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状况的变化及其启示

2017-01-25 10:00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

佟 磊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状况的变化及其启示

佟 磊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俄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月革命加快了俄国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和目的性,印证了俄国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和决定性,增强了俄国社会交往的进步性和时代性。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状况的变化说明,从政治维度来讲,更需要强调重视政治手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经济维度来讲,更需要强调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从民族文化维度来讲,更需要强调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

十月革命;俄国;社会状况

今年是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从狭义上来讲,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1〕173,“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2〕,它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十月革命的历史概念为基础,通过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三个维度对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十月革命对俄国的社会影响及启示。

本文中“十月革命前后”是从时间跨度来讲的,以十月革命的狭义内涵为原点,向前到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向后到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研究此段时间内俄国社会状况发生的变化:从政治维度来讲,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加快了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和目的性;从经济维度来讲,由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印证了俄国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和决定性;从民族文化维度来讲,由大国沙文主义转变为民族平等的民族制度,十月革命促进了社会交往的进步性和时代性。由此可见,十月革命具有必然性、革命性与进步性,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从俄国变革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错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下去,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十月革命加快了俄国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和目的性

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进程。它主要体现在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基本矛盾而推动社会的运动,其总体趋势是:社会是不断向前推进与发展的,现代性和目的性与之相伴,它最终实现社会意识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过渡与演化。十月革命使俄国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行列,与传统社会有着根本区别;十月革命使俄国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行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十月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政治上结束了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将苏维埃政权合法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突破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而进入更高级别的社会主义社会,使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与目的性相结合。社会发展的现代性是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社会,目的性是指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是改变了政治局面。两种势力并存局面的结束,使俄国社会发展超越了传统社会。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采取了任何一个成功政党所遵从的法则,答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许诺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和平、土地和面包,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同时,布尔什维克以“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为口号,这就意味着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有反动性质的临时政府在人民的不断觉醒与斗争中被推翻,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得以建立。

二是改变了政治体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俄国社会形态对立于资本主义社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的建立是十月革命的第一个胜利成果,它“使地球上一亿人首先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和帝国主义世界”〔1〕175。苏俄的历史见证了社会主义国家从无到有、从弱小开始向强大过渡,历史功绩不可否认。第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将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建立国家变为现实;第二,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第三,首创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形式,体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互斗争的结果,彻底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工农政党掌握国家政权,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社会,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第四,完成诸多历史任务,对内镇压反动派、对外防御侵略和颠覆,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政治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正如列宁所说:“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使人类摆脱资本的桎梏和帝国主义战争。”〔1〕173

三是改变了政治力量对比。布尔什维克执掌政权,使俄国社会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在1917年立宪会议选举中,所有的社会主义政党共获得了85%的席位,而首要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及其盟友只获得了5%的席位。当然,人们心中的社会主义概念是大有差别的,有的人对它的认识相当模糊,这里面甚至包括最大的社会主义政党的成员。但必须强调的是,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思想在当时征服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十月革命付出微小的血的代价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苏维埃代表大会从被取缔的临时政府手中接管了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四是改变了政治矛盾的结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反动势力开始围攻苏维埃政权。但是,这种围攻不但没有削弱苏维埃的力量,反而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其原因在于这些抵抗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反动势力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成分相当复杂,难以形成核心力量。在国内,不仅存在政治对手和军事对手,而且在农民、工人和非俄罗斯族的少数民族中间也有反对派;在国外,主要指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捷克、波兰等军团和英国、法国、美国等武装力量。(2)反动势力活动组织得都很松散,彼此孤立,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3)反动势力目标不统一。国内反动势力主要是反对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国外反动势力主要是为了保护协约国所提供的装备及俄国资源不要落入德国人之手。这样,国内与国外反动势力的目标完全不一致,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

总之,十月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开启了俄国社会现代化的新阶段,并且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二、十月革命印证了俄国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和决定性

