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培育浙江综合交通关联产业

2017-01-25 20:56郭鹰
浙江经济 2017年15期
关键词:关联浙江成都

□郭鹰

加速培育浙江综合交通关联产业

□郭鹰

浙江提出要构建支撑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和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打造省会到设区市高速铁路和全省空中1小时交通圈,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强省。

事实上,浙江综合交通的发展为其关联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综合交通关联产业是指与综合交通的工程设计、建设安装、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运行维护、教育培训和交通技术应用等领域相关的产业。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该产业高技术密集、资源利用效率高、产能巨大,其上游不仅涉及制造工艺及核心技术研发、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更牵连带动减震抗噪原件、高端铝型材等新材料产业和仪器仪表、传动器、轮轴、转向架和供电设备等零部件制造业;中游涉及大型工程装备、整车制造及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运行控制装备制造;下游涉及施工建设、运营管理、检测维修和设备开发调测等生产性服务业。2016年,轨道交通产业仅在装备制造环节即实现销售产值4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有望突破6500亿元,其依托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成长性产业,向上向下串连起工程建筑、规划设计和维护维修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将迅速放大2-3倍。

产业弱小的成因

目前浙江综合交通关联产业以设备制造和建筑安装两大领域为主,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综合交通建设,未形成在综合交通市场上的整体竞争优势,也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偏小。全省拥有与综合交通相关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尚未覆盖产业各个层面,未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也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相对偏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产业推进机制缺乏。浙江尚未将综合交通关联产业纳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政府引导角色不强,缺乏产业规划和配套政策,协调机制不完善,尚未在产业规划、资金筹集、体制构建和扶持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众多但规模较小。在包括整车装备、新型材料、配套零部件在内的生产制造环节,缺乏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重装成套设备,辐射带动力不强,中小企业有机配套协作力也不强。在生产服务环节,因综合交通装备的特殊性,生产制造企业控制着技术标准规范,对下游产业具有高度垄断性,浙江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劣势直接影响到生产服务环节的发展。

发展技术线路图不明确。浙江在发展综合交通关联产业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载体建设等方面,由于缺乏有机组织和系统规划,发展重点和次序不清晰,导致区域内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推动综合交通关联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领军人才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浙江综合交通关联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大师更为稀缺,在研发设计环节优势不突出,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不多,无法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在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值得借鉴的地方经验

江苏、四川等省份在培育综合交通关联产业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如“以市场换技术”“就近生产”“甲控乙供”“筑巢引凤”“强强联合”等经验,值得浙江借鉴学习。

(一)江苏无锡的经验

无锡地铁1、2号线建设,仅在设备方面,无锡本地企业就有15家参与无锡地铁建设,产品设备涉及车内照明、空调、风道和机电安装等,总计合同金额达8亿元,占设备采购金额的11.5%。通过大力扶持本地关联产业,无锡不仅有效降低了地铁建设成本,同时借助振兴地铁产业反哺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实现了地铁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土建工程产业链为例,无锡市轨道办和地铁集团将盾构机械、盾构管片就近生产,不仅带动了当地相关地铁产业的发展,也节约了长途运输的费用。此外,通过以市场换技术,引进了国内外一批一流的生产制造商落户无锡,使得盾构制造产业初具规模;考虑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相比,在产品售后服务、解决农民工工资和处置施工突发事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2号线工程中陆续引入本地建设单位,以联合体形式参与地铁站点建设,并且在一些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等建筑工程中采用本地单位;另外,对原材料采用“甲控乙供”的模式,优选生产能力强、产品品质高的本地企业,在提振本地地铁产业的基础上,也便于牢牢把握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关。

轨道交通产业涉及门类众多,很多设备产品、运营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特别是掌握在大型国企和外企手中,无锡抛出的橄榄枝是庞大的“市场诱惑”。无锡通过招标,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一流企业与本地厂商合作,目前已经顺利落实盾构机、盾构管片和屏蔽门等重点项目的本地化,并在造价咨询、联合审计、乘客信息系统等中小项目上实现了本地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强强联合,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投资成本,便于未来检修维护,也为未来地铁品质化运营提供了基础保障。无锡“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实力派的外资企业在无锡全资落户,同时也为本地实力企业寻求了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及合作伙伴,实现了强强联合。

(二)四川成都的经验

在地铁装备领域,成都地铁公司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大力支持外地轨道交通企业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和测试平台,实现本地化制造和软件开发。已吸引中车青岛四方、中车长客、卡斯柯信号、北京交控、阿尔斯通和今创集团等一大批车辆、信号、大部件、牵引系统厂商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或测试平台,特别是3号线、4号线的B型列车已在中车新津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该基地已具备年产800-1000辆城际车、地铁车的能力,同时还具备500组现代有轨电车、轻轨车的整车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50-100亿元。7号线A型铝合金列车已经在中车成都产业园下线,该产业园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50亿元。与此同时,成都地铁公司与金牛区、中铁二院、西南交大和中国中车共同发起成立“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铁二院、西南交大、中电十所和中电二十九所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大力促进轨道交通“成都研”“成都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地铁建设领域,一方面,为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电建等企业都已在成都设立子公司;另一方面,地铁工程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管件、电器开关、电线电缆、墙材、防水材料、沥青路面材料和干混沙浆混凝土等均100%使用本地产品,挖掘机、起重机、钢支撑、脚手架和模板等施工机具均在当地建材市场租赁。海瑞克、中铁装备和铁建重工等企业生产盾构的主要结构件都在成都生产、组装;管片均在成都生产。成都在地铁建设工程领域大力使用本地配套产品,极大带动了当地建材、机械装备制造、租赁等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理清产业发展路径

坚持综合交通建设与关联产业发展联动。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产业对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及先导,理清产业发展路径,制订综合交通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快交通建设、交通装备制造、交通物流和交通服务业发展,尽快将综合交通关联产业培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统筹发展,有目的、有重点地集聚关联企业和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推进关键技术、设备和服务自主化进程,提升综合交通关联产业规模和水平。

坚持开放引进与本土培育相结合。首先,抓住国内综合交通关联企业和科技、人才要素布局调整的机遇,重点引进核心骨干科研机构和企业,大力引进国外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推动省内外企业合作,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其次,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交通建设企业落户浙江,鼓励省内交通建设企业与国内知名交通建设企业加强合作,提高浙江交通建筑安装水平和能力。再次,立足浙江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积极培育高端交通装备制造业,注重优质资源整合,重点引进和培育交通重装设备企业,改造提升交通辅助设备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同时培育省内地方铁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力量,组建省级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提升运营效能,降低运营成本。最后,以浙江研究设计机构为主体,吸引更多工程设计单位或部门进驻浙江,提升交通勘测、设计、试验、评估和咨询等能力,打造浙江交通工程设计品牌。

积极帮扶企业提高拓展综合交通市场能力。在综合交通建设中,以对浙江企业设备和服务采购实行“同等优先”作为战略合作的基本条件之一,与国内央企等大型集团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联合,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培育扶持,推动浙江综合交通关联企业有效进入综合交通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坚持集聚发展与功能提升联动。引导综合交通设备研发、生产和相关服务企业向核心区域和重要平台集聚,适度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提升设备制造水平;加快发展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教育培训等服务业,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研发设计能力、集成供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关联浙江成都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奇趣搭配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智趣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