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牛馨皎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李 燕 牛馨皎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大数据热潮的不断升温和国家对大数据发展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对大数据的应用与价值的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不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便利,更是在环境上的支持、动力系统上的换新和评价上的科学反馈。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大数据在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大数据教育理念的缺失、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困难、传统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以及大数据法律规范不健全、网络教育力度不够等现实难题。对此,只有通过树立大数据教育理念、加大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平台、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加大网络教育力度等措施,才能真正把握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提供的机遇,进而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实现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突破。
大数据;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队伍建设
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1]不仅在产业界,对学术界和教育界而言,大数据也是一次巨大的时代转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当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行为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人格素质教育的双重目标。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要通过不断改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方法的正确运用。”[2]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3]简而言之,“大数据是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和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的技术架构。”[4]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大数据对教育行业而言,已不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复杂概念。就其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价值而言,大数据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便利,更是环境上的支持、动力系统上的换新和评价上的科学反馈。
(一)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人文环境支持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是具备独立人格、追求自我价值和引领时代潮流的群体,尤其是在大数据思维影响下,青年学生对主体地位的追求,使得他们更期待师生平等共言的课堂氛围。基于此,以人文素养为核心,促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数据从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出发,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人文的环境支持。
1.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前提。目前,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青年是我国互联网用户中所占人口最多的群体,是数据最主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数据充斥在青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青年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最具理性思考的青年学生,是受大数据思维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对主体地位和自我需要的追求更甚。就思政理论课来说,传统的教师“主宰”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对自我的追求,因此,他们需要满足其课堂主体地位和自我需求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指导思想,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第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交给学生。第二,要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技术,就学生使用网络的检索信息等各种数据综合进行分析预测,将具有普适性的反馈结果作为依据来改革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为本”、更吸引学生兴趣、更满足学生需要、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大数据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大数据背景下,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迅速获取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青年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无时无刻都在接触和了解着网络主流思想和时事政治,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是非判断和意识行为。这时,如果还将高校思政理论课定位为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意识形态灌输,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5]为此,第一,要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以德树人,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上来,对学生自我的政治判断和价值取向进行引导而不是强制灌输。通过把思政理论课的政治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第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满足学生对课堂的主体地位的追求,不能以牺牲教师主导作用为代价,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突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德立人。这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方法。”[6]
(二)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全新的动力系统
“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大数据从动力系统上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新的视野与格局,以手段、时空、愿景的创新提供动力、以“数据融合、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系统促进发展。
1.大数据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三种新动力”。所谓“三种新动力”,是指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提供新手段、拓展新时空、建立新愿景,进而以新手段的激励、新时空的开放和新愿景的引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第一,新手段,即大数据成为持续激励教学方法创新的手段。一方面通过数据流引领技术流、人才流,影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组织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集约和创新。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支持下,丰富的教学资源被有效地应用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的数字化学习工具资源,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两种资源的利用,显著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水平和效率。第二,新时空,即通过大数据等互联信息技术,建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和在线教育“云端”,拓宽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时空,促成课堂延展,使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入线上教学方法这一元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之中。第三,新愿景,即大数据带来的关于未来教室等的设想,逼迫高校思政理论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中,将个性化教育及科学教育决策与评估放在重要位置。
2.大数据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数据融合、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系统。第一,“数据融合”,即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而不单局限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区域,形成信息孤岛。高校老师通过对数据资源潜在价值的发掘和利用,实现数据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的同步提升,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更有时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指导。第二,“资源整合”,即对数据的集约化整合、高效化利用。利用大数据洞察青年学生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优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与互联网数据汇聚整合,促进形成丰富多彩、便捷高效、互通有无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新态势,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第三,“开放共享”,即实现大数据的网络化共享。促进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搜集和全国互通共享,以便教师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原因。同时,政府要推动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充分释放数据红利,形成多方数据共享的、协同配合的氛围,从国家层面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跨高校、跨区域、跨学科互通的小环境。
(三)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科学的评价反馈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计划的顺利实现,必须及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有效的调控。”[7]教学方法的评价反馈,不太能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得,通常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获得。最简单的就是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及质量与教学方法的评价挂钩,通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馈,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质量和效率,发现和纠正不足,才能保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传统情况下,思政理论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主要借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估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来衡量。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估,采取在课堂上提问、测验或者考试等方式进行。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采取学生在选课系统进行评价等方式。这两种评价方式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多维度,可以基于数据来评价教学方法。“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进而作出科学和精确的评价反馈。
