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视域中的牛郎织女传说研究述评

2017-01-27 20:12郭俊红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文化研究

郭俊红

地方文化视域中的牛郎织女传说研究述评

郭俊红

2006年以来,随着各地对于“牛女传说”起源地争夺的愈演愈烈,学界的研究也从以往对其形成、流变、主题的研究模式转移到了对传说起源地的探究。这种研究取向凸显了各地学者和民众对牛郎织女传说价值的再认识。各地对于传说起源地的争夺,所展示的是乡土传统作为地方文化资源背后所附载的经济价值与符号价值,而在全球化时代,这无疑已经成为地方社会重构的重要工具。多重利益主体关注焦点的转变所带来的研究“范式转移”有助于提高大众对牛郎织女传说的认知程度,但也容易滋生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出现文化资源的滥用与文化归属权的恶性竞争。

牛郎织女文化;范式转移;多重利益主体

一、“牛女传说”研究的“范式转移”

牛郎织女传说作为民间传说的典型代表,在20世纪初就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钟敬文先生曾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故事类型法对我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研究,他指出:“在牛郎型中,这(天鹅处女型)故事都成为解释牛郎、织女两星运行的神话,又有些地方或变为星光的解释,或成了潮声的说明。”①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52—353页。茅盾先生对牛郎织女传说的体裁予以关注,指出:“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早的星神话”②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3页。,欧阳飞云对牛女传说的演变进行分析,在《牛郎织女故事之演变》中指出牛郎织女故事的演变经历了胚胎、雏形、具体、进化和脱形五个阶段。③欧阳云飞:《牛郎织女故事之演变》,引自施爱东:《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页。此外,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还表现为搜集整理各地的牛郎织女传说文本与七夕节日习俗,不少关于民俗及社会风俗的论著之中,例如张亮采编著的《中国风俗史》、胡朴安主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对七夕节日习俗都有采录。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过七夕必谈牛郎织女传说,《时事新报》《北平晨报》等新闻报刊也往往于此时刊发七夕节以及牛郎织女传说的系列文章。

