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超
(大连财经学院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600)
对高校轮滑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策略研究
冯 超
(大连财经学院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600)
本文分析了高校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校轮滑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希望能对轮滑运动在高校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轮滑教学;高校;心理障碍;原因与策略
滑轮运动是集健身、技巧、娱乐、竞技于一体的运动项目,能够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平衡力、耐力和发力速度。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滑轮运动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各高校已越来越广泛地普及此项运动。因进行滑轮运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肌肉力量和平衡力,同时需要身体具备较好的灵敏度。而学生个体之间身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和心理障碍。学生一旦产生了心理障碍,就无法在体育课上舒展身体,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甚至容易引起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本文旨在探索出高校轮滑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因高校轮滑运动项目自身带有独特的专业性,在练习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素养和运动能力,这也是学生参与此项运动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首先,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估量。调查统计,大多数的学生平时都缺乏运动,都认为自身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应对较高难度的体育动作和技能,在学习时没有勇气大胆尝试,加上害怕在尝试新动作时会失败丢脸,进而畏惧轮滑练习。第二,由于轮滑运动危险性和难度都较高,在掌握轮滑技巧的之前肯定会经历多次的失败和摔跤,那些在轮滑训练中受过伤的学生,会担心下次练习时也会受到同样的伤害,因此初次尝试后便不敢再次练习。第三,过度紧张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在进行轮滑训练开始之前,会观察周边学生的练习情况,看到其他学生摔跤后会心生恐惧,担心自己也会完成不好动作,学生在身体和心理都十分紧张的状态下进行练习,会直接导致动作僵硬呆板不协调。我国的体育教学大多是采取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师无法全方位的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学生在练习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自我缓解和克制紧张害怕的心理,如若长期处于此种状态,就无法掌握技巧和要领,会降低学习兴趣和信心,丧失学习积极性。
高校轮滑教学中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教师的教学和引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在教授轮滑的动作技巧时,往往只是向学生演示整套动作,没有深刻剖析复杂动作,更没有正确且清晰地凸显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因此,学生不能清楚了解动作的核心,无法精准掌握轮滑动作的技能技巧。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准确测试和分析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性,无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此外,在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往往只是单纯的采取直接灌输法进行教学,如此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适当其反,导致学生厌学。最后,教师很多时候都不经意的打破了学生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对多次教导还是无法掌握要领的学生,教师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是责骂批评学生,并将这些差生当作反面教材,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这些均会影响学生对轮滑的兴趣,并产生心理障碍。
一方面,轮滑学习难度大,即使学生在课堂认真听讲,也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动作要领运用自如,学生在学习时受挫,很容易降低学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不注重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也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轮滑的学习对环境具有一定要求,实际教学时,很多学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轮滑教学场地,大多是安排学生在空旷处或是无人的篮球场进行练习,而且大多数的学校并没有备齐护膝、头盔等安全设备,无法防护学生在学习时产生运动事故,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往,我国体育课堂上的轮滑教学都是在教师简单讲解安全知识后,通过教师示范几遍,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学生在练习轮滑时并不了解基础知识和动作原理,对轮滑运动的理解较为浅薄。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融入生理学、生物力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生在不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练习,无法正确理解站立、停止、转弯、起步滑行等动作的用力原理,只能盲目地模仿和摸索,很容易产生练习瓶颈,并造成心理障碍。
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是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基本条件。轮滑运动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在实际教学之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后,还应组织学生加强身体准备,多进行腿部、脚踝关节等易受损部位的热身练习。同时,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并指出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对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首先要确保学生已经进行充足的基础技能训练,以避免学生不切实际,在自身身体素质不具备的情况下冒险尝试。
在对学生进行轮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调动他们完成好动作的勇气和信心,呼吁学生之间相互分析和帮助,让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配合训练,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比较和自我反省,进而产生进步和完善动作的欲望。除此之外,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讲解心理学知识,分析学生在练习轮滑时的常见心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动作之间的差距。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基本动作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练习,练习过程中,对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然后将自身动作与教师动作进行对比,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错误,进而改正错误,以更好地控制动作和肢体,以此提升学生信心。同时,培养学生骨干,让他们去帮助和带动其他同学,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取得进步。
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恐惧、紧张、不安等心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用语要准确、形象、有趣、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和故事转变以往严肃单调的课堂氛围,适当活跃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地学习过程中突破自我,提升自信心。同时,多用眼神、语言鼓励和表扬学生,多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动作失败时,尽量少批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纠正,消除和分散学习紧张感,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正确运用所学动作,以此避免他们产生消极、厌学的心理。对那些自身运动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要适当表扬,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在表扬的同时,教导他们要戒骄戒躁,鼓励他们合理挑战新的动作练习。轮滑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保持健美的身形,确保能够进行精准的示范。并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弄清楚学生喜好和个体差异性,选择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根据学生人数及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划分好学生活动区域,科学分配器材器具。同时,尽量要求学生做好安全措施,佩戴头盔、护腕、护膝等,再通过教师详细分解技术动作,促使学生在有效的安全措施和正确的技术指导下放心地完成练习,这也是减轻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轮滑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科学进行实践。例如,轮滑鞋前方会有一块凸起的橡胶,学生想要动作停止时,可以让双脚一前一后,置于后方的那只脚前倾触地,橡胶触地会有与地面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能使轮滑鞋迅速停止。通过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心中有数,心里的恐慌心理自然会降低。
学生技能学习初期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教师在进行轮滑教学时,首先要提升自我修养,确保自身能够循序渐进地示范出赏心悦目的动作。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后,学生的头脑中就会立即形成视觉表象,随后在自我练习中产生动觉表象。由此可知,教师优美、轻松的动作示范会传递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感觉轮滑简单易学,便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大胆尝试。
轮滑运动是一项难度系数较高,危险系数较大的运动项目,在进行学习和练习之前,如果学生的生理、心理准备不充分,很容易引起心理障碍,甚至是产生运动伤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仔细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解决或缓解,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完善学生心理品质,最大程度消除因心理障碍而导致体育教学受到影响的可能性。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滑轮教学的有序进行,还能锻炼学生胆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 1 ] 刘睿.高校轮滑教学中学生畏惧心理的产生及消除[ 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7).
[ 2 ] 郭志强.大学生在速滑课心理障碍形成因素及消除方法[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 3 ] 潘利利.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9).
[ 4 ] 王利娥,刘奋山.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方法[ J ].陕西教育:高教,2015(9).
[ 5 ] 张路路.浅析高校轮滑课堂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8).
G807.4
A
1674-151X(2017)12-091-02
投稿日期:2017-05-11
冯超(1989—),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