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华,邓名瑛
汉语伦理型谚语的道德教化功能及其现代价值
邓红华,邓名瑛
在汉语谚语中,存在着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伦理型谚语,在言语教化中,谚语的教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谚语教化的独特性在网络时代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谚语;伦理;道德教化;现代价值
谚语作为汉语系统中的构成部分,是自中华文明起源处便存有的语言形态之一。现存的先秦经典文献中就记载有流传于当时社会的谚语条目:孔子曾用“南人”流传的“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P147)来论证恒德对于成就个体生命的重要性;晏子引夏谚“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来论证休养生息的必要性;《礼记·大学》则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1](P8)的古谚来说明修身齐家的先后次第。何以谚语会在中华文明的初期便出现?其原因正在于上文所述的语言的生成根源及社会功能上。谚语作为辅助劳动生产和人际交往的手段,自然也就与整个中华文明的成长相伴随。正是由此,依内容所指的不同可将谚语划分为两大类别——自然谚和社会谚,前者主要描述关于农作、气象、风土等面向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民众的物质生产;后者则是提供关于行为规范、人生修养、价值取向等面向的公共法则,用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安定。
谚语作为经济和社会圈的反映符号,虽在中华文明的初期便已产生,却也必然随着时代的转换变更自身的内容所指及使用法则。自上古以至三代,因为生产力的相对落后,社会分工并不明显,社会分层也甚微弱。彼时的王者并非后世的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是集农业创造、百姓教化等职能于一身,与部落民众相亲近的圣贤人物。这种农、政、教合一的社会治理形态,投射到谚语的创造和使用上,则同样使之呈现某种一体化的趋向,即政治治理与农耕生产、官方与民间往往共用同一套谚语。换句话讲,彼时谚语的描述对象与使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民众的生活日常,也涵盖着上层的政治法则,是集雅、俗为一体的表达模式。正是由此,先秦诸子会不断出现以古谚来论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例。除了直接的文本表达,谚语在起初所具备的亦官亦民的属性及学人通用的流传形式,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也可以确证。段玉裁对“谚,传言也”作注言:“传言者、古语也。古字从十口、识前言。无非前代故训。凡经传所称之谚。而宋人作注乃以俗语俗谕当之。误矣”。
语言系统分化的结果反映在谚语范式的设定上,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其一,适用领域的狭窄化,官方言语系统专业化和学理化的发展趋向,使得谚语不再适应于政治治理等上层社会所操控的领域,只得专注于对日常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诸般道理的总结;其二,使用主体的平民化,采用碎片化表达形态的谚语自然日渐被排除于官方用语,成为民间百姓表述和交流的专属性载体,用以表达那些更为零散、“接地气”的思想和内容;其三,传播方式的口头化,民间社会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和熟悉的环境,文字的普及对其而言既不现实,也无必要[2](P12-22)。谚语作为民间的生产及教化用语,其传播模式自然逐渐偏向人与人、代与代之间的口口相传。而且,谚语所采用的短句论断的表现形式,便于口头陈述,而不适用系统理论的书写。
谚语所反映的深刻道理是指它所具有的知识性,即深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述某种推理或判断,传授某种知识(含经验)”,而不仅仅停留于物事的表面,引述或描述事物的某种形象性质或状态。谚语以短语表述知识的特性,使之与其他的俗语,如歇后语、惯用语等区别开来,更进一步确证自身在适用和使用上的合法性。
从谚语的生成源头上看,其涵盖内容可分为自然谚和社会谚两大类别。从谚语范式的变更历程看,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则是其中的“始作俑者”。这也就意味着,自然谚中的核心构成——生产谚也必然处于相对流动状态之下,尤其是自近代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之后,国内的生产方式,甚至是改变自然的能力已然今非昔比,传统农耕时代所需参照的诸多种植条件和气象经验已然为科技创新所取代。相较之下,今日的中国,在经济迅速崛起之后更需要迫切寻找和塑造的是一套引导新社会、新人类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体系的最终完善又必然难以离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价值导向和人文情怀。谚语尤其是社会谚当中所包含的大量反映传统汉文化的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等的伦理性条目,则可以在此一大背景为社会伦理秩序的确立提供相应的借鉴与补充。本文正是希图经由对传统谚语统系中所包含的部分代表性的伦理型条目的介绍与解读,分析出它们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及公民价值引导之间的契合点与差异处,以便更为合理且高效地借之来为社会和民众谋福利。
伦理型谚语作为民间教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教化的内容和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参照于官方、学理等正规性言语教化体系而得。正是由此,下文将以南宋理学家朱熹及其弟子共同汇编的社会人伦道德、礼仪规范的经典蒙学教本——《小学》的文理框架为蓝本,将伦理型谚语分作“立教”、“明伦”、“敬身”三大类,并分别阐述其中的内涵与旨趣。