这些成果的取得对于进一步开展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是十分有利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受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牛郎织女传说处于不断被改写的状态,尤其受到各地方剧种的青睐,戏剧剧评成为牛女传说探讨的热点。①韩义导、汪培:《介绍越剧〈牛郎织女〉》,《文汇报》,1949年9月23日;李家骏:《评首都实验京剧团的〈新新天河配〉》,《新民报》(北京),1950年8月20日;司马:《看〈牛郎织女〉》,《新民报》(北京),1950年8月20日;赖应棠:《评剧〈天河配〉观后》,《新民报》(北京),1951年8月20日;吴祖光:《评剧〈牛郎织女〉的编写》,《新戏曲》,1951年10月;夏天:《牛郎和织女》,《艺术生活》,1951年8月25日;张印德:《对于评剧〈牛郎织女〉演出的几点意见》,《新戏曲》,1951年10月;梁英杰:《评粤剧〈牛郎织女〉的演出》,《南方日报》,1952年11月28日;湘剧艺人陈楚儒:《我对兰陵戏院上演〈牛郎织女〉的意见》,《新湖南日报》,1953年1月11日;撩戈、瑞森:《改戏应该慎重——看过兰陵戏院演出的〈牛郎织女〉后》,《新湖南日报》,1953年1月11日;金洛:《反对粗暴地对待民族新戏曲遗产——对长沙市兰陵戏院上演〈牛郎织女〉的意见》,《新湖南日报》,1953年1月11日;《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召开座谈会研究兰陵戏院〈牛郎织女〉演出中的问题》,《新湖南报》,1953年2月6日;卫明:《谈〈牛郎织女〉》,《新民报晚刊》,1953年7月16日;刘度:《看淮剧〈牛郎织女〉》,《新民报晚刊》(上海),1953年9月3日,等等。相反深入的学术研究却被束之高阁,鲜有高质量的论文。②这一时期牛郎织女传说的主要研究论文有:陈毓罴:《谈牛郎织女的故事》,《光明日报》,1950年5月28日;赵景深:《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新民报晚刊》,1953年7月16日;范宁:《牛郎织女故事的演变》,《文学遗产增刊》,1955年9月;罗永麟:《试论〈牛郎织女〉》,《民间文学集刊》(上海),1957年第2期,这些研究成果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例如赵逵夫在《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指出,范宁在文章中由于引文的问题得出牛女故事在六朝时期才转变为悲剧性质的观点是错误的,根据赵逵夫先生的考证,他认为牛女故事的主要情节及情感基调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形成;赵逵夫在《从两条引文看牛女传说研究中的文献问题》指出范宁、陈毓罴、罗永麟等人在研究牛郎织女传说时引文以讹传讹的问题,呼吁科学研究一定要严谨地引用文献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从剧评转向学术研讨,但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仍是探讨传说的形成、流变、主题、母题以及与七夕节的关系。③孙续恩:《关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几个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985年;姚宝瑄:《<召树屯>、<格拉斯青>与<牛郎织女>之渊源关系——兼谈中国鸟衣仙女型传说对古代印度的影响》,《民族文学研究》(5),1987年;肖远平:《试从系统观点看民间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魅力》,《广西民间文学丛刊》(十三),1986年;屈育德:《牛郎、织女与七夕乞巧》,《文史知识》1986年(7);洪淑苓:《牵牛织女故事中鹊桥母题的衍变》,《中外文学》,第16卷3期,1987年;洪淑苓:《牵牛织女原始信仰试探》,《民俗曲艺》(51),1988年;洪淑苓:《牛郎织女在俗文学中的特色》,《中外文学》,第18卷3期,1989年;徐传武:《漫谈古籍中的银河牛女》,《枣庄师专学报》,1988年第8期;徐传武:《漫话牛女神话的起源和演变》,《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赵逵夫:《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张振犁:《牛郎织女神话新议》,《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21世纪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推行的背景之下,牛郎织女传说作为地方优秀文化开始受到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关注。他们尝试解读牛郎织女传说中所包含的地方历史信息,从而使这一传说成为了解地方传统社会和普通百姓的一个独特视角。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牛女传说的研究逐渐开始发生转向,牛女传说改头换面,成为地方文化的代名词。笔者不揣浅陋,拟对当前牛郎织女传说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走向作初步梳理,管见所及,挂一漏万,尚祈方家指正。

从研究视野与方法上来看,以往学者对牛女传说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牛女传说放置在七夕节日的框架内予以讨论,牛女传说只是七夕节日的附属产物④商君:《七夕》,《北平平晨》,1924年8月6日;万曼:《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学灯•文学周刊》,1924年9月22日;钟敬文:《七夕风俗考略》,《语历所周刊》,1928年11月;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语历所周刊》,1929年6月;程云祥:《潮州的七月》,《民俗周刊》(73),1929年;清水:《七夕漫谈》,《民俗周刊》(81),1929年;黄石:《七夕考》,《妇女杂志》,1930年;姚世南:《七夕谈》,《民俗汇刊》,1931年。;第二类是传统文学的理路,如洪淑苓⑤洪淑苓:《牛郎织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其特点就是完全从文献材料出发,引经据典,考察梳理牛郎织女传说的来龙去脉;第三类则以钟敬文先生为代表,他们的特点就是注意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注重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结合,将田野考察与理论探讨相结合①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引自《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2006年牛女传说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之前,我国学术界对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多是步王孝廉、洪淑苓等人的后尘,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探讨多集中在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流变、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问题上。在这种语境下,牛郎织女传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被学者们予以讨论的。

