现方式,提出了“产业扶贫的市场悖论”,从市场逐利的本性上分析了产业扶贫的痼疾。报告通过归纳传统农户以自然、物质、经济、人力、社会、文化为主的生计资源,赋予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以扶贫“另一种产业”的功能和蓝图,即在有限的土地或空间规模上、依靠有限的家庭劳动力、按照现有的生产方式、技艺、以有限度的生产规模、种植和饲养现有作物、畜禽,以及加工地方特色的食品。基于这种产业,报告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扶贫替代途径:巢状市场,即在农村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之间形成的直接对接的、实名的、有固定边界的以及具有充分认同和高度信任的“另一种市场”。 基于巢状市场的小农扶贫成为另一种独辟蹊径的脱贫途径。报告根据7年的市场调研,提出了这种构想的基本范式:发掘资源优势、组织贫困农户;依托社会网络,发展消费者群体;启动城乡对接,开展产品配送;利用“线上线下”,进行城乡互动;创新多种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去除中间环节,实现价格共赢。通过与传统自由市场的比较,报告概括出了巢状市场在新媒体时代的突出优势,对应的农业模式为小农农业,形成基于巢状市场的小农扶贫功能,进一步界定这种范围经济为无数个巢状市场。报告没有否定传统市场与产业的作用,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不是为了发家致富”的观点。
(四) 以艺术与教育应对乡村问题
与以上两位专家“物质扶贫”的视角不同,有两位专家提出了以艺术和教育强化“精神扶贫”的观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基于自己的艺术学背景,提出艺术扶贫的观点,其《论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艺术人类学视角》首先回顾了近代以来、建国前后中国乡村重建的百年之痛,指出“乡村重建”不是一个新问题。报告分析了当前乡村重建的新背景。当城市一体化后,乡村成为了人类未来发展最具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应该成为人类对未来思考和创造的一块有用之地。高科技使现社会结构由集中式、集约式转向散点式、扁平式的多中心发展模式,这为工业回到乡村打下了基础。工业4.0的智能化生产,使人类可以摆脱大烟囱式的生产方式方式,也可以促进手工业生产的回归。因此当今乡村建设的目标不应局限于让乡村富起来,还要让乡村“美”起来,时尚,生动,甚至文艺起来,这样就需要有新的创意,有新的生活样式,还要是一片能找到灵魂的归属之地。“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是无意识提出了当今人们的心灵需要。报告以渠岩的许村计划为案例,展望了“人类学家如何与艺术家结成同盟、介入乡建”的新命题,还提出了如何发现、重估、修复乡村价值的新问题,呼吁在乡村重建中,艺术家和人类学者是都应该成为主流的声音。
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李振峰基于自己长期的乡村教育背景,提出教育扶贫的观点。其《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的复兴之路》,回顾了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的发展现状,以详实的数据资料、统计图表,展示了2000-2010十年间我国农村小学数量锐减过半的现实,近年来滨州义务教育规模变化等,概括出从地方、省、全国三个层面上农村教育、乡村学校的凋敝现状。报告概括了城镇化下乡村教育和文化面临的困境:教育环境碎片化、功利化、教育结构紊乱化、乡土文化“荒漠化”等生态危机。报告建议应重新审视“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协同发展的新路,提出了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复兴之路构想:转变教育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重新审视乡土文化的价值意义;改革乡村教育,强化乡村文化传承机制,建设一支真心“为农”、献身乡土的教师队伍,加强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使乡土文化进课堂、进大脑;大力开展乡土调查,激发学生对乡土的亲近和热爱。报告为乡村教育的未来命运提出了乐观的构想:城镇化进城虽然打破了乡村教育对乡村文化的自然传承格局,但乡村教育永远不会退出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舞台。乡村教育对未来乡村人的培养不能完全拘泥于乡村文化本身和当下的教育模式,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分组讨论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政府乡村治理角色”“乡村文脉重寻”“手工艺传承”“地方戏曲与乡村文化复兴”“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保护开发”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评议,共有20多位专家进行了集中发言,体现了广泛的研究视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邯郸学院的顾海燕在《探寻村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中,以学院重点研究项目、学术名村“十里店”的研究与开发为例,阐述了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厚性及其现代传承的困境。十里店村独有的学术研究历程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乡村文化形态和内容,但在不可阻挡的现代化车轮滚滚碾压之时,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政府、学者、村民面前。村民的无意、村落组织的无暇顾及、政府的无视、学者的无力,导致了乡村文脉传承的窘境和尴尬。报告提出了村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探寻路径——从学术名村到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实现保护的转型升级。王金伟的《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青州非遗的打开方式》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青州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政府在非遗项目中应起到的正面作用。
