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会典》中的行政法文化资源

2017-01-28 05:55
法制博览 2017年25期
关键词:法典行政法法律

姚 燕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浅析《明会典》中的行政法文化资源

姚 燕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明会典》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对于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若仅其当作一部部门法典来研究,恐怕会降低其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明会典》中的行政法文化为切入点,发掘其中蕴含中国行政法的历史脉络、本土资源和文化思想等重要的内容,以期在应对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建构起有效运作的现代行政法制度。

明会典;行政法文化;本土资源

一、《明会典》的行政法文化价值

《明会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1497年,明朝的第九任皇帝明孝宗有感于过往历朝的典籍制度分散规定于各种文本之间,不仅各级官僚机构难以查阅,百姓更是无从得知。于是,命史馆牵头,多家机构共同参与编撰,历时五年编成《大明会典》。后,又经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三次重校、续篆、重修,至1587年方重修完成。刊行后的《明会典》不仅是有明一代的国家大经大法,而且对于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明会典》的法律部门归属,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有学者认为,《明会典》是一部行政法典,其内容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机关,以行政法律规范为主,设定了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职权和职责。也有学者认为《明会典》是一部宪法典,一方面规定了明代各个领域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制度,具有根本性。另一方面,在全面辑录了历朝法令的基础上确定国家章程,具有全面性。并且,其内容“以诸司职掌为纲……使官各领其属,而事皆归于职用”,①具备了现代组织法的雏形。还有学者认为,《明会典》实一部刑法、行政法、宪法等合一的公法典。不同学者对于《明会典》法律部门归属的论述因其独特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笔者看来,仅将这部“宏纲纤目,灿然具备”的《明会典》当作一部部门法的法典来研究,恐怕会降低其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从更为宏观的法律文化的角度切入研究或许更为适当。

《明会典》共228卷,以官统事,涉及宗人府,六部、六科、都察院、各寺、府、监、司及各武职衙门等。文武官职之下又分列各自的职权、职责及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其中包含的法律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蕴含的法律文化无疑是极为丰富的。本文拟以《明会典》中的行政法制度规范为切入点,重点就《明会典》中的行政法文化资源做出分析和研究,以期对现代行政法的制定和完善有所助益。

二、《明会典》中的行政法文化资源

(一)《明会典》反映了的中国行政法的历史脉络

1.《明会典》的撰写格外注重对制度历史背景的阐释。如卷五中在介绍“选官”时说:“国初设贤良方正,聪明正直,孝弟力田,通经孝廉等科,或从耆民及税户人材与科贡之士并用,多出亲擢。其后始定铨选之法。每岁有大选、有急选、有远方选、有岁贡就教选、间有拣选、有举人乞恩选。其授官,则有署职、试职、实授,有截替、改降、并省,有徵召、考选、荐起,有带俸、添注、遥授。事例甚详,具列於后。”②

2.《明会典》的编撰格外注重对制度历史传承的阐述。《明会典》上几乎每一条制度的阐述都是以记述这一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变迁过程开始。如《明会典》在卷五介绍“保举”时,首先介绍了保举制度产生的背景:“保举之令,历朝各异,或令在京三、四品以上官,或两京堂上五品以上官,或两京科道部属等官,或布按两司官,皆得杂举……”接下来便列举了保举制度在整个明朝的变迁史:“洪武十五年令……”,继而是“永乐元年令……景泰三年令……成化二十三年令……”③

(二)《明会典》体现了中国行政法的本土资源

行政法的本土资源包含了本国行政法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包括一国行政法的概念、法理、制度、知识等上层建筑,物质资源包括一国行政法的档案、法典、行政机关等物质资料。要对行政法的未来作出展望,就必须对我国行政法的过去进行反思,反思的材料则来源于行政法历史中的本土资源。《明会典》中许多内容的记载都体现了这样的本土资源。

以现代行政组织法为例,行政区划的命名、建制和管理很多地方依然沿用了《明会典》中的规定。如《明会典》卷十四中规定:“十三清吏司,曰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④又如现代户籍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在《明会典》中也可见其沿革。《明会典》卷十九中规定:“国初核实天下户口,具有定籍,令民各务所业。其后休养既久,生齿渐繁。户籍分合及流移附属并脱漏不报者多,其数乃减于旧。令以近岁造册数目,备列之以见增减之故云。”其后详细列举了十三个布政司及下辖各府、各州户籍数和人口数。诸如此类的本土资源以及由这些资源决定的行政法文化在《明会典》中俯拾即是。

(三)《明会典》展现了行政法文化思想

文化具有表征功能,行政法文化作为“文化”的种概念,以其独特的内容展现社会的时代精神和文明程度。首先,行政法文化是一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行政法文化与一国政治制度紧密相连。通过研究《明会典》,就可以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行政法文化思想。《明会典》历时90年,经三朝校修,全面记载了明代的典章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到普通吏员的岗位职数,从州、府、县的建制到具体的户数田亩,从各级官员的选拔制度到不能自给的致仕官员的月俸米粮,从国家的刑事法典到赃物的时估办法等各项制度,几乎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从各个侧面展现了行政法文化思想,为研究明朝的行政法文化的现代学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三、研究《明会典》行政法文化的意义

目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除了经济全球化之外,法律领域的全球化同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中国加入到全球性的分工协作之后,中国法律体系和内容也不断受到来自西方的法律理念的冲击并被纳入到全球化的过程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国际准则和中国本土资源结合起来,使之本土化,就对学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

行政法的传承在中国源远流长,各种概念、制度构成了一部生生不息的行政法文化的历史。刘大生教授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二十年前,中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更谈不上有高速公路的传统,但是不能说那时中国没有建设高速公路的本土资源。”⑤行政法的发展也是如此。我们要通过探寻《明会典》中所蕴含的行政法文化,去反思我国行政法学长期以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得失利弊。运用《明会典》中所蕴含的行政法文化本土资源,去建构现代的行政法制度。只有将存在于《明会典》等古代法律制度中的地基资源挖掘好,运用好,才能使法律制度真正有效的运作,得到社会全体成员的接受和认可,使我国的行政法真正发挥其内在价值和社会功能。

[ 注 释 ]

①[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12<文渊阁>[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524.

②<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大明会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3.

③[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9:559-561.

④[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9:85.

⑤刘大生撰.从“本土资源”到“本土法治”——苏力本土资源理论之学术解构[J].山东大学学报,2001(3).

[1]关保英.<唐六典>的行政法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9,5:188-197.

[2]关保英.行政法体系全球趋同之解析[J].比较法研究,2009,1:35-44.

[3][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刘大生.从“本土资源”到“本土法治”——苏力本土资源理论之学术解构[J].山东大学学报,2001.3.

K

A

2095-4379-(2017)25-0215-02

姚燕(1984-),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焦作大学,教师,研究领域: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猜你喜欢
法典行政法法律
论作为判例法典的《春秋》*——以复仇为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行政法上的双重尊重
《行政法论丛》稿约
巴西行政法500年
西夏法典的演变及缘由综论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汉穆拉比法典》是真正的法典吗?
美国:FDA发布最新版《食品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