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北外镇中心校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张军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北外镇中心校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借助阅读课的教学机会,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与理解能力。为了改善过去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应进一步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营造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有效性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能力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体现了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奠定学生的地位,引导学生提高自主阅读与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实践激活逻辑思维,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提高阅读审美能力与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下结合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内容,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文本的选择,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精心挑选了适合小学生的文章,为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与挖掘教材的内容,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语文课堂上,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不足,如果采用单一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可能导致学生精神溜号,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中,所以为了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专心思考与阅读,教师除了注意筛选有趣的阅读篇目以外,还要鼓励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这样才能让他们沉下心来阅读文本、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阅读文章《纸船和风筝》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内容,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并且从中形成语感、获得情感启发,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夯实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自然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兴趣,阅读教学要充满趣味性,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阅读课堂上,笔者创造性地采用了读与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知识再造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教材中的生字、生词,而且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内容转为生动形象的图画,调动了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种阅读教学策略深受学生的欢迎,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阅读文章《小小的船》,笔者先让学生快速略读文章,圈出文中的生字与生词;一起解决生字词问题之后,笔者提出问题:“文中怎样描述小小的船?你能按照作者的描述画出来吗?”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细致阅读文章,重点阅读描述“小小的船”的语句,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来,同学之间一起评价“小小的船”作品,课堂讨论的氛围浓厚,不仅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发挥想象力,也使他们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印象。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的机会,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例如学习《荷叶圆圆》时,虽然很多学生都见过荷花,但是他们很少细致观察荷叶的样子,笔者在课前提问:谁能描述一下荷叶的形状与颜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课堂气氛非常好,笔者继续引导“有些同学回答对了,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荷叶到底是什么样吧!”此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阅读的欲望空前高涨。另外,为了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多补充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古诗歌、四大名著等,课下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手抄报活动、讲故事比赛等,以此活跃小学生的阅读思维,通过丰富的阅读积累素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养成兴趣爱好。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创设浓厚的阅读环境,吸引小学生参与阅读过程,保持阅读欲望,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上,创设阅读情境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教师根据阅读学习的内容设计阅读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文本内容,获得阅读启发。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绘本类、拼音类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在课堂集体阅读。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大家一边阅读一边讨论,从文章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字词句,畅所欲言地分享阅读感想,这样每个人都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阅读中体验乐趣。再如每周在班级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或书籍,也可以交换图书共享资源,丰富阅读内容,活跃学生的阅读情趣,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长。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阅读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突破阅读学习的重难点,促进他们顺利地完成阅读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趣味性特征,将阅读材料中静止的事物以动态化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思考和表达,参与学习的兴趣浓厚。例如阅读文章《美丽的小路》时,笔者先给学生呈现几幅“美丽的小路”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大家在小路上看到了哪些动物?”、“你通过观察发现小路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一边观察多媒体课件,一边对照课文中语言描述的内容,调动了多重感官,很快就通过文本对话解决问题,产生情感共鸣。可见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阅读教学的素材,有助于小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增强了阅读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更易于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体验阅读学习的兴趣、掌握阅读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潜移默化中强化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更多的语文词汇与素材,为实现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奠定基础。
[1]陈永旭.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02):27.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