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刘梦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有这样一个小城,人口不足2500人,历经三次损毁三次重建,却拥有着格拉苏蒂原创、朗格、诺莫斯等11家高级机械腕表品牌。是什么为格拉苏蒂带来如此“富有”、持久的内涵和繁荣?答案就是当地人对制表业的执着与对工匠精神的恪守。因为格拉苏蒂人深知,工匠精神已经与整座小城的命脉紧密相连。
格拉苏蒂就像一面镜子,不折不扣地反映着德国人对极致的追求和对品质的崇尚。在德国,有这样一群手艺人,做事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在德国,有这样一种精神,精益求精、力求卓越;在德国,有这样一种情怀,代代相传、经久不息——“工匠精神”让德国的品质传奇不停续写。
女工熟练地给表盘背面压印半圆花纹,她眯眼对准放大镜,紧盯着表盘,左手摇下压泵,印下一枚圆形压纹,右手微微转动表盘,左手接着摇下压泵,第二枚压纹毫厘不差地压住前一个圆形的1/4部分……双手巧妙配合,表盘上呈现出鱼鳞状的精美压纹。
“多年的经验积累让制表师有自信做到分毫不差。”在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工作人员颇感自豪地介绍说,这种被称为“珍珠纹”的打磨技艺需要多年的经验以及精湛的技艺才能习得。“珍珠纹”的花纹的深度和间隔只能通过工匠的眼睛和指尖来判断,无法借助任何工具。而对于这些制表师而言,制表图纸早就熟记于心。而通常一块表盘的背面需要压印至少三十多下,只要其中一个花纹压歪,整块表盘就会废掉。
制表师刻下的不只是精美绝伦的“珍珠纹”,更是他们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解读。在德国,这个拥有不足9000万人口,仅3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国家,却拥有2300多种享誉世界的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和强国。大到汽车,小到一颗螺丝钉,“德国制造”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深深烙在世人心中。缔造品质传奇的过程中,大量技能娴熟的工匠,是其中当之无愧的“隐形功臣”。
然而,一百年前的德国制造,却没有这样的荣耀。这个国家生产的商品,甚至因技术落后、工艺粗糙而饱受诟病,甚至被贴上“低价”“劣质”等标签。当时的场景如何,从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可以略知一二。
德国制造格拉苏蒂原创手表图
在这场全世界第一次的全球范围博览会上,各国企业在这里交流介绍产品生产,以“考察旅行”为目的的德国人,远没有交流分享的身份与底气,他们更多是从博览会获取核心技术及制造机械,回国进行仿制、山寨。此后将残次廉价的商品,销往英国和它的殖民地。为了谋求更高利润,那时的德国商人甚至还会为自己的货品贴上“英国制造”的标签,以次充好。
1887年,作为一种带有污辱性的律令,英国国会通过《商品法》明确规定,从德国出口到英国和其殖民地的产品必须标注“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试图把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货区分开来。
行业古老的冶金术
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博览会上,被誉为“机构动力学之父”的德国机械工程学家弗朗茨·勒洛也不得不承认,德国产品质量粗糙,并批评德国工业界当时的生产规则——价格低廉和假冒伪劣。
对此,在《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一书中,作者如此评价德国制造所完成的逆袭:“勒洛的话似乎在德国人中间起到了‘知耻而后勇’的功效。自那以后,德国产品的质量开始渐渐提升,与英国产品相较,性价比也不断攀升。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到了19世纪末,‘德国制造’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从‘便宜和劣质’慢慢蜕变成‘更便宜与更好’。许多德国品牌如阿司匹林、4711香 水、ODOL漱 口 水、Faber-Castell铅笔、Ibach钢琴与Beck啤酒等,甚至开始成为质量保证的代名词。作为英国当时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的张伯伦就在一份经济报告中罗列了包括服装、玻璃器皿、化工产品以及金属制品等在内的十多种物美价廉的德国商品。”
德国自此走上“质”造之路。
现如今,提起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流行的德国姓氏的共同点就在于,在德语里,它们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其实在德国,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移势易,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
正是在德国“手艺人”基本精神的带动下,德国工业发展焕发着强大的品牌魅力,也助力了它长期的出口霸主地位。
今天,德国经济结构中30%为制造业,如果算上出口,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年初,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2016年贸易数据显示,德国出口额再创新高,达1.2万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进口额为9546亿欧元,贸易顺差再创新高。7分钟理财首席分析师潘珂认为:“德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凭借长期以来形成的制造业优势,几十年来,贸易出口额高居世界第一,被誉为‘出口冠军’。”
德国制造的标志性车款--大众甲壳虫系列
谈到德国众多享誉世界的品牌,大家首先会想到大众、西门子、宝马和奔驰等大型跨国企业,但实际上,德国的经济命脉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百万家中小型企业。不管是就业人数、学徒生数量,还是出口比例,它们都不逊色于大型跨国企业。中小企业对德国经济的贡献到底有多大?来自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德国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德国70%的就业岗位,提供了80%的岗位培训,发明或改良了近75%的专利。
而这些中小型企业中隐藏着一批无名英雄,不为外界所关注,却几乎完全主宰其所在的细分市场,被称为“隐形冠军”。记者翻阅大量材料后发现,“隐形冠军”的特点在于:一是多为家族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二是长期专注于某一“缝隙市场”,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
这两个特点在世界知名管风琴制造商Johannes Klais Orgelbau(以下称Klais公司)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院和教堂的管风琴都是由这家公司负责制作。在130多年的岁月中,Klais公司制造、安装和修缮过的管风琴作品超过1900台,小到名不见经传的社区礼拜堂,大到闻名遐迩的科隆大教堂。
Klais公司坐落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南部、西德首都波恩市区一条恬美的街道上,若不是房屋外墙上“Johannes Klais Orgelbau” 的字样,很难将它同周围一栋栋娴雅的民宅区分开来。菲利普·克莱斯是Klais公司如今的“掌门人”。自从1883年菲利普的曾祖父创办了这家公司,传到菲利普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重长期规划、决策与执行的高度统一都被认为是德国家族企业带来的好处。家族企业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则是企业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自于企业营造出的一种“家庭氛围”。