从2006年开始,讨论牛郎织女传说的语境急剧缩小,牛郎织女传说被视为各省乃至县市区域的品牌文化,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的地方学者撰文著书、寻找证据,力争将牛女传说落户本地。“这类文章大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几乎清一色发表于省级以下地方高校学报或者旅游及文化普及类期刊,乃为弘扬地方文化计”②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简史》,引自施爱东:《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这种讨论蔓延至学术界,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原生地成为整个社会共同讨论的话题。

二、非遗场域中的牛女传说

十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关于牛女传说的起源地在学术界先后出现了数种不同的观点:西安说、南阳说、西北说、湖北说、沂源说、太仓说、和顺说、邢台说、郴州说、蒲州说等。其中,湖北说包括湖北襄樊说、郧西说和汉水流域说。随着研究视野和研究材料的丰富,学者们的观点多有变易,例如西北说的代表人物赵逵夫关于牛女传说起源地就出现了天水汉水流域说、甘肃庆阳和陕西中部中心说、西和说。

湖北襄樊与河南南阳地理相接,因此杜汉华在最初的研究中提出“汉水襄阳、南阳说”,指出,“汉水襄阳、南阳说是笔者提出的新说,基本上解决了起源地的问题”③杜汉华:《“牛郎织女”流变考》,《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此后,杜氏连续发文,将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不断扩大,襄樊扩展为汉水流域,“汉水流域的孝感地区云梦县、汉川县的汈汊湖,发现有牛郎织女夫妻关系和神话的最早证据以及七夕节乞巧活动演变的活化石,这里滋生出了牛郎织女神话的变体董永七仙女的故事;荆门、荆州有神牛与女子相恋、仙女、牛崇拜等牛郎织女神话和七夕节的原生态神话与土壤;襄樊是牛郎织女神话和七夕节起源的源头,有郑交甫会汉水女神、穿天节等牛郎织女神话和七夕节起源的系列母体;老河口、丹江、郧西有牛郎织女原始神话《牵牛星与织女星》和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河口,有牛郎织女神话的自然地‘石公石婆’遗存。”④杜汉华:《大力推动湖北旅游加速发展的条件和对策》,《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在杜氏看来,汉水流域的孝感、荆门、襄樊、郧西都是牛女传说的原生地,“最早”“源头”“母体”等词汇的使用更加深了世人对湖北是牛女传说原生地的认识。在诸多地区之中,郧西县逐渐一枝独秀。从2009年起当地重点打造依托牛女传说的“天河文化”,被认为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是中国七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⑤王绪桔:《打造七夕品牌,推进旅游立县》,《学习月刊》,2011年第2期。

在杜汉华提出的“新说”中,河南南阳也被视为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但同文中又自相矛盾地指出,南阳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是由襄阳的相关古神话传说直接演变而来。①杜汉华:《“牛郎织女”流变考》,《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与杜氏言语摇摆不同,河南本土学者则明确提出,南阳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南阳人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是在南阳诞生,因为时至今日在南阳的白河东岸,还存有与传说相关的两个村庄:牛郎庄和织女村。②鲁钊、杜全山:《多面南阳》,《国学》,2010年第2期。

早在2002年,河北省就举行了首届“河北省七月七爱情节”系列活动,并围绕七夕节和牛郎织女传说展开学术研讨会。但河北学者并没有将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据为己有,而是考证认为,“牛郎织女”这一故事发源于太行山中段,在河北邢台与山西和顺交界处的天河山一带。③侯文禄:《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走好文化活县一盘棋》,《前进》,2012年第2期。此种说法立即引起山西和顺官方的警觉,2006年,他们组织有关专家展开考察论证,最终认定和顺县松烟镇南天池村是当地牛女传说的起源地。从2006年至2009年,和顺县凭借牛女传说分别获得了“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和“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示范保护地”等称号。如今,凭借着牛郎织女传说这张文化名片,山西和顺的名气让共同拥有这一文化的河北邢台望其项背。

