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017-01-28 10:11李卫红李兴广田昕林燕王东坡柴欣楼张惠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医学概论学时

李卫红 李兴广 田昕 林燕 王东坡 柴欣楼 张惠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李卫红 李兴广 田昕 林燕 王东坡 柴欣楼 张惠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本文深入分析了非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教学内容繁多、专业性过强、授课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等。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对该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提出重新修订教材,优化教学内容,重新规划课程设计,将专题讨论、视频录像、病案讨论、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引入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等改革措施,以期形成一种适合非医学专业培养要求的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加强该门课程建设。

中医学基础概论;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校非医学专业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陆续开设了卫生事业管理、药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法学、医学英语、英语传播等专业。面对我校非医学专业的增设和蓬勃发展,作为必修课的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日益引起高度重视。以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学生兴趣缺乏、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基于现代教育理念,通过综合分析我校非医学专业中医类课程教学现状,面对问题和需求,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为非医学专业学生构建一个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形式灵活的中医学课程体系,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十余年,为达到培养目标,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上进行过一些改革和创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近期对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的重新审定中,面向非医学专业对本门课程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经过对信息梳理和本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总结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①教学内容繁多,课程框架缺乏系统性。该课程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中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组合而成,在教材编写时虽进行一定的删减和整合,但四门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均基本保留,使得该门课程成了以上四门课程的缩写版,同时还存在着章节间内容重复现象,这就造成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庞杂[1],各部分内容之间缺乏衔接,系统性较差。本课程在我校的授课学时为144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完成,相当于在144学时完成四门基础课程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课时紧张,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没有时间深入分析,造成学生理解困难。②中医学专业性相对过强[2],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教材中的中医概念和理论的描述,基本与中医专业的教材相同,运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尤其是引用了一些的古代文献原文,但因篇幅所限,没有对原文通俗的解释,使得学生对各种中医概念和理论的内涵、特点、功能等理解困难。可见,现有的授课内容对于非医学专业学生来说,中医学专业性相对过强,尤其对一些中医药理论的论述缺乏深入浅出的诠释。③授课形式单一。目前该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由于内容繁杂、枯燥,知识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单纯的课堂讲授,一股脑地灌输枯燥的中医知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加之这些专业的学生没有接触临床机会,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外,找不到适应该课程的学习方法从而产生厌学思想。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重视程度不够[3]。部分学生认为,将来不会从事医疗工作,学这门课程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中医学专业课程带有排斥情绪,学习态度不认真,加之理解困难,造成学习成绩和效果较差。由上可见,推进课程改革,重新规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和领悟中医学基础知识,成为我校非医学专业中医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教学模式探索

从非医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适合非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要求的教学模式。根据我校2015年新修培养方案精神,管理、法学等专业的培养目标描述中,需要学生“掌握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可以看出,对于医学概论类课程的授课目的和要求与医学专业学生不同,应根据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应该重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医学概念、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践技能,重在基础性的知识传授,为今后从事管理或法学工作奠定知识储备,使之具备进一步自学的能力,而不在于培养具备医学实践能力的医生或具有药学实践能力的药师。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精练浓缩授课内容,优化知识框架结构,教学内容上力争“实用,简明,生动”,在授课方式上,打破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将专题讨论、视频录像、实地考察、病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入中医学基础概论的教学中,重新构建一种开放、灵活的教学模式,将具有重要意义。

2.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教材修订重新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原有四门课程的界限,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1],选取中医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理论与知识点,进行重点详尽介绍。对于一些中医理论的广泛应用以及复杂的辨证方法,可以简单介绍,甚至忽略不提。同时,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显现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如《中医学基础概论(上)》可将原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病因与诊断学中的病因辨证进行结合,并放在诊法之后,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病机部分进行拆分合并,阴阳失调可并入阴阳学说、气血失常可并入气血津液学说等。《中医学基础概论(下)》将原来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总论内容进行整合,精简中药学教学内容,缩减至约150种常见药,每类药物重点讲解2~3味药物,让学生能够了解最常见的中药功效和体会该类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即可。方剂精简至常用60首方子,重点介绍一些体现中医组方思想的经方。从而形成一部精简适当、逻辑合理的新教材。

2.2 规划课程设计编写配套教案对144学时《中医学基础概论》进行重新设计。合理分配中医基本理论、诊法、辨证、中药、方剂的学时数,将理论性课堂讲授部分压缩在120学时之内,并规划实践教学的环节,核定专题讨论、视频录像、病例分析、实地考察的学时分配。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情况,编写详细的教案,供教学使用。

2.3 引入多种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为缓解以往“填鸭式教学”或“满堂灌”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与乏味,调动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将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引入到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①专题讨论。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中医的理论学说,尤其是这些学说在解释生命现象和疾病中的应用,可设计几个专题进行讨论。专题内容应是所学的知识点的延伸,每个题目下附几个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查找资料时作为方向性参考;②视频录像。制作中医四诊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录像,领会望闻问切的要领;③病案讨论。病案分析与讨论,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中医学独特辨证方法和方剂的临床应用。病例的选择是关键,选取一些典型的且与所学章节的内容相吻合的病例资料,要求既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又具有适当的启发性,并且具有趣味性,可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供教学使用。④实地考察:中药学部分,可到药用植物园或中药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辨认药用植物,采集植物图像,了解入药部位及药用价值,辨认中药饮片,增强对中药的感性认知。这些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综上所述,从非医学专业中医课程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开展对《中医学基础概论》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授课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探索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一种灵活的、开放的《中医学基础概论》的教学新模式,将克服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极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中医学基础概论》的课程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李卫红,徐雅,杜庆红,等.《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4):205-206.

[2]时彦,杨东霞,王东,等.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1):17-19.

[3]赵婷秀,万文成,沈耿,等.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思考[J].吉林医学,2012,33(35):7839-7840.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Foundation Introduction

LI Weihong,LI Xingguang,TIAN Xin,LIN Yan,WANG Dongpo,CHAI Xinlou,ZHANG Huimi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29)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foundation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oo much teaching contents,too specialized,too unitary in the teachingmode,unattractive to the students,and so on.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proposed to explore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including revising the textbook,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redesigning the course,introducing the flexible and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such asspecial topicseminar,video display,medical record discussions,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to strengthenthe practical teaching.We hoped to form an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teaching mode more suitable for the non-medical students,and improve the curricula construction.

Chinese medicine foundation introduction;teaching mode;curricula construction;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0.001

1672-2779(2017)-10-0001-02

:张文娟本文校对:张前

2017-02-17)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专项【No.XJZX1604】

猜你喜欢
中医学概论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