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
评析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
李淑梅
目的评析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方法借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口腔科临床接收并运用传统充填治疗的55例龋齿患儿作为甲组,另抽取同期接收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治疗的同疾病患儿55例作为乙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治疗中的疼痛比例与患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龋齿患儿运用改良后的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显著疗效且应用价值颇高。
小儿龋齿;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小儿龋齿属于常见口腔疾病之一,患病率较高[1]。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随着牙体组织的不断破坏,可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根,终至牙丧失,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这样不仅影响消化功能,还可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很可能形成后天畸形。有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提示,在学龄前儿童中,最高有90%的儿童患有龋齿,因此选择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治疗十分必要[2]。我院对收治的龋齿患儿采取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借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口腔科临床接收并运用传统充填治疗的55例龋齿患儿作为甲组,另抽取同期接收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治疗的同疾病患儿55例作为乙组。甲组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范围为3~9岁,平均年龄为(6.2±0.5)岁。乙组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范围为3~10岁,平均(6.5±1.8)岁。甲乙两组患儿龋洞量均超过2个,并且龋洞直径大于1 mm,但是排除腐蚀累及牙髓者。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甲组 55例龋齿患儿均接受常规的填充治疗,借助高速手机彻底清除龋洞内的龋坏组织及软化的牙本质,并将窝洞制备成一定的抗力形及固位形;对手术区实施常规的消毒之后按照传统技术填充处理患牙窝洞,充填的材料主要为光凝单组份复合体,如果术中患儿存在较强的敏感性,可以适当局麻处理后再进行填充操作[3]。
1.2.2 乙组 55例龋齿患儿均接受改良后的非创伤性充填术进行治疗,首次根据龋洞大小来选择对应手提挖匙,尽量清理干净患牙龋洞内龋坏组织,之后用清水进行冲洗,并采取干棉球行隔湿操作之后,将患牙上的水分充分吹干,玻璃离子粘固剂充填窝洞并压实。最后,将多余的填充材料袖整后调整患儿的咬合,并按照标准完成后续操作[4]。
术中评估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术后对甲乙两组龋齿患儿患牙填充的效果、外观视觉效果进行评估。其中,患牙的填充效果非常好,存在部分或者无任何脱落无任何自觉症状且患儿患牙的表面较为光滑,能够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视为充填治疗成功;如果填充治疗后患儿患牙的充填物完全脱落或者大部分脱落折裂,患儿牙髓症状明显,或者并发了继发性龋,视为充填治疗失败[5]。
根据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将其配合治疗的积极程度分作3种,即配合型、强制型以及畏惧型,对比两组患儿配合治疗的情况。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填充治疗后,甲组55例龋齿患儿中治疗成功52例,治疗失败3例,治疗成功率为94.55%;乙组55例龋齿患儿中治疗成功54例,治疗失败1例,治疗成功率为98.18%,两组治疗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患儿在填充治疗过程中有20例存在疼痛感,比例为36.36%;乙组患儿在填充治疗过程中仅有9例存在疼痛感,比例为16.36%,乙组优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55例患儿中,配合型、强制型以及畏惧型依次为35例、8例、12例;乙组55例患儿中,配合型、强制型以及畏惧型依次为52例、1例、2例;乙组患儿配合治疗的情况优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常情况下,龋病大多发生在牙菌斑的下方,发病原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相关。龋齿是学龄前儿童易患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临床患病率,并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逐步改变后,该病的患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6]。分析患儿发病原因,可能是因为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日常饮食后未能及时刷牙漱口,导致各类细菌在牙齿上不断堆积;另外,儿童喜甜品、糖果等零食,大量摄入糖类食物也是引发龋齿的一个关键因素。小儿龋病会影响其牙体健康,同时还会对其上、下颌牙齿排列、咀嚼功能等造成影响,因此及时进行治疗十分必要[7]。
临床上,治疗小儿龋齿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术,医生通过手用的牙科器械将患儿患牙中龋坏的组织去除后,借助玻璃离子材料填充修复受损的患牙。玻璃离子粘固剂因其对牙髓刺激性小,还能缓慢释放氟素,抑制继发龋的发生,与传统填充术相比,前者能显著降低术中疼痛感,具有治疗效果好、创伤小等诸多优势[8]。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治疗成功率为98.18%,与甲组的94.5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乙组患儿治疗中的疼痛比例及患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均优于甲组(P<0.05)。由此可见,改良后的非创伤性填充术与传统填充术对龋病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前者术中疼痛小,更能够促进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采取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1]李展兴,黄怡微.小儿龋齿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及社区预防保健措施[J].黑龙江医学,2016,40(4):338-339.
[2]李云辉.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2):118,120.
[3]杭庆华.小儿龋齿相关风险因素回归分析及预防保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8):1330-1332.
[4]黄琴秀.儿童龋齿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0):94,96.
[5]符歆,陈千周,彭良才.小儿龋齿应用氟泡沫的预防保健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666-6667.
[6]达布希拉图.氟泡沫在小儿龋齿中的预防保健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26):101.
[7]岳薇.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评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119-120.
[8]陈丰.小儿龋齿应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19):77-78.
Evalu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Non-traumatic Filling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ental Caries
LI Shumei Dental Department, Pizhou TCM Hospital, Pizhou Jiangsu 22130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modified noninvasive filling technique in children with dental caries.MethodsUsing digital random method, 55 cases of dental cari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and receiv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linical use of traditional filling treatment as group A.In addition, 55 children with the same disease who received modifiedatraumatic restorative therapy were enrolled in group B,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P> 0.05).But in group B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and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aggressive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group 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The use of modified nontraumatic filling in children with dental carie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value.
pediatric caries; improved; non-traumatic; filling technique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江苏 邳州 221300
R788
A
1674-9308(2017)21-0101-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