“手工艺传承”“戏曲传承”和“姓氏文化”是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东南大学孟凡行在《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中,以陕西凤翔村的实地田野考察为例,阐释了农村经济的另一种转型途径——手工艺合作,对这种劳作模式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永健的《手工艺复兴的中国期待》通过回顾历史上农工互助的传统及国家对乡村手工艺的各种支持政策,从理论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之路。赵倩的《地方戏曲复兴与乡村社会重建》以河南省内乡县宛梆剧团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礼俗、功能与意义、乡村社会的空心化困境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地方戏曲复兴在河南传统乡村空心化过程中的作用与局限。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的牛梅鹏《黄河三角洲地区牛氏家族文化研究与和谐社会研究》则从地域文化与姓氏文化交融的视野提出宗亲关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历史、边疆、中西比较的视野在此次研讨会中交相辉映。山西大学渠桂萍《从历史经验审视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边界》以史为鉴,回顾历史上历次有关乡村的改革成败,并以现在盛行的乡村借贷为例,阐述政府在农村治理中的“越位”现象。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部田波的《马家窑文化与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则通过追溯悠远的马家窑历史遗迹中的人居格局来重新打量现实乡村社会的布局。昆明学院昆明发展研究院宋建峰的《傈僳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以云南迪庆维西县同乐村为例,从当地自然禀赋、生计尺度、保护发展的瓶颈三个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路径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刘谦的《渐入城市的异乡人》以西方融合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农民进城后成为异乡人的融入难题,提出了乡土中国特有的浑厚的文化基因是异乡人都市融合的基础并提出了乐观的展望。中国文化报社杨晓华的《从城乡关系的历史逻辑中审视乡村文化复兴的可能》立足城乡维度的生态文明,提出新天人合一观,遵道贵格,以历史上城乡关系的变迁为基础分析当代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存在的局限及未来复兴的可能性。
交流发言阶段部分学者的观点还集中体现了实践性、地域性视角。宁夏大学赵佳的《宁夏乡村社会治理研究》以自治区特有的信仰文化与现代法制规则的冲突为例,概括了农村基层政府施政的文化困境。罗士泂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反思》则以河北乡村新建设实践为例,阐释在推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开发商、村民三方主导权与利益的博弈与协调问题。淄博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孟庆尧的《从庄户中人,到社会中人》以鲁北乡村社会互助传统为基础,分析了新时期村民自治、农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农村社会前行注定要背负着村落这一包袱,展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出路。聊城高唐县孙大石美术馆白云国的《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则从社区居民文艺爱好、文化特长的管理方面提出乡村社会治理的经验。青岛理工大学公衍才的《“复兴”路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人格的传统文化承继研究》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孝道与乡村文脉延续等问题。滨州学院人文学院韩荣钧在《黄崖山宗教结社与晚清乡村结社治理》中以山东长清历史上的“黄崖山惨案”发生始末为例,阐明了晚清北方山区乡村治理的另一种模式“结社”及其与政府行政体系的冲突,对现实有鉴戒意味。
本次学术研讨会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领域宽广,视角新颖。论文选题关注的地域跨度从云南西南村寨到中原农村、西北边疆,内容从乡村工艺美术、地方戏演出到乡村管理制度变迁,时间从远古遗迹到当今社会,使得中国乡村管理与文化建设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二)观点独特,成果丰硕。本次会议的参会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单位、文化艺术馆和出版机构,其中不仅有名校的人类学、社会学、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还有长期扎根农村的一线文史馆工作人员。他们或以深刻的理论性取胜,或以丰富的乡村地域实践见长,都本着严谨的科研精神和现实关注的态度,使参会人员都受益匪浅。
(三)现实针对性强。本次会议上提交的论文大都紧扣新时期城镇化背景,能够以活学活用的态度部分摆脱学究气,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敏感关注现实乡村社会巨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本次会议也存在一些需继续商榷或争议较大、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如何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及多学科合作联动机制来探讨农村问题。参会学者、提交论文的学科结构相对单一,跨度不大,以人类学、社会学、文史类为主,缺乏经济学、法律、理工类人才与关注视角。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当前城镇化进程涉及到劳动力流动、城乡经济成本变动、区域经济竞争与转型、留守村民与进城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问题,都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多学科的研究参与。本次会议就缺乏这种宏观视角、多学科合作机制。在城镇化推动的社会巨变过程中,乡村治理更需要有多学科的联动,应有缜密细致的经济学框架来详细分析进城人员的机会成本选择、城乡成本要素变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老少边穷地区扶贫与传统中原农村致富方式的经济模式等;还要有严谨科学的法治视野来关注农民进城前后的宅基地、土地承包权、乡村参政权等权益保障。
