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温丽衢接轨长三角城市群之路径
□李婧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明确指出要将长三角城市群建成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浙江省8市入围,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组成杭州都市圈,宁波、舟山、台州三市组成的宁波都市圈,仅温州、丽水、衢州(以下简称温丽衢)三市未被纳入。笔者认为,温丽衢三市紧邻长三角城市群,虽然因未被纳入而在优化布局和优先配置方面丧失了一定的能动性和话语权,但如若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借助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发展之势,仍可以取得快速发展。
一是加快规划衔接。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第一大城市群,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均为全国最大,未来还将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其发展必定是开放的,也必将会为其周边区域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温丽衢三市应加快编制相关规划,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衔接,主动承接溢出效应,与长三角城市群错位发展、有机互补,定能加快转型发展。
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是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任何区域的环境治理都不可能脱离周边区域而单独有效的解决。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温丽衢等周边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加强与衢州、丽水等地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恰恰说明了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无法与温丽衢等周边地区割裂开来。温丽衢三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现实需求,也是新常态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是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交通模式能够决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和规模分布,运输成本和出行时间的压缩也将会导致区域资源很大程度的再分配效应。长三角城市群要获得自身发展,除了完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外,畅通对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也至关重要。温丽衢是长三角城市群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以温州、丽水为例,二市是长三角城市群连接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通道,长三角城市群要加强与海峡西岸城市群间的联系,势必带动温丽二市的交通网络快速发展。温丽衢三市应抓住长三角城市群构筑综合交通网络的契机,加快构建由高铁、高速、空港等构成的区域对外大通道,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努力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连接外部的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为自身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基础条件。
四是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10.2%。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长三角城市群要全面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都市休闲区和乡村度假地,形成面向全球、引领全国的世界级旅游城市群,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国际旅游门户。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定位,为温丽衢三市的生态旅游业发展也提供了重大机遇。尤其丽衢两市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将是下阶段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温丽衢三市的生态旅游业应当向更加积极地向大众化、品质化、国际化、全域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以承载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庞大旅游资源。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