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宏 王新成
司马懿的军事谋略与《孙子兵法》
黄兆宏 王新成
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用兵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建树,其军事思想多受《孙子兵法》的影响,特别是在战略谋划、战局分析上多运用《孙子兵法》中的策略。
司马懿 《孙子兵法》 军事谋略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①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页。特别是在战乱的年代,更要去了解军事,研究军事。司马懿是河内大族司马防的次子,生于光和元年(179年)。其少年时,天下大乱,《晋书·宣帝纪》记载其:“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②《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少年的司马懿就在这种天下大势下,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孙子兵法》一类的兵书,应是他反复研究的军事资料。后来司马懿入仕曹魏,并且不断地升迁,为了应对吴、蜀两国的军事进攻,司马懿就必须去研究军事,所以对兵书的研究就不会间断。
孙子曰:“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③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3页。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能掌握国家命运的人物,特别是在战前的谋划上,他做得十分出色。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④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1页。由此可见,粮食在古代的战争中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甚至有“打仗就是打粮草”一说。司马懿深知粮食的重要性,认为其是可以利用的战争资源,于是加强了对粮食的生产和掌控。
《晋书·宣帝纪》记载,魏国刚建国不久,司马懿就向曹操进言:“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⑤《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司马懿的这一建议也影响到了曹操晚年的治国之策。自赤壁之战后,曹操就开始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司马懿的这一建议与曹操的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曹魏由对外征战、扩张转向了加强国内粮食的生产。
青龙元年(233年),在司马懿的主持下,“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焉”①《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页。。《晋书·宣帝纪》又载:正始四年(243年),“帝以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②《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页。。魏国的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司马懿的这几项建议和措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曹魏的农业由此得到了恢复发展,农民也有了喘息的机会,自此魏国的军用粮食充足,史书评价“国用丰瞻”。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势,使得魏国在与吴、蜀的交战过程中处于不败之地。曹操早年,无论是和袁绍在官渡交战还是北征乌桓时都出现过因为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的局面。③《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了官渡之战时曹军的境况“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曹瞒传》记载了曹操北征乌桓时“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可见曹操当时的困境。而施行了这几项措施之后,曹魏再也没有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出现因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的局面,吴、蜀两国却经常因为粮草不济被迫撤军。在粮食的消耗战中,魏国拖垮了吴、蜀两国。
孙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④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页。司马懿深谙此道,所以在与诸葛亮的斗智中绝不让诸葛亮从魏国的领土上得到粮食的补充。他就是想要蜀国“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⑤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页。。他一直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让蜀军多次因为粮草问题而退兵。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北伐曹魏,正赶上麦熟时节,要收取魏国上邽的小麦作为军用粮食。司马懿绝不会让魏国的粮食资敌,《晋书·宣帝纪》记载:“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⑥《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页。不久诸葛亮便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兵。
孙子曰:“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⑦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4页。司马懿掌握粮食资源,广泛军屯、民屯,控制战略物资的策略既提升了曹魏的国力,又消耗了吴、蜀两国的财力,为其孙子司马炎完成最终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⑧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3页。与敌人交战时要充分了解对手,了解自己,洞悉敌我双方的优劣,只有实行有利于己方的战略规划,才能赢得对敌战争。司马懿老谋深算,对于敌方、己方的情况拿捏得恰到好处,从而赢下了多场关键的战役。
对辽东公孙渊的这一场战争,就很好地体现出了司马懿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出征之前,魏明帝曹睿问司马懿如何规划这场战争,司马懿说:“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⑨《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页。并且指出了公孙渊只会采用中、下计。果然,不出司马懿的预料,公孙渊按照司马懿的预测行军布阵,《晋书·宣帝纪》记载:“文懿果遣步骑数万,阻辽隧,坚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距帝。”①《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页。司马懿看到敌人的主力在此,襄平城空虚,遂不与其交战,驱兵直奔襄平,并向部下解释道:“贼大众在此,则巢窟虚矣。我直指襄平,必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②《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页。公孙渊的军队看到司马懿攻击其后方,立刻回兵,司马懿派出大军与其交战,连胜三阵,在军事上对公孙渊形成了压制之势,基本取得了对公孙渊作战的胜利。
太和五年(231年),在打退了诸葛亮的又一次北伐之后,杜袭和薛悌就向司马懿进言,他们认为等到明年麦熟的时节诸葛亮又要领兵前来,陇右已经没有粮食了,要利用冬天的时间向陇右运粮,做好粮食的储备工作。司马懿却说:“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③《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页。等到了第二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列阵于郿之渭水南原,果然没有去陇西。司马懿这时又对将士们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④《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页。诸葛亮屯于五丈原之后,想要渡河,结果司马懿派兵与诸葛亮战于积石,诸葛亮的军队无法前进,果然没有作为。之后诸葛亮心力交瘁,病死在军中。这一切就像是司马懿设计好的一样,他预测到了对方的行军路线,做到了知己知彼。正是凭着司马懿对于对方的了解,魏国才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⑤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6页。而司马懿的用兵也有这一特点,其善于分析战争的局势,改变战局,实现不战屈人之兵的结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困了驻守在樊城的曹仁,于禁的军队被大水淹没,魏国一时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曹操更是想要迁都,来避开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却分析道:“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⑥《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页。于是,曹操派出使者联络孙权,孙权派出吕蒙袭击了关羽的后方,樊城的围困解除,司马懿这一计策既解除了樊城的围困、曹魏的危机,且没有动用自己的力量,而是利用孙权。
