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凤
《孙子》的谋略智慧在建军伟业中的经典运用
赵承凤
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我们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淬炼红色基因中不断成长壮大、在薪火传承中永葆蓬勃生机的辉煌之路,也能够看到人民军队从中华民族的武经宝典《孙子兵法》中汲取治军、强军、克敌制胜的兵学智慧,创造了一个个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光辉战例,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一、上兵伐谋,战略制胜;战略指导的神妙是我军决战决胜的关键。二、上下同欲,唯民是保;军民团结、与众相得是我军胜利之本。三、令文齐武,法令孰行。军规如铁、执纪如钢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四、诸刿之勇,死且不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战胜强敌的精神利刃。五、上智用间,必成大功;五间俱起、先知敌情是克敌制胜的密码。六、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取敌之利、以战养战是胜敌益强的重要保障。七、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以众击寡、以镒称铢、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以弱胜强的诀窍。
孙子兵法 谋略智慧 建军伟业 经典运用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人民军队90年的峥嵘岁月,是一部从艰难困苦迈向胜利荣光的教科书,是一首把强军伟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进行曲,更是一曲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壮歌。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我们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淬炼红色基因中不断成长壮大,在薪火传承中永葆蓬勃生机的辉煌之路,也能够看到人民军队从中华民族的武经宝典《孙子兵法》中汲取治军、强军、克敌制胜的兵学智慧,创造了一个个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光辉战例,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
在此,本文就以《〈孙子〉的谋略智慧在建军伟业中的经典运用》为题讲几点认识。
兵圣孙武是中国古代战略家鼻祖,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是战略学的圭臬,其“上兵伐谋”的经典名言,影响了古今中外两千余年的军事史、战争史,也深植于我军90年的宏伟征程中。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之所以能征善战、能打胜仗,关键在于党中央、毛泽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战略运筹、战略谋划、战略决策、战略指导上的高明。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战略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高度。战略就其本义而言,就是毛泽东所讲的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没有正确的战略指导,就没有战役战术的胜利。纵观我军战争史,我们在很多方面不占优势,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的高明。红军时期,我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到达延安,创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是大战略;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行国共联合抗日,我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游击战、地道战、麻雀战,神出鬼没打击敌人,使日寇陷于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是大战略;全国解放战争的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8月,党中央、毛泽东决定由刘邓率十二万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心脏腹地插上了一把钢刃,揭开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是大战略;辽沈战役中,毛泽东连续发了20多封电报,使东北野战军“集中力量打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是大战略。后来一名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说:锦州战役“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陈毅在1947年底总结华东作战情况时说:“我们的战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他还说,“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由此可见,战略指导、谋略制胜十分重要。战略决定成败,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犹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一扫千里,势不可挡,岂有不胜之理。
《孙子兵法》中两次讲到“上下同欲”,在《始计第一》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在《谋攻第三》“知胜有五”中,又把“上下同欲者胜”作为第三条提了出来。在《作战第二》中指出:“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在《地形第十》中则进一步指出:“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发表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这段精辟论述,指明了我军的宗旨和性质,这与孙子讲的“上下同欲”“唯民是保”是一致的。姜太公在《六韬》中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我军是仁义之师,是人民子弟兵,所以深得人心和群众拥护。三年解放战争就是鲜明的例证。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拥有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达到空前规模的430多万。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即使算上刚在东北发展的几万人,总计也不过127万。其中不少部队属于民兵性质,武器依旧是大刀长矛。即使属于正规军的主力部队,也是轻武器十分简陋,重武器严重匮乏。然而,仅仅三年时间,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三大战役胜利,将鲜红的旗帜插遍神州大地,让古老的中国由此掀开新的篇章。
