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行
关中乡村院落建筑及民俗空间
——以周至县G村为中心的考察
孟凡行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土厚文博,乡民知礼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居所表现出来。院落与房屋是关中乡村人文地理景观的基本构成单位,“家”的主要物质象征,乡民最重要的财产。盖房修院是乡民的主要物质建造活动和重要人生目标。乡民的主要活动是在自家院落内进行的。吃饭穿衣,纺线织布,取土用水,畜禽饲养,生婚寿葬,男女别置,风水、神位、各种固定的和临时性的祖先牌位将院落和房屋塑造成了一个民俗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着关中乡民和关中乡土文化。
关中乡村;院落;建筑;民俗空间
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国力强盛而文化包容。关中核心西安更是十三朝都会,因此关中大传统文化发达。相应的,作为大传统文化土壤的小传统即乡村文化必有丰富的内容,且通过现存的物质文化可得到一定的体现。本文从民俗学的视角切入,利用笔者2010—2011年多次在以G村为中心的关中周至县乡村田野考察资料,就关中居住民俗的主要标志物——房屋和院落进行描述和分析,试图通过对关中房屋和院落之历史、结构、功能、建筑工艺、建筑装饰、空间设置、民俗规制等几个方面略论关中的院落文化。
陕西关中地域广袤,在不同的地理、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下,房屋和院落的外观和结构也不尽相同,流传甚广的关中八大怪之“房子半边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G村及附近地区民居基本如《周至风俗》的描述:“房子鞍间盖,门楼修得彩。一明两暗三槛门,村村房子排排盖。”①王安全等编:《周至歌谣选》,周至县文化馆编印,1985年,第141页。
“房子半边盖”讲的是单坡顶的厦房,其地位类似于厢房。“房子鞍间盖”讲的是房屋在院落中的位置。而这其中的房屋不是厦房,而是大房(两坡顶正房)。当笔者第一次向G村人提出房屋问题时,一位老者说:
不同家庭条件的人居住的房不同,过去“地主老财”住的是“三间三进两斜厦”,普通百姓住的是“两搭房”,穷人家只要有一间草棚,不漏就是天官赐福了。②信息提供人:陈Z.A,访谈人:孟凡行,访谈时间:2010年6月11日,访谈地点:G村。
要理解这些话语,需要同当地的住房习俗对应起来,并了解房屋的名称、分类以及历史上的不同类型。
周至人将其房屋分做草棚、平房、楼房三种。乍看起来,这种分类略显混乱,但却基本能反映出当地房屋的历史演进。草棚主要存在于新中国成立前,平房处于中间阶段,楼房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新房屋类型。
(一)草棚
草棚是用茅草覆顶的房子,低矮窄小,只有一坡屋顶,或南北向或东西向,多无院落。每座草棚一般设置一明两暗三间房,门开正中,两边离地一米各开小窗,竖置若干木棍以为窗棂。建造时,选好地址,将地基夯实,四堵土墙打起来,顶上铺木棒做檩,再上铺一层芦苇席子,然后上两三厘米的麦草黄泥,最后覆盖茅草。笔者的信息提供者们认为草棚是当地出现最早、最简陋的一种房屋类型,主要是穷人们的住所。
(二)平房
平房的两坡顶是区别于草棚的主要特点,平房只有一层,是处于草棚和楼房之间的一种类型。就G村来说,即便经过了十几年盖楼房的热潮,平房仍随处可见。当地平房大体又可分为土墙房和砖墙房两种。前者又可分做两种,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是木柱支撑屋顶的所谓“墙倒屋不塌”结构的房屋(也叫“木驮土”)。这种房屋的木结构,如柱、梁、檩、椽是一体的。房墙只具有防风、挡雨、隔潮、遮挡视线、稳固木柱结构等功能,支撑屋顶重量的主要是木柱。房屋结构紧实,木土结合,抗震能力好。第二种是“土驮木”结构的房屋。“土驮木”房屋需较多木料,造价高,条件不足者只能少用木材,在土墙上直接架梁,上屋顶,此种结构即为“土驮木”。即便是土墙也因建筑工艺和材料的不同分作三种。第一也是最差的是干打垒土墙;第二种是胡基①在周至人的概念中,胡基有两种指代物。其一是干土块儿,其二是土坯砖,本处指的是土坯砖。(音)墙;第三种是炕坯②炕坯与土坯砖形状大小类似,但制作工艺和材料有所不同。土坯砖用的是湿黄土,炕坯用的是掺加了麦草的泥,因而牢固程度更高。墙。平房的基本形式是两搭椽子,也就是从屋顶的纵剖面来看,一边一根椽子,两坡顶对称。受椽子长度所限,两搭房内部宽度多为六七米。两搭房是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家庭居住的房屋。富裕之家将一侧的屋顶再拉出一根椽子,盖成三椽房,室内宽度能达到八九米,四椽房极少。