据笔者目力所见,目前学术界对牛郎织女传说持续研究且成果硕硕的是赵逵夫先生。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传说,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赵逵夫主要探讨牛女传说的产生和主题,指出牛郎织女传说在东汉末年就已形成,牵牛、织女的最早命名同商先公王亥及秦民族的祖先女修有关,这一故事是植根于封建礼教刚刚完善阶段对妇女进行残酷压迫的社会现实的,是我国最早的反礼教的艺术杰作。④赵逵夫:《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西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从2005年起,赵逵夫依据古籍文献以及西北地方文史资料对牛郎织女的人物原型、产生时间、原生地域等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赵氏的观点发生了数次转变,从最初的秦文化区域⑤赵逵夫:《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到陇南、天水汉水流域⑥赵逵夫:《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再到甘肃庆阳和陕西中部⑦赵逵夫:《先周历史与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在赵氏看来,牛郎织女传说是植根于我国西北地区周秦文化的优秀艺术作品,周、秦文化共同孕育了牛郎织女传说。

与赵氏强调大西北的产生孕育空间不同,从2007年开始,陕西学者就着重强调陕西西安长安区斗门镇是牛郎织女传说以及七夕节的真正产生地。2007年3月7日《西安日报》刊载了一篇题为《牛郎织女之乡保卫战已经打响》文章,文中充满忧患意识,认为自家的文化被别人欺盗,本地学者有义务与责任借申遗确定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主权。此后,以陕西师范大学傅功振⑧傅功振:《长安斗门牛郎织女传说考证与民族文化内涵》,《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教授为代表,陕西地方学者多次撰文,反复重申这一主张,认为“西安市长安区斗门才是牛郎织女传说的真正发源地”⑨肖爱玲:《牛郎织女传说源地探微》,《唐都学刊》,2008年第5期。“牛郎织女传说早期文化因子,源自长安斗门一带地区”⑩《陕西七大爱情传说圣地》,http://jingguan.yuanlin.com/city/2009-2-25/9622.html(2009年2月25日)。。

从20世纪80年代起,太仓当地学者就有意识地对当地牛郎织女传说进行搜集整理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引起足够关注。⑪⑪ 凌鼎年:《牛郎织女传说降生太仓说》,《黄河之声》,2007年第1期。牛郎织女太仓说其实一直被人误会,当地学者始终没有明确提出太仓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而是用“牛郎织女传说降生太仓说”来表明当地与牛女传说的关系,“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先有传说,再降生于太仓的。太仓存在牛郎织女有关的民俗活动已有近千年历史”①凌鼎年:《牛郎织女传说降生太仓说》,《黄河之声》,2007年第1期。。。当地学者承认先有牛女传说,他们着重强调的不过是牛郎织女传说在太仓当地经历了地方化过程,并且逐渐成为太仓当地的一种地方文化。

与江苏太仓牛郎织女传说命运相似,山东沂源也处于这种被人误解的尴尬境地。无论是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的调研师生,还是授予沂源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的中国民俗学会都没有指出山东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他们反复强调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承区域,恰如张从军教授在《七夕话说牛郎织女》中指出的一样,“在织女洞对岸聚起的一座小村庄也被自然而然地命名为牛郎官庄,村里还建起了一座牛郎庙,牛郎织女在沂河的源头寻找到了落脚点,在天成像在地成形的故事也就此扎根人间,牛郎织女也在人间过上了生儿育女的寻常生活。”②张从军:《七夕话说牛郎织女》,《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第3期。牛郎织女传说在山东沂源的地方化过程以及形成的地方叙事是沂源牛女传说的鲜明特色。

