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述评

2017-01-25 02:50孙全胜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者理论空间

孙全胜

(东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述评

孙全胜

(东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空间生产”批判思潮是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批判的潮流,它由列斐伏尔开启,经过哈维、苏贾等人的继承发展,目前仍在演进之中。国内外学界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地理学、城市学、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展开。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推动我们在未来展开高效而深入的“空间研究”。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形态;研究现状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积淀,至今已有丰富的理论成果。列斐伏尔是从日常生活角度审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空间生产及其问题的,其关注点在于:如何实现“空间正义”?尽管列斐伏尔在其他文本中对“空间生产”也有考察,如《空间与政治》等,但毋庸置疑,《空间的生产》是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生产”论述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本。因此,国内外学界对“空间生产”的研究及其成果,通常与《空间的生产》的解读联系在一起。

一、国外学界研究现状

1.关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研究

国外学者从城市学、文化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角度阐释了“空间生产”,但在“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方面成果仍较少。

“空间生产”理论深深影响着国外学界,尤其是对美国学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早在1970年代,西欧学界就在此影响之下,对空间生产过程作了初步探讨。在亚洲,日本学界也很重视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文本的翻译和解读。大阪产业大学经济学教授斋藤日出治于2000年翻译出版了《空间的生产》一书。经济学者高桥毅则对空间范畴的形成历史作了解说。地理学者石水照雄编写了《城市空间体系》一书,利用列斐伏尔社会空间观点,对日本战后的城市空间变迁作了详细考察。城市地理学者长谷川利用“空间生产”研究现代城市的空间系统,并于1990年出版《现代城市的空间系统》一书。城市社会学者山本浩将空间经验阐释为身体体验,并于1999年出版《空间经验——从身体体验出发》一书。由此可见,日本学界对“空间生产”已经有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地理学对“空间生产”作了更深入的考察,亦有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学界,列斐伏尔最先被学者熟知的思想,是其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这种理论也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但是,随着解构主义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他被排斥到法国主流思潮边缘,直到晚年提出“空间生产”,才又重新吸引学者的关注目光。“空间生产”理论发端于西欧,却在美国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和影响,这或许与美国的城市化特征最明显有关。用法语写作的列斐伏尔,起初在英语世界并没有掀起太多热潮,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改观。此后,一大批英语学者对“空间生产”作了介绍和解读,而法语学者主要从城市社会学视角理解“空间生产”。

首先,从城市学视角考察“空间生产”。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爱德华·苏贾、大卫·哈维、马克·戈特迪纳、斯图亚特·埃尔登等。哈维在继承列斐伏尔观点的前提下,研究了资本支配下的城市空间生产过程,详细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较少论述的关于城市空间对空间生产的影响问题。他认为,马克思更关注宏观历史进程,而对微观地理问题兴趣不大。他指出:至今,公平、正义等范畴并没有从人们的社会空间和日常生活中消逝,而城市空间生产就是不同阶级在空间上的利益强夺,是各个阶层的人的残酷争夺。[1](P42)苏贾试图解构城市空间生产的技术性,建构批判性的后现代城市学。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研究》中,他就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作了研究。在《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中,他运用马克思资本批判思路,透视了城市空间生产过程及其问题。[2](P461)在《城市与乡村:一个跨文化的社会运动理论》中,他比较了城市空间生产运动中城市和乡村的地位。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戈特迪纳和雷·哈奇森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拓展了城市空间批判研究的视域。在《新城市社会学》中,他们开创性地研究了社会空间模型,并凭借社会空间模型对城市空间生产作了审视,创造了一个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现实的空间批判理论模式。马克·戈特迪纳还考察了城市空间、空间生产和空间社会性意义三者的辩证联系。法国学者安迪·梅里菲尔德在《多元的城市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中,用马克思的观点解读城市空间。英国学者德雷克·格利高里和迈克·迪尔则发展了列斐伏尔的空间辩证法。英国学者彼得·桑德斯的《社会理论与城市问题》具体介绍了城市社会学流派,并着重介绍了列斐伏尔等人的城市空间社会学观点。总之,如同美国学者理查德·皮特总结的:他们从城市学视角理解列斐伏尔“空间生产”。

其次,从社会学视角考察“空间生产”。这一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安迪兹·热兰尼、德雷克·格利高里、居伊·德波、让·鲍德里亚等。英国学者安迪兹·热兰尼指出了“空间生产”对社会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在《空间和社会学理论》中,他指出,列斐伏尔开启了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极大地拓展了社会学的研究视域。法国学者德波指出,景观支撑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存在。在随后的《景观社会的评论》中,他进一步深化了景观社会批判理论,并考察了景观的当代布展模式。法国学者鲍德里亚的社会批判在列斐伏尔理论基础上,由对资本运行方式的考察起始,逐步进入到对后现代消费社会生产机制的阐释,在研究中逐渐调整了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的宏观叙事角度,提出消费社会的符号生产经济学批判。他以总体的角度阐释了陷入后工业社会消费体系中的人的悲惨生存景象。在《物体系》中,他着力研究消费社会中的符号生产系统,这使他的批判经历了由消费社会理论向媒介符号理论的转变,由此提出了“拟像”从仿造到生产再到仿拟这样一种不断转换模式的过程。[3](P1)英国学者德雷克·格利高里则关注空间生产下的社会关系和空间系统的联系。他阐释了“时空社会学”,并以之拓展了当代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法国学者安德列·高兹考察了空间生产对社会环境的破坏。[4](P21)总之,结合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空间生产问题,德波、鲍德里亚等人对当代社会的生产机制进行了考察。