1.基于大数据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反馈。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通过对学生网页浏览、网上课程在线时长、课程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对学生的兴趣点和易错点进行整理分析,有针对性的就学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和学习能力等做出判断,从而基于上述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业水平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
2.基于大数据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反馈。传统的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主要是由本课的学生进行。通常是学生在网上选课系统上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评价结果。一方面学生为完成任务般敷衍了事地进行教学评价在高校是现实存在的。另一方面,学生惧怕教师看到自己作出的评价,因此,学生在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时难免瞻前顾后。这样一来,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反馈结果难免存在虚假性和片面性。在大数据背景下,不但学生,学校也成了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学校通过对教师的网络授课视频点击率、学生互动活跃度和学生作业准确率的分析对比,就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大数据“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8]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先导前提、主体素质、现实实践和环境机制等直接或间接促成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都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加以修正完善,以促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进程。
(一)大数据教育理念缺失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化、导向性、前瞻性的范型,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9]教育理念要满足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个体思想行为的变化与差异,是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先导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高校思政理论课要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就必须以大数据教育理念为先导。然而,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面临着大数据教育理念普遍缺失的现象。
1.高校缺乏大数据视野。少数高校不能正确认识树立大数据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将大数据作为一种计算机行业的专有名词束之高阁;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大数据技术和人才引进不够,具有大数据素质的教师欠缺。这种与时代脱节的教育理念,丧失其前瞻性和预见性作用,未能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作用。
2.教育者缺乏大数据意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未把时代特点和变化要求作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风向标,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囤于“机械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造成现代教育手段缺位,课堂枯燥乏味。
3.教育对象缺乏大数据思维。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包括三个方面: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这对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更新也是一种挑战。
(二)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困难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10]大数据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大数据素质、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目前,这项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科素质与大数据技术之间存在离断。依托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具备思政理论课基础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还要具备采集、分辨、分析数据的能力。从现实看,教师队伍不适应发展要求。一方面,多数具有高校思政理论课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教师不懂大数据。另一方面,具有大数据能力的专业人员,大多不具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学科素养。
2.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不足。“数据化意味着我们要从一切太阳底下的事务中汲取信息,甚至包括很多我们以前认为和‘信息’根本搭不上边的事情。”[11]数据的海量和动态发展对教育者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具备发掘数据的能力,能够积极捕捉有效信息,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我所用。第二,教师要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对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滤”,才能将科学准确的数据运用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之中。
3.人才断层的挑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者队伍,既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也有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虽然在经验和理论素养上胜于青年教师,但面对大数据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其应变和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尽快培养适应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就应把重点放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教师身上。当然,这种重心的偏颇,将会导致一些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思政理论课教育者的边缘化和人才流失,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出现年龄断层问题。
(三)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合难度大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条件,面对着人们已然深刻改变了的思政活动特点与思想道德实际,唯有在科学理论课的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方法及方法论的创新发展,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充分实现其价值。”[12]面对改变了的时代特点与需要,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这是一个探索新的适应时代发展与要求、抛弃陈旧僵化教学方法的新陈代谢的过程,面临着如何平衡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问题。如若二者未能有机结合,则会导致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面临传统教学方法固化与现代化教学方式泛化的矛盾。
1.传统教学方法的固化。随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创新发展,许多高校都实施了讨论式教学法、谈话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讲授依旧是高校思政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直观并且强制性地将知识当作现成结论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式有其优点,知识的传授系统完整,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对思政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引起部分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抵触。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泛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注入了新鲜活力,借助多媒体、新媒体、慕课、数字化网络平台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高校思政理论课不再是局限在封闭课堂内的简单知识灌输,吸引力不足问题也有所改善。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生动性和便捷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可比拟的,但部分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却只看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点,过分依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崇备至、矫枉过正,甚至完全放弃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四)大数据法律规范与网络教育不健全
大数据既是一种载体,也是一种环境机制。作为载体来说,高校思政理论课可以大数据为载体、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媒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环境机制来说,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宏观保障。“目前,我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13]尤其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应用中,大数据法律规范不健全、网络教育力度不够、网络秩序混乱等环境机制不健全,阻碍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
从国家和政府的层面看:第一,国家尚未明确其主体责任,涉及大数据和网络的法律规范不健全。第二,政府对大数据的监督机制也不完善,对网络的监管防控工作力度不够。这就很难从外在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而这种环境正是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外在保证。
从高校看:许多高校未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将网民教育引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未能与时代接轨,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以期从青年开始培养高素质的网民。