社会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其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客观存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是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急需解决的问题。列宁认为,“在用革命手段争得了共和制和民主制的20世纪的俄国,不走向社会主义,不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站在原地不动是不可能的”〔3〕,所采取的“一切都是导向社会主义的措施”〔4〕95。而列宁所认为的社会主义主要是指实现大机器生产条件下的生产社会化,其思路是,社会首先要占有生产资料,这样,商品生产就会被迫消除;没有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社会生产就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生产和分配,进而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同时,列宁还认为,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与人民群众的革命能动性来实现社会主义,这一点是不难做到的。然而,在运用政策与行政命令不断满足于国有化的进程中,创造一个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和市场的经济环境,建立一个纯之又纯的国家计划内的产品与分配,这仅仅是列宁“直接过渡社会主义”的主观愿望与想法,其实现的难度比较大。为此新政权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实现生产资料的国有化,这是俄国社会存在的客观性要求。列宁将国有化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生产资料国有化,比如将土地、粮食和生产工具等变成全民的财产;其次是将行业国有化,比如银行国有化、工业国有化和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等;最后是产品国有化,将农业和工业产品控制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以实现一系列的强制经济措施。到1920年,苏俄工业实际上就已经全面“国有化”了〔4〕52,121。

二是改变了商品经济。大力发展计划经济,这是俄国社会存在的决定性要求。列宁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就是取缔市场经济,大力发展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经济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实行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由市场决定而导致的。对此,要消灭市场经济,建立计划经济体系。(1)设立全国范围的管理总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管理总局,在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控制,从而取消了市场和货币,进而达到由中央政府机关统一计划和安排全国各地的工业和农业生产生活。(2)颁布相应法令。如颁布了统一消费配给的法令,在全国范围内食品和生活用品全部实行由政府统一发放;发布撤销银行、废除货币的法令。(3)提供免费物资和公共服务。比如,提供免费的膳食、水、电和住房等物资,还有免费的教育、邮电和铁路等公共服务。

三是改变了产品分配原则。创建按劳分配原则,这是俄国社会存在的决定性要求。大力提倡“不劳动者不得食”,列宁提出,“凡属富有阶级者(即每月收入在500卢布以上者,拥有城市不动产、股票或1000卢布以上现款者),以及银行、股份企业、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职员”,都要参加一定数量的劳动,比如“义务劳动”或苏维埃机关指定的工作。若有违反,“每次罚5000卢布以下现金,处一年以下徒刑或押送前线”〔4〕158。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在已有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需要。

三、十月革命增强了俄国社会交往的进步性和时代性

社会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代表国家,国家内部集聚着诸多的民族矛盾,社会交往状态不良。对内压迫非俄罗斯民族,排斥其他民族的语言,对外侵略周边的小国弱国。可以说,十月革命是因俄国社会矛盾积聚而爆发的,具有社会历史必然性。因此,布尔什维克必须调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形成良性的社会交往状态,集中力量,保卫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

一是改变了民族政策,确立民族平等的政治制度,为实现良性社会交往提供了制度保证。“民族平等”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后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1917年11月2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规定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使各族人民完全摆脱民族压迫。该宣言体现了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原则,废除了地主、资产阶级的民族压迫政策,它为苏维埃政权在各民族地区的胜利、为建立俄国各民族之间完全新型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针对沙皇政府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11月20日,列宁和斯大林联合签署了《告俄罗斯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强调一切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的信仰和习惯、民族制度和文化制度是自由的和不可侵犯的。

二是改变了民族态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为实现良性交往提供了文化保障。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拨出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帮助落后的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帮助非俄罗斯各族劳动群众赶上走在前面的俄国中部。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和巩固适合少数民族的苏维埃国家制度;建立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由熟悉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心理的本地人组成的法院、行政经济和政权机关;广泛地建立和发展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普通教育性质及职业技术性质的训练班和学校;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为60多个民族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将难拼、难写和难认的阿拉伯字母改为拉丁字母〔5〕。少数民族地区以本民族的语言为根基,以本民族治理本民族的方式,大力促进民族进步,缩小民族间的差异。

