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春梅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三个维度及其现实意蕴
邹春梅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毛泽东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一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关系中国革命胜负需要的现实视角阐明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二是从政治条件、物质基础、基本原则、根本保障等方面,确立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思路。三是从土地政策、农业生产、法制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毛泽东的民生思想,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当前,要切实搞好民生建设,就必须全力保障人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制度化建设。
毛泽东;民生思想;三个维度;现实意蕴;以人为本
民生问题关系民生国计。毛泽东一生尽管没有对“民生问题”这一概念进行过明确阐述,但却十分重视民生问题。纵观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确立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民生关乎百姓生计,毛泽东从不同视角论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历史经验表明,民生问题往往是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指出,如果一个社会不能让人们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那不仅是道义上的伤害,而且也不受民众的支持,因为它必然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1]道出了民生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对民生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指出,如果我们不尽快使生产恢复和发展,使工人和广大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那么我们将无法维持政权,我们将失败。[2]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再次告诉我们:如果人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就会引起矛盾,引发社会冲突与动荡,对国家和社会不安定构成巨大隐患,必将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问题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而民生问题恰恰是人民群众最直接关心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的生计和生存。所以,帮助人民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所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吃饭、穿衣、婚姻、健康等问题,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3]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共产党人时时刻刻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问题,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与生产生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问题,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否则,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均将无法开展。因此,从这个视角来看,解决民生问题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
(三)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客观需要
中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除了党的正确领导,还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没有他们,革命就不会成功。那么,怎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呢?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找到了答案:中国革命的胜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毛泽东指出,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中国革命,我们需要帮助人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盐、米、房、衣等问题。[4]这里,毛泽东提到的“帮助人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实际上所指的就是民生问题。基于这种思想,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都十分关注民生问题之根本——农民的命根子“土地问题”。毛泽东深知,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就有了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有了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料。有了这个“命根子”,农民就可以发展生产,生活就可以得到基本保障。当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农民就会将革命作为他们光辉的旗帜,自然会参与和支持革命。历史事实最后也证明了:民生问题得到了解决,中国革命就有了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就能取得胜利。
思路决定出路。民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要有出路,就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基本思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从多个方面确立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政治前提
毛泽东指出,要认清一切革命问题,必须要先认清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内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民主;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我们进行中国革命是使半殖民地中国成为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真正独立的国家,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制度,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5]毛泽东深知,在一个国家没有独立和一个民族没有解放的时候,人民不可能成为国家的主人,民生建设自然就无从谈起。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毛泽东与其他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经过艰辛斗争,终于结束了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受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的历史,创建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人民变成了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且也为生产力的发展在客观上扫清了障碍,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落后生产力不断被先进生产力替代的过程,实际上便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过程。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寻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党的八大上,毛泽东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同时指出了发展生产力,是完成国家工业化,逐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途径。“中国所有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应该看它有没有帮助发展生产力。”[6]这些论述表明了生产力发展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性。后来,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发展生产力这一正确主张在“左”倾错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中被迫中断,阶级斗争替代发展生产力成了社会的主要任务,并最终导致了十年社会动荡,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尽管如此,我们不难看出,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始终高度关注生产力的发展。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原则
为人民谋福利,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典范——毛泽东,他始终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7]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切切实实解决事关人民生产生活方面的现实问题,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为人民服务”,最初于1944年9月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由毛泽东提出。随后,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进一步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提出“任何时候都要密切联系群众,把一切群众利益作为立足点,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所有工作的出发点。”[8]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工作的出发点。”[9]此后,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用最直接的、最能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服务于人民,真正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四)加强法治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
民生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严格的法制作保障。毛泽东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和维护革命秩序,就必须要有制度和法律作保障。他的这一论断,不仅指出了制度法律与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成为其实践的指导思想。第一,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参与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的制定工作,为解决当时民生领域出现的诸如婚姻、土地等问题,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第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陕甘宁边区情况的法律法规,并在这些地区采取措施,恢复、发展生产,改善民生。1937年到1945年,陕甘宁边区先后颁布了《民主政府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三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施政纲领及其它法律法规。不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边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群众的一些民生问题得到较为有效的解决。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同时,缺乏健全的保障制度,造成了民生建设的一些重大失误。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将民生问题的解决置于制度和法律框架中,不断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使民生改善的力度不断得到提升。
解决民生问题有了基本思路后,更需要有具体实践。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关注民生,并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实际,与其它共产党人一起制定并落实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有效地保障了人民切身利益。
(一)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物质基础
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其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立命之根,是农民得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毛泽东指出,谁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支持,就能最终赢得中国。早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在那些没有大地主的地方,没收小地主的土地就是土地问题的中心问题,倘如不把小地主的土地没收,农民协会不会继续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废除地主制。[10]不难看出,毛泽东下决心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928年12月,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土地革命的经验,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红色政权后的首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次年4月,又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这两部土地法的颁布,打破了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得到了解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使后进的乡村变为先进的稳固的革命阵地。
华北事件后,为调动各个社会阶层的抗战积极性,进一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反对日本侵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逐渐建立了“减租减息”的基本土地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民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激励农民参与生产劳动,积极参与抗日战争,而且有助于争取地主力量,为抗战最终胜利打下了基础。
内战爆发后,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解放全中国,1946年5月后的一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又及时把抗战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调整为“耕者有其田”。虽然它没有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但却指明了解放区在土地问题上逐步过渡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扫除农村封建土地关系的方向。
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迅速在全国开展消灭封建剥削的土改运动。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正式出台,彻底去除了具有封建剥削性质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物质保证