首先,伦理型谚语涉及有丰富的“立教”思想,其内容包括道德教化过程中的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施受双方关系及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教育方式主要在于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普通民众受出身及家境的限制,往往只得通过家庭血亲及所处区域内经验丰富的长者的传授来学习各式生产、生活的知识。个体生命道德教育也同样是主要依附于所在家庭和社群来展开,由此来明晰一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对此,伦理型谚语在施教主体、施教阶段、施教风格、施教方式及其效用机制等方面都给出了一个切要的答案。
在家庭中,与受教者关系最亲近,最容易施以影响的是其父母,父母是否能自觉承担施教者的身份,关乎受教者的人生前途,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①,“爱子当教子”。其次,爷爷、奶奶作为受教者父母的首要施教者,“为老不正,带坏儿孙”,对孙辈负有次一级的施教权威与责任。道德教化在受教者初生阶段就应该慎重开展,由于此时受教者心智幼稚,主要的施教手段只能是身教。“月里婴儿娘引坏”,父母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整饬自身的德行,对儿女的品性施以善良的熏习。当受教者心智稍微成长之时,施教方法便不能局限在身教领域,施教者更要主动对受教者的言行进行规范与矫正,秉持严肃的教育风格,正所谓“慈母多败儿”。受教者作为一个具备心智能力的人,要深化稳固其道德价值与行为规范,势必还要辅以偏重理解的言教方法。然而,“言教不如身教”,施教方法仍应以身教为主。在身教方法中,由于传统社会家庭“男女有别”,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效仿学习机制还会在不同的家庭角色及其责任体系中凸显差别,所谓“娘勤女不懒,爹懒儿好闲”,“婆婆有德媳妇贤”,即指出了家庭内部“爷爷—父亲—儿子”、“婆婆—母亲—女儿”两种联动教化关系。
其次,伦理型谚语蕴含着深刻的“明伦”道理,围绕日常生活中最为核心的五伦关系,阐述了与之比配的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这套伦理观念体系主要有三个特点:(1)五伦关系的确立主要以人与人之间血缘的亲疏、恩情的厚薄为根据;(2)父子关系在五伦关系中最为根本,而兄弟关系、君臣关系、师徒关系可视为父子关系推广到其他不同层级的血亲关系及社会关系中的投影;(3)五伦关系内部的道德规范是双向的,关系双方虽有明显的单向从属特征,但又有注重节制均衡的一面。
在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方面,“父母之恩,犹天地也”,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正如宇宙造化与人之间的天然联系,二者间的亲密是至高无上而不假人为的。作为父母,“父道尊,母道亲”,正似天尊高而地卑顺,父不尊高无以为主导,母不卑顺无以为载育。但是,父道如果一味地尊高,父子关系便容易疏远,所以必须是有慈爱的尊高:“父不慈则子不孝”、“父不骂孝子,母不打勤儿”。作为儿女,“父母毋亲跟谁亲,父母毋敬敬何人”,这世间最当优先亲近与孝敬的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百善孝为先”,“孝悌为仁本,应知百福全”,“孝”是人展开道德修养的开端,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当然,孝敬父母并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明理”地顺从,正所谓“父赌子暗怖”,“父有过,子当诤”。父母与子女之间确立了此种良性的相处原则,其道德情感和行为也相应而生。如“父母有疾,人子忧心”、“子出母多忧”,是父母之慈爱与儿女之孝敬在发心上的自然体现;贯彻到行为上,便是“父母在,不远游”、“厚养薄葬乃孝道”。此外,还有一些道德行为规范显得更加森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社会宗法制下父子世袭的财产与权力分配制度:“父债子还,子祸父顶”,“父在子不得自专,父在子不得留名”。
在君臣关系方面,“君臣如父子”,儿女在家,父母是天,进入社会成为君王的子民,君王是天。“君不正,臣不忠;父不正,子不孝”,正如家中父道主导着儿女的德行,国中君道主导着臣民的德行。这种主导地位如父道一样,不能过于尊高而无节制,正所谓“君施臣一礼,臣施君一忠”,君臣相互间应当遵守的道德原则是礼与忠。若不然,“君无道,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此外,谚语也指出了更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如“子无二父,臣无二君”、“子不言父过,臣不语君谬”……
在夫妇关系方面,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夫妻的结合是一种后天人为形成的亲密关系,恩情厚重,故而二者相互对待应遵守的道德原则是尊重与真诚:“上床夫妇下床客”,“朋友面前不说假,夫妻面前要说真”。然而,在男权为主的社会家庭中,妻子一方应当偏重于顺从,正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妇道须从,为人须顺”。丈夫虽在夫妻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不能忘恩负义,对待妻子应不离不弃:“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一系列的道德原则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其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如“夫妻没有隔夜仇”,“娶妇不要穿金戴银,只要见事手勤”,“妇人口大舌长,男人家败身亡”等。