再次,从文化学视角考察了“空间生产”。这一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安东尼·吉登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迈克·布朗、米歇尔·福柯等。英国学者迈克·布朗从文化学角度解读地理空间。在《文化地理学》中,他详尽考察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并把文化看作日常生活情境中可测量的现实因素。法国学者福柯注重从人类文化史视角审视空间生产过程及其矛盾。美国学者詹姆逊认为,列斐伏尔指出了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并凭借历史辩证法的分析方法,反思人类社会环境与历史文化的互动关系。[5](P89)哈维则指出,空间范畴是和文化观念紧紧捆绑于一起的。总之,吉登斯、布朗、福柯等人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生产机制进行了考察。

最后,从地理学视角考察“空间生产”。这一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大卫·哈维、段义孚、尼尔·布伦纳、尼尔·史密斯等。哈维提出“时空压缩”范畴,研究了资本的全球性不平衡地理发展,把“空间生产”的研究视域延伸到全球地理空间。他指出,人们很早以来就期望能够实现空间乌托邦。他概述了一个新型的空间乌托邦思想,给空间建构涂抹上个人理想色彩,详尽阐释了自己的希望地理学。他认为,希望地理学要好过空间乌托邦,胜过那些退缩和消极的理论。苏贾严厉批评历史决定论,竭力建构一种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地理学,并注重分析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他以洛杉矶等现代性大都市为考察对象,阐释了现代性的都市生活,并明确了都市生活的地理性和都市生活的六种话语。他对列斐伏尔等人的空间批判理论作了考察,并主张重新反思社会、时间、空间的互动机制。以苏贾为代表的后现代经济地理学的都市批判,日益变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视域。法国学者傅蓟塔则考察了地理学的经济意义,并对经济地理学的形成历史作了概括。美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探讨了人的主观情感和地理环境的关联,拓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视域。在《恐惧景观》中,他分析了人对地理景观的惊骇和惧怕。在《空间与地方》中,指出空间与地方是相互依赖的:空间需要不同地方的交换和迁移,地方需要空间彰显其存在。

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西方学者还探讨了网络等虚拟空间现象。卡斯特指认当代社会是网络社会,并注重考察网络高技术与空间生产的关联。在《网络社会的兴起》中,他阐释了网络社会的机制,并对社会、网络技术、空间的辩证关系作了考察。苏贾用“第三空间”范畴概括网络等虚拟社会。美国学者迈克尔·本尼迪克特考察了网络空间生产的形成和建设问题。他对网络空间做了9种界定,并指出,网络空间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为资本增殖创造条件。哈维研究了后现代社会境遇下的空间重组问题。美国学者莎朗·佐京则考察了后现代境遇下城市空间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人的城市生活困境。她在2010年出版了《裸城:真实都市空间的死与生》,此书是对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的戏仿。

国外学界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进行考察的时代背景,是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迅速扩张。“空间生产”理论由马克思社会空间批判、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等发端而来,并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得到详细论述。国外学者通过多种视角考察空间生产过程及其问题,从而完善了“空间生产”理论。

2.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

国外学者从理论形态视角研究“空间生产”的成果较少,研究主要侧重于阐述“空间生产”的政治批判主题、资本批判主题及对空间生产的反生态本质的深刻揭示,并倡导构建空间正义等价值诉求。

首先,从空间生产和政治关系角度界定“空间生产”的理论主题。国外学者认为列斐伏尔“空间生产”中蕴涵着空间政治批判主题,他们沿着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批判思路,考察空间生产和政治的关系。哈维注重考察空间生产和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关系:“新自由主义”国家不断制造出剥削性的空间,以达到资本主义的政治霸权,形成帝国式的统治。[6](P36)英国学者雷克斯和摩尔把城市当作空间生产和社会政治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并提出住房阶级理论。他们指出,居住条件的好坏,引发了住房中的阶级冲突。英国学者鲍勃·雅索普立足于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政治生态特征,提出策略本质主义以纠正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偏差,并运用新系统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过程,阐释了政治模式对资本增殖的作用,从而强化了国家的自主性与社会性等方面的研究,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新视域。法国学者罗伯·司米德从情感社会学角度介绍了“空间生产”理论,并认为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体现着爱和斗争。福柯在《空间、知识、权力》中指出,空间是权力、技术和知识联系的中介,空间范畴在世俗化的同时,仍保留着一些神圣空间。[7](P19)在《安全、领土与人口》中,他探讨的依旧是国家政治权力治理问题,即对人的治理和人口增长等问题作了考察。福柯从相反的角度理解克劳塞维茨提出的“战争代表着政治的持续”这一思想,认为政治代表着战争的延续和调和。