诸葛亮多次北伐,并且使蜀国处于魏蜀战争的主导地位,魏国虽然实力强大,却是十分被动,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在一次见到了蜀国的使臣,司马懿问道:“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⑦《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页。使臣回答三四升,司马懿就接着问政事,使者回答:“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⑧《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页。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劳累过度饭量又少的情况,就得出了诸葛亮不久于人世的结论,采取了与蜀国耗时间的策略。过了不久,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蜀国在失去了诸葛亮之后,剩下的诸将才能有限,再也没有组织起一次有效的北伐,继而采取了守势。司马懿没有通过战争就改变了魏蜀两国的战争局势。
孙子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①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页。司马懿也善用这一招对付敌人,既能做到速战速决,又能稳扎稳打,采用不同的战术对付不同的敌人。
孟达原是蜀将,投降魏国后曹丕给了很高的礼遇,到了魏明帝曹睿时期,逐渐受到冷落,遂有不臣之心,与诸葛亮联络降蜀反魏。司马懿得到这个消息后,“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②《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页。。这完全是一场闪击战,没有给孟达丝毫的喘息的机会。孟达原来认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③《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页。但是司马懿率兵迅速来攻就完全超出了孟达的预想,结果他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很短的时间内上庸被攻克,孟达也丢掉了性命。司马懿曾说道:“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④《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页。“促决”二字就看出司马懿用兵神速,在抓住对方的心理和弱点后,穷追猛打,直到消灭对手。
司马懿又能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形势,改变对敌策略,张弛有度。在进攻辽东的公孙渊时进军迟缓,司马陈珪就问:“昔攻上庸,八部并进,昼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坚城,斩孟达。今者远来而更安缓,愚窃惑焉。”⑤《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页。司马懿则说:“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功力不设,虽当促之,亦何所为?”⑥《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页。司马懿看到了对孟达和公孙渊两场战争的不同,对付孟达速战速决是因为孟达的粮食多、军队数量少,司马懿手里的兵多、粮食少,司马懿一方耗费不起,所以要速战速决。到了辽东一役,情况恰恰相反,司马懿的兵少、粮食多,公孙渊的兵多、粮食少,所以要稳扎稳打,耗尽对方的粮食,对方的十几万军队就会不战自溃。司马懿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形势采用了不同的打法,可见司马懿用兵之灵活、善变。
建安六年(201年)的时候,曹操要征辟司马懿入朝为官,司马懿不愿意与曹操为伍,就以“风痹”为理由回绝了曹操,这一下就引起了曹操的不满,于是派出了刺客去打探,司马懿就装得像真的病了一样,使得刺客都信以为真。《晋书·宣帝纪》记载:“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⑦《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结果曹操也相信了,不仅没有杀掉司马懿,还让其在家中养病,司马懿凭着装病的计策瞒过了曹操,保全了自己。
张郃是曹操的“五子良将”⑧曹操手下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五人,能征惯战、多立军功北后世成为五子良将。之一,能征惯战,又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三国志·张郃传》记载:“郃识变数,善处营阵,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⑨《三国志·张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27页。司马懿感到有这样一员亲曹派的大将对司马氏极为不利,就想办法除掉张郃,他先将张郃调到前线受自己节制,但如果自己动手杀张郃难免招来悠悠众口,于是就借诸葛亮的手除掉了他。
太和五年(231年),蜀国的北伐被打退了,诸葛亮率军退往汉中,司马懿派出张郃率军追赶,司马懿精通兵法,当然知道孙子曾经说过:“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①李零:《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2页。但仍不断地催张郃追赶,结果导致他中了埋伏被杀。《三国志·张郃传》引《魏略》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②《三国志》卷17《魏书·张郃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27页。亲曹派丧失这么一员大将,军中就再也没人能抗衡司马懿了,司马懿再回过头来对付其他的亲曹势力就轻而易举了。
曹睿死后,托付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幼主曹芳,曹爽用明升暗降之法,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就装起病来,并且给人一种老迈昏聩的感觉。《晋书·宣帝纪》记载:“帝诈疾笃,使两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进粥,帝不持杯饮,粥皆流出沾胸。”③《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页。又故意将听到的荆州说成并州,令他的政敌都感叹:“太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④《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页。这样让曹爽集团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曹爽兄弟陪同天子去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都城,借太后之手废掉曹爽兄弟,收其兵权,夷灭三族。从此司马氏掌控了大权,曹魏政权名存实亡,为其孙司马炎代魏,迈出了关键一步。
《孙子兵法》讲到了用兵的各个方面,虽然只有十三篇,却包罗万象,将用兵艺术性地展现出来。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就是对其极高的评价。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用兵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建树,后人称他:“善用兵,变化若神。”他对《孙子兵法》有着深刻的理解,是他将书本上的用兵之法活灵活现地演绎了出来,又是因为熟读兵书才能使他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成为一个胜利者——既是司马懿“演活”了《孙子兵法》,又是《孙子兵法》成就了司马懿。
Sima Yi’s Military Strategies and The Art of War
Huang Zhaohong Wang Xincheng
As a politician and militarist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Sima Yi had an ace up his sleeve and gained decisive victories a thousand miles away. In terms of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arm use, Sima Yi scored a number of achievements. His military thinking was influenced by The Art of War. In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nd war situation analysis,Sima Yi used a lot of strategies of The Art of War.
Sima Yi; The Art of War; Military Strategy
B22
A
2095-9176(2017)05-0077-05
2017-06-21
黄兆宏,历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王新成,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孟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