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句式义误解为词汇义之现象

2017-01-28 10:59胡静书
殷都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句末陈述句语气

胡静书

(常州大学 中文系,江苏 常州,213164)

例析句式义误解为词汇义之现象

胡静书

(常州大学 中文系,江苏 常州,213164)

“将、将不、将非、莫、莫非”等词被认为可表肯定义,也可表不肯定推测,二者相互矛盾,导致误解的原因是忽视了这些词所在的疑问句对整个句义的决定性作用,将句式义误认为是词汇义;“不”的假设义、“为、为是”的选择连词解读均为因忽视特定句式而造成的误解。

句式义;词汇义;误解

引言

词汇是造句的单位,句义的建立离不开词汇意义,但句义不是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句中的单个词汇,并不总能对整个句义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足句的条件还有一个必要因素,就是一个管辖整个句子的语气或句调。汉语研究中,有些词的解释因为忽略了句式的重要作用而出现了偏差,我们将重新分析这些被误解的实例,并指出造成误解的原因。

一、将、将不(非、无)

高育花认为“将”在上古可用作语气副词,表示肯定判断,中古时期,副词“将”又产生了新用法,表示不定、推测的语气,常与否定副词“不”“非”“无”等连用,相当于“或许”“莫非”[1](P60,170)。何乐士也认为“将”可“表示主观上对动作行为的未来结果或客观发展趋势的较肯定推度”,还可“表示对情况的不十分肯定的测度,可译为‘大概’、‘恐怕’等”[2](P231-322)。柳士镇先生认为“将”中古时期“发展出表示测度语气的用法,意为‘或许、恐怕、莫非’”,其用法有两类,一是单用表示测度语气,二是与否定词“无、不、非”连用表示测度、委婉语气[3](P229)。可见研究者基本上将判断事态属实与否的推测分成了两种,一是肯定判断,即认为事态属实;二是不肯定推测,即对事态属实与否并不确定。但同一个词既表肯定,又表不肯定,不符合认知逻辑,毕竟肯定与不肯定是两个相反的概念,这样会引起表义不清。下面是高文、何文论证“将”表肯定义的用例: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吕氏春秋·重言》)

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压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论衡·四讳》)

凌崖必千仞,寻溪将万转。(谢朓《游山》)

天地无心,赋气自均,宁得诞秀往古,而独寂寥一代,将在知与不知,用与不用耳。(《南齐书·崔祖思传》)

今此小吏自力何敢不承受我?将是父意,故使尔耳。(《贤愚经·大事抒海品》)

其中《吕氏春秋》例,在《韩非子·喻老》中作“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异文“将、必”说明“将”表达的正是肯定判断;谢朓诗中“必、将”对文,也说明“将”的语义是肯定判断。高育花论证语气词“将”由表将帅、将领义引申出推进义,再引申为表未然的时间副词,接着演变为表示肯定判断语气和不定、推测语气的副词[1](P170)。从跨语言调查看,由推进、行进义到表对未然事态推测义是很常见的现象,如英语中的be going to就是类似的例子,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类推测通常都表肯定,即说话人抱肯定态度,而非不肯定。

对于“将”表不肯定推测的用法,相关研究中都未提供区别肯定与不肯定两种词义的标准,下面是高文和何文所论表不肯定推测的“将、将无”的相关用例:

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

今总同敬名,将不为昧?(《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又歌曰:“北园有一枣,布叶垂重荫,外虽饶棘刺,内实有赤心。”坚笑曰:“将非赵文业耶?”(《高僧传·晋昙摩难提》)

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世说新语·文学》)

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韩愈《送孟东野序》)

此处的第一例(董志翘、蔡镜浩二位先生也将此例作为“将”表不肯定推测的例子[4]),我们认为,并无理由一定要将此例理解为不肯定推测。据上下文,该句是裴松之在注文中对原文中双方兵力记录的质疑,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义为:“应该是原书(《三国志》)作者为突出以少胜多而有意误记,并不是实录”,所以整个句子是裴松之的肯定判断。《南齐书》例是问句,《高僧传》例也是问句,《世说新语》例学界在应用时都标为问句,韩愈文中的例子也是问句。董、蔡所著为不肯定推测的“将”所举例还有:

此远国异人而能作吾国言,受害无难色,将是神人乎?(《幽明录》)[4]

此例也是问句。排比上述例句不难发现,基本上表肯定判断的“将”所在句子均为陈述句;而被解读为不肯定推测义“将”所在的句子是问句,部分例句有句末语气词,其他即使没有句末语气词,也被研究者认为带有疑问语调,在标点本中被加上问号。如此可见,被解读为肯定义的“将”多在陈述句中,而被解读为不肯定的“将”则在问句中。我们知道,陈述句一旦带上疑问句调或语气,整个句子不再表示肯定陈述,而表达存疑的测度询问,相当于“应该是……吧”。“将不、将无、将非”表不肯定推测的情况同理,也多用在问句中,句义相当于“应该不是……吧”,下面试举数例:

其主问言:“汝于何处得此多香?将不偷耶?”(《经律异相》,卷16)

瓶沙问言:“将非悉达乎?”答言:“是也。”(《修行本期经》,卷下)

时天帝释,作是念言:“我此宫殿,有何因缘,动摇如是?将非我今命欲尽耶?”(《撰集百缘经》,卷4)

女寻白大王:“今者颜色异常,将非异瑞,欲舍寿耶?”(《长阿含经》,卷4)

彼等见已,作是思惟:“此坐是谁?将非是彼大梵天王世间之主?或复是彼吃沙那天欲界之主?或天帝释?或毗沙门大库藏主?或月天子?或日天子?或复是於转轮圣王?或此坐者,得非是佛出现世乎?”(《佛本行集经》,卷12)

即问夫婿:“卿数出为何所至凑?将无于外放逸无道?”(《生经》,卷1)

瓶沙问曰:“将无是悉达乎?”答曰:“是也。”(《经律异相》,卷4)

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后汉书·孔融传》)

谢安始出西戏,失车牛,便杖策步归。道逢刘尹,语曰:“安石将无伤?”谢乃同载而归。(《世说新语·任诞》)

“将非”之类也可见用于陈述句,如:

每叹曰:“以贾谊之才,仕汉文之世,不历公卿,将非运也!”(《魏书·裴骏传》)

温饱之贵,所以荣生,饥寒在躬,空曰从道,取诸其身,将非笃论,此又通理所用。(《宋书·颜延之传》)

这些陈述句中的“将”和上文分析《三国志》裴注例同理,还是表示说话人肯定的判断,“将”后面的否定词,与“将”不属于同一个句法层次,属于“将”语言辖域里面的成分,整个句义是“应该不是……”,并不影响“将”的肯定判断义。陈述句(无论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如果带上句末疑问语气词或疑问语调,就成为是非问句,从而出现不肯定义,因为句末疑问语气词或疑问语调的语义辖域是涵盖整个句子的,它们的存在与否影响整个句子的意义,而不是句中的“将”或者“将+否定词”。

要之,“将”单独用在陈述句中时,表对事态属实的肯定判断;表不肯定推测义是由与否定词以及句末语气词共现带来的不肯定义,“将不、将非、将无”基本同理。吕叔湘明确指出“得无”,“得无”和“将无”相当于“别是”加“吧”字,单独使用的“别是”而不加疑问语调是不合法的句子,只有加了疑问语调或“吧”才能表达不肯定之义[5]。吕先生说的“吧”是不可缺的,古汉语中与“将”共现的句末语气词正相当于这个“吧”,而有些没有句末语气词的例句被研究者标上问号也正证明了句子本身疑问语气的存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其他类似现象,如 “他应该该已经走了”、“他应该不认识他”、“他会来”、“他会来吗”“他会不来?”、“他会不来吗”,“应该、会”用在陈述句中,显然是肯定义,但如果句末有“吧、吗”,那么句义就不是完全的肯定,而是测度询问,自然带上推测意味,但显然不能因此认为“应该、会”既表示肯定推测又表示不肯定推测。再如“该不是”,必须与句末疑问词共现、或者句子带上疑问句调才会使整个句子带上不肯定推测的意味,否则句子就是一个明确的陈述。“将”与否定词连用如“将无、将不、将非、将或”表达不肯定语气也是一样的道理。正因为是大多数句子为问句,句中用“将”还是用“将不、将非”等都不影响句义,以至于有研究者干脆说“将无”、“将非”、“将不”与测度语气副词“将”意义相近[6],其实不是它们相近,而是整个句式的存在决定了语义。

事态是否属实只有两种可能,在同一个语言系统中,一个情态词既表肯定又表不肯定不符合认知逻辑。造成对该类词误解的原因在于:忽略特定句式对句义表达的重要作用,将整个格式、句式的语义理解为由句子内部一个词来承担。下文中“莫”类词的误解原因与此相同。

二、莫、莫非、莫是

何乐士、董志翘、蔡镜浩等先生都认为“莫”可表示推测,可译为“大约”、“大概”、“恐怕”[2]231-322,[4],如:

尔时,大鱼见小鱼来,便问小鱼曰:“汝等莫离此间往至他所?”尔时,小鱼便答大鱼曰:“我等向者已至他所来。”(《佛说大鱼经》)