在长幼关系方面,首要的是家庭中的长幼关系。“兄弟情亲如手足”,兄、弟的生命都来自父母这同一根源,就像同属一个身体的四肢。当父亲在世时,兄弟之间应相互尊重,父亲去世后,兄长转居父亲原有的主导地位,对小弟的教育责任也相应变大,正如“父在兄为客,父殁兄为主”,“父兄失教,子弟不堪”所言。但由于兄弟之间在血亲关系上趋于平等,二者相互对待的道德原则又与朋友关系相近:如言“兄宽弟忍”,兄长偏重于宽容,小弟偏重忍受;“兄弟不信情不亲,朋友不亲交易疏”,兄弟之间还要如朋友般讲究诚信。其次是社会中的长幼关系。“嫩姜没有老姜辣”,“敬禾有谷,敬老有福”,长辈的生活经验及学识积累比较长远深厚,能为后生的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所以后生理应尊敬长辈;反过来,“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长辈也要主动担起教育后生的责任。此外,长幼之间的授受关系如若深入发展,即为师徒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其道德要求也相应地提高。
在朋友关系方面,应当与有贤德的人交朋友,要知“情愿挨一刀,不和秦桧交”、“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日常生活中,“交友交心,浇树浇根”,“朋友面前莫说假”,朋友双方应当以诚相待。并且不引导对方做有损德行的事,比如“朋友劝酒不劝色”。
最后,伦理型谚语对于“敬身”原则方面也有大量的论述。上述“立教”与“明伦”主要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阐释相应的伦理教化,“敬身”则是要求受教者回归自身,以一己的自省、自觉来进行身心修养工夫,最终将外在的人伦规范内化为一己的良知、良能,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在之境。
在心态与志向方面,它要求个体生命对自身的修养存有自觉心,立志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不能一味依赖外在力量的作用:“爹娘养身,自己长心”,“父母生身,自己立志”。为此,个体心志就必须立于不偏不倚之地,始终坚守正理,正所谓“船靠舵正,人靠心正”、“理正不怕官,心正不怕天”。当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得失、吉凶祸福,则应当理性处理,以做到“功不独居,过不推诿”、“临财不苟得,临难不苟免”。在对待身外的人、事、物的时候,则应当存有一颗包容心,由此才能获得更大的福报:“量大福大,心宽屋宽”、“心广体胖”。遇事先从自身做起,学会谦让他人:“若要人敬己,先必己敬人”、“严于责己,宽于待人”。这就要求个体要行“克己”的工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以防止欲望与情绪的过度膨胀。
在日常生活方面,伦理型谚语针对受教者的衣食、起居、言行、丧祭等具体领域的行为,都作出了不一而足的道德指向,如“衣贵洁,不贵华”、“食不语,寝不言”、“居家要俭,行旅要慎”、“言必信,行必果”、“言顾行,行顾言”等。这些谚语构成了指导普通百姓生活规范的直接准则,推进着民间习俗的不断确立和强化。
相较与官方性教化对“立教”、“明伦”、“敬身”系统性阐述,上述伦理型谚语在立教的阶段性计划、五伦的具体道德规范、敬身的威仪节目等方面的表述和界定显得不那么详尽。但是,谚语碎片化而具有针对性,简洁易懂而直抵要害,更能满足日常生活中口头议论的需要。而且,众多伦理型谚语虽然各执一面,但它们配合紧密,相辅相成,不知不觉间便巧妙地传递出一套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念。正是因为伦理型谚语所具备的简洁却有效,零散又整体的道德教化功能,使之得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维系民间乡土社会的秩序与安宁。
伦理型谚语作为传统社会伦理教化的构成部分,其对于引导民心、民性,维系乡土社会的秩序曾发挥过巨大的正面效应。今日中国的经济生产能力、水平以及社会的组织结构,虽然已经与传统帝国时期大不相同,但人心、人性的取向却依旧存有大量的相仿之处。这一点从伦理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便可明了,现代伦理学研究的诸多问题和范畴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便被提出和探究,而且,对于这些问题和范畴的探究和解答也将成为人类生命的永恒议题。同理,伦理型所主要包含的立教、明伦和敬身三大主题,照样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运用到现代社会的治理当中,为公民道德的挺立、人格的塑造发挥积极的功用。
具体而言,伦理学谚语对当下社会风气的积极引导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第一,伦理型谚语将有助于促进民众的文明用语。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快速,往往使得个体生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一情形投射到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则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低俗与暴戾的倾向。尤其是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得以戴着面具躲进虚无的世界中,便自觉或不自觉用一些不文明的用语来释放内心的黑暗。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5年所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指出,“一些生活中的污言秽语经由网络变形而广泛传播,输入法造词产生的象形创造、英文词汇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中文化也产生了不少秽语新词,另一方面,网民自我矮化、自我丑化的一些词汇也在网络间疯狂生长”。其中,“尼玛”、“你妹”、“碧池”、“小婊砸”、“滚粗”、“屌丝”等的使用尤为普遍。而且,这些不雅用语远不止流传于网络,诸多网民在现实的交流一样“出口成脏”。这些现象的存在和发生无疑会对个体品性和人格的塑造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其危害对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萌发阶段的青少年尤为严重。相形之下,那些经过世代相传的伦理型谚语通俗却不低俗、易懂却不媚俗、简单却不恶俗、顺口又富含哲理,若是能将之灵活且充分地融于现代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不仅能更为便捷、清晰地传达某些积极的人生道理,也可以提升国人对传统语言和文字魅力的领悟,并在其语言和道理的浸润之中来安顿自己的生命与言行,远离低级趣味,造就文明用语。