两搭房一直存在到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三椽房逐渐增多。同时,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在墙体的局部用青砖。最常见的部位是地基(墙根子、勒脚)、山墙上部两侧、门窗周围,当地人将这种房子称作“四明心子”“砖耍头子”③“四明心子”房屋的四堵墙周边用砖,中间用土坯砖,墙外面抹上草泥墙皮,有的还在墙壁外粉涂白灰。形成四面明晃晃的“心子”。“砖耍头子”,山墙上两侧靠近房檐的突出的部位砌砖。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等富裕户也有此类房屋。“砖包窗子、砖包门”④窗子和门周圈砌砖,其余用土坯砖。。纯砖墙房子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大量涌现。⑤应该注意的是在房上用砖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或者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这里强调的是一般百姓对砖的普遍使用。严格来说,新中国成立前房墙上不同程度用砖甚至全部用砖的房子也有,不过多为财东家所拥有,稀少。由于硬度更高的内燃砖的大量供应,红砖取代青砖成为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与土墙房相比,砖墙房除了墙体材料更新了,房屋的高度也有所增加,但内部的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平房有三间、四间、五间之类设置。“三间一院房”是传统也是现在的基本房屋规制。三间采取一明两暗的格局设计。房屋置于南北院落之中部,这即是前文所引之“房子鞍间盖”。因为有前后院,房屋前后正中开门,明间既是客厅也做过道。为了充分利用房屋空间,将屋顶部分密封,作储藏室。早些时候的土房高约5米,后来越盖越高,到了纯砖墙时期,有些已经发展成一层半,高度也达到了六七米。一旦经济条件和技术手段成熟,“楼上楼下”即成现实。
(三)楼房
通常来说,楼房是与平房相对的房屋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多层,而不在于其建筑材料和材质。就G村的房屋来说,新中国成立前财东家有土木结构的楼房,现在则有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但在这个分类里面,G村人所说的楼房专指后者。它不仅强调了层数,更重要的是新材料。G村新时期的楼房基本上可区分为两种:第一种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结构是“在楼板上搭屋架”,也就是整座房屋没有浑然一体的框架结构,砌好一层房屋的墙,覆楼板,在其上再砌砖墙。如果将房屋拆解开来看,似是两座平房摞在了一起,有的地方也把这种楼房称为“摞屋”。从外形上看,这种楼房多为红砖墙、小青瓦坡顶、开放或封闭式阳台、前脸面墙或红砖水泥抹缝或水泥拉毛。室内地面水泥抹光,好一些的铺水磨石。第二种是2000年后出现的,是现在的主流建筑形式,结构是“直接搭屋架”,也就是房屋的主要结构用水泥钢筋筑为一个整体,结实、抗震性能高,造价也较高。从外形上看,这种楼房多为红砖墙、小青瓦坡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封闭式阳台、前脸面墙以长条或方形白瓷砖间彩色瓷砖装饰,局部点缀吉祥文字或花草灯笼纹样。室内以大尺寸方形白瓷砖墁地。
周至乡村民居多采取单门两院式的院落结构。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少数财东家才能盖起的“三间三进两斜厦”是当地院落的完整设置,各房有明显的功能区别和居住等级规定。“房子鞍间盖”是大多数家户的院落设置。其他的门房、厦房则可根据经济条件和需要在一座大房(主房)的基础上添加。
(一)院门、房门及内外观念
头门即院门,其开设和对门邻居有关,一条巷子里的院落都是相对而设的。当地民俗认为,正冲自家大门的墙、树、路都是暗箭(“三箭”),射到家里,大为不利,若实难规避,须修建照壁或栽设泰山石(泰山石敢当)以为破解之法。
头门作为院落的内外之界,不仅将生人阻挡在外,更重要的是阻止邪魔鬼怪的进入。但阻止后者单靠一扇俗门是不够的,需要将其神化,凭借的法宝是门神、照妖镜和门簪。
1. 门神
周至乡民过年时都要在头门上张贴门神。笔者在春节后的调查中看到,即便是无人居住的院落也大多贴有新门神。门神由秦琼和尉迟敬德担任。早期贴的是木版年画,现在贴的是彩色印刷品,后者被认为更好看,且不易褪色。
2. 照妖镜
每家头门门楣上方正中悬挂照妖镜。当地说法,起初并不是每家门上都挂照妖镜,而是遇上不顺当的事情了,或小孩老哭,或家人老生病,或家人非正常死亡,或家中不合,等等,便请当地的巫婆神汉来看,通常的破解办法是在大门上悬挂照妖镜。一家悬挂了照妖镜,对门害怕邪魔鬼祟跑到自家,也挂……最后全村都挂上了照妖镜。旧一些的房子挂的照妖镜是一面普通的圆形梳妆镜。有的新房在盖房装修的时候将照妖镜和门设计成了一体,这些镜子有的是方形的。