以上所列是目前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观点,尤其是山东沂源与山西和顺两地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更是成为众矢之的。2009年七夕,笔者到陕西西安斗门镇进行牛女传说调查,当他们知道我的身份③笔者于2005—2008年在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就读期间,曾多次参与山东沂源牛郎官庄牛郎织女传说的田野调研,并据此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叙事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官庄为例》。在长安斗门镇调查当地七夕庙会活动时,笔者就自己的身份进行了介绍,随后引起被访谈者的不满。之后,我遭到众人指责,被要求回答为何要抢夺他们的牛郎织女传说。尴尬之情,至今历历在目。此外诸如山西蒲州说④任振河:《舜居沩汭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任振河:《蒲州爱情圣地萌发的凄美爱情》,《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任振河:《天帝名号之变迁及帝舜与织女之天伦考》,《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湖南郴州说⑤张式成:《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文化源于郴州实考》,《湖南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等由于影响力有限,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三、牛女传说抑或牛女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我们可以理解各地政府以及学者的这种为地方代言的行为,因为进入保护名录意味着可观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例如山西和顺从名不见经传的太行小县一跃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大县,且引进外资数十亿元⑥侯文禄:《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走好文化活县一盘棋》,《前进》,2012年第2期。,凭借的正是牛郎织女这张文化名片。地方学者为家乡出谋划策更是无可厚非。学者们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从众多申报地中摘取桂冠、进入名录的地方,并不代表即是所谓的“正宗” 或 “源头”,而未入选的地区,依然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价值。陈映婕、张虎生指出这种多地争夺“起源地”或“故里”的行为是在复杂的地方利益竞争中暴露出来的伪问题,是炮制出来的用以满足公众对“起源地”想象与期待的媒体焦点,是地方开发文化产业的文化概念与经营手段,容易给公众造成错觉。⑦陈映婕、张虎生:《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起源地的认识误区》,《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各地申报者,不管有没有进入保护名录,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社会事实”,这些地方的民众都在传承并演述着牛郎织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已经成为他们七夕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各地政府或者学者与其将气力花在隔空争吵上,不如转向挖掘并重构当地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的地方文化。

据相关学者研究,在国家启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时,全国两千多个县竟然无一家单位申报保护牛郎织女传说这一项目。①刘锡诚:《试论牛郎织女传说圈——地理系统的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与其它三则传说不同,牛郎织女传说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口头叙事作品,它已转化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20 世纪全国各地民间文学工作者先后采集和发表的牛郎织女故事传说140篇,其中采录自山西的有5篇、采录于山东的有15篇。②同上。但这些篇目中无一篇涉及山西和顺或者山东沂源。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山西省没有公开刊发过一篇牛郎织女传说,且相关作品也从未被收录在民间文艺资料中。③据刘锡诚先生介绍,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以及1999年出版的《山西文艺创作五十年精品选•民间文学卷》中均未收录牛郎织女传说。刘锡诚:《试论牛郎织女传说圈——地理系统的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但是随着和顺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作的推进,却在当地搜集了20个牛女传说,当然这些传说均未被《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收录。而采录于山东省的15篇牛女传说也无一篇来自于沂源县。2006—2008年山东沂源县为了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而采集和发表的传说则达42篇之多。可见,该传说已经成为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很难从民众的生活中独立剥离出来。

当牛女传说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苏等不同的时空中流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通常经过形式、功能、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接受一方文化的特殊需要。牛郎织女传说成为西安的牛郎织女石像、沂源的织女洞和牛郎庙、南阳的牛郎庄和织女村、郧西的天河、内邱的庙会、太仓的百沸河与织女庙——这些事物存在于现实的生活空间,并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发挥着或实或虚的作用。牛郎织女传说已化入当地民众的文化血液中,成为特定地区特定群体共享的精神生存与物质生活的地方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逐渐养成地方民众特有的地方趣味和地方感觉,成为“我之为我”的独特文化。