阁上人曰:“闻鱼龙超修精进,为信尔不?何所修行?”长和曰:“不食鱼肉,酒不经口,恒转尊经,救诸疾痛。”阁上人曰:“所传莫妄?”(《幽明录》)

上曰:“莫有阴阳拘忌否?苟利于人,朕无所虑也。”(《旧唐书·李石传》)

项羽遂乃高喝:“帐前莫有当直使者无?”(《汉将王陵变文》)

只今有甚么事?莫有窒塞也无?(《五灯会元》,长庆慧棱禅师)

至约之所,果见青衣立候,迎问曰:“莫是李十郎否?”(《霍小玉传》)

“莫”“一开始,经常单独使用,不与句末语气词搭配”[4],杨伯峻、何乐士指出有时不用语气词也可以表示疑问[7](P892),例如: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宋史·岳飞传》)

不难发现,所有例句都被解读为问句,即使没有句末语气词,文献整理者也加上句号,表示疑问语气。显然,如果不用句末语气词和语调,“莫”很难表达说话人的揣测义,道理与上文对“将”的分析一样。因此严格说来,这些用例中的“莫”并不是独立的推测副词,推测义来自整个句子。

叶建军将“莫、莫非、莫是”类词看成“疑问副词”[8],在考察其来源和形成过程时,叶文所举例均为问句,叶文与我们的观察一致之处在于,问句带有推测的意味。吕叔湘先生将“别是”、“不要是”、“莫非”看作一类,称作测度词,指出这些词大多数与句末语气词“乎、欤、耶、夫”连用[5](P299-300),我们讨论的这些词表示推测的用法也都离不开整个句子的疑问语气。因此,不宜将“将不”、“莫非”之类看成表推测的一般副词,它们不同于典型的推测副词如“也许、大概、可能”等,后者不依赖于疑问语气,可独立表达主观推测。

三、为、为是

学界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古时期选择问句中的“为、为是”等是选择连词,我们认为这也是没有考虑选择问的语义是由两个逻辑上关联的是非问分句在一起构成的,如:

客问主人曰:“朱公叔绝交论,为是乎?为非乎?”(刘峻《广绝交论》,《文选》论五)

若应用者,为各用一?为应用两?(《宋书·礼志一》)

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

疏山云:“汝为复将三钱与匠人?为复将两钱与匠人?为复将一钱与匠人?若道得,与吾亲造塔。”(《祖堂集》,罗山和尚)

师云:“为问因中三德?为问果上三德?”(《祖堂集》,岑和尚)

这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用在“是老师?是学生?”这样的选择问句中是一样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是”是选择连词,在特定语境下,即使没有“是”,也不影响整个句子的表义,如“老师?学生?”

已有学者注意到句式义和词汇义的差别,何亚男、张爱丽指出,“为(为是等)”被有些学者认为是表推测的副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释为“岂”,这两种解读都不够准确,“为”等语气副词用法产生的句式基础是疑问句,“为”本是准判断词[9],何文的观察非常精准。

四、不

朱德熙先生认为否定副词“不”可以表示“假设”[10](P201),例句如下:

不下雨就打不着粮食。/不吃药治得好病吗?/不把事情的详细经过讲清楚,人家就不知道谁是谁非。/不煮熟怎么吃?/不看见不死心。

我们认为“不”这个词本身很难说有假设义,朱先生所举的例子中第三句是复句,其他均是紧缩复句,整个复句形式使得前一分句成为逻辑意义上的假设。但如果没有复句形式的存在,“不”很难独立表达“假设”义。

结语

近年来构式语法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汉语研究中,分清词汇义和句式义是首要工作。词汇和句式有时关联性不那么明显,有时却紧密相关,如果不全面考虑,就会误将整个句式的意义强解为一个词的词汇义,这样的解读容易带来问题,比如上文所论“将”类词,就出现既可以表肯定判断,又可以表示不肯定推测的矛盾现象,在逻辑上说不通。无论是现代汉语研究还是古代汉语研究,都应避免释义的随意性,应注意词汇义和句式义不在同一个层面。

[1]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7.

[2]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3]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全集》第一卷[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6]李素英.测度问句中“将”类正反同义结构[J].北方论丛,2010,(1).

[7]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8]叶建军.疑问副词“莫非”的来源及其演化——兼论“莫”等疑问副词的来源[J].语言科学,2007,(3).

[9]何亚男、张爱丽.中古汉语疑问句中“为”字的词性及来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0]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责任编辑:邦显]

2016-10-15

胡静书(1978-),女,江苏盱眙人,常州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语法史。

H131

A

1001-0238(2017)01-0110-04

猜你喜欢
句末陈述句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