3. 门簪
门簪是传统木质头门上的重要部件,靠它将门枢固定住。门簪多为金瓜形。金瓜是皇帝近侍手持的武器。金瓜门簪可辟邪。当地人认为皇帝的“星”最大,具有无上力量,他身边的器物威力也大,能驱鬼辟邪。金瓜门簪亦美观,有人家的金瓜门簪还漆成了金色。
陕西很多地方把窗子看作房屋的眼睛。在这一点上,贴窗花尤其重要。陕北的一些地区,例如安塞,过年时都要贴窗花,没有贴窗花的房屋被称为瞎眼。大年初一,村民互赏窗花,品评女人的剪纸手艺。新中国成立前,G村及附近乡村也有过年贴窗花的习俗,现少见了。
G村常见门簪样式(孟凡行 摄)
4. 房门与门帘
房门有两种,一种是进出房屋的门(外门,从整个院落的结构来看,其为二门),一种是房间门(内门)。在“房子鞍间盖”式的院落中,如果是三、五(当地最多五间)间房,门开在正中一间。如果是四、六(当地最多六间)间房,门开上首,也就是正中左边一间。如四间房,门开在左边第二间,六间房开在左边第三间。前后门区分屋内外和前后院。新中国成立前,富裕家庭,房屋里有内门。穷户可能只有门框而没有内门,往往挂上门帘以遮挡视线。
当地人对门帘的认识很到位,“门帘说到底就是遮羞布”①信息提供人:陈Z.A,访谈人:孟凡行,访谈时间:2010年6月11日,访谈地点:G村。。可以说门帘是一种道德性象征。不让自己不合礼的行为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中,此为礼。内门的文化象征通过门帘展现出来。不管有门无门,都要挂门帘。更重要的是挂门帘是结婚的重要仪式之一。门帘由新娘家做,土布缝制的门帘上绣有龙凤、喜鹊、牡丹等图案。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门帘要娘家的兄弟来挂,没挂之前,新娘不能进入洞房。从这一点来看,挂门帘象征了娘家对新娘的人品保证和对新娘的隐私保护,亦是新娘对新房所有权的宣示。
内门将一个个房间区隔成个人或小家庭的独立空间。新中国成立后个人对家庭独立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中国成立前,大家庭多,每个小家庭的孩子也多,房间少,多人挤于一间房,无所谓个人空间。但儿子成婚后,总要辟出一间房做“媳妇房”,不但常关着门,还挂着门帘。家人,即便父母也不能随便进,若找人,需先在外呼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核心家庭占据绝对位置,且孩子越来越少。房屋则越盖越宽敞、高大,房间增多。为个人拥有独立房间创造了条件。生产队工分制激发了乡民的个人意识,包产到户、市场经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促进了乡民个人性的发展。物质条件和思想意识结合促使独立空间、个人房间出现。一些人的房间虽然没有挂门帘,但对个人隐私的要求确实是越来越高了。
(二)房檐与院、房
在一些地域文化中,房檐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是作为储物场所。房檐加长,檐下便可放置物品。周至人更注意这点,他们在前房檐下悬挂玉米、农具,在后房檐下建设厕所和禽畜圈舍。其二,房檐还是房屋和院落的界限。办法是看房檐水线。线内是房,线外是院。在G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划庄基时,有过以房檐作界限的说法,但并不普遍。他们对前后院的区分更重视的是前后门。前门外是前院,后门外是后院。
(三)前后院与“三间三进两斜厦”
1. 院落的界限
周至地区“村村房子排排盖”,一排房子有数家,户户之间脊连脊(所谓“地连畔,房连脊”)。其界限则是两边山墙上的檩头,正所谓“房买檩头”。作为院落来说,檩头相对而言是比较隐蔽的界限,明显的还是院墙。过去,相邻两家房屋的山墙常为伙墙,现在则各在各的地方上盖私墙。但院墙还是以伙墙为多,或者两家共同出工、出钱来盖,或者以一家为主来砌,另一家出一半砖,所谓“一家打墙,两家好看”。
2. 三间一院房
三间一院房是当地建房的老规矩,延循至现在。即便是四间、五间一座的房屋,也有三间一院房的区分。新中国成立前三间与其他房间之间砌完全封闭的墙,谓之火墙,主为防火。彼时,房屋用木材多,最怕火,火墙大大提高了防火力。现在的房屋采用砖瓦水泥建造,火墙没有了,但三间一院房的规矩仍在,最明显的表征是在屋脊上,三间和其余房之间的屋脊是隔开的。“三间一院房”的规矩促使那些需要更多房间的家户朝院子的纵深发展。最典型的莫过于“三间三进两斜厦”。
关中传统院落居室布局示意图(孟凡行 摄)
G村现代两层楼房院落居室布局示意图(孟凡行 摄)
三椽房木结构示意图(孟凡行 摄)
3. “三间三进两斜厦”
