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白族杖鼓舞走进舞蹈课堂浅析*

2017-01-28 07:59黎恬恬
黄河之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桑植动律体态

黎恬恬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桑植白族杖鼓舞走进舞蹈课堂浅析*

黎恬恬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桑植白族杖鼓舞作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桑植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殊发展历程创造的民间舞蹈。让桑植白族杖鼓舞以最好的状态传承发展下去,走进舞蹈课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将从杖鼓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步伐、综合表演组合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白族杖鼓舞;传承发展;舞蹈课堂

几百年前,桑植白族祖先由于战争等原因从云南大理迁徙到湖南湘西扎根,在几百年的生活生产中,对湖南湘西各种民族民间文化的接纳与碰撞,形成了湘西白族自己独有的民间文化,它有别于云南白族传统民间文化。“杖鼓舞”就是这种独特文化的产物,它传习了大理白族的舞蹈特点,也吸收了当地其它少数民族的舞蹈元素,是桑植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殊发展历程创造的民间舞蹈。原生态的杖鼓舞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产生相应的变迁,不可避免的融入了现代化审美需求。

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各乡镇的杖鼓舞现存状态都很不一样,随着政府的鼓励要求,芙蓉桥与马合口的杖鼓舞从舞蹈编排到伴奏旋律上都已经进行了舞台化创新,动作套路丰富且花哨。麦地坪的杖鼓舞相对来说较为较传统、原始、朴质,多与祭祀活动相关。我们主要向麦地坪的两位老艺人采访学习,一位是国家级传承人钟会龙,一位是他的徒弟钟必武。麦地坪现存的仗鼓舞共有10套动作,而且每套动作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传说,包括:“内三环”、“野猫喜藏”、“五龙碰神”、“童子拜观音”、“苏公背剑”、“魁心点斗”、“兔儿望月”、“敆鹰展翅”、“双龙出阵”、“划龙船”等。

让桑植白族杖鼓舞以最好的状态传承发展下去,走进课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将从杖鼓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步伐、综合表演组合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基本体态

桑植白族处在湖南湘西地区,属于山区,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民基本与世隔绝,基本的运输工具主要小背篓,日积月累形成了人们后背弯曲,身体前倾的体态,所以杖鼓舞的体态特征表现为弓背屈膝。舞蹈会出现屈膝下沉的特点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在许多农耕活动中人们需要与土地近距离接触,身体时刻保持下蹲可以节约人们的体力提高劳动效率。

二、基本动律

由于白族长期居住在水边,为获得食物需要经常出海作业,人们长期在渔船上作业就形成了膝盖上下颤动、身体两边摆动的日常生活节奏,并渗透到以肢体语言为表现手段的舞蹈艺术中,桑植白族杖鼓舞继承了白族舞蹈的这种动律。

通过对桑植白族日常生活节奏的提炼,以及对其发展在进课堂的过程中发现,在动作中应该以鼓的运动为主,人为辅,身体是跟随鼓的运动来发展动作。要求身体运动的力量应该借助于鼓,不能分割开发力,人与鼓要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最后总结出三大动律:

(一)横摆动律

双手握鼓(阳鼓),左右摆动,身体随之,头跟着一起摆动,眼睛看下面。在身体摆动的过程中,强调第一拍是重拍,第二拍放松。

(二)颠波动律

胸前立鼓,上下运动,膝盖靠紧屈伸。在进行颠波动律时强调身体的上下运动,脚掌不能离地,原地进行,强调重拍在下。

(三)划圆动律

划圆动律分为小、中、大三种形式,做小的划圆动律,双手抓鼓紧贴腰做划圆运动。做中的划圆动律,身体做左右的转动,双手抓鼓稍微离开身体做划圆运动。做大的划圆动律,身体做左右大幅度的转动,双手从左右挑腰上去划大圆。

做划圆动律时是以鼓的划圆带动腰的划圆,走八字立圆,以鼓带腰,鼓和腰同划的运动,腰和鼓相辅相成。在做的时候注意大臂和手肘稍微夹紧一些,鼓动腰跟着动,鼓划圆小,腰运动小,反之,鼓划圆大,腰运动大。

