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下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书出版新趋势

2017-01-27 07:14芮东莉
中国出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原创科普绘本

□文│芮东莉

(作者单位:上海教育出版社)

在党的十八大思想的引领下,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的出版,也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对近年来我国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的创新性,以及创新的原因及意义进行初步分析。

一、调查数据来源及说明

为深入了解中国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的出版情况,本文以近两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2016年科学技术部推荐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及2017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推荐的优秀科普作品为考察对象,针对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出版的共计70多种优秀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作品进行分析,尤其是将最近三年的优秀科普作品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并与2012~2014年的作品进行对比,从作品内容、作品形式、创作思路以及市场划分等角度,展现党的十八大思想指导下,我国原创科普图书所呈现的新气象。本文也希望通过这一维度的分析,校正以往人们对于我国原创科普图书创新性不足的成见,[1]为今后我国原创科普图书的出版提供借鉴意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特别设立的,这一奖项为中国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届所评选出的优秀科普作品约占全部申报作品数量的20%,第三届和第四届所评选出的优秀科普作品,基本上可以反映2012年年初~2015年年底近4年中我国原创优秀科普作品的出版概况。2016年科技部推荐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以原创性、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广泛性为标准进行评选,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2017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推荐的开春中国好书,是国家专业图书评测机构所评选出的今年第一季度的图书精品,本文从这些作品中抽取青少年儿童科普作品作为考察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除以上各专业机构评选出的72种图书外,本文还增选了2016和2017年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创新性的4种图书(即《追踪非洲五霸》 《自然趣玩屋》 《“点灯儿”自然观察绘本》《地球小孩的天气书》)进行分析。在76种图书中,2015-2017年出版的共计36种,约占调查总数的50%,对这部分图书进行重点分析,可以更好地展示近年来我国原创科普图书的新气象。

二、原创优秀作品数量急剧增加

对比2012~2017前三年和后三年的作品数量可以发现,到2015年,青少年优秀原创科普作品大量涌现,列入本文考查的2015年出版的作品达26种,而这正与科技部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相一致。2015年,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的带动下,科普作品创作出版得到部门和地方的高度重视,科普图书种类从2014年的8507种增长到16600种,册数从0.62亿册增长到1.34亿册,种类和总册数均比2014年度翻番。在我们的统计数据中,2015年优秀青少年儿童类科普作品,接近2013年与2014年此类图书的总和。2016和2017年,列入本文考察对象的作品虽然只有12种,但实际数量却要大得多。2016年科技部推荐的优秀科普作品申报日期截止到该年年中,该年下半年出版的大量科普作品尚未进入统计数据,而2017年伊始,有媒体透露,未来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外国童书将有“指标限额”,引进童书将“受限”,[2]中国本土原创作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因此,2017年将成为国内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出版的一个新拐点,其数量将有可能呈现“井喷”的趋势。

三、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的新气象

尽管2012~2014年的科普图书在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已有了较多创新,但从2015年起,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科学成果的加速转化,原创科普图书呈现出更加令人瞩目的新气象。

1.以新科技为内容的科普图书异军突起

据统计,2013年共有优秀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17种,其中仅有《可怕的微机小子——乔布斯》《天外天 ——人类和黑暗宇宙的故事》《介绍了纳米技术并展现它带给人们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等5种涉及了对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等最新科技知识的介绍,在该年优秀科普图书中的占比为29%。而到了2015年,全年优秀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共计26种,以新科技为内容的有《未来新科技少儿新知系列》《五彩缤纷的虚拟现实世界》《机器人简史》等9种,占比达到35%。其中,《未来新科技少儿新知系列》内容涵盖了未来世界的城市、交通、能源、环境、医疗、太空探索及新人类等,展示了当今前沿科学发展的成果;《中国优秀少年科普作品原创书系——令人惊叹的现代高科技丛书》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里的高新科技知识;《五彩缤纷的虚拟现实世界》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VR),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一情况,恰好契合了这一时代脉搏,成为当代科普图书的一大新亮点。

