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智慧
——《孙子兵法》

2017-01-27 12:48
孙子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奇正兵书谋略

赵 璐

穿越千年的智慧
——《孙子兵法》

赵 璐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兵学圣典。岁月悠悠,千年一瞬。这部古老兵书虽历经沧桑巨变却不失其光泽,不仅启迪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谋臣将帅,而且跨越时空,流传海外,成为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今天,它仍然熠熠生辉,泽被四方。那么,《孙子兵法》穿越千年的魅力究竟何在?它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来概括:

“智”

孙子在《计篇》中,提出将帅所必须具备的五种素质“智、信、仁、勇、严”,把“智”字排在了第一位;在《谋攻篇》中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是把“智谋”作为致胜的首选。可以说,没有哪一部兵书像《孙子兵法》一样把“智”字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是一部当之无愧的谋略之书、智慧之书。

孙子主张的“智”,既体现在对“国之大事”的整体把握,对战略全局的深入“庙算”上,也体现在具体的战略战术之中。他提出“兵以诈立”“兵者,诡道也”,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诡道十二法”——“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这些谋略,经历代军事家的不断运用,被后世有心人演绎派生出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三十六计”,这可以说是兵法战略与民间智慧的结合。中国历代兵者,无不从《孙子兵法》中汲取了高超的用兵谋略。司马迁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曹操十分推崇《孙子兵法》,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宋神宗为了适应武举教学和军事训练的需要,下令选编颁行的《武经七书》,将《孙子兵法》列为武经之首。毛泽东尤其推崇《孙子兵法》,他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学的真理。”美国人不仅将《孙子兵法》运用于军事战略决策打赢了海湾战争,还将其运用于国家战略筹划。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真正的战争》一书中,就从孙子的“以正合,以奇胜”的论述中悟出“退一步,进两步”的对苏新战略。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军事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商业竞争、体育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思”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高层次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通篇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孙子认为天地可知,天时地利可用,鬼神不足信,规律可以被认识。孙子对敌我、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虚实、奇正、治乱、动静、勇怯、胜败等诸多方面都有甚为辩证的论述,充满哲学思辨的语言在《孙子兵法》中随处可见,如“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等等,都极富哲理,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辉。“奇正”思想,是《孙子兵法》中最富有哲学意味的概念,孙子提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这样的哲理,不仅适用于战争,对其他领域也不无启迪。

“和”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孙子并不是好战者。他深知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危害,故主张对战争采用高度重视又十分慎重的态度。他在《计篇》中就开宗明义,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反对动辄诉诸武力,也反对一味强攻,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力争以和平手段达到目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虽然由于战争的特性所决定,破坏性不可能彻底消除和完全避免,但如果战争指导者都奉行全胜思想,即使必须通过交战以决胜负,那也将大大减少滥杀和破坏。应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在战争问题上的反映。孙子这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如,《老子》强调“不以兵强天下”“善胜敌者,不与”;《孟子》主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六韬》主张“全胜无斗,大兵无创”。这些思想都与孙子的全胜论完全契合,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和平、止戈为武的文化传统。军事专家刘明福先生的著作《中国梦》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世界兵法大国,但是中国从来不是一个世界战争大国。中国兵法,是政治兵法、和平兵法、防御兵法、谋略兵法、仁义兵法、道德兵法、文明兵法及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兵法。结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来看,《孙子兵法》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军事谋略本身而具有了人文主义的光彩。

“美”

《孙子兵法》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阅读《孙子兵法》,如同阅读人类历史上一切美好的文章与诗词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首先,它有自然成韵的音律美。《孙子兵法》体裁不是诗歌,但它许多地方都是押韵或对仗的,韵律非常优美,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如最为著名的“六如真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读起来铿锵有力,又形象生动,一支军纪严明、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如在眼前。第二,它有遣词造句的修辞美。《孙子兵法》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手法,如“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故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等等。第三,它有谋篇布局的结构美。《孙子兵法》十三篇不仅全书如常山之蛇,首尾呼应,独具匠心,而且每篇各有其结构艺术,即使放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中来看,也毫不逊色。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盛赞《孙子兵法》“辞如珠玉”。《孙子兵法》作为军事经典被人们传习应用了两千多年,许多句子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明代军事家茅元仪在《武备志》里这样评价《孙子兵法》:“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意思是说,《孙子兵法》包含了之前所有兵书的思想精髓,而之后的所有兵书都超越不了《孙子兵法》的基本范畴。作为人类社会的宝贵文化遗产,《孙子兵法》是不朽的,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并学习,幸甚至哉。

Crossing Thousand Years of Wisdom——The Art of War

Zhao Lu

2017-07-14

赵璐,女,国防大学十六队博士研究生、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曹永孚)

猜你喜欢
奇正兵书谋略
孙子的奇正相生之术及其历史影响
——兼与简文《奇正》篇的比较
奇正模架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毛泽东在反“围剿”中的军事信息谋略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谋略运用及其启示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
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
《孙子》“奇正相生”思想的学术价值
古代兵书览要
军事谋略与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