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2017-01-28 08:48王建刚廖开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评价

王建刚,廖开明,魏 君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 兰州730030;2.兰州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甘肃 兰州730070)

基于MOOC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王建刚1,廖开明1,魏 君2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 兰州730030;2.兰州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甘肃 兰州730070)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其所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改革已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项目,探讨利用MOOC平台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网络课程的开发,并从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态度和能力变化等方面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总结实践经验,促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其它学校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平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用效果

一、研究背景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其所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改革已刻不容缓。利用网络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学科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1.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存在不足

我国研究学者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内容建设、网络课程学习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通过分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资源建设不足,缺乏系统性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存在严重的重复性和形式化,效果不好,资源呈现形式、内容组织等方面亟需加强[1]。课程资源建设迟缓与失衡导致课程的定位不清、内容不规范、方法不科学等根本性问题愈发突出[2]。

(2)课程内容繁杂、体系层次单一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教育学到传播学,从计算机原理到媒体理论,再从教学设计到远程教育,基本上包含了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质上是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浓缩版、简化版”[3][4]。

(3)课程学习方式传统、评价体系不合理

“由于内容的限制,《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讲授法的形式,学习策略、方法的单一,无形中削弱了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知识以及技能的重视”。[5]“《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不适合新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手段和方法单一,不能满足对学生的整体评价”。[6]

2.MOOC网络课程平台优势明显

MOOC作为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课程管理系统(CMS)、学习管理系统(LMS)、虚拟学习环境(VLE),具有设计理念先进、功能全面强大、使用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MOOC平台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多媒体化,能共享多样化的资源、支持学生个体发展、支持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支持学生同伴互助学习、支持师生交互等优势,因此我们选择其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网络平台。

三、《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者从技术、方法、理论发展的现状出发,在分析教师专业化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信息和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的基础上,以各类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经验为参考,融合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的培训理论与策略,充分考虑当前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以MOOC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为平台,以学习活动设计理论的方法为指导,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在支持课堂教学的同时,重点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有限课时中掌握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教学系统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等各种信息化教学环境,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目标。

下面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分别从课程内容设计、网络课程结构设计、学习活动设计、课程评价设计四个环节来探讨如何利用MOOC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

1.课程内容设计

(1)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程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程”是“信息化教学”的先导课程,开设该课程目的为学习“信息化教学”进行技术准备。在课程内容上,抛弃信息技术教材软件说明书式的编写方式,采用案例结合、研讨设计、利用工具、实现开发的基本内容体系结构[7]。“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程”由八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整体架构遵循“认识信息技术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下载—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加工—网络交互工具的使用—专题网站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主线。

(2)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程”的后续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以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为主线,体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形成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体系[8]。“信息化教学”由九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2.网络课程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在传统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网络传播的特点和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组织学习内容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学设计,是课程开发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教学设计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整个网络课程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结构形式为“模块—主题—活动—评价”,一级知识结构层为模块、二级知识结构层为主题、三级知识结构层为活动。每个学习模块都有描述明确的学习目标、筹划明晰的学习计划表、脉络清晰的内容结构图、重点突出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包含引导学习的主题概述、引人深思的学习问题、指导清晰的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又包含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步骤、学习资源和过程性学习评价,如表1所示。

3.学习活动设计

每个不同的主题采取不同的学习活动设计,通过“问题启发—案例引导—理论学习—技能掌握—实践评价”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理论等知识的掌握,加深对教学系统设计具体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进一步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化设备的操作。问题启发和案例引导,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针对学习内容的问题情境;然后,在问题、任务、情境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浏览视频、观看PPT、电子书,利用MOOC平台里的Wiki、讨论区、WebQuest、互动聊天等功能模块,采取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情景化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操作与练习等方式开展学习;最后,通过完成明确的实践任务,如设计、制作、讨论等完成某一主题的学习活动。

4.课程评价设计

通过详细的课程评价设计,可以全面、科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不足,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本研究中,利用MOOC平台优势,设计采用电子档案袋的方式,运用多元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习发展的动态历程。在学习过程中,利用MOOC平台的在线统计、作业提交、测验等评价功能,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形成包括学生信息、学习记录、学习成果、学习评价及学习反馈的电子学档系统,作为学生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将网络学习评价和面对面的学习评价相结合、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得出最为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基于MOOC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应用效果评价

