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脱真贫真脱贫
李熙红河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当前,红河州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云南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7万户,55.76万人,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2.46%,居全省第2位,贫困发生率达17.58%。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必须拿出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下硬功、出实招,天天抓实、月月抓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期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求,坚决打好政策组合拳,打通政策兑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小,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能够切实感受、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既解决脱贫摘帽,也注重长远致富,还要关注地区的整体发展特别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按照“简单、具体、明白”的原则,抓好各项政策规定的疏理、归类和宣传,确保人人知晓。行业部门要及时对现有政策进行逐项疏理和归类,把握要点,突出重点,厘清政策“界线”、工作“标线”、目标“底线”、管理“红线”,切实便于基层一线的操作。重点把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政策讲清楚,还要把针对大众的普惠政策措施讲清楚。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引导,让政策完全准确地传达到基层一线,确保每一个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都要清楚政策规定、清楚帮扶措施、清楚退出时间。
各级行业部门要加强上下衔接、横向对接和条块结合,及时制定、完善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部署的具体措施,既要明确政策规定的具体内容,更要明确落实政策规定的具体路径、具体责任、具体时限,高标准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从机制上防范政策措施成为“空头支票”。要在州级制定《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确保县有项目库、乡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明确每个贫困户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及各类惠农政策等公共政策保障途径、帮扶措施。
第一,针对致贫原因抓帮扶,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不断促进贫困群众的全面发展。第二,坚持把健康扶贫作为实现医疗有保障的主要举措,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第三,针对漏项短板抓帮扶,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作为综合性工程来抓,确保贫困群众安全住房有保障。第四,针对稳定脱贫抓帮扶,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关键举措,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重要补充,立足当地资源,推进“菜单式”产业扶贫,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做大扶贫小额贷款。第五,针对群众需求抓帮扶,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坚持减量提标、精准施保,促进农村低保标准与贫困线标准“两线合一”“双向衔接”,实行“按户施保、户内分档”,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扶到点子上,帮到关键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牢固树立抓脱贫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双轮驱动”,一手抓精准扶贫、一手抓区域发展,强化统筹推进,注重长短结合,力求标本兼治,确保全域整体脱贫、同步建成小康,也有利于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
当前,红河州78%的贫困人口集中在7个贫困县,71.2%的贫困人口、95%的绝对贫困人口集中在红河州南部6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绿春县为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中的4个。2013年来,州委、州政府加速推进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着力推进红河县垤玛三村两乡、绿春县黄连山地区、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片区、河口县瑶山乡片区、中越边境地区等特困区域小片区综合开发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要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新增的脱贫攻坚资金、项目和举措要更多地集中于4个深度贫困县。要加强沟通协调,统筹使用对口支援、定点扶贫、企业帮扶、“挂包帮”等资源,激发和动员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全州脱贫攻坚战。要重点研究和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南北对口帮扶,通过滇中的辐射带动北部发展、通过北部的发展带动南部的进步。
要特别注意区域发展的各项措施,必须围绕贫困群众的减贫来进行,让贫困群众切实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薄弱环节,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本医疗、技能培训、群众素质、生态环境等制约问题。4个深度贫困县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对突出,要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脱贫攻坚行动,组织部分贫困人口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外出务工,不断增加收入。要深入贯彻“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和理念,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边境一线生态文明建设,将新增的退耕还林任务和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任务向深度贫困县、乡、村倾斜。
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要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从根本上激发农村活力,推进农村地区人才、资本、土地资源聚集。要扎实推进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土地确权登记和规模流转经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企业激发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市场对接起来,让贫困群众拥有更多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要大力探索股份合作的方式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建立公司与农户联动发展机制,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权等(质)押贷款,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这样,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兑现“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的承诺,兑现“确保全州贫困群众如期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承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脱贫攻坚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工作中,要注重政府主体责任与群众主体作用的“两个统一”,实现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的“双向结合”,发挥好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既确保考核评估顺利通过,如期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当前,群众工作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第一,要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用,确保带着感情“挂”,带着任务“包”,带着责任“帮”。第二,要加快培养农村更多的政治上的明白人、致富上的带头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干部群众同频共振。第三,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决遏制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深入推进“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克服和纠正少部分贫困群众“比穷不比富、争当贫困户”的问题。在帮扶工作上改进方式方法,放弃不必要的大包大揽,减少不必要的微观干预,发动贫困群众共同奋斗。要按月召开村民代表会、贫困群众见面会,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中体现主人翁地位。要逐步推广参与式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建立“以奖代补”正向激励机制,实行“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的帮扶方式,把帮扶资金转化为产业投入、劳动报酬、公益岗位补贴,引入先干先得、早干早得、干了再得的激励机制,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对帮扶项目的拥有感、效益的获得感。
第一,注重在脱贫攻坚战场中锻炼、考察、识别和选拔干部,组织小分队,形成战斗队,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甘于奉献,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云岭扶贫铁军,促使各级干部投身扶贫,推动工作落实。第二,注重典型经验模式的打造和总结,加强典型事迹的宣传和推广,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着力让贫困群众中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先富起来,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