“三间三进两斜厦”是当地最完整的院落结构,也是乡民的理想居住空间,新中国成立前多为“地主老财”所有。院子一般坐北朝南,所谓“三间”指的是一座房子一明两暗三间房;“三进”指的是从南向北排列的门房(也叫街房)、厅房和楼房①这种砖木结构的楼房有两层(严格来说是一层半),上下两层搁以木板,下层居住,上层密封,当地称作“密封楼”,是放置粮食、棉花和其他物品的仓库。。三排房屋间隔成两个院子,称为前后院。后院的左右两旁盖厦房,是为“两斜厦”。门房临街,其中一到两间可用于开商店,其他作为长工、伙计的住房。厅房一般前后各有四根明柱,是四椽房。上首左边一间常年供奉先人牌位或“永”②“永”(取当地发音,没有查到该用何汉字,暂时以“永”字译之,取之永远、传承之意)是个挂轴形式的小家谱,一般载有三到五代先人的名讳(有的画有图像)。每遇祭祖(尤其是过年)便请出来挂到墙上,是当地最为普遍的祖先物质象征。新中国成立前,“永”多为纸质,周边绘有花草纹样。现在的“永”大多换成了化纤或丝绸材料的,装饰纹样与新中国成立前差不多。。明堂用于接待客人。正中后面设屏门,绕过屏门进入后院。后院是一个封闭的小四合院,是最集中的居住和生活空间。其中最后面的楼房是上房,为家中长者居之。上房左次间为全家房屋中最尊者,只有家中辈分最高的人才能居住,右次间次之。左右厦房是儿子们的房屋,也按照左为上的原则按照排行分配居住。住不下者住门房。
4. 前后院
前后院即是“房子鞍间盖”的院落结构形式,与“三间三进两斜厦”相比,“房子鞍间盖”去除门房、楼房和厦房,只在厅房的位置盖三间两坡顶大房,形成前后院。前院临街设置门楼,后院通过后墙与邻家后院相隔。
当地院落背靠背组成一个闭合的居住单元。也就是说前院都靠路,后院对后院,封闭的院落单元设计提高了安全性。
5. 居室格局
“三间三进两斜厦”式院落房屋房间多、空间大,灶房设在院内,室内格局简单。“房子鞍间盖”式院落房屋房间少、空间小,灶房设于室内,格局反而显得复杂。这种房屋是G村大多数人的居室,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有些房屋即便有了些许改变,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是当地居室格局的基本结构。
现在村中存留的老式平房绝大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后盖的,这些房子都是三椽房。标准的三间三椽房,一般可以设置六个房间。中间靠前部分是明堂兼过道,后半部分是开放式的灶房。左右各设置两个房间。其中左后房是上房,其后连接开放式的灶房。灶连上房的炕,做饭烧水顺便可给上炕供暖。左前房处乾位不能做媳妇房(当地人认为阳气太盛,可致媳妇不育),一般放置案、面瓮等,为厨房。后边两房间都可做媳妇房,但右后为上,长者居之,右前为下,幼者居之。房屋上房设置密封楼,放置粮食和农具之类。
现在的居室格局随着楼房的出现发生了不少变化。仍以三间房为例,第一层左边两间前半部分打通作客厅,后半部分作上房。右边前半部分设置独立房间为儿女房或媳妇房,后半部分为储藏室或楼梯间(也有的楼梯设在室外)。上房后连接一层平顶房,前后两间,前者做厨房,后者做洗澡间或储物间。再后独立建设厕所。二层房屋格局没有特别的讲究,但一般上首设置独立房间住人,右边两间打通做客厅。可以看出,上下两层可分成独立的居住空间,是一个儿子(如果有两个儿子会分家出去)家庭和父母同住一院的设置。儿子婚后和媳妇住二层,老人住一层。第一层的右前间为机动住房。
(四)院落用水与排水
1. 吃水与井
G村及周边乡民吃井水。地下水浅,挖井容易。过去富裕家庭给井“戴帽子”,即用砖石箍井口,有的还砌井台,一般和贫困家庭顾不得这些讲究。井设于前院或后院,少数家庭前后院都有。前院井方便饮牲口,后院井方便妇女做饭、洗衣、喂禽畜。
问起当地的用水习俗,G村老者说当地(地下水位)水浅,在用水方面不怎么讲究。关中的旱塬上缺水,①关中旱塬,如韩城、合阳等地,水深土厚(井挖到几十米、过百米才能见水),吃水不易。院内中间设置口小腹大的水窖,雨水悉数流入窖中,吃窖水。现在除了雨水,也买水存于水窖中供日常使用。挖井要请人看地方(地下水源丰缺有别)、看日子,挖井之前还要给龙王“烧香拨火”。
仪式在当地人的挖井行动中基本没有位置。井挖好后,一般在旁边栽一两棵柿子树或杏树等果木树,用于遮阴、拴掏井绳。2008年G村用上了深井自来水,吃水井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2. 院落排水
院落封闭,有降水,必然要考虑排水问题。当地的办法是在院子里挖渗井和暗水道。约20世纪70年代前,渗井是首要的院落排水设施。顾名思义,渗井是用来渗水的井。渗井挖于后院,在前院大后院小的时代,后院空间较小,积水不多。后来,院落格局发生变化,排水方式随之改变。后院逐渐扩大,现在后院空间大约占整个院子的一半左右(过去最多占四分之一)。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渗井是在封闭的后院中挖的一口一两米深口径半米左右的土坑。院子的地面四周高中间低,雨水全部流入渗井中(生活污水也流入渗井)。因为当地的规矩是前院水不能流到后院(见后文“前男后女”部分的分析),后院水不能往外排(不然会造成财富外流),所以很少有家户选择外排水的方式。但即使这样,大多数院落还是设有外排水道的,毕竟渗井在短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水量有限。如果雨大,渗井难以应付。现在新盖的院子后院中有的有渗井,有的没有,但都设有外排水道。渗井和水道的变化原因有二:第一,旧式院子房子少,房顶面积也小,院内地表裸露,渗水能力强,下雨时院子里形成的积水少,大多数时候渗井能应付。新式院落,后院面积大,屋顶面积大,且地表硬化,渗水能力差。下雨时,积水多,渗井不够用,主要依靠外水道排水。当然出现这种情况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对“聚水就是聚财,水外流就是财外流”的信奉程度减弱了。