(二) 应强化对时政方针的把握,对变动中的乡村社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等理解应更为透彻。部分论文、发言观念陈旧,学术性不够强;有的论文居高临下,就事论事,缺乏对农村、农民处境的深切体会。农民不是天生就应坚守农村的,他们也有追求繁华的城市生活的欲望与权利,无论从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选择,还是法律意义上的迁徙权、居住权保障,农民进城行为都是无可厚非的,农民工二代、三代与早期农民工相比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一般不会选择回村养老,这将使乡村空心化日益严重。就“留住乡愁”这个沉重的话题和目标,我们是要通过“保卫”农村、限制农民进城、使农村“人气足”来实现;还是在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基础上,尊重、引导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选择,只留下少数适合乡村生活的专业性强的产业农民?这都要需要缜密细致的多学科联动研究与高屋建瓴的视角。但整个会议缺乏这种广阔视野,部分论文没有将个案研究放到时代发展的大势、整体历程中去考量,而是就事论事,把乡村社会想象成一个凝固孤立、需要保卫的“集体”,而没有为每一个农民个体的利益和欲望着想,几乎没有“设身处地”想到农民为什么会迫不及待地离开乡村。正如开幕式、总结会上李振峰、朱晓阳、王建民等专家指出的,乡村治理研究首先要认识到城镇化背景,要以农民的利益为着眼点来研究,要将人类学、社会学研究视角和广阔的现实生活、田野考察结合起来,彼此渗透,才能促进中国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研究的真正繁荣。
本次研讨会紧扣时代主题,关注了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引导传统乡村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对接;针对乡土文明传承日渐中断的局面,提出保护乡村环境蕴涵,以艺术对接“乡愁”的畅想;针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如何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诸多方案。本次会议在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上取得预期成果,必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与部属院校合作办会的典范。
TheStrategyImplementationofChineseRuralRevitalization:SymposiumReviewonSocialGovernanceandCulturalConstructionofChineseRural
WANG Chuan-ming
(ResearchInstituteofYellowRiverDeltaCulture,BinzhouUniversity,Binzhou,Shangdong, 256603,China)
Symposium on Rural Social Governanc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followed up the “targe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n the 19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carried on a deep 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 the symposium, the rural society and culture has been illustrated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anthropology. Additionally, "habitat" as a new geographic framework theory has also been proposed, which means that farmers going into town to buy a house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idea of "nests market" and relocation can cope with “physical poverty”; idea of education and the arts also can cope with “mental poverty”. The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frontier, context, practice and regional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country revitalization. Curr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also needs a macro perspect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linkage mechanism.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people-oriented, it is necessary to respect and guide the desire of peasants to go into town, and protect the rural ecology to in order to relieve homesickness.
rural revitalization; social governanc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inkage mechanism
2017-11-04
王传明(1977- ),山东潍坊人,滨州学院黄河三角州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区域文化与文学。
C958
A
1674-621X(2017)04-0092-06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