在利用MOOC平台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实践研究后,笔者先后两次对参与学习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利用MOOC平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希望能通过科学、全面的量化对比分析基线调研和终期调研的数据,得出相应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变化情况,并为课程的继续完善提供参考数据。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的样本为笔者所在学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学生。总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6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为1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8%,被调查对象男生占40.9%,女生占59.1%。

2.调研内容

笔者采用自编的《MOOC平台使用效果学生调查问卷》,在分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的基础上,确定问卷包含三个方面:(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2)学生对使用MOOC平台的态度和认同度;(3)学生能力变化情况。

3.调研结果及分析

(1)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普遍较好,但不同内容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内容掌握情况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掌握程度普遍较高,态度系数均达到0.75以上。其中:约有80%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或“完全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相关知识,态度系数为0.79;82.6%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传媒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态度系数达到0.81;82.6%的学生掌握了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态度系数达到0.80;67.9%的学生掌握操作常见的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技能,态度系数达到0.74。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总体看来:偏理论和需要实验环境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低于设计制作类的学习内容,如表1所示。“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设计的基础上,动手完成一件作品,如设计制作PPT、CAI课件等,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最好;相反,“常见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内容,需要学生到真正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去学习操作技能,虽然网络课程中有案例、视频、虚拟环境等支撑学生的学习,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学习效果有所降低。此外,从学生性别看,男女生对于不同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男生在技术、操作类知识方面,即“信息技术基础”和“网络交互环境”普遍比女生掌握程度较好。学生对于理论和设计方面,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内容相比男生掌握程度更好。

(2)学生普遍认同利用MOOC平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

被调查学生普遍对网络课程的结构、学习活动、资源、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如表2所示:学生上课的参与度相比传统课堂有较大程度提高,并且几乎100%的学生表示对于本课程非常有兴趣,喜欢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来进行学习。从整体上看,95%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具有结构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式多样、资源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呈现多样化的态势,改变了传统的“从网络上下载下来直接使用”资源获取现状,更多的采取“自己修改网络资源”、“自己设计并开发教学资源”、“从专题资源库中查找”方式。如图4所示,在基线调研中,高达74%的学生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网络下载后直接使用”,只有16%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修改网络资源”、9%的学生从“专题资源库中查找”获取资源,“自己设计、开发资源”的学生基本为0。丰富、案例典型、评价方式多元等优点,能够有效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

在对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情况调查的同时,我们对学生的Office软件使用情况、教学资源获取情况途径等内容进行了两轮调查。通过分析对比基线调研和终期调研数据发现,随着利用MOOC平台进行学习的深入,除课程内容之外的“隐形”学习内容,如Office软件的使用、利用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如图3所示,学生对于“Office软件熟练使用”的态度系数由基线调研时的0.427上升至终期调研时的0.662;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熟练使用”的态度系数由0.108上升至0.557。

(4)学生教学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

在终期调研中,这种单一的教学资源获取途径有较大变化:通过“网络下载后直接使用”的学生从74%大幅下降至19%,而通过“自己修改网上资源”、“从专题资源库中查找”、“自己设计开发资源”的学生分别从16%、9%、1%上升至62%、13%、6%。这说明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程内容中的资源,而且运用课程内容中学到的知识,自己主动去网络上查找资源、下载资源、进而修改资源,教学资源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基于MOOC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多样的课程活动和丰富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策略,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这得益于本研究对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面的精心设计。

五、结语

经过研究团队三年来的努力,《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网络课程已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广泛应用,教学应用效果明显。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学习,自己的计算机和网络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解决教学问题能力、资源检索下载能力、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并认为课程的学习可以对其今后从事教学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对于现代教育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来说,除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知识面授以外,注重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采取讨论、示范、引领、案例支撑等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感受,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教学内容掌握,从而培养合格的具有适应信息时代从教能力的师范人才。

[1]黄宝玉.《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8,(5): 25-26.

[2]张琪,陈 琳.《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7):43-45.

[3]张炳林,杨改学.对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58-61.

[4]李连祥.《标准》指导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程改革与探索[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8): 18-19.

[5]秦丹,李远航.基于多维知识结构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45-47.

[6]郭永光.基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7,(10):12-13.

[7]郭绍青,王卫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222-223.

[8]郭绍青,王卫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218-220.

(编辑:郭桂真)

G40-057

B

1673-8454(2017)18-0031-05

*本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移动互联传播视域下智慧教育模型设计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6B-213)和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2016年度科研项目“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YB-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评价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