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构建

2017-01-28 12:48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期刊文献智慧

“物联网”一词在1999年被正式提出不久,图书馆界就开始了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但直到2009年“智慧地球”被提出,“智慧图书馆”才成为研究和建设的热点,而许多图书馆界学者也认为图书馆将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智慧图书馆阶段,智慧图书馆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成为图书馆转型新方向,是继数字图书馆、泛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的又一研究实践热点。高校图书馆无论转型方向如何,资源始终都是读者的刚性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资源建设始终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工作。但在新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数据走向数据海,学术记录、出版方式走向数字、开放的模式,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建设方式和方向也要做与之相对应的改变。智慧图书馆想要建设优质、多元、高效的信息资源体系,就需要从资源的采集、整合、揭示、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重新思考资源建设。

1 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架构

智慧图书馆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背景下,追求资源提供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给读者提供“文献+数据+碎片化信息”的全资源信息服务,即智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架构要包括馆藏资源、共享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

1.1 智慧图书馆馆藏建设

一般来说,馆藏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在智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中,应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科研与学科建设的需要,优化馆藏学科分布,在采访中应平衡多种采访模式,大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保障全校普遍适用的、学科覆盖面较广的综合类数据库;优先为重点学科提供专业数据库支持,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科;对于新建、扩建的学科,需要集中填补文献资源空缺。

纸质资源采用读者荐购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智慧图书馆的读者荐购也要与时俱进,增强操作性。这就需要图书馆员走出去,成立院系师生采访小组,集合大家的智慧,建立特色鲜明的荐书平台,让荐书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的行为。上海交通大学“思源荐书”平台就是以学科馆员为枢纽,在采访馆员和院系师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具体做法是:首先学科馆员把采访馆员收集的书目信息整理后推送给院校师生,然后把院校师生的反馈单整理后交给采访馆员,最后再把采访馆员的采购反馈意见反馈给院系师生的过程,零星的荐购、反馈直接在采访馆员和院系师生之间进行[1],非常值得借鉴。智慧图书馆可利用新技术多渠道开通荐购方式,除了电话、邮箱、QQ、在线留言外,也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读者决策采购(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PDA)是近年来在我国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其本质是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资源建设理念,打破了馆员决定馆藏格局的状况, 促进了图书馆资源建设向满足即时需求转变和信息掌舵人由馆员向读者转变[2]。PDA是一种采访智慧化过程,应逐渐成为图书馆采访的主流模式。

电子资源采访一般采用单馆购买和集团采购的模式。 集团采购是一种很有效的购买方式,即多个馆组织起来一起采购某种资源,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经费,还可以降低购买风险,获得最佳服务,促进馆与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集团采购主要有全国集团采购、地区联盟采购和专业院校联盟采购三种类型。全国集团采购主要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为主,引进国外数字资源和少量港台数字资源,2013年合同有效期内的集团采购数据库132个;2014年134个;2015年136个[3]。DRAA门户成为综合多元工作平台,在此平台上数据库商能及时发布数据资源信息,组织和开展培训;成员馆能在线采购并对服务进行评价;代理商能参与管理成员馆采购行为;牵头馆能便捷发布、管理其牵头资源;联盟和成员馆能有效准确地进行评估。地区联盟采购主要是以省市为单位,绝大多数的省市都建立了地区的图书馆资源联盟,其中江苏省最多,有20个,如JALIS(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成员馆最多。专业或行业图书馆联盟主要以行业或专业为主,如医院图书馆联盟和石油院校图书馆联盟等[4]。集团采购数字资源是数字资源引进的发展趋势,是智慧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必选之路。

1.2 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的主要服务方式是进行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我国比较典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有CALIS、CASHL和NSTL,涵盖的资源非常丰富。CALIS已经有1 600多家成员馆,通过CALIS自建的统一检索平台,可以检索并使用所有成员馆的资源,包括600多万种书目记录、400多万篇的中外文学位论文、36万种中文图书和3千多册外文图书的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借还服务。CASHL拥有782家成员单位,收录的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和重要印本期刊达22 781种;电子期刊达2 108种,电子图书达41.7万种;外文印本图书达172.8万种[5]。NSTL文献资源以国外科技文献为主,兼顾国内科技文献,涵盖期刊17 000多种,外文会议文献8 000余种、会议录5 241种、科技报告1 351种、中外外文学位论文近350万篇。国家图书馆可外借的中外文基藏库图书近1 000万册,拥有120多个数据库。上海图书馆可提供复印和借阅的中外文图书400多万册,期刊近6 000种。通过这些单位的平台目录检索,可提供图书借阅和章节传递服务。智慧图书馆要把这些丰富的资源囊括到自己的资源体系中,在资源推广中积极的推荐,利用好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方式。

1.3 开放获取(OA)资源

开放获取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1年12月,开放获取国际研讨会发布“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我国的中国科学院(CAS)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于2014年5月15日共同宣布开放获取政策。

开放获取实现方式有金色OA和绿色OA。金色OA主要是开放获取期刊,其主要驱动是OA出版机构;而绿色OA主要是机构知识库,其主要驱动是学术机构或资助机构。所以OA期刊出版非常重视期刊质量,如BioMed Central期刊质量控制途径就有:严格的同行评审、严格的期刊编辑政策、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等。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力持续增强,2007年欧洲原子能研究机构和德国马普学会等机构发起SCOAP3开放出版计划,到2013年参加的研究机构就涉及到29个国家的近200家,支持的出版社7家,2014年高能物理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开放出版超过90%[6];2011年6 月德国马普学会、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英国惠康基金会将联合出版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开放获取期刊eLife[7]。开放获取平台越来越多,其中由瑞典Lund大学图书馆创建和维护的DOAJ是公认的最好的OA期刊目录网站,包括很多SCI收录的期刊。医学方面有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建立的PubMed Central(PMC),提供免费的生命和医学期刊全文;BioMed Central集中出版了近百种质量很高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有报告指出,在今后10年里,开放获取比例将会不断提高,能达到15%-50%,有的报告甚至指出2020-2025年前后开放获取的论文比例将会占90%。

