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

2017-01-27 12:48曹永孚
孙子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火烧敌军

《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

【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①,二曰火积②,三曰火辎③,四曰火库④,五曰火队(su ì)⑤。行火必有因⑥,烟火必素具⑦。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 jī)⑧、壁⑨、翼⑩、轸(zhě n)[11]也。凡此四宿(xìu)>[12]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13],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14]其火力,可从[15]而从之,不可从则止。火可发于外,无待[16]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17]

故以火佐[18]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19],不可以夺。[20]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21]其功[22]者,凶[23],命曰费留[24]。故曰:明主虑[25]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26],非得不用[27],非危不战[28]。主不可以怒而兴师[29],将不可以愠[30]而致战[31]。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32]之道也。

【注释】

① 火人:烧毁敌军人马。

② 火积:烧毁敌军粮草。

③ 火辎:烧毁敌军辎重。

④ 火库:烧毁敌军仓库。

⑤ 火队:“队”(读suì)通“隧”。烧毁山谷中险阻通道。

⑥ 因:条件。

⑦ 素具:素,平素、平时。具,发火器材。此句意指平时就准备好发火器材。

⑧ 箕(读jī):为二十八宿之一,归属在东方苍龙七宿之内。

⑨ 壁:为二十八宿之一,归属在北方玄武七宿之内。

⑩ 翼:为二十八宿之一 ,归属在南方朱雀七宿之内。

[11]轸(读zhěn):为二十八宿之一,归属在南方朱雀七宿之内。

[12]宿(读x ì u):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可见星的集合体叫做“宿”。二十八宿,即为了便于观测而把可见星划分为二十八组星区,称为“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用来说明日、月、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13]内:敌营内部。

[14]极:尽。

[15]从:跟从,此处指进攻。

[16]待:等待。

[17]以数守之:等待适合火攻的时日条件。

[18]佐:帮助。

[19]绝:分割、断绝。

[20]夺:去掉、赶走。

[21]修:修治。

[22]功:战果。

[23]凶:祸患、危险。

[24]费留:白费、前功尽弃。一说“耗费时日,久留外地”。

[25]虑:考虑、思虑。

[26]非利不动:不具备有利条件或没有益处,就不要发起作战行动。

[27]非得不用:估计不能取得胜利,就不要主动用兵。

[28]非危不战:不到迫不得已的危险境地,就不要挑起战争。

[29]兴师:兴兵作战。

[30]愠:愤怒、气脑。

[31]致战:导致、引发。

[32]安国全军:安定国家,保全军队。

【释义】

孙子说,大凡火攻有五种情况:一是烧毁敌军人马,二是烧毁敌军粮草军需,三是烧毁敌军辎重,四是烧毁敌军仓库,五是烧毁敌军险隘通道。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火攻器材平时就要准备好。发动火攻有天时要求,适不适合火攻要看日子。天时是指气候干燥的季节,日子最好是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种星宿所在位置的时候。凡是赶上这四种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凡是火攻,必须根据这五种火攻的不同情况,灵活地策应。从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部策应。火已烧起而敌营仍然保持镇静的,要等待观察,不要急于进攻;等到火势烧旺时,再视情而定,适合进攻就进攻,不适合进攻就不要进攻。火也可以从外面放,这时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选择适当时机放火就可以。从上风放火,就不要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凡是军队打仗必须懂得灵活运用这五种火攻形式,等待适宜的条件进行火攻。

所以,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明显,用水辅助军队进攻,可以使攻势加强。水可以阻隔敌军,但不能直接赶走和削弱敌军。

打了胜仗,夺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及时进行战后修治、维护以巩固胜利成果的,就会带来后患,这叫白费力气、前功尽弃。所以说,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应该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不具备有利条件和益处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兴师用兵,不到万不得已的危险境地就不要轻启战端。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气恼而出阵开战。合于国家长远利益就去做,不符合国家长远利益就不做。愤怒可以转化为欢喜,气忿也可以转化为高兴,但国家灭亡了却不可能复存,人死了也不可能再生。因而,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对待战争,优秀的将帅要警惕犯这样的错误,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根本原则。