现在G村人对外排水道和水路(水的流向)没有特别的讲究,基本原则是节省和方便。排水道多以暗道的形式从后院穿过房屋和前院直接伸到院前街上。我们通过对当地院落建筑形式的考察,也可以从技术变迁的角度对新旧院落外排水道的设置得到些许认识:因为院落的排水道要穿房而过,在水泥和塑料管道出现前,如何让水从砖砌的暗道中顺利通过又不渗透房间的地面是一个颇难解决的技术问题。而现在,随着塑料管道的出现,这种问题变得很好解决,所以几乎每个院落都设置了排水暗道。也就是说,一些看似纯粹信仰和巫术方面的要求,实则与技术存在很大关系。例如上述的排水,在最好的解决方案——暗道存在技术困难的情况下,启用次好的解决方案——渗井,但不照直说出理由,而是假托“聚水便是聚财”的巫术讲究。在新技术可以解决问题时,巫术理由也少有人提起了。若问起,答曰:如今人们不太信斡(那个)了!
院落不仅是一个由院墙圈起来的物质空间,也是一个世俗和神圣合一的民俗空间,此空间集中表现为家。家是人口和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位,更是人们与祖先、神灵沟通,社会道德内化等的场所。关中院落以各种具象的文化表征将这些方面表现出来。
(一)前男后女
当地院落结构之最大特征要属前后院。前后院既有物质功能上的区别也有文化观念方面的不同。就前者说,前院一般设置牲口棚、水井、磨房①穷户无力置办磨房,只能用别家的磨子磨粮食。用别家的磨子磨粮食要付“塘”(音)。“塘”是磨眼和磨口里的粮食。一“塘”大概有一簸箕粮食。当用完别人的磨子后,需要将磨眼灌满。这些粮食归磨子的主家。和厕所②当地在新中国成立前,前后院都有厕所,前院是男厕,后院是女厕。男厕有矮墙,多设置在牲口棚旁。后院厕所设置在后房檐下,白天主要女用,晚上男女共用。厕所露天,雨天上厕所需戴雨帽。当地人大便完后习惯用土或草木灰掩埋,一为遮盖粪便,防止蚊蝇泛滥,气味弥漫;二为堆肥。前院厕所用土盖,后院厕所用煤灰盖。前院用土,后院用草木灰没有文化方面的意义,不过是为了方便。现在的厕所都置于后院,粪便用草木灰遮盖。,放置农具、车辆、柴草等,是男性的场所,也是整个院落中开放程度最大的区域。后院主要设置猪圈、鸡舍和厕所,是女性的天地,很少允许外人进入,私密性较强。因为前院功能多,也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地,妇女晚上也可以到前院活动,空间要比后院大许多。现在的院落结构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前后院的功能分割基本消失,牲口棚(很少家庭有)、水井③2008年G村整修道路、修建自来水,将自来水井台统一设置在了前院外,只有少数“不听号令”的人家还保留在后院。、厕所(一厕或男女两厕)全部设置在了后院。磨房早已消失,柴草堆多置于院外。第二,由于女性早已迈出二门,走出大门,前后院的男女民俗空间分属也已消失。第三,前院缩小,后院扩大,后院成为家庭的主要活动场地。
(二)祖宗之地和神灵居所
周至乡村的院落不全为活人占据,祖宗(当地称先人)和神灵也各有其位。不过与活人终年占据一个位置不同的是,祖宗和神灵并不一定常年有“座”。
1. 祖宗之地
就新中国成立前的情况来看,财东大户“三间三进两斜厦”,有厅房,常年悬挂祖先之“永”。供桌上的献饭、献果也终年不断。每逢大事,先要请示祖宗。一般家户住三间平房,缺少专门供奉祖先的房间,也不常年悬挂祖先之“永”。但过年时,除夕请回祖先(将“永”悬挂在明堂上首的墙上),正月十五送回祖先(撤“永”)。儿子结婚也要挂“永”,新郎新娘须拜祭祖先。穷家小户住草棚,无钱置“永”,过年、儿子结婚时也要在家中最上首的墙上张贴写有“祖先三代之位”的草纸,设供拜祭。儿孙条件不同,祖宗待遇不一,但都会拿出家中最上的地方安顿先人之灵。
2. 神灵(当地统称“爷”)居所
周至乡民供奉的家神有天地、土地、灶王、财神、井神、仓神,所谓“家宅六神”。此外还有门神、牛马王爷、案(案板)神、茅(茅房)神、太岁神、毛鬼神④其余不知名小神的统称。等等。
一些主要神灵有专门神位,人们给他们设置神龛或张贴神像以示笃信。
