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宇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艺术表演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探究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踏板使用
陈新宇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艺术表演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的寄托。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钢琴作品,在演奏钢琴曲目中,踏板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一部音乐作品的质量。本文将针对钢琴作品中的踏板使用进行探究,使其能够更好的利用钢琴踏板功能。
中国钢琴作品;踏板;使用技巧
钢琴下方有三个踏板,三个踏板分别为右踏板、中踏板、左踏板。右踏板又被称作为强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作品中最为常用,用法丰富多样;中间踏板主要是将声音变得十分为微弱,在一般的钢琴演奏中,中踏板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在三角钢琴上或是一些高档的立式钢琴中,中踏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三角琴上的中踏板又被称作为选择性持续踏板,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一组特殊的机械装置,将一个或是一组音的制音器从琴弦分离开,进而实现音的延续,并且不会影响到后面作品的演奏;左踏板又被称作为弱音踏板,主要的作用是将弹奏出来的声音稍微减弱,给人一种柔和、暗淡的音色。使用左踏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因为演奏人员用手指弹不出相对较弱的声音,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需要借助左踏板来营造一定的气氛,如果长篇幅使用左踏板,会导致音乐效果过于沉闷。
我国很多钢琴作品主要以改编为主,尤其注重将各民族传统乐曲的改编。将各民族乐曲的演奏技法及音色,通过钢琴来表达出来。演奏者在弹奏曲目时,要保证对原作品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各种传统乐器的音色效果,利用丰富的触键方式去模仿各民族乐曲中的装饰音,并通过踏板的合理使用,更好地表现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例如,根据我国传统唢呐曲改编的《百鸟朝凤》,还有一首根据二胡曲改编的《二泉映月》等。当下中国很多钢琴作品都是根据我国传统的民间乐曲改编而来,下文将主要分析踏板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踏板使用。
《百鸟朝凤》是根据民间唢呐曲改编而成,音乐作品给人一种热情欢快的视听感觉。为了能够创设百鸟争鸣的情境,演奏者利用前倚音和颤音来模仿唢呐的音效。演奏者想要在演奏过程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类型的鸟鸣,不仅要具备超强的技术功底,利用触键手法去模仿音效,还要合理使用踏板,将鸟鸣栩栩如生地表达出来。
音乐作品中的第一部分,是表现各类型鸟在空旷无人的山谷中鸣叫。在实际弹奏过程中,在二分音符颤音后利用长踏板,然后在作品的十六分音符的第一拍使用左踏板,能够给人一种幽谷鸣翠的情境;在作品的第二部分,主要呈现的是雄鸡打鸣的情境,演奏者要注重左手的弹奏。在使用踏板过程中,要根据演奏者左手的旋律进行踩换,演奏者要注意将踏板踩的深厚,表现出洪亮的声音;在作品的第三部分,主要呈现的是布谷鸟欢快鸣叫的情境。演奏者在使用踏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踩换。左手在弹奏半分解和弦音型时,要踩上左踏板,并且伴随着右手进入高音区的几声鸣叫,右脚要迅速、轻盈地点击右踏板,在这一部分,要注重左右踏板的交换使用,使其为整部音乐作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在作品的第四部分,主要呈现的是山谷幽深的情境。开始部分演奏者要同时使用左右踏板,然后随着音效逐渐变强松开左踏板,在结束前再踩下左踏板,使其给观众一只鸟到一群鸟,最后鸟声消失的情境。
中国钢琴作品中也对传统民歌进行改编,此类钢琴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给人一种朴实亲切的感觉。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主要是掌握民歌的唱腔以及在实际演唱中的行腔、语气,然后合理使用踏板,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例如,《正月新春》是根据我国陕北民歌改编而来。民歌的音乐效果高亢奔放,表现出黄土高原人民的豪迈奔放的性格。作品开始部分,要模仿真假声交替的效果。在第一小节高声部分,利用长时值的音符用来呈现民歌中的真声部分,使用右踏板,可以将声音表现的更加浑厚。在第二小节假声部分,在柱式及弦处一同使用左踏板,能够将音效表现的更加悠远。
我国钢琴作品改编戏曲、歌舞题材并不多,在改编作品过程中,主要是将戏曲及歌舞中的节奏律动融入进来,在实际演奏中,要保证恰当的使用踏板,通过作品中具有的节奏,来正确地使用节奏踏板,从而较好地表现我国戏曲及歌舞自身的魅力。
《刘海砍樵》是根据湖南戏曲“花鼓戏”改编而成,此作品在改编中音型呈现了同名与非同名的小二度叠置,在节奏手法上采用附点、片段及切分节奏等,有效地呈现了花鼓戏特有的韵味。
在作品的1-4小节中,想要更好地表现戏曲节奏的重音,可以在每小节的重音拍点上使用右踏板,在踏板使用过程中,要做到正确干脆,更加具有节奏感。
《新疆随想曲》主要是根据歌曲《美丽的孔雀河》改编为成。在作品的第160-190小节中,体现了一段较为抒情的舞蹈情境,能够给听众一种新疆小伙在击着手鼓,然后姑娘们随着节奏翩翩起舞的情境。此作品用左手呈现6/8拍的鼓点,用来演奏作品,并在每个小节中节拍的重音上使用右踏板,更好的表现舞曲热情愉悦的特征。
综上所述,踏板在中国钢琴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呈现各民族音乐特色,有效呈现作品自身的神韵。本文主要阐述了踏板的功能,从模仿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手法及音效、模仿传统民歌的唱腔、模仿戏曲、歌舞的节奏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了踏板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不同的使用方法。
[1]皮欢.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踏板使用[J].音乐探索,2016(03):105-112.
[2]王海垠.浅谈钢琴踏板在演奏中的使用[J].艺术教育,2015(01):142.
[3]杨程程.浅析在钢琴演奏中关于踏板的使用[J].才智,2015(31):222-223.
J62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