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看:第一,大数据背景下,教育对象的隐私很容易被教育者所获取,这就存在一个伦理道德和教师素养的问题。部分教师道德素养不高,可能出现泄漏学生隐私、对学生的身世、敏感经历存在偏见等现象,违背了人人平等的理念。第二,大学生抵制大数据时代各种诱惑的能力还不够,缺乏自制力和判断力,很可能在大数据中迷失自己,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在科学借鉴互联信息、传播学、解释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对此,只有通过树立大数据教育理念、加大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平台、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加大网络教育力度等,才能促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树立大数据教育理念,切实用好大数据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发展的前提。以大数据教育理念为先导,进而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创新,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前提和实践基础。要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就必须树立大数据教育理念,以开拓的大数据视野、敏锐的大数据意识和灵活的大数据思维去拥抱大数据,发挥教育理念的先导前提作用。
1.开拓大数据视野。高校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适应大数据。大数据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应用,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以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机构的平台支持为保证。这就要求高校积极与大数据机构及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将大数据引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以便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2.树立大数据意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时代的变化,积极理性的认识和运用大数据,将大数据所传递出来的有效信息与实际的思政理论课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授课方式、转变教学语言、充实课堂内容、加强师生交流、预见教学问题,并通过对教育对象数据信息分析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干预纠正,以引导教育对象健康地学习生活。
3.培养大数据思维。作为当代青年,紧跟时代步伐,创新进取,是每一个青年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第一,要培养总体思维。青年学生要坚持从总体、系统、全局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而不是局限于样本思维。第二,要培养容错思维。这就要求青年学生不再把追求微观层面上的绝对精准当做主要目标,而是从宏观上把握大局、洞察总体。第三,要培养相关思维。这就是说,要培养敏锐的挖掘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意识并形成认识,以获取的认识去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干预和调节。
(二)加大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大数据背景下,要创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就必须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力度,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学科素质与大数据技术之间存在离断、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不足、人才断层等问题,才能改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进而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注重对教育者的专业素质与大数据技术培训。第一,在思政理论课教师的选任阶段,除了以教师发展技能作为选任标准之外,还应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对数据的采集、分辨、分析能力作为选任标准之一,以便有效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第二,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阶段,应将大数据采集、分辨、分析的技能加入培训内容。培训坚持严要求、高标准。同时,定期请具有大数据能力的专业人员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日常培训,加强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出兼具思政理论课学科素养和大数据能力的新型思政理论课教师。
2.定期对教育者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激发和督促思政理论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大数据能力等等。考核评价思政理论课教师,主要包括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况、在虚拟课堂与学生的沟通情况、对大数据技术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进行干预警示的时效性等方面。
3.以青促中老、以中老带青,实现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共同发展。以青促老,就是强调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青年人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14]同时,青年教师还担负着带动和促使中老年教师树立大数据意识、接受和应用现代化新事物的重大责任。以中老带青,则是强调中老年教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经验的传授和理论的传承,进而将青年教师培养为兼备现代化技术与丰富教学素养的新型教师;实现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共同发展,则是强调在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同时,防止人才断层和人才流失。因此,在加强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时,二者不可偏废。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平台
“信息技术的每一重大进步,网络信息环境的每一重大变化,都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创新带来挑战和契机。”[15]在开放的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要创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就必须以传统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种载体平台。
1.以传统的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信息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必须以传统的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者应当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例如,通过“谈话式”“讨论式”等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启蒙和思维拓展。
2.以微博、微信、慕课、微课等新媒体为载体。借助现代化的新媒体载体,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加深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同时还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迅速地向学生传播最新的实时动态、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改革。例如,建立思政理论课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等,不但拓宽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时空,而且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为平台。第一,高校要积极与大数据机构合作,引进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新技术,创新教育平台,并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给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新的平台。第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应积极吸收其他学科对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新技术应用的经验,以此促进思政理论课教育平台的创新,进而促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清华大学采取的线上线下同时教学,用“弹幕”进行提问的形式。这一种新鲜的教学方法,不但有效地利用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加大网络教育力度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有赖于健全有效的环境机制。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加大网络教育力度,培育积极健康的大数据文化,维护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必要的环境机制条件。
1.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对大数据的监管防控。第一,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形成体系完备、整齐划一的立法、审查、执法和引导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二,要建立健全监管防控机制,协同社会共同推进大数据环境的优化。第三,要明确国家和政府的主体责任,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弘扬健康的网络文化。
2.重视网民教育,开设网络道德法制课程。第一,高校应当定期开展生动有趣的网民教育讲座和活动,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网络风气和网络道德,并将这种文化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当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第二,高校应当开设《网络伦理学》《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育。
3.发挥思政理论课的内在治理机制,培养具有正确网络观的教育主体。第一,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有技术的思政理论课教育者。第二,要强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对象的网络法规知识,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使其能自觉抵制错误的网络思潮,增强责任意识。
[1][3][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5(03).
[2][7][1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60、482、360.
[4]gantz j,reinsel D.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EB/ OL]. idcemc2 report.2011:19.
[5]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N].新华日报,2014-12-30.
[6]杨志平,关桂芹.“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86-91.
[8][1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周涛.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5、20.
[9]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2.
[10]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9.
[14]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责任编辑:罗添仁
G 641
A
1671-2994(2017)03-0103-06
2016-12-16
李 燕(1969-),女,河南济源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牛馨皎(1993-),女,甘肃酒泉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