农业生产问题是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便不可能解决民生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开始关注农业生产,他强调,我们经济建设的首要工作是农业生产。[11]农业涉及民生国计,全党务必要重视农业生产。如果我们不重视农民和农业生产,我们就要犯错误。[12]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再次指出,整个解放区务必要重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强调要发展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发展农业,提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亲自领导农业合作化,开创了世界上把农业生产改造和人的改造相结合的先例。此后,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发展农业生产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农业生产与民生国计息息相关,发展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其中,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产量没搞上去,天下总有一天会大乱。即使在“文革”时期,毛泽东也没忘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反复告诫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生产,一定要抓紧粮食、棉花和布匹的生产,允许农民在农忙时节可以不参加一切与农业无关的会议等。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视,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物质保证。
(三)加强法制建设,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有赖于法制作保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共产党人就已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有法制作保障。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就制定并实施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例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制定了婚姻法、劳动法、土地法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基层人民政权建设,巩固和发展了民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适应全民族抗日的形势,毛泽东指示每个抗日根据地制定相关施政纲领。解放战争时期,又先后制定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和其他宪法性文件。这些法律文件保障了各解放区人民群众在政治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权益,有效促进了各解放区社会的稳定。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更加重视运用法律武器以巩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如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工会法、劳动改造条例和治安处罚、拘捕、拘留等有关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门类齐全,内容涵盖面广,不仅体现了党的政策,也涵盖了群众的实践经验,切实保障了民生问题的解决。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重要条件
社会事业是指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切身利益,通常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10个方面,是解决民生问题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着力发展社会生产的同时,还努力解决人民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问题。
在人民教育事业方面。即使在土地革命时期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仍在苏区兴办各类学校,努力提升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建国初期,我国文盲人口比例占80%,为迅速改变这一现状,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仍大力创办各级各类学校。例如,兴办不同层次的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等,尽量让工农干部和工农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956年底,接受扫盲教育的农民数量达到了6200万人,农民教育整体水平普遍提高。
在医疗卫生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动用一切力量,快速消灭天花、霍乱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流行病。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农民医疗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民生命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党中央根据毛泽东提出的“福利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初步建立了覆盖一定范围的社会福利制度。例如,职工福利补助制度、社会津贴制度和城镇居民各类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建立了文化宫、图书馆、体育场、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聋人学校和盲人学校等福利场所。这一系列举措,为民生建设和改善民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民生思想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的,既立足国情又结合现实,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性特点。毛泽东民生思想对当下我国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保障人民利益
1.立足国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最大程度维护人民利益。立足国情、统筹兼顾,既是中国共产党一向提倡的工作方法,亦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一项基本方法。我国地域辽阔,每个省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同,所以,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有关民生建设的具体政策时,务必立足于各地实情(包括自然条件、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防止一刀切。当前,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不仅要广泛深入基层,听取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集中群众智慧,而且还应立足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好各方利益关系,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迫切的问题,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实现百姓民生的改善。
2.确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切实为人民办实事。过去一段时间,在民生建设过程中,有些领导干部为了突显自己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不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违背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了使这些现象不发生,把民生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第一,要努力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着力为人民办实事。第二,务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将民生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效纳入到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指标。具体而言,考核时不能只看经济增长总量这个表面数字,还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要看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幸福感等。第三,要杜绝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求真务实,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惟有这样,民生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决。
3.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真正服务社会百姓。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政府主导。过去,政府机构冗乱,官僚作风浓重,严重影响了政府行政职能的发挥和民生建设的有序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是人民之所愿,民生建设之所需。第一,各级政府部门要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广泛深入基层,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二,要加快政府服务机制建设,完善民主参与、管理、监督、决策的制度安排和设计等,保证政府职能有效运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真正服务社会百姓。
(二)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指出,经济发展仍然是破解当前中国所有问题的核心所在。也即是说,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从全局高度认识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采取有力举措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不断夯实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
1.加大投入力度,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作用正日益显露出来。科学技术创新了生产工具,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肌体得到延长,改变了劳动组织方式,提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据有关研究:1978-2008年,我国科技进步速度年均大概5%,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1%。也就是说,在1978-2008年这30年期间,中国几乎一半的经济增长是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建设各种教育平台。作为生产力中第一要素的劳动者,要努力使科学技术外化为自己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
2.深化改革,废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由于受一些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导致在民生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不公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进一步深化改革。那么,如何深化改革?习近平提出,一是要注重改革的全面性。二是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立场和原则。通过深化改革,扫除制约发展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3.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对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理论创新。这五大发展理念内在统一,环环相扣,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整体。其中,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协调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绿色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源泉,而共享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目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才不是一句空话,才能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人民利益。
(三)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
民生建设有赖于良好的制度作保障。惟有将民生建设置于制度框架中,民生建设才会有保障。当下,我们务必以改善民生为基点,逐步构建并完善与老百姓需求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或体系,推进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保障人民的生计。第一,教育层面。在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城乡九年制教育免费制度,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全力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第二,医疗卫生层面。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基本药物遴选制度和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为人民的健康起保驾护航作用。第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想方设法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努力解决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更加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第四,加快建立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序进行;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的财政预决算制度等,保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落实到位,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241.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
[3][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136.
[4][6][7][8][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6、1079、1031、1079、1004.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5.
[10]八七会议.[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73.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1:165.
[13]蒋光贵.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1).
责任编辑:马树勋
D 641
A
1671-2994(2017)03-0020-05
2017-03-20
邹春梅(1977-),女,福建上杭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