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价值维度论域中的需要理论探析

2017-01-25 10:48刘凯丽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论域唯物史观马克思

李 敏,刘凯丽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太原 030024)

唯物史观价值维度论域中的需要理论探析

李 敏,刘凯丽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太原 030024)

唯物史观的当代理论形态,亦即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凸显了需要理论在唯物史观论域的重要意义。在唯物史观论域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起点是运用语言学转向的思路和人类学的当代研究成果,科学地界定研究对象,并对需要和欲望加以严格辨析,进而建立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科学地认识需要的本质和规律,对当代生命共同体构建和理想信念重建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唯物史观;价值维度;需要理论;人的需要;生命共同体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和重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以人的发展促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社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违背唯物史观,离开人内在的发展需要而空谈理想信念,从而失却科学和理性的本色。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梳理唯物史观的需要理论,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进而为重塑党员干部的精神世界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一、唯物史观价值维度与人的需要

唯物史观是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1〕,这一原理以马克思的文本为依据,已经得到学界的公认。但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即价值维度的理论建构如何体现唯物史观的立场,其基础问题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简而言之,价值是需要的满足及其程度。因此,价值维度必然以需要理论为基础。

就实质而言,价值维度解决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定位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最终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三个主题密不可分,只是由于历史任务的转变,各个主题在不同时期凸显的程度有所不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发展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的焦点议题。那么应如何看待人的发展问题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3〕,在《资本论》中也提出“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4〕,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就是人的发展的方向。但由此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什么是人性呢?在马克思看来,“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简言之,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马克思历来重视需要的作用,他把人的自然需要称之为“人的一般本性”,把人的社会需要称之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认为需要是人作为“生产者的素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具体需要决定了人的各种具体活动和日常行为的具体目的,人生的根本需要则决定了人生的根本目的,需要构成了人生价值的最终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之科学价值

哲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三次基本转向,即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根据语言学转向的要求,必须严格区分需要和欲望。需要和欲望具有根本的不同。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就是人本身,而欲望则是实现需要的一种心理形式。价值是需要的满足及其程度,但我们不能说价值是欲望的满足及其程度,因而需要和欲望具有完全不同的语义功能和价值。

理论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语言学方法而得到解决,需要理论必须奠基于当代人类学知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6〕。从无机物到生命,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都有其客观的发展史。植物有需要,但是没有欲望,这就清晰地证明了需要和欲望的区别,从而把心理学解释完全从需要的本质中排除出去。人类历史是需要和欲望相互分离又相互冲突的历史,即需要的满足一定有价值,而贪欲必然没有价值,需要具有客观性,其理论价值在于回答了“人本身”是什么。

对需要作出客观性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便具有了为人们所接受的可能,以辩证法为内容的物质规律在其中显现出有效性。更多不意味着更好,人的需要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理解有限性,特别是物质需要的有限性,有助于克制向大自然的索取,自觉超越某种需要,兼顾别种需要和冲动,例如爱、审美以及自我完善,这有利于人的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社会和谐。马斯洛理论最薄弱之处就是割裂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混淆了需要的分类和分层,它的出路在于结合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把需要理解为层次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在每个层次都包含多种基本需要。

三、唯物史观论域中需要理论之现实意义

阶级斗争、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题,毋庸讳言,主题间的转换不会完全自觉。当代中国正处于从生产力发展向人的发展转换的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便是这一转换缺乏自觉性的明证。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事件无过于雾霾,口罩在北京趋于普及,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便携式“防毒面具”。2013年“两会”期间北京版的“沁园春·霾”是生态危机的艺术化。人们的这一行为充其量是一种个体反应,相比之下,北京的雾霾只是局部现象,使之陷入“十面霾伏”的整个华北空气污染才是根本。“多少年一遇”是表示自然灾害级别的一个专业用语,现在“数十年一遇”的事不计其数,“百年一遇”越来越多。如果人类不赶快警醒,“千年一遇”也不会遥远,那时,生态危机的高潮也就到来了。生态文明固然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但如果过分追求欲望的满足,而看不到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换言之,科学理解人的发展规律才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出路。需要和欲望有严格区别,需要不是心理现象,只有从需要及其规律出发,而不是从欲望出发,才能克服人的贪婪,减少物质消耗,从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与生态危机可以“媲美”的是道德危机。与过去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德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即社会整体上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宝马女孩”的故事或许包含着小市民的挣扎,而“表哥”就纯粹是人的贪婪。道德提升有赖于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但是“裸捐”在某些国家蔚然成风,说明道德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最终要解决“想”的问题。例如反腐败斗争的关键一环就是解决干部“不想腐”的问题。而道德一般地涉及欲望问题,古人称之为“理欲之辩”。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共产党人的‘心学’”〔7〕问题,表明这一问题在当代得到了中央领导层的高度关注。要真正解决理欲之辩,必须找到它的当代形式,即把需要和欲望加以明确区分,从而把理欲之辩从人的外部矛盾转换为内部矛盾,道德力量也就从外部的理转换为人本身,而人的需要作为内在于人的理,便成为更加积极的力量。

〔1〕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37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7〕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3-13.

责任编辑 冯耀明

A81

A

1009-1203(2017)03-0101-02

2017-04-10

李 敏(1973-),女,山西陵川人,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刘凯丽(1992-),女,河南开封人,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论域唯物史观马克思
马克思像
基于Simulink变论域算法仿真技术研究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着舰指挥官非对称变论域模糊引导技术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Taylor逼近型内模PID算法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双论域上基于加权粒度的多粒度粗糙集*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