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网约车司机反映多次遭遇乘客乘坐“霸王车”,即乘客用手机小号打车,但行程结束后未付车费,打电话无法联系到当事乘客。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软件可提供手机小号,用户只需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随机获得4个甚至更多临时小号。原本是用来防骚扰的手机小号软件,却被人用来注册打车软件,借此逃避车费。
陈老伯就有此遭遇。大约一个月前,陈老伯通过滴滴接到了一个预约用车单,次日一大早如约接送了该名客人,之后却迟迟收不到付款。陈老伯说:“早上5点多一起床就去接他了,那么冷的天,结果白跑了。”陈老伯说,虽然被拖欠的车费金额也不算太高,但出事后多次投诉始终没能解决,觉得很憋屈。
司机小亚近期也在网上爆料称,自己在滴滴打车上接单后,遇到了坐“霸王车”的乘客。该乘客行程结束后一直都没有进行付款,如今已经超过半个月,打电话几次都不付款。找滴滴客服后,客服告诉小亚订单存在异常,“虽然我不是专职司机,但是每一分辛苦都应该有报酬。”
据滴滴客服介绍,滴滴会为乘客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一旦出现恶意拖欠车费问题,所使用的手机号码将被禁用。关于司机受损的车费是否可以由平台进行垫付,客服人员说,需要司机使用注册手机号进行上报,由平台审核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款小号软件用户协议中提到,使用服务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相关规定,不得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式使用本服务,否则有权停止提供服务。协议变更、中止和终止条款表明,当号码在第三方信用体系中评价较低时,软件将收回号码。
专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个性化软件层出不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少数人不正当使用。出现这类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个人征信还不够全面,没有对消费者形成约束或者惩戒。为此,软件开发企业可以加强防范设计,社会各方也要合力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引导人们规范使用软件。
网友:看到这条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小号软件还有这隐藏技能?”会不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其实,网约车无论有多严格的协议规范,它的运营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乘坐“霸王车”的经济利益涉及额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如果容忍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也会严重削弱司机和乘客间的信任,给整个网约车行业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本刊: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网约车的快速发展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出现了乘客凭借小号乘坐“霸王车”事件,估计也是网约车公司始料未及的。可尝试通过与软件公司合作,运用技术手段,在依法依规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提升其在网约车领域的征信应用,约束或激励用户使用软件,有效地解决“霸王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