在那波澜壮阔、席卷云天的战场背后,到底是什么在左右着战争结局?这就是“胜利之本,在乎民心,上下同欲,其利断金”。讲三个典型事例:一个是1947年,人民军队的攻击目标对准了山西运城,8纵队和2纵队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不断发起强攻和打援,而运城周边的百姓负责运送粮食、转运伤员。当听说攻城部队需要木料时,家家户户都把门板卸下来送上战场。战后统计,百姓前后送来的门板竟有17万块!门板没有了,还叫家吗?但是,百姓心甘情愿!再一个是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10纵在黑山一线阻击廖耀湘兵团,3天之内战场周围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往返阵地900多次,送上去的干粮达20000多斤。战后统计,仅下湾村牺牲的百姓就有400多人,他们和那些牺牲在阵地上的解放军官兵葬在了一起。还有一个是淮海战役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晋冀鲁豫分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日夜活跃在战场上。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用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汽车257辆、由后方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由前方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有力地满足了大规模作战的需要。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我军参战总兵力由华东野战军辖15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36万人,中原野战军辖7个步兵纵队15万人,再加上部分地方部队,总共不到60万人,而支前民工却达到543万人,平均10个民工保障一个战士。陈毅元帅曾经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以上生动事例充分说明:“兵民是胜利之兵”“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群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我军90年的光辉历程,充分证明毛泽东这一系列论断的正确性。
孙子在“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以此估计比较探索战争胜负的“七计”中,把“法令孰行”“赏罚孰明”作为第四条和第七条,可见法纪对军队作战制胜是至关重要的。孙子在《行军第九》中还提出:“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孙子既提倡要“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又坚决反对溺爱士兵、姑息部下,指出:“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孙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吴宫教战中“法行二嫔,威振三军”,立起了守法如铁、执纪如钢的威名,唐代诗人李昙曾写诗赞曰:“治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行刑不避君王宠,一笑刀随八阵成。”
“刑起于兵,师出以律”“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这一古老治军思想对我军有着深刻的影响。人民军队自建军之日起,就严明法纪,建章立制。早在1928年春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毛泽东就规定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夏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偿。1929年以后,毛泽东又将三大纪律中“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对于六项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两项内容,从而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又亲自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强调: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军无法不立,法无严不威。90年军史雄辩而生动地证明: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必然军令如山、执纪如钢。长征中,贺子珍的弟弟贺敏仁在团里当司号员,因违犯命令到一座喇嘛庙捡了近百个铜板,被师里公决枪毙;抗战时期,红军功臣将领黄克功,逼婚未遂杀人被处极刑;解放战争中,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警卫团副连长赵桂良从无人的店铺里拿了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条,尽管此人是个战斗英雄,还是个劳动模范,为严肃军纪,刘邓首长决定当日下午召开公判大会,枪毙赵桂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我军就是这样以铁的纪律汇聚了力量,凝聚了人心,赢得了胜利。历史昭昭,90年军史雄辩而生动地证明:军规如铁、执纪如钢、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始终是我军不变的铁律,是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
《孙子兵法》中讲到“诸刿之勇”这个典故。“诸”是指专诸,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专诸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但也被其侍卫所杀,史称“专诸刺王僚”。“刿”指的是曹刿,春秋时鲁国大夫。鲁庄公十年,齐攻鲁,曹刿随从指挥,在长勺打败齐师,历史上著名的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之典就出于此。孙子在《九地第十一》中引用此典是为了说明“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死且不北,死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至死无所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不是他们厌恶财务;我军士卒没有第二条生命,不是他们厌恶长寿。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日,坐着的士卒泪湿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但当他们在无所往的危险境地时,就会像专诸、曹刿那样勇敢无畏,拼死而不败退。因此,这种军队无须修整,都懂得戒备;不待鼓励,都愿意出力;不待约束,都能亲密协力;不待申令,都会遵守纪律。士兵即使战死,也不会退却。
