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平衡系统经济学视角试论经济体制改革

2017-01-26 01:57林木
中国储运 2017年8期
关键词:东三省比重经济学

文/林木

从非平衡系统经济学视角试论经济体制改革

文/林木

本文从非平衡系统经济学视角分析了东三省经济状况,提出东三省经济滞后的原因和需要改革的方面。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体制改革;东三省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源于:一、耗散结构经济论。把经济系统看作耗散结构,一方面不断供给原材料,另一方面不断输出产品,在内外形成物质和能量的对流,经济才有活力。二、协同发展经济论。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一种促协力,当促协力为正时,起促进协同作用,反之为负作用。三、开放循环经济论。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无数个企业构成一个产业的循环,所有产业构成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体系的大循环,而在循环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生产关系和相关的管理方法。

用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研究经济,是将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其结构、特点、功能、以及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和系统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机流动的规律性,从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稳定有序地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出过剩、杠杆率过高、企业效益低下等因素阻碍着经济转型。所以我们要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寻求新机制。从非平衡系统经济学视角审视经济现状,可以找出弊端的原因,从而研究解决的出路。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的协同原理,是指系统对内要求各子系统围绕目标具有协同作用,以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系统的协同性产生功能放大,增强了系统的竞争能力,使系统处于发展状态。因此,系统的协同性是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时,企业间不会产生竞争,资源的垄断,造成协同作用低下。用市场制度代替计划经济后,允许民营经济发展,取代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这些创新的制度使资源得以大规模地优化重组,大大地减少了落后制度带来的浪费和低效。从制度层面看,相比改革前的制度,如今中国的制度与发达国家的制度更为相近,如粤、江浙地区,而东三省仍然在原制度的惯性中。

从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计划以来,国家投入万亿级的巨额资金输血东三省,东北经济虽然间歇性回暖,但依然积重难返,深陷沉疴。辽宁、吉林、黑龙江2014年、2015年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都在中国的最后5名之内。2016年是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东三省开局很不理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又将输血1.6亿元拯救东北经济。从2003年至今,东三省做了很大的努力,但采取的不少是短平快和先得利的办法,治标未治本。有两个关没有闯过去了,一个是体制关,一个是结构关。从经济体制改革来看,时至今日东三省计划经济残余影响仍在,因而向市场经济转变十分艰难,特别是当前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失衡的经济结构叠加,更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非平衡原理认为,从系统内部的组成看,多样性非均匀的非平衡系统由于内部结构的互补性、非线性和差异性,保证了系统处于动态的发展状态。非平衡的观点引导人们认识经济系统的运动状态,促使人们自觉地将静态的平衡系统改建成动态的非平衡系统。我国改革开放前国有经济一头独大,改革开放后发展非国有经济,将静态的平衡系统改建成动态的非平衡系统。

以东三省为例,国有经济的比重确实过高,三省规模以上国有企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比重的具体数据是:黑龙江64.69%、吉林54.09%和辽宁45.8%,三省算术平均54.86%。有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比重只占23%,而东三省每家都比平均数高20~40个百分点。2015年东三省的国有企业利润总额是-52.7亿元,三个省的亏损面大体在一半左右,特别是作为经济效益重要指标的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0.3%。这就意味着东三省,近1万亿元的国有净资产(加上银行贷款等超过2.8万亿元的国有总资产)经营一年,不但没有利润,反而整体亏损。《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显示,非国有经济发展指数的排位,广东排第2位,浙江排第3位,上海排第10位,而东三省的辽宁排第13位,吉林排第17位,黑龙江排第24位。如果从2016中国民企500强各省区市上榜企业数量及总营收排行来看,东三省与浙、沪、粤的差距就更为明显。在全国500强中,浙江占134家,广东占50家,上海占14家,而辽宁只有7家占1.4%,吉林和黑龙江各只有一家,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非平衡系统经济学良性循环原理认为,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外部表现,都以各种各样的循环表现出来,在循环过程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的流量和速率,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从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系统维系的广泛性影响来考察,就能看出长期增长趋势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以东三省为例,振兴计划实施16年,经济状况跌宕起伏,其原因是经济系统不能处于良性循环的功能状态,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需求结构:三个层面的消费需求相对减弱。第一层,从三省最终消费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来看,1993~2013年,黑龙江省由3.66%下降到2.65%,吉林省由2.09%下降到1.83%,辽宁省由4.62%下降到3.73%。第二层,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比重下降: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之总和)的比重,1993~2013年,黑龙江省由83%下降到62.49%,吉林省由83.68%下降到68.39%,辽宁省由80.02%下降到78.89%。第三层,在居民消费中,除拥有较多国营农场的黑龙江省外,吉辽两省农村居民消费比重下降较多,吉林省由34.51%下降到26.17%,辽宁省由31.19%下降到17.15%。

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滞后。2015年,整个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6%,比全国平均水平(46.1%)低8.5个百分点,而更为值得忧虑的是,比2010年同样比值低6.3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重工业超高,新型工业滞后。东三省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70%以上,而尤其是煤炭、石油、钢铁、有色等“原”字头比重过高,而新型工业发展滞后,这都属于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今天中国的经济改革依然面临严重挑战,其中尚待改革的落后体制是造成问题的根源。不改革这些体制,以行政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不仅不会如愿以偿,而且可能导致很高的风险。

猜你喜欢
东三省比重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东三省原煤产量持续下降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东三省投资环境讨论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东三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东三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现状分析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