【解析】

《火攻篇》虽然篇幅较短,但其蕴含的思想却是极为深刻的。

一是强调因时制宜。火攻,在今天看来,已不足为奇,甚至已成被淘汰的原始战法,但在2500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却是非同寻常的。据史料记载,我国在唐代发明了火药(黑色炸药),在宋代黑色炸药被用于战争。南宋发明了单兵手持式竹制突火枪,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直到14世纪30年代,欧洲出现了第一种管形金属制火器——火门枪,大约在1450年左右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点火装置的火绳枪,才逐步转化为热兵器形态。而在孙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能提出“火攻”的概念,实属难能可贵。火攻,不仅能大大提高作战效能,也能相对减少短兵相接造成的人员伤亡,弥补近身兵器的不足,改善攻敌手段,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孙子打破了筮卜占卦的迷信观念,把火攻与天象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古老的天文观测方法来把握“五火之变”,提出了“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等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之谈,确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概。这种“神机妙算”,虽与今天的天文观测不可同日而语,但比起“取于鬼神”,则已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尤其是其通过传授“五火之变”,教人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因时制宜,这比火攻本身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古往今来,火攻的战例不胜枚举。从史志记载和传说来看,三国时期最为突出,如赤壁之战中的“火烧战船”、夷陵之战中的“火烧连营”,还有屡试不爽的“火烧新野”(博望坡和新野城两次火攻)。诸葛亮是善用火攻的军师,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就是其初出茅庐后的得意之作,“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即源出于此。这些虽有演义的成分,但不难看出,火攻在古代战争中已成为重要的制胜手段,屡收奇效。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由于有了越来越先进的热兵器,原始的火攻似乎派不上用场了,但火焰喷射器、凝固汽油弹等其实都是变相的火攻工具。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原子弹也不过是火攻工具的变种。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国际法对燃烧武器的使用予以了限制,1980年通过了《禁止和限制使用燃烧武器的议定书》。那种企图运用石油大火、森林大火等手段阻敌攻敌的,都属违禁之列。所以,我们学习研究《火攻篇》,重点是领悟孙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因势制宜的兵学思想,把握“权变”的要旨。

二是强调因利制权。 “火攻”,本来是论及战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孙子最后一大段话,似乎与火攻偏离较远,为何会出现在《火攻篇》里,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但不能不说,这段话极其深刻、极其精辟,大有耳提面命、苦口婆心之感,充分反映出孙子的战争观和兵学主旨,与《孙子兵法》的开篇之语形成了紧密的呼应。孙子从战后修功说起,告诫人们不要轻启战端,即使打胜了,而不能很好地收摊子,也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前功尽弃,到手的胜利成果也会得而复失。所以开战之前就要想到后果如何、怎样收场,必须深思熟虑、慎而又慎。那么,怎样把握这个尺度呢?孙子给出的答案就是“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简言之,就是四个字“因利制权”。 如果不处于有利态势,没有胜利的把握,预后效果难料,除非到了万不得已、被逼无奈的危险境地,否则就不要轻率发起战争,情绪化地决定问题会葬送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孙子谆谆告诫“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已经把利害关系说得再透彻不过了,而且两次提醒“明主虑之,良将修之”“明主慎之,良将警之”,可见其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坚定的安国全军愿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些振聋发聩的“警世恒言”,应该为世人所牢牢记取。人类社会充满着矛盾,领土主权的、经济利益的、民族宗教的、意识形态的、人身权益的等等纷争和冲突,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把控,否则任何一个矛盾点都可能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如果没有一个和平的愿望,动辄诉诸武力,世界就永无宁日。所以,不要脱离客观情况和道义标准,不加分析地去评价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鹰派还是鸽派。正确的原则应该是:当和则和,当战则战,力求不战,战则必胜。

注:本文采用的《孙子兵法》版本,系谢祥皓、刘申宁1994 年编录出版的《孙子集成》中宋雕本“魏武帝注孙子”样本。

(曹永孚 整理并解析)

Chapter 12 Attack by Fire of The Art of War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火烧敌军
《孙子兵法》组歌
火烧毒品
驴肉火烧
起源
不怕火烧的手帕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
淮海战役中瓦解敌军工作概述
宽待俘虏 瓦解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