当地素重灶神,尊灶神为“一家之主”①当地形容一个人在家中的地位高常说,“灶爷下来就是你咧!”这虽是一种讽刺性的用法,但却可以见出灶神在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其神位居锅灶所靠墙的上首。画上,灶神居中端坐,两旁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过去,土地神之位多在大门外。有照壁的家庭,多将天地神和土地神的神龛置于照壁前后。现在很多人将天地神(居上首)和土地神的神像一并张贴在房前檐墙上,也有人将两者相对贴在前院的院墙或门房前檐墙上。
井神、仓神、牛马王的神位分别在井、仓屯和牛马棚旁边或墙上。门神不用多说,神位在头门口。
财神的位置比较灵活。据笔者观察,贴财神的具体位置和家庭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关。比如,一般以农为生的家庭,财神多贴在上房的上首,而开商店的家庭则多将财神贴在商店里。
其他案神、茅神、太岁神等不设神位。当地常祭的神是灶神、土地神、天地神、仓神、井神、牛马王神、财神等。这几种神的祭祀一般安排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现在照此执行的不多,而是将祭神活动集中安排在正月里),祭品是香烛。大年三十还要焚裱、烧钱。由于现在当地大多数家庭已经没有了专门的粮仓和粮柜,也没了井台②其中有辘轳井的一家,在院外的辘轳台子上面设置了井龙王的神龛,但是神龛中只见供奉的香烛残迹,并不见神位和神像。,加上粮食和水比以前易得了,仓神和井龙王二神的神位失去了依靠,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大不如前,已很少享受供奉。
(三)建筑装饰的寓意
周至老话“房是招牌”。③这句老话的完整版为“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房是招牌”,好房子代表有钱。“地是累”,“累”字上“田”下“丝”,耕田、织布既是生产方式,也喻示是个累活儿。“攒下银钱是催命鬼”,钱往往招来横祸。这句话是对那些过于追求财富的人的警示。过去人们习惯用房子衡量家户的经济水平。院子大,房子多、好,有脊兽,说明家里“出下人了”④主要是指家中有人做了官。,此为最好的家庭。没有脊兽,但是住青砖大瓦房,“三间三进两斜厦”,这是财东富户,也是好家庭。住着三间三椽房的是中等户,住草棚的是穷人。
房子作为招牌的价值不仅通过其规模、结构显示出来,也通过其建筑装饰表现出来。民居建筑上的装饰往往能集中展现乡民的理想和生活理念,一座拥有含义丰富装饰的房屋的家庭也常被认为有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房屋上都有装饰。房屋上有无装饰、用何种装饰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有关,且随时代有所变化。
由于缺少实物和记载,我们对当地过去的建筑装饰,特别是“三间三进两斜厦”院落的装饰知之甚少。但凭借关中其他地区的建筑遗存,结合当地老人的回忆,可以略知财东大院有青砖垂花门楼、镶嵌砖雕的照壁,房上五脊六兽,鸱吻高耸。周至民居装饰喜用砖雕吉祥纹样,常见的有狮子滚绣球、五子登科、马上封侯、福禄寿喜等等,多是祈福纳祥、望子成龙等主题。
当地人认为,屋脊是一个家庭形象的集中体现,因此房屋的装饰主要体现在屋脊,特别是脊兽上,别的部位很少有装饰。王朝社会时期,脊兽是家庭身份的象征,只有那些取得功名或在朝为官的人才能用脊兽。此为规矩,与穷富无关。没有功名和不为官的富人不能用脊兽,但可以请匠人制作精美的脊花,以此与穷人区分。“五脊六兽”①正脊两端各一兽,四条垂脊下端各一兽。是房屋的最高装饰标准,脊兽一般是凤鸟、狮、虎、马、鹿之类瑞兽。清朝后脊兽的使用限制取消,脊兽的功能也由身份象征变成了辟邪和装饰。G村年代最久的住房是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低矮、窄小,整座房屋没有任何装饰。20世纪70年代后,用砖砌包门和窗子算是一种装饰,有的人用砖瓦排列出简单的花草和水纹样。屋脊中央堆放几块砖瓦,两端青瓦垫高当作鸱尾。少数房屋前脸上部安装青砖砌成的花窗(阁楼窗)。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按照五脊六兽的标准在住房上装饰的人很少。但近几年新盖的楼房几乎都在正脊上装饰了脊兽,少数在垂脊上装饰鸽子和公鸡。脊兽设置以一院房为基本单位,中间两条跃起的鲤鱼衔着铜钱(或宝瓶),两侧是相对的鸽子或公鸡,鸱尾部分为公鸡。一院房和其余房间之间的主脊是断开的,中间放一枚青瓦做成的铜钱作为区隔的标志和装饰物。如果与邻家房屋主脊相连,也多置铜钱以为界。也有人在偏房的某些地方装饰鸽子或公鸡,但这些已不属于脊兽了。
目前当地脊兽的材质有陶、水泥和琉璃三种,以陶最多,琉璃最少。陶脊兽有两种制作工艺,一种是模塑(印花兽),一种是捏塑(捏花兽)。前者先用模子制作一半,然后将两半拼装而成。后者整体手工成型,售价较高。两者以及琉璃脊兽都从市场上买来。水泥质的脊兽和脊花是匠人现场制作的。匠人们往往在制作屋脊上显示自己的手艺,所以大部分屋脊较规整。
