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响传统制造业升级战

2017-01-26 01:50罗一清
浙江经济 2017年19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浙江制造业

□特约记者/罗一清

浙江打响传统制造业升级战

□特约记者/罗一清

浙江的传统制造业经过长期发展,在先进制造水平、市场占有率、产业生态链的完整等方面优势突出,实施改造提升的基础好、潜力大。当前,浙江要做的是,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总引擎,从产业、企业、产品、品牌等多维度入手,铸就发展新优势,再创浙江新辉煌,迎接传统产业发展新春天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振兴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将其列为今年全省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9月,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推进大会在绍兴市召开,掀起新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热潮。这场大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同时出席。众所周知,书记省长同时出席的活动,并不多见。这场大会何以规格如此之高?

熟悉浙江经济的人士不难理解其中奥义——因为这场大会事关浙江制造转型升级的成败。须知,传统制造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占全省工业比重的60%以上。浙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必须迈过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这道坎。

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推进会上号召“广大企业家要始终保持对制造业的高忠诚度、对产业升级的坚定信念、对创新的巨大热情、争当一流的雄心壮志和创业的澎湃激情,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传统制造业是浙江发展之基

从资源小省发展成为工业大省,浙江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勃发。尤其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浙江传统制造业积淀了十分厚实的底子。也正是这份厚实的“家底”,为浙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块状特色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是浙江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浙江工业的重要支柱,尤其是规模制造、市场占有、产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改造提升的基础好、潜力大。

区域经济的发展衍变自有其内在逻辑。在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之前,十分有必要梳理下浙江工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浙江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历史阶段,传统制造业始终冲锋在前,一直是拉动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短缺经济时代,浙江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业化发展道路,通过大力发展传统轻纺工业,使得乡镇、农村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形成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开放使得浙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浙江成为全国外贸大省,这其中主导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

“十一五”至今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经济主动应对全球市场重大变化,市场化程度高的浙江传统制造业依然直面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省经济复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今,传统制造业仍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提供了最大的税收来源、保证了最多的就业岗位,深刻影响着浙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浙江发展之基。

“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重视怎么都不为过。”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多年积累下的传统产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兰建平分析,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工业强省、制造强省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振兴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时不我待

当下,对浙江而言,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可谓“等不起、慢不得”。先来看看一组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绍兴市的数据——

规上工业总产值破万亿的绍兴,该市工业占到全省的14.4%;传统制造业比重大,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60%以上;绍兴传统制造业资源低配问题突出,如纺织、化工两大传统产业,虽贡献了全市规上工业47.4%的增加值,但消耗了64.8%的工业用能、排放了91.7%的工业废水。

根据2016年度统计数据测算,全省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用47%的工业用地、73%的能耗、85%的排放、43%的用工,贡献了43%的工业增加值和40%的税收,投入产出效益总体偏低,在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关键指标上,总体还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总体不足是严重制约传统制造业发展和提升的最大短板。浙江传统制造业中,除了各行业中的上市公司等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外,研发投入比例普遍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比如,浙江纺织行业规上企业数量庞大,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有3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仅为0.9%,除化工、橡塑2个制造业外,其他8个制造业的占比都低于1%。

面临这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是必由之路。兰建平表示,进入新常态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受制于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下行压力较大,究其原因是因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正处于交替接续期,传统产业支撑力不够。坚持实体经济导向,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是浙江勇立时代潮头的必然选择。

“没有传统产业的高水平,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浙江省的‘两个高水平’。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要以时不我待的意识,以决不能落后于其他省份的决心,全方位、全行业、全区域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兰建平说。

不久前,我省发布了《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通过4年的努力,重点启动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10个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建成全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铸就传统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在浙江,一批像万事利、方太、娃哈哈这样的优秀企业用自身实践证明了传统产业的新优势。

传统制造业大多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刚需”产业,更是新兴技术、新兴市场兴起的基础和依托。当前,尽管传统制造业遭遇一些困难和问题,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但产业的根本属性没有变,产业的发展希望与机遇仍在。

专家认为,浙江的传统制造业经过长期发展,在先进制造水平、市场占有率、产业生态链的完整等方面优势突出,实施改造提升的基础好、潜力大。当前,浙江要做的是,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总引擎,从产业、企业、产品、品牌等多维度入手,铸就发展新优势,再创浙江新辉煌,迎接传统产业发展新春天。

发挥终端消费品大省的优势,积极推进企业上云,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制造。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企业已经在实践上先行一步。报喜鸟开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让公司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走向了“数字+制造+服务”的前沿,生产效率提高50%,实现定制产能年增长50%以上,合格率从95%提升到99%,物耗下降10%,能耗下降10%,生产人员精简10%左右。

当纺织业进入微利时代,梅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却异军突起,凭借一款面料,就实现了年销售1亿元、利润超2000万元的佳绩,最近还收获了高端汽车品牌的订单。

此外,规模大、占比高、技术成熟的传统制造业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基础。新兴产业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产业的技术积累、资金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并非平地起高楼。诸暨袜企老总顾伯生,多年前,婉拒上千万美元订单,腾出产能,从袜子加工生产向高端袜机研发制造转型。去年,顾伯生所在的海润精工自主研发全自动织翻缝检智能一体袜机获得成功,一举改变了大唐高端袜机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传统产业改造的主体是企业。兰建平建议,要根据浙江民营企业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特点,培育一批上市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让资本的力量推动制度的变革,使更多的民营企业成为充满现代元素的市场主体,再造浙江民营制造企业新优势。

“痛,但必须直面应对。这是活下来,活好的唯一出路。”浙江龙盛集团副总经理何旭斌一句话道出企业心声。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浙江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