OA资源可以免费使用、能够永久保存。智慧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到开放获取的各个层面,对OA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并建立导航,方便读者使用;进一步加强机构知识库建设,在OA资源的传播和共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 智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揭示

对于图书馆来说,推进资源深度聚合,提升全网域资源发现与获取能力尤为重要。资源发现服务系统是对元数据和部分对象数据进行预收集,通过归并映射到一个标准的表达式进行预聚合,形成统一的元数据索引[8],能对图书馆正在利用的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统一认证系统、远程访问控制系统、原文传递系统等)进行无缝集成,为读者提供涵盖馆藏纸质、数字资源,机构仓储资源和OA开放获取资源等全部类型的中外文资源的统一发现与获取服务,真正实现数字资源从发现到获取的一站式服务。

从2008年发现系统OCLC WorldCat Local推出,到2009年的Summon面世,再到2010年EBSCO Discovery Service(EDS)与Primo Central相继发布,资源发现系统以深度整合、便捷获取的优势在信息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部分高校馆引入较多的发现系统是Summon、Primo和EDS,如北京大学2011年11月开始使用的“未名搜索”是引入的Summon、清华大学2011年12月开始使用 “水木搜索”是引入的Primo、中山大学 “智慧搜索”是引入的EDS。 “Find + 知识发现平台”是南京大学数图实验室与EBSCO公司进行联合研发的EDS的本地化,由EBSCO公司提供元数据和搜索技术,已有很多高校馆引入,特别是江苏地区的高校馆引入最多。Summon 收录90多种资源类型共9亿多条数据记录,用北大未名搜索进行空检索,可检索6.31亿条记录,如果选上“显示北大馆之外的更多结果”可检索15.28亿条记录。EDS涵盖约2万个期刊出版社及7万个图书出版社,包括61 893种期刊和杂志,600万种图书,不支持空检索[9]。Primo索引记录超过5亿,包含3 600多万条中文期刊全文记录,“水木搜索”不支持空检索。

2013年,中文网络级资源发现系统“超星发现”发布。超星发现能够对2 348家图书馆的资料文献进行搜索,为教育科研提供专业服务,空检索返回3.29亿条记录,检索速度快,感觉不到延迟。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模型等相关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异构数据库群的集成整合,完成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进而通过分面聚类、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实现高价值学术文献发现、纵横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可视化的全方位知识关联[10]。

2014年,百度公司正式推出“百度学术搜索”,是为用户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检索的免费学术文献搜索平台,涵盖了国内外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图书等学术资源,收录70万学术站点,元数据索引在2015年1月超过5亿条。百度学术的数据一方面是与Springer、Willey、Elsevier等国际出版机构合作,获取其题录数据、引文数据及部分OA数据,另一方面是利用搜索引擎优势对CNKI、万方等暂时未参与合作以及长尾学术站点(如期刊过刊数据库、机构库、学者个人主页等)进行自动收录、解析和清洗。百度学术在全文获取途径上占据优势,可以从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获取,还可以进行文献互助等[11]。外文资源发现系统一般采取第一年购买费用(实施费)与后续维护费(年订购费)方式进行定价,费用根据图书馆需要配置的资源量、服务对象的规模和图书馆的类型来确定,对于普通高校图书馆来说,这种持续的资金压力无法承受,而超星发现以其资源优势和价格优势迅速在高校馆普及,百度学术更是以免费受到高校图书馆的青睐。

资源发现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原理的一种“网域化”,是站在读者角度上提出的服务,是一种具有图书馆学科特质和适合图书馆工作者智能特点的智慧服务,是对资源进行深度揭示、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智慧图书馆资源服务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

3 智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评价

高校馆数字资源所占比重日益增长的同时也显现出管理滞后的问题,即缺少合适的评估体系。很少有高校采用技术手段监测数字资源使用,一般是根据数据库商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但其不能动态监控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更不会对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判断和自动干预,而超过其上限停用数据库,统计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图书馆的需要,对数字资源绩效难以准确评估。对此,图书馆急需一套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数字资源统计评估系统,不仅可以将有限的经费花到最迫切的资源上面,还可解决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

对数字资源的评估系统研究主要有:对数字资源服务进行监控,用开源软件或利用代理服务器进行数字资源的监控和统计。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王正军等提出了基于旁路监听的数字资源评估系统的设计思路[12],南大图书馆沈奎林等提出基于网络日志分析的数字资源监测系统的实现[13],对高校馆在数字资源的管理和评估方面会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对数字资源评估可以让图书馆对资源的使用效果、价值、满意度有更清晰地了解,并且可以对数字资源采访计划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更是智慧图书馆资源体系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4 结语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是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是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基础,是建设智慧图书馆不能分割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起优质、多元、高效的资源体系,才能更快地建设好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涉及各个方面,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更需要每个图书馆员的积极参与。图书馆员需时刻关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努力建设成需求与技术驱动下的读者满意的真正智慧图书馆。

猜你喜欢
期刊文献智慧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