三是改变了对外政策,谋求和平发展,为实现良性交往提供了环境保障。十月革命后,作为协约国成员国的俄国面临着是继续还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选择问题。当时俄军的军纪已经非常涣散,士兵与军官的矛盾尖锐,大量士兵希望结束战争;然而许多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和左翼社会革命党人都主张继续参战,认为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列宁提出退出战争,寻求和平。列宁向协约国阵营提出求和的意愿,但是协约国阵营没有理睬,实际上,协约国根本没有重视苏维埃政权,更不希望它能够生存下去。列宁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单独与德国进行谈判。德国先后两次提出苛刻条件,并以军事手段相逼。列宁始终坚持与德国签订合约退出战争,但其意见得不到中央多数委员的支持,为此,列宁提出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用自己的权威和决心逼迫中央委员会通过其意见,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条约包括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导致苏俄放弃了沙俄的既得利益,失去了1/3的可耕地和人口〔6〕。同时,此条约将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从附属国的地位转变为独立国家,处理国际问题的方法由战争转变为谈判。虽然苏俄作出了牺牲,但换取了难得的和平环境。

总之,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社会交往中民族之间的政策,为实现良性社会交往提供了文化基础与和平环境。

四、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状况变化的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是解决俄国国内诸多问题与矛盾集聚的产物,它解决了四大问题:(1)摆脱民族与国家的危机;(2)确定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方向;(3)确立民族与国家的政治领导者;(4)实现民族与国家的繁荣发展。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状况发生的变化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从政治维度来讲,更需要强调政治手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进步,社会的主要变化可总结为两个“不能继续”和两个“已经”,即沙皇统治者不能继续统治、人们原有的生活模式不能继续保持,革命形势已经形成、布尔什维克已经成熟。其主要特点有二:一是苏维埃政府靠政治强力执行是其变化的最重要特点,运用经济以外的政治手段迅速地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取消市场、货币,代之以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和农业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确立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二是人民群众在不断的斗争过程中认识到,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权,愿意牺牲个人一定的利益服从政治大局,只有保卫了苏维埃政权,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前线的需要和后方城市居民生活用品的供给,从而保证对内对外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政权建立的最根本原因是苏维埃政府在特殊环境下采取了正确的政治手段解决经济和政治问题。

从经济维度来讲,更需要强调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是发展与进步的,其历史消极影响也不能视而不见。俄国社会更多地强调经济平等,而较少倡导个人自由;废除了经济精英的实力,增强了政治精英的权力。在这一过程中,主观意愿方面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不断加速与拓展,其不利影响有二:一方面,在经济上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持续的国有化措施严重伤害,政治强力已经不能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倒逼政府改变政策,实行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布尔什维克统一政治领导机构,将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合并,控制各级权力岗位;形成了列宁主导书记处和组织局、书记处和组织局领导中央全会、中央全会领导代表大会的逆向结构。这样一来,以党代政、高度集权的政治局面初露端倪,为日后的高度集权模式奠定了基础。因此,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处理好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的关系问题。

从民族文化维度来讲,更需要强调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宣传社会主义、崇尚各民族间的平等、谋求和平发展和制定相关制度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缩小了对立范围,使各民族紧紧围绕在苏维埃政府的周围;二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进步,强大了自己的力量,削弱了对立的势力,使各民族获得了苏维埃政府的支持;三是赢得了和平的社会环境,加强了自己的建设,缩小了与对立者的差距,增强了苏维埃政府的实力。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指导思想。

从狭义的历史事件角度来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它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摆脱了民族危机和国家危机,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苏维埃的无产阶级领导,具有必然性、革命性与进步性。然而,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民族发展与国家繁荣的过程中走了弯路、犯了错误,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但这并不能说十月革命就是失败的。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分析和对待人类历史上的这场深刻变革,把十月革命开创的道路和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下去,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列宁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3.

〔3〕列宁全集:第 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8.

〔4〕列宁全集:第 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张建华.俄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53-154.

〔6〕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M〕.杨烨,卿文辉,王 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469.

责任编辑 周 荣

D15

A

1009-1203(2017)05-0015-04

2017-08-09

佟 磊(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发展理论、知识社会学。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图志
图志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和土地革命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苏维埃”在中国的引入和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