《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一书中写道,在Klais公司院子的墙壁上整齐地悬挂着65个人的照片,从新加入的学徒到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每一个都笑容可掬。而公司所在的这幢建于1896年的祖屋,既是制造管风琴的车间,也是菲利普和家人的住所,这种“家”与“公司”相连的构造是其曾祖父留下的传统。德国公司中的这种“家的感觉”,可以增加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除了归属感,“家的感觉”也拉近了员工与企业主以及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一种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得以铺开。
为了保证自家管风琴的品质,菲利普的曾祖父坚持只从外部采购木材、锡块等制琴的原材料,而整个制造工序——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拼装——则全部在自己的车间内独立完成。这一方法被一直沿用到现在。
除了在“硬件”上下功夫,菲利普在“软件”上也费尽心思。每建造一台管风琴都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他和他的工程师团队会前往客户所在的国家,学习和理解当地的文化,力求把这种文化融进产品之中。
除了家族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专注精神,德国企业在客户关系、研发创新、质量管理等方面,也有其鲜明特色。比如,在客户关系上,诸多中小企业都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作为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
2004年,Klais公司赢得了北京国家大剧院管风琴的建造合同,并在历时三年后完成了这台亚洲最大管风琴的制造与安装。菲利普希望这一作品不仅能符合客户的需求,更能超越客户的需求。“我们的琴要让他们在几十年后仍感到满足和自豪,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德国制造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如此长时间在全球保持领先?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东南亚地区经理奥利弗·瓦克认为,“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制造成功的关键因素。
所谓“二元制”教育是指学生一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其本质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二元制”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联系,保证学生有机会进行一线生产实践。
德国小学生小学4年毕业之后就将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进入文理中学,走上通往大学的道路。更多的学生则流向了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中学,这部分学生中学毕业之后或者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深造。
据统计,全德国有55.7%的适龄学生接受职教培训。其中140万学生在全国330个经认可的职业类别岗位上受训。这些接受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能够实现高达95%的就业率。在德国的210万家企业中,有21.3%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活动,许多是大中型企业。
“二元制”由企校合作办学、共同完成,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企业是主导方,学校是辅助方。企业与学生首先要签订培训合同,接受其为企业的学徒工,然后学生再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学生在职业学校期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部分依附课程的实践课。这期间,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以“学徒”身份在职业岗位上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传统的“师父带徒弟”与职业教育结合,相得益彰。
虽然名义为“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培训阶段实际上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师父”传授给学徒的都是当下应用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在学校的理论知识指导下,通过企业的实习和培训,取得职业认证资格后实际上就成为各个岗位上合格的技师。
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博世集团(Bosch)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和包装机械制造商。该企业有大量毕业于应用技术大学,接受“二元制”职业教育后入职的工程师。26岁的托马斯负责新款车型碰撞模拟技术。他毕业于斯图加特郊县的埃斯林根(Esslingen)应用技术大学,在正式入职博世之前,作为该校学生已经在博世接受了两年的职业技术培训,因此一入职就已是“老员工”了。
和托马斯一样,如今约三分之二的德国年轻人通过2年~3年的“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后,进入制造业。他们熟练掌握维修、组装、操作等制造业必备技能,成为奠定“德国制造”这一品牌的基础,他们不会因“蓝领”的身份而受到歧视。
德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并不等同于低学历和低收入。以应用科学大学为例,学业合格者同样可以获得硕士等高等教育学位。应用科学大学为德国输送了七成左右的工程师,这类大学也被称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
被称作德国“工程师摇篮”的应用技术大学,成为发展“二元制”教育体系的保障。应用技术大学专注于理工科专业,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实践,培养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现在,德国产业一线七成左右的工程师都毕业于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内容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导向,除了规定学生必须上实践课,定期参观考察企业,更保障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
作为制造业强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质量的人才,而这种职业教育体系也为孜孜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奠定了基础。
匠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是一种很执着、专注的品质,专注于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不躁、恒久专一。“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无疑与工匠们宁愿牺牲企业的发展速度,也要保证产品的品质的价值取舍分不开。而正是这份对于产品本身的注重,才成就了“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