楼房兴起后,楼梯、阳台和露台出现,这些少不了要做护栏。当地的护栏材质主要有两种,水泥和铁,这为新的建筑装饰提供了条件。阳台和露台护栏大多用水泥砌建,饰有梅兰竹菊、松鹤延年等适合纹样。
楼房门前地面镶嵌盖房年的数字也是一种新装饰。大部分是在水磨石地面上雕塑出阿拉伯数字,有的还映衬了简单的纹饰,比较讲究的在水磨石地面上镶嵌铜条双勾数字。这种行为至少有四种意义:其一,标识盖房年代;其二,作为一种装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向外人显示对盖房工程的郑重。第四,标志主人完成人生一大使命。
(四)器具摆设:炕为中心
如果说房间的格局安排体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那么室内物品的陈设所反映的则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就新中国成立前的情况来说,富裕人家房子大、东西多,对物品摆设的讲究也多。G村老人回忆,这些大户上房明堂北边靠墙取中放置高桌,两边各一把太师椅,四周若干靠背椅或凳子。明堂两边的房间都住人,房间后半部填满一铺大炕,炕上靠墙放置一对花箱子。炕下与门口相对放置板柜,板柜前有一两把椅子。与炕相对的一侧可能放置文柜和银柜。
一般农户人多,房少,东西也少,没有条件像富户那般讲究。有人回忆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室内陈设情况,说农民无所谓陈设,即便有东西也没地方放,“一个家庭,推开门,全是炕。”
富户和穷户的室内陈设差别很大,但最基本的一点是相同的:以炕为中心。一个房间里不止一铺炕。贾Y.M是1956年嫁到G村的,她回忆:当时她家一个房间里盘了两铺炕,“转过身来就是炕,(在房子里)光是转,走不成”。②信息提供人:贾Y.M,访谈人:孟凡行,访谈时间:2010年2月22日,访谈地点:G村。新婚房最能看出房间内的摆设规矩。孩子们在结婚前可以多人睡在一间房里,一间房里两铺炕,一铺睡父母,一铺睡孩子,或者男一铺,女一铺都问题不大。但结婚后,总要有一间相对封闭的媳妇房。媳妇房里通常有一铺炕,至于家具,最少有一个板柜两个箱子。板柜立于炕前,装粮食。板柜前照例放一条长凳。箱子放在炕上,装的是新娘的嫁妆,主要是衣服。
在没有其他取暖设备的周至乡村,炕在冬天实在是一个宝。过去,一到冬天特别是女人们,就将活动的中心集中到炕上,吃饭、待客,纺线,做针线儿、剥玉米等等都在炕上。炕连着锅灶,烧火做饭顺便就把炕烧热了。①现在当地的灶房里设两灶,一个与炕连接,冬天用;另一个直通户外烟道,夏天用。周至的大炕,到了冬天整天铺着棉褥子,上面再盖一床厚被子,为的是保温。直到现在,当地农村仍保持着这样的习俗。
寒冷的冬天,笔者在关中乡村考察,最喜访问老太太。因为她们会邀请来访者“坐炕”。一进屋,老太太们马上揭开被子,招呼笔者上炕。大家靠墙坐在炕上,腿上盖上棉被,暖暖和和地聊她们过去的故事。
“坐炕”不仅是一种休息的方式,也是当地的传统习俗。当地的炕普遍较高,近一米,对于身材矮小的小脚老太太来说上炕是有难度的。她们上炕的姿势是背靠炕,踮脚,一侧屁股挨上炕沿,两手抱同侧腿(脚踝处)尽量收向小腹,向同侧拧腰,同侧臀和腿上炕,收对侧腿,挪到适当位置,掀开被子,靠墙坐定,盖被子于腿上。女人在炕上纺线,盘腿,腿下垫一枕头,一坐便是一晌。
过去,当时还有小脚女人白天上炕不脱鞋的习俗。
民国二十年前后,农村小脚女人还大量存在,农村妇女除织布纺棉外就是喂猪鸡,洒扫庭院,作饭(原文如此),晒柴等,一天下来,辛苦异常。农村又习惯坐炕,每日上下炕少则五六次,多则几十次。妇女每次穿鞋,先打裹脚后穿鞋,再系鞋带,非常麻烦。因此干脆白天上炕都不脱鞋,邻居女人串门子也这样,每家炕边都习惯放把笤帚,上炕先扫鞋底土,连鞋坐炕就成了习惯。②申从新:《民俗数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户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编,《户县文史资料》(第十辑),1995年,第161页。
过去,炕还是全家人吃饭的地方,为此专门制作了炕桌。炕桌矮小,刚好供人席炕而坐吃饭。彼时,无论冬夏,都在炕上吃饭。冬天吃饭时将被子揭起,炕桌靠炕沿摆上。当家人坐上位(与炕沿相对的一面),其余人围坐两旁,媳妇忙上忙下,端汤送饭,或坐在炕沿处吃,或在灶房里解决。如今在炕上吃饭的绝少了。据说下炕吃饭始自农业社时期。建社前,因为闲,大家坐炕上慢慢吃。建社后,要下地挣工分,在地上摆个桌子,大家围坐,赶紧吃完下地干活。
笔者在关中考察期间曾多次被邀请坐炕吃饭,这是一种礼遇。有次吃饭的人多,时间长,随俗盘坐,时间一久,腿脚全麻。当地人特别是老年人早已习惯,仍然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碍于礼节笔者只能“强颜欢笑”,默默忍受,实在忍不住了,想要站起,像是没有了腿……坐炕给笔者上了一堂极好的身体民俗学课,至少让笔者体会到不经亲身体验,不能获知坐炕的感受——不同的文化习俗造成了有差别的身体。
