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信用“一朵云”

2017-01-26 00:04:05王宁江
浙江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层面信用规则

□王宁江

建设全国信用“一朵云”

□王宁江

2015年10月,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正式启用,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跨地区互联共享,为全国范围内实施联合奖惩和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奠定了基础。截至2016年底,共享平台已经连通全国31个省市区和37个部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数据总量超过7.4亿条,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的日查询量突破100万次。共享平台的运行为全国建设“信用云”奠定了良好基础,无论从数据的总量、覆盖面和来源,还是从未来应用服务需求来看,共享平台需要升级版,建设全国信用“一朵云”十分必要且有意义。一个好的技术路线可以降低很多管理成本,所谓“信用云”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规则入云。一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所有的市场主体用一个码,确保数据能不断地被比对叠加,进而形成一个主体的完整信用档案,这是整个信用档案数据化和未来大数据挖掘的基础、核心。二是确定“一数一源”的规则,从国家信用平台数据来源看,有国家部委的,也有各省市区的,这意味着反映某一组特征会因为来源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两组数据,如何进行识别取舍、做到数据精准,面临大量的数据清洗比对工作量。建议在数据采集层面直接建立“一数一源”的规则,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数据依规则做个数据抽取的动作,在源头直接做数据过滤和沉淀,以保证在提供数据服务时,数据的来源是合法的,内容是准确的。三是制定数据的标准化体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方法和数据的云安全制度,在这方面,标准化和安全专家会提供好的解决方案。

数据入云。在技术层面,其一,按照去中心化的思想,面向全国建设信用数据仓库;其二,按照应用的思路,重构业务数据流,以往设计数据流的规程,考虑的是有什么再设计什么,这里强调的是,根据需求再来设计什么;其三,按照大数据兵团作战的思想,在能力上满足海量数据吞吐的需要,确保数据管理和应用安全高效。在这方面,提供云服务的IT公司会有好的解决方案。在业务层面,全国“信用云”覆盖的数据不仅是公共信用数据,还应该包括金融、电子交易、社交等,“一朵云”实现全覆盖。

产品入云。云平台另一个优势便是深不见底的运算能力,意味着只有想不到的模型和算法,没有做不到的计算,全国“信用云”将全面提供各类产品化的数据计算服务。一是主体信用评分,不想用评价一词,是担心与第三方市场化机构的评级混淆,现在还有时髦的说法叫什么信用画像或信用图谱,这些均是基于评分的衍生;二是主体排名,通俗的讲,就是根据不同的分类规则,某一指定主体在分类中的得分排名次序;三是批量数据的特征挖掘,譬如行业特征、区域特征、规模特征,也可以是若干个特征的叠加;四是关系树的挖掘,这是大数据挖掘的基本功和标配,主要是做关联关系的分析;五是其他定制化服务产品。

服务入云。无论是产品、应用还是功能,均可以在云端享受服务,差不多也就是平台即服务的理念。全国“信用云”将覆盖所有社会成员,不同的用户,无论何时何地登录,均可依法、依规、依权限地享受全网的服务,彻底打破当前信用信息孤岛比比皆是、信用服务纵横割裂的局面。

监管入云。基于放管服的应用在云端全面实现,在全国层面看,管理入云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在事中事后加强联合监管,完全可以通过“信用云”实现信息通。通过云平台,行政机关便利地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同时通过云平台的大数据日志记录,可实时评估行政机关实施联合奖惩的绩效。另一个层面,云平台有利于实现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信用云”内“数有源”,任何针对主体信用信息的异议和修复请求,可直接指向信息来源,打破传统的多层次的“公文流转”方式,实现救济的扁平化,在技术上保障实现有效救济。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层面信用规则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让规则不规则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信用中国网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信用消费有多爽?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