第二,伦理型谚语将有助于构建社会的伦理规范。由于缺乏合理而必要的文化支撑,当下社会各领域的伦理规范大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失调:孝道的陨落、夫妻的离散、朋友的失信、市场的欺诈、官员的贪污等现象时常占据着各大新闻和网站的版面。如何让个体生命摆脱拜物、虚无的困境,重树人之为人的价值信仰和人格追求,已然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伦理型谚语作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礼乐制度的压缩体,其所界定的伦理法则曾维系着传统乡土社会两千多年的秩序,将之运用在当下社会诸般伦理乱象的纠偏中无疑会大有裨益。伦理型谚语所包含的对于父母的教育责任、子女的孝悌义务的精辟论证,有助于推进孝道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扬。伦理型谚语所主张的夫妻相处之道,则能够指导夫妻间相亲、相爱与相守,有助于社会家庭生活的稳定、美满。《后汉书·宋弘传》载:“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宋弘回以谚语“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来反驳“贵易交,富易妻”,对于今日夫妻关系的维护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此外,伦理型谚语对于当下各类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朋友之间的相处原则,市场交易的活动法则,官员理政的行为风气,若是能依照“敬身”所包含的立志、包容、克己等面向来对待,自然能有助于纠正当下社会所存有的诸多不正之风,使得个体生命重新省视自我的人格追求和行为规范,最终促成朋友有信、市场有序、官场有直的良性社会的营造。
当然,依循前文对于谚语变革所作的分析可知,传统谚语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农耕生产支配下的乡土社会,此一社会形态的特征主要在于缺乏流动和经验优先,现代中国虽然依旧以农业为第一产业,但其生产方式却是以科技为主导,社会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也成为一种常态。社会生产及组织模式的调整,必然引发谚语所述知识的适用合法性问题,伦理型谚语所主张的诸多道德规范自然也有必要根据时代需求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变革。因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受到时空的限制,都是有限观察和思考的总结”,若是时空或者世界发生了变化,知识体系自然也需相应改革,否则便会陷入“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境地[2](P129)。就伦理型谚语的现代使用来讲,其所主张的亲亲、尊尊可以被拿来直接使用,但以年龄长短来论证知识的可靠性的论断,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这些观念却不尽然符合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所引发的知识权和话语权的转变。伦理型谚语中围绕父子、夫妻、社会的等级分划所作的部分论断,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等,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公平、平等等理念相悖。此外,传统帝国的社会治理强调德主刑辅,现代社会则是建基于法治之上,因此伦理型谚语当中对于“礼”的某些阐释也需要加以转变,以适合于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
概而言之,传统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作为汉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前人不说古,后人冇得谱”,谚语作为传统文化载体之一,为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它用自己短小凝炼、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传承着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追求的传统文化。正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传统礼文化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但其合理内核仍能净化心灵、提升修养、和谐社会;历史长河中的谚语虽有糟粕,但其精华历经岁月洗刷仍是“时代的镜子”。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以健康的心态去发扬和传承传统的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载体,使其“隔山不隔水,隔水不隔心”,最大限度地增强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从而实现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
[注 释]
①本文引用谚语,除专门说明的,其他主要来源于温端政主编:《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邓红华,湘南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邓名瑛,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华、城市新移民语言规范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