2.新兴技术为科普图书提供崭新的呈现方式

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最常见的呈现方式为文字加图片的平面视觉展示,然而随着科技创新发展,新技术、新媒体、新材料在图书的创作和出版中得以运用,单一、平面、静态的阅读转化为了多元、立体、互动的阅读。从2014年开始,新兴技术为图书的创作和出版带来源源不竭的灵感,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有了崭新的呈现方式。《中国儿童动物百科》一书,运用计算机编码技术,通过手机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播放主题动物的节目精选视频片段,把读者带入一个真实生动的动态世界,从而摆脱纸质书的局限,该书开创了我国原创双媒介情境式阅读的先河。同年出版的《神奇科学》和《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丛书》,也借助手机和电脑作为终端进行多媒体阅读和教学,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2015年,先进的AR(增强现实)互动科技为我国图书出版带来了新亮点,“互联网+科普”的4D互动科普图书为国内小读者带来阅读的新奇感。如用手机扫描《4D科学绘本:神奇的纳米王国》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与纳米小超人的4D趣味互动。2016年,AR技术在科普图书中的运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儿童视听百科·飞向太空》用30多个二维码和6幅增强现实画面,为小读者呈现了一系统的珍贵天文纪录片和三维立体互动游戏;《追踪非洲五霸》运用AR技术,只要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扫描,就可以让动物从书中“跳”出来,给读者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

3.互动式阅读为读者带来全新体验

双向交互式阅读体验成为当下科普图书创作的一个大趋势,科普图书摆脱了传统讲述知识、传授信息的旧面孔,以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板块,带动读者主动参与到阅读、游戏和学习中。图书从单纯意义上的书,变身为可以用来“玩”的游戏卡和活动单,读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者。2015年出版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和《我们去观星》等是这类图书的代表,其中设计有互动性很强的游戏、任务书、小实验等,带动读者进行参与式学习和体验。上述运用新兴技术进行呈现的图书,如《4D科学绘本:神奇的纳米王国》等,更是这类互动体验式图书的代表。2016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趣玩屋》,运用三维立体互动体验式阅读,带给读者更强的参与感,该书包含富有趣味的百科故事、动手实践的“自然探索坊”以及发散思维的“奇思妙想屋”等板块,其中“自然探索坊”和“奇思妙想屋”里设有互动环节,读者既可以按照互动要求登录网上博物馆或参与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活动,在虚拟空间分享学习心得或拓展学习内容;又可以通过预约,带着图书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亲身参与探索中心的实体课程,达到三维立体式互动的学习效果。

4.朝向未来成为科普图书创作的新热点

创新驱动不但带动新技术、新成果的快速发展与转化,也促发了新思维和新观念的产生,它们为科普图书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纵观2012~2017年出版的优秀科普图书,可以看到在内容上,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环保节水教育、生态文化科普、低碳生活宣传等新题材的图书不断涌现,绿色生活的理念正在逐渐融入当下青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之中。

2013年出版的《我的七彩大自然系列》和《自然笔记》,2014年出版的《徐仁修荒野游踪——寻找大自然的秘密丛书》,2015年出版的《科普漫画“好奇号”系列之海洋奇遇记》等,其题材与内容都已不再局限于对于科学知识的介绍。这些科学考察作品将趣味性、创造性和思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作者的亲历见闻或是奇趣故事,让小读者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感怀哲思、感悟生命,培养起他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意识,为未来人类发展和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思想上的储备。

2014和2015年青少年科普图书出版还有一个新亮点,即原创中国本土科幻作品大量涌现,《逃出母宇宙》《天年》等,表现人类在面临毁灭性灾难打击时所表现出的反抗与反思精神,这些作品既有着朝向未来的忧思,又是一系列关于未来的百科全书,作者对于林林总总学科的未来发展,都进行了独到而深入的思考。[3]

近年来,即使是以介绍学科知识为题材的传统类科普图书,也以较大的篇幅对未来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揭开金星神秘的面纱》介绍了人类未来探索金星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和有代表性的金星探测计划;《中国科学院21世纪科普丛书(第一辑)》描绘了科技发展的蓝图;《未来新科技少儿新知系列》展示了当今前沿科学发展的成果,勾勒出未来世界的神奇景观与惊人变化;《五彩缤纷的虚拟现实世界》展望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朝向未来,已经成为当代科普图书创作的一个新热点。