三、基本步伐

步伐根据传统套路总结和发展出踢步和颠步两个部分。其中踢步分为横摆踢步、横摆平踢、进退跳踢、蹭踢步、点斗步;颠步分为踩颠步、吸颠步、变化颠步。

横摆踢步:在身体摆动的过程中,强调第一拍是重拍,踢脚往后踢,只踢第一拍,膝盖放松,动力腿主动撤腿去找主力腿。身体摆的时候眼睛往下看,脚掌点地的时候眼睛往前看。

横摆平踢:在横摆踢步的基础上,头低下去,身体弯下去,双手握鼓放低,同样强调第一拍是重拍,踢腿幅度缩小。

进退跳踢:在横摆踢步的基础上,脚底下跳起来,一般上身接大的划圆动律,重心往上抛。

蹭踢步:体前立鼓,一脚脚掌点地踢蹭,另外一脚原地拧转,可以往前蹭踢,也可以原地转圈。动力腿点地要在垂直位,主力腿要跳起来。

点斗步:根据魁星点斗改编。往外送鼓的时候要侧身,后正丁字步,眼睛看七点斜下方,收回的时候是前丁字步。

踩颠步:胸前立鼓,重拍在下,一脚往下踩,一脚脚掌不离地。

吸颠步:胸前立鼓,跟踩颠步相反,重拍在上。

变化颠步:变化出探吸步与悠颠步。

四、综合表演组合

在进行组合编创部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动律组合部分(横摆动律组合、颠波动律组合、划圆动律组合),步伐组合部分(踢步综合组合、颠步综合组合)以及表演组合(内三环、游神、双龙出阵、划龙舟)部分。下面以踢步综合组合为例:

准备:基本体态,双手端鼓(阳鼓)。(1)-8 分两队从两斜角出,侧身右起前进跳踢步,三跳一停一次,造型右斜下送鼓右勾脚点地。(2)-8 重复(1)-8的相反动作。(3)-8 重复(1)-8的动作。(4)-8 重复(1)-8的相反动作。(5)-8 四斜条对圆心左起横摆甩踢步,三步一停一次,造型立送鼓右勾脚点地。(6)-8 重复(5)-8的相反动作。(7)-8 慢慢面向一点左起横摆甩踢步,三步一停一次,造型双手举鼓倒右旁腰,右勾脚点地。(8)-8 重复(7)-8的相反动作。(9)-8 左起横摆平踢步两拍一次两次,一拍一次两次,造型右上左下交叉鼓,倒左旁腰,左勾脚点地。(10)-8 重复(9)-8的动作。(11)-8 重复(1)-8的动作。(12)-8 双手抛鼓,接鼓俯身低头,两次颤动率。(13)-8 左起俯身低头横摆平踢步四次。(14)-8 重复(13)-8的动作。(15)-8 左起俯身低头横摆平踢步四次,边往后退。(16)-8 重复(15)-8的动作。(17)-8左起前进跳踢步,三跳一停一次,造型左斜上交叉鼓右勾脚点地。(18)-8 重复(17)-8的相反动作。(19)-8 左起横摆甩踢步往左自转一圈,三摆一停,造型双手举鼓倒倒右旁腰,右勾脚点地。第一、三排和第二排做相反动作。(20)-8 重复(19)-8的相反动作。(21)-8 左起横摆挑踢步往左自转一圈,三摆一停,造型双手举鼓倒倒右旁腰,右勾脚点地。第一、三排和第二排做相反动作。(22)-8 双手右斜下送鼓,右脚脚掌点地,两拍一次两次,一拍一次三次。第一、三排和第二排做相反动作。(23)-8 重复(21)-8的相反动作。(24)-8 重复(22)-8的相反动作。(25)-8 右手拿鼓,点斗步两次。(26)-8 右手拿鼓,点斗步两次。(27)-8 左上右下拿鼓,往右斜方向送鼓,蹭踢步四次。(28)-8 左上右下拿鼓,往右斜方向送鼓,蹭踢步四次。往右原地点转一圈。(29)-8右起横摆跳踢步两次,往右撮步双手划立圆。

在进行踢步综合组合创编的时候,先是将横摆踢步、横摆平踢、进退跳踢、蹭踢步、点斗步这些基本元素都考虑进来,再分别配合上身的动律与鼓的动作。然后进行节奏的打破,让组合更加生动。最后进行队形的编排,让整个组合丰富完整起来。

桑植白族杖鼓舞作为2008年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011年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各政府机构举办的演出和比赛逐渐的丰富,它又一次被赋予了新的存在价值持续存在于不仅仅是桑植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让它走进课堂,也不失为一种对桑植白族杖鼓舞传承发展比较好的方法。但在引入课堂的过程中,有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如何最完整的保留原生态的感觉,提炼精华部分,突出桑植白族杖鼓舞有别于其它舞种的特点。二是在对桑植白族杖鼓舞进行发展的时候,如何使其适应舞蹈课堂的训练的需要,完整的编创出一套丰富的从体态特征、基本元素到综合组合的教材。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原生态民族舞蹈走进舞蹈课堂都遇到的情况和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这次的探讨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长沙师范学院院级课题《非遗视域下湖南白族杖鼓舞的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研究成果(XYYB20160921)

猜你喜欢
桑植动律体态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评《Smoke》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探析苏区红军歌谣在旅游业中的发展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