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是激发输出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返乡创业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基于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笔者对浙江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情况开展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数据监测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
监测期内,包括中国经济网、凤凰网、人民网在内共计516家新闻媒体对浙江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进行了报道,报道总量共计2438篇,月均报道量222篇;网民的点击量和评论量分别为12.89万次和1584条,月均点击量和评论量分别为1.17万次和144条。
总体上看,报道量呈逐月递增趋势,高关注度集中出现在2017年10月。主要原因可能在于:10月,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筑业小微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此项政策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
通过对500条抽样评论的倾向性分析显示,网民对浙江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评价以满意和中性为主,其中正面及中性评价为98.86%、负面评价为1.15%。总的来看,网民对浙江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全面激发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热情,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
负面评价主要是由于部分网民认为浙江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对网民评论内容①此处为剔除网民不相关评论后的有效评论内容。聚类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不”:
项目实力不强。由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多为高中以下学历水平,文化水平整体偏低,缺乏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知识,受投资资金、厂房等生产要素影响,多数创业项目起点不高,缺乏科技含量,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创业资金不足。农民工返乡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是有限的自有积累资金,租用场地、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等一次性投入需要较大笔资金。由于缺乏抵押物,受信贷条件制约,企业融资难,抵御风险能力差,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困难。
创业环境不优。返乡创业项目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同时因农村交通、物流、用水、用电、通信等配套设施不足,生活环境较差,对务工人员缺乏吸引力。
服务流程不畅。农民工返乡创办小企业包括办个体工商,要开具场地、资金证明,办理环保评估、消防和安全许可、生产许可、卫生许可以及建筑规划设计、工商登记等多项手续,须辗转多个部门,缺乏简约方便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机制。
通过对网民评论的聚类分析,“提升综合能力”“适度放宽资金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流程”是网民最为集中的建议。下阶段,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全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一是提升综合能力。成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采取“指导诊室+企业+创业者+技术人才”的培训模式,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增加对电子商务、互联网、云数据应用、市场营销等新兴行业的培训,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荐、问题诊断等创业辅导。
二是适度放宽资金政策。政府要整合各类资金建立创业基金用于创业奖励补贴,小额贷款风险和贴息,各类创业园、创客空间的建设、运行和购买服务。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商业银行开辟回乡创业专柜,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信贷服务。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已有园区,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基地、物流基础设施等创业要素,发展一批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和返乡创业园区,降低创业成本。
四是创新服务流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主体准入环境,简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降低返乡创业门槛。积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提高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