5.学龄前儿童市场成为科普图书出版的新天地

2012—2014年间,学龄前儿童的科普图书仅有一种,即2014年出版的《好奇宝宝科学绘本》。2015年数量略有增加,其中,《假如动物会说话丛书》配合手绘图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动物的成长故事;《4D科学绘本:神奇的纳米王国》通过孙悟空和猪八戒出游纳米王国的故事,将前沿科普知识融入书中。2016年,具有代表性的是《环保知识漫画 儿童百问百答》。2017年年初,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套幼儿科普图书《“点灯儿”自然观察绘本》,该书采用童话绘本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幼儿了解自然知识。该书的亮点是,突破传统绘本形式,创新性地设立了“探索卡”和“活动设计”两个板块,使图书转变为了立体式课程,方便家庭和幼儿园在室内外开设自然科学探索。随着国内原创儿童图书的大力发展,学龄前儿童科普图书必将得到快速发展,这一市场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四、创新的动力及原因

多年以来,本土原创科普图书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一直为业界所诟病,从2015年开始这一状况得以转变,新内容、新形式、新理念为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活力,我国原创科普图书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带来这一转变的动力和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创作主体知识体系的更新,打造精品图书自觉性的提升

本土原创科普图书作者的主力军是目前活跃在科学研究、科普工作第一线的中青年学者,他们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具备活跃的创新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作者具有打造科普图书精品的自觉性,愿意为青少年儿童的科普工作付出时间和精力。比如,2016年出版的《自然趣玩屋》丛书,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一套科普图书,作者均为博物馆探索中心第一线的青年科普工作者。2017年出版的《地球小孩的天气书》,作者是一名大数据研究者。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中青年科普工作者的崛起,为我国的原创科普图书储备了优秀的作者队伍,成为推动我国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的原动力。

2.科普出版手段的变革,出版者对市场占有率的追求

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市场的崛起为业界所瞩目,这类图书无论从码洋比重还是从动销品种数量上来看,都仅次于少儿文学、少儿卡通类,是少儿图书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第三大细分板块。然而,在市场占有率上,本土原创科普图书却一直敌不过引进科普图书。由于原创作品的生产周期长,一部作品从创作到出版往往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并且,国内图书市场不够规范,一部原创作品热销后,往往就会有众多跟风作品出现,这都影响了出版者的原创热情。近年来,随着科普出版手段的变革以及出版者品牌意识的增强,这一状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往科普图书的盈利基本都依靠纸质图书本身的销售,而今随着网络技术、新媒体手段的发展,科普图书的衍生品开始占据越来越重的市场份额,科普影视、电子书、网络游戏、玩具等产品的市场效益甚至超过了纸质图书,并助推纸质图书的销售,一个良好的创新品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效益较以往要大得多,因此,出版者具有了更强的品牌创新动力。2015年出版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在纸质图书推出的同时,与互联网学习平台合作,开设“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全年绘本实践课,逢节气日开讲,每场收听人数逾千,也带动了纸质图书的热销。2016年出版的《自然趣玩屋》,着力打造与图书配套的活动材料与相关电子产品;2017年出版的《“点灯儿”自然观察绘本》,据悉也正与一家大品牌文具公司合作研发科普衍生产品,随着这些相关科普产品销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必将为国内更多原创科普图书的出版带来新的动力。

3.国家及地方对原创少儿类图书的扶持

国家除通过“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等奖项继续激励出版创新外,还逐年增加科普经费的投入,出台多项方针政策,大力扶持原创图书的出版,鼓励创新。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基于这一讲话精神,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原创科普图书的力度。比如,2017年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就将原创青少年读物及科普作品作为重点扶持项目。在2017年2月召开的中国出版发展报告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出版单位努力提高原创出版水平,加强对原创作品的扶持力度。一些地方出版集团在试水少儿科普图书获得巨大成功后,也开始设立专项基金以激励少儿科普创新。例如,北京出版集团2014年出资1000万元,特设“少儿科普创新与阅读促进基金”,用以扶持和发掘优秀原创科普作品,培育科普精品出版发行,大力推广青少年科普阅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原创青少年儿童科普图书的出版迎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机遇,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旗帜。

(作者单位: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原创科普绘本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绘本
绘本
绘本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