炕原是北方乡民抗击严寒的好武器。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北方乡村追赶着城市生活的时髦,炕逐渐被床取代了。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炕将消失。炕的消失,并非因气候变暖了,或者人们的抗寒能力增强了,而是炕是落后东西的观念使然。人们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大,睡的是床,要想取暖只能依靠消耗煤或电等能源。炕的消失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增长、空气的污染,也带走了“坐炕”习俗,带走了几千年的炕文化。
关中在唐以后逐渐衰弱,但被宏大包容的古代文明浸淫有时的关中文化,毫无疑问仍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即便在当今中国,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然体现在学术研究上,由历史学和文学等为代表的关中上层文化,或者说关中文化的大传统得到了较好的研究。但作为关中文化大传统膏壤的下层文化,或曰关中文化的小传统却没有引起相关学科的重视。
进入20世纪,中国很多地区的小传统文化得到了调查和研究,然关中地区却仍没有得到与其地位相应的关照。如秦晖、苏文所言关中是“中国‘黄土文明’的发祥地,封建社会与大一统国家的摇篮,当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各民族时,关中是灿烂中华的灿烂中心。当中国被世界现代化进程所抛弃时,关中又是停滞中国的停滞典型。中国在世界上由先进变落后,关中也由先进变落后。关中农民曾经是‘秦王扫六合’的锐气所依,近代以来尤以保守著称。”①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45页。然而“关中农村也是以往农村社会调查和经验性农民学研究很少注意的死角。”在旧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开展了农村调查;满铁庶务部和“乡村改革派”对华北、江南、四川等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国民党专家和在华的外国学者注意的则是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农村。“在我国农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近代中国又具有鲜明特征的关中农村不但缺乏系统的研究,连经验材料的积累与整理都几乎是空白。”②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46—47页。20世纪末,大陆区域文化研究兴起,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史等学科纷纷加入战团,或对历史上有考察积累的区域做追踪和对比调查,或开辟新的研究区域,逐渐形成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边疆等各学派或曰论域,但关中又一次受到了冷落。学界对关中乡村有较高理论、经验材料价值的研究论著还很鲜见。
然而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研究的关中乡村文化,正遭遇巨变。其中形态特征明显的各种物质文化,如乡村景观和建筑首当其冲,而素被学界关注的所谓各种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凭借这些物质文化表现出来,乡民的情感也正是赖于此物质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对关中乡村物质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愈益显示出其价值。
就关中乡居和民俗空间来说,本文所描述的可能是关中乡居之一种,其他如地窨院、窑洞等建筑形式所包容的民俗空间必有其特点。对关中乡村建筑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其民俗空间特点的归纳,需要在多种类型建筑调研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篇幅和主题所限,容笔者在其他文章中陆续讨论。
[责任编辑:冯 莉]
J218.3; K890
A
1008-7214(2017)04-0104-12
孟凡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器物、手工艺遗产和关中文化研究”(14CG12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