其次,从空间生产和资本关系角度界定“空间生产”的理论主题。国外学者还认为列斐伏尔“空间生产”蕴涵着资本批判主题,他们对空间生产和资本的关系也作了一些考察,认为空间生产和资本增殖结成了紧密同盟。哈维指出,空间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同是人类社会历程的推动力量,却有着不同过程,二者构成辩证的互动机制,呈现着二律背反状态。[8](P184)鲍德里亚考察了发达工业社会的符号生产对政治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他沿袭景观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路,研究了符号生产机制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意义,并指出符号生产形成了抽象的差异性社会空间结构,从而在符号意义上深化了物质生产结构理论。[9](P1)

再次,从空间生产和生态关系角度界定“空间生产”的理论主题。国外学者还认为列斐伏尔“空间生产”彰显着生态批判主题,他们对空间生产和生态的关系也作了考察。奥康纳考察了空间生产带来的生态问题,深化了马克思的生态批判思想,指出马克思、列斐伏尔等学者注意到了人类生产实践造成的自然生态失衡和自然空间异化。空间生产毁坏自然生态平衡,引发很多生态问题。哈维考察了环境正义和空间生产的关系,倡导建立和谐空间来实现环境正义。

二、国内学界研究现状

列斐伏尔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身份,让他的一些思想很早就传入了国内学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内学者就翻译了他的一些美学和哲学著作,并把他的美学思想称为人本主义美学。学者们认为,列斐伏尔将美学和艺术当作消除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策略,完善了马克思的资本批判。20世纪70~90年代,学者们又翻译出版了列斐伏尔的政治革命与国家解放的著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界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涌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日常生活的学者及著作。例如,南京大学刘怀玉阐释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演变历程及空间转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宁论述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相关范畴和基本观念,并对“空间生产”的理论脉络作了阐释。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的快速进行,学者们更关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当代价值。

1.关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研究

“空间生产”理论对国内学界产生影响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国内学界对“空间生产”理论的考察大多呈现在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著作不多,集中于介绍,并且很零散。进入21世纪以来,“空间生产”一词进入城市学、建筑学、规划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领域中,国内学者对“空间生产”考察的视角也日益多元。2001年由包亚明等学者所著的《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是关于“空间生产”的较早解读和具体应用性研究。包亚明还主持了“都市与文化”丛书的编纂,其中第2辑以“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为选题,系统地选编了从列斐伏尔到哈维的西方空间生产批判观点。最近几年,对“空间生产”理论进行解读的论文和专著逐渐增多。2010年《学习与探索》杂志第1期集中发表了车玉玲、陈忠、高峰、孙江、尤作欣、庄友刚等6位学者的关于“空间生产”的文章,引领这一思想的研究走向高潮。这些都表明国内学界对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并正在由翻译和解读走向系统理解和具体应用。

随着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文本不断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学者们更深入地探讨其理论的现实意义以及它自身演变的逻辑理路,同时更深刻地意识到“空间生产”理论对当代城市社会学的开创意义。在国内学界,对“空间生产”理论的理解,在早期,曾经有两种对立的态度。一些人坚决认同该种理论的批判思路,高声赞扬列斐伏尔对空间生产问题的深刻揭示,但那时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的趋势还不明显。而另一些人则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断然否定该理论的阶级立场,厉声斥责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批判的“无关紧要”,以致于将他看成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代言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加强,学者们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客观性和包容性。从研究总体来说,国内学界参与研究的学者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且还在持续增加。到目前为止,国内学界对“空间生产”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有:车玉玲、胡大平、何雪松、李春敏、刘怀玉、陆扬、任平、孙江、童强、汪民安、吴宁、肖春平、仰海峰、尤作欣、张一兵等。此外,包亚明、胡大平、李春、刘怀玉、王文斌等对“空间生产”著作的编译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从研究层面来看,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在研究视域上,注重考察马克思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的关联,如李春敏、刘怀玉、任平、孙江等。国内一些学者坚持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和资本批判,从社会发展层面分析“空间生产”的形成、发展和意义。李春敏力求建立唯物史观的“社会—空间”维度。刘怀玉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方法解读“空间生产”理论,凭借“马克思主义出场学”对“空间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作了阐释。孙江从马克思历史辨证法的角度研究了“空间生产”理论的演变历程,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在对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在实践存在论意义上全面揭示“空间生产”的当代意义。

本文从歌词的语言出发,通过两首典型“中国风”歌曲歌词修辞格运用的分析,试探究修辞格的不同运用给“中国风”歌曲带来的效果。试着通过对同一类型歌词修辞格运用的研究,来探索“中国风”歌曲对修辞格态度的异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对歌曲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从宏观视角揭示“空间生产”理