四、牛女文化的地方情境

“不仅牵牛、织女两星之得名,而且七夕乞巧节和牵牛织女故事的来历,归根结底都与星象纪时制度有关,都源于牵牛、织女这两颗星与时序之间的关系。七夕乞巧节和牵牛织女故事之所以自古迄今都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就是因为它们都源于观象授时这个共同的源头,是由华夏先民源远流长的农桑传统和天文知识所生发出来的两朵并蒂之花。”④刘宗迪:《七夕》,北京:三联出版社,2013年,第44页。恰如王明珂指出的那样,人类社会经常有类似的情境,由此特定情境产生之文本也有类似结构。我国农耕经济生态结构催生了各地牛郎织女基本相同的叙事内容,这也是牛女传说被称作民族故事的深层缘由。但作为地方文化资源的牛女传说彰显的却是该传说的差异性与地方独特性,对文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露产生文本的社会情境。⑤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北京: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第150页。如此,各地对牛女传说的研究应该采用如下研究模式:首先将牛女传说视为当地整体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从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生业以及社会结群①在王明珂看来,环境、经济生业与社会结群,三者共同构成人类生态,这也是社会情境本相。的地方语境中考察分析当地牛女传说的叙事特点与规律。最后在与其他地区比较的过程中凸显本地地方文化的资源与价值。这种研究范式将牛女传说视为一种符号,或是一种社会表相,探求隐藏在表相背后的社会本相。

所谓社会情境并非文本内的上下文关系,而是产生此文本(以及事件)的社会情境或人类生态情境。山西和顺牛郎织女故事核心区域的南天池村地处太行之巅,封闭落后,与世隔绝,当地民众终日在高山深壑间放牛赶羊,因此和顺的牛女传说缺少完整的叙事内容,搜集到的20个非遗文本也多是对当地高山、河流等地方风物的解释。只有当听者亲临当地,随放牛郎行走于群山之中,方可感受到当地独特且完整系统的叙事内容。此地的牛女传说与大量古地名、景观相契合,与当地男耕女织的生活形态以及民间信仰相融合。②邓永林:《和顺牛郎织女文化》,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4年,第35页。当地民众仰赖牛羊的经济生业是催生当地牛女文化的基础,祈求放牧顺利,牛羊安全是当地牛郎信仰最本质的缘由,因此牛郎在这里不是牵牛耕地的农夫,而是山坡放牧的放牛郎,牛郎庙被修建于村外的高山缓坡间,担负的是山神的神职。

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是笔者的研究对象,本人曾就当地的叙事空间、叙事主体、叙事文本、叙事方式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③郭俊红、卢翱:《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官庄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第1期;郭俊红:《地方传说与传说的地方性——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为例》,《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在这些文章中笔者将牛女传说看做一种符号,探索的目标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情境下当地民众选择牛女传说作为文本符号,这些文本建构的叙事法则是什么,这些文本传递的表述性与默示性讯息为何,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指出以燕崖乡牛郎官庄村为主要传承地的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传承方式的多样性;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传说与村落空间、家族生活的密切结合。其中当地历史久远的道教信仰、重农勤桑的农耕传统和孙氏家族是了解此地牛郎织女传说必不可少的地方性知识。④郭俊红:《地方传说与传说的地方性——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为例》,《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尤其是生活在此的孙氏家族把这个传说“由公变私”,借助这个传说在当地定居繁衍,不断强化家族成员的家族认同和地域认同感。

五、结语

各地方均敢理直气壮地强调自己是牛女传说的发源地源自于当地独特的社会情境,它被当作枝叶与养料加入牛郎织女传说中,形成不同的牛郎织女地方文化。在地方文化视域中审视牛女传说,讨论的重点不应该是文本表面所陈述、争论之史实是否正确,而应该转向各地牛女文化的传承者(民众)的情感、意图与认同情境。这样才可以避免地方学者的过分文化自恋与文化自足,防止文化资源的滥用与文化归属权的恶性竞争。但在文化重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宽容原则,要符合地方文化生态法则与地方文化历史的内在逻辑。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凭借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对抗日益迫近的文化同质问题。

[责任编辑:丁红美]

I207.7

A

1008-7214(2017)04-0049-07

郭俊红,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牛郎织女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牛郎织女渡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