《孙子兵法》中讲的这种诸刿之勇、死且不北的精神,在人民军队身上凝结升华成了红军时期形成的奋不顾身血战湘江的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抗战精神;在解放战争中形成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在20世纪50年代初形成了毛泽东赞成倡导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点燃了我军官兵无穷无尽的战斗激情,激励着我军官兵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英雄主义气概,塑造了敢于压倒一切敌人、敢于征服一切困难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奉献精神,是一把战胜强敌的精神利刃,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在固本开新,重塑钢铁长城,聚焦打仗,锻造胜战之师,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并践行习近平主席“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应该能够豁得出去;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重要指示,使我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这里,讲一个毛泽东与柳亚子颐和园谈古论今询妙计的故事。1949年5月1日下午,毛泽东约柳亚子同游颐和园。柳亚子说:“主席啊,今天胜利了,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了!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胜利得会这么快,人民解放军很快渡江成功,并且占领了南京,我们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哈哈大笑,他对柳亚子说:“我哪里有什么妙计!如果说有妙计,就是知己知彼,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还有,就是先生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么!”毛泽东说的最大的妙计,我在上下同欲、唯民是保、军民团结、与众相得是胜利之本中已经讲了。下面,我侧重讲一下知彼知己这一条。
知彼知己特别注重先知敌情,这是《孙子兵法》中突出强调的问题。《用间第十三》曰:“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那么,怎样知敌之情呢?孙子在兵法中除详细讲述侦察相敌32法外,还在《用间篇》中阐释了用间的意义及作用、用间的种类及性质、用间察敌的方法和奖赏,并讲了用间的历史典故,以此说明“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
用间、反间,多渠道、多方位、多手段、多方法掌握敌情,是我党我军的拿手戏和传家宝。我军以用间、反间为核心的军事情报工作是由周恩来亲自领导和组织的。早在1927年5月,周恩来任中央军事部长时就倡议成立了特务工作处;1928年11月11日,中央常委会又专门成立了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特务委员会;1931年中革军委总参谋部下设情报科,后改为二局,由曾希圣任局长;1941年9月成立中央情报部作为中央和军委的统一情报机关,由叶剑英、李克农参与领导工作。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从事情报工作的同志就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密码,为配合反“围剿”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征途中,我们总是能从敌人围追堵截的缝隙穿插而过,没有遭到一次埋伏,也是我们及时掌握了敌人兵力部署情况的结果。军委二局在破译敌人密电方面干得非常出色,居功至伟。毛泽东高度评价和赞扬军委二局说:“没有二局,红军长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在我军用间、反间谍报工作中,周恩来采取选派干练人员打进敌方重要部门获取核心秘密和设法将敌方重要部门人员争取过来为我提供重要情报的方法,坚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收到了奇效。如在我党情报战线上号称“后三杰”之一的熊向晖,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在周恩来的派遣下到胡宗南身边工作,担任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侍从副官,在胡宗南身边工作了12年,备受胡宗南信任。1947年3月,蒋介石、胡宗南进犯延安的作战计划被熊向晖获得,他立即上报周恩来。当时,胡宗南进犯延安的有23万人马,而我军在延安的主力只有2万多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决定。及时准确的情报保卫了中央的安全。毛泽东说:“凡是胡宗南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掌握之中,这是情报工作最成功最模范的。”就连蒋介石在一次检讨报告中也感叹:“我仔细研究,他们对我们的情况何以调查得如此清楚,固然有许多地方是我们自己泄露机密,而主要是共军的情报工作做得彻底。”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即将结束,蒋介石为了挽救东北败局,从沈阳飞抵北平,与傅作义密谋,企图趁我军主力均在外线作战之机,偷袭我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这份情报被我派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部核心情报人刘光国获得,并通过负责人甘陵上报中央。周恩来获取情报后,连夜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并马上调兵阻击敌人。但是西柏坡只有一个警卫团驻守,主力都在外线作战,我军都是步兵,而来犯的敌人大部分是骑兵,即使我军日夜兼程也无法到达指定位置。紧急关头毛泽东亲自撰写了三篇广播稿,通过新华广播电台反复播发、揭露敌军偷袭阴谋。在广播中,毛泽东巧妙利用情报,将偷袭部队行军路线、兵力多少说得一清二楚,并且明确告诉傅作义的偷袭部队:你们来犯,解放区的人民已经做好了准备,管叫你们有来无回。消息播出后,蒋介石、傅作义得知偷袭计划已经败露,不敢贸然前进,于是将偷袭部队撤回,由此留下了“毛泽东巧设空城计,吓退蒋、傅数万兵”的佳话,创造了战争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辉战例。
孙子在《作战第二》中曰:“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怎样才能解决呢?孙子指出了三条途径:一是“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二是“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三是“卒善而养之”,就是优待俘虏,使其为我所用,这样才能“胜敌而益强”。
我军初创时期,就深知“车杂而乘”“卒善而养”的重要性,把优待俘虏、分化瓦解敌军、动员敌军投诚作为重要原则,严格规定不准打骂俘虏,不准搜俘虏腰包。对俘虏中的伤员病号,帮助医治,愿意留下的欢迎加入红军队伍,不愿留下的发给路费回家。我军这一优待俘虏政策收到了极大的效果,战场上敌人纷纷举枪投降,有的俘虏被释放回去后还动员说服老乡、朋友携枪来投。有的甚至整团、整旅、整师、整军地举行战场起义。仅以解放战争为例,4年时间,我军消灭国民党军807万人,其中生俘459万余人,敌军投诚63万余人,起义和接受我军改编113万余人,毙伤171万余人。生俘、投诚、起义和接受改编共计634万人,占歼敌总数的78.56%,而我军的武器装备、弹药和人员补充主要来自前线,来自缴获,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即俘即补,即补即战”。中原野战军在淮海战役展开时,只有15万人,而到渡江战役时就已达到28万人,增加的13万人主要是经教育转化的俘虏,即“解放战士”补充的。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毛泽东一贯的用兵方略。淮海战役我军以60万消灭国民党80万大军,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先围歼黄百韬第七兵团10万余人,接着又集中中原野战军全部和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纵队、第十三纵队和特种兵纵队攻歼黄维第十二兵团10万余人,生俘兵团司令黄维。之后,在充分休整补充的基础上,以中原野战军为总预备队、以华野组成三个突击团,同时对杜聿明集团发起猛烈攻击,仅用四天时间就俘虏杜聿明,全歼其第二、第十三两个兵团30余万人,取得了淮海战役决战的胜利。
集中兵力歼敌的思想,最早出自《孙子兵法》。孙子在《谋攻第三》中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在《虚实第六》中又进一步指出,“我专而敌分”“我众而敌寡”“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反复强调要“以众击寡”“以镒称铢”“以碫投卵”“以实击虚”,这样才能如决积水与千仞之溪,形成排山倒海之势。由此可见,毛泽东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作为十大军事原则之一,是深受《孙子兵法》这一用兵之法影响的。
《孙子兵法》在建军伟业中的运用,远不止上述这七点,还有如“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战后修功”“打一仗进一步”;“将能而君不御”,注重发挥各级指战员的积极性等,就不再详细说了。
Class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tratagem Wisdom in The Art of War to the Great Cause of Army Building
Zhao Chengfeng
Looking back on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featured in growing out of nothing, developing from small to large, expanding from poor to strong, and continuous achieving victories, we not only can see the splendid road of the PLA constantly growing up and continuously maintaining vigorous in the red gene an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but also can see that the PLA has absorbed wisdom fromThe Art of War, which is a classical military strategy work, to direct and strengthen the troops. The glorious warfare cases featured in beating the powerful force with a weak force of the PLA have created a magnificent ware epic. First, the highest form of generalship is to balk the enemy's plans and victories should be won by strategies. Ingenious strategic direction is the key to the victories of the PLA. Second, he will win whose army is animated by the same spirit throughout all its ranks. The general’s thought should be to protect his country.Unity of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as well as mutual gain between the leaders and the ordinary people make up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LA to achievement victories. Third, soldiers must be treated in the first instance with humanity, but kept under control by means of iron discipline. On which side is discipline most rigorously enforced? Military discipline is as hard as iron and military discipline implementation is as firm as steel. That is the main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LA to gain mastery over the enemy. Fourth, being thrown into a situation where there is no escape, the army will display the immortal courage of brave warriors undaunted in the face of death. Fearing neither hardship nor death is the powerful weapon to overcome the powerful enemy. Fifth, using the most intelligent people as spies can achieve great results. Using five sorts of spies and knowing the enemy’s information beforehand is the key to overcome the enemy. Sixth, the captured chariots should be mingled and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urs. The captured soldiers should be kindly treated and kept. Capturing the enemy’s advantage and supporting warfare with warfare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overcome the enemy. Seventh, it is the rule in war, if our forces are ten to the enemy’s one, to surround him; if five to one, to attack him. Using many to strike few, a victorious army opposed to a routed one, and concentrating the army force for a war of annihilation is the success secret of overcoming the powerful army with the weak army.
The Art of War; Stratagem Wisdom; Great Cause of Army Building; Classical Application
B22
A
2095-9176(2017)05-0009-07
2017-07-24
赵承凤,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高级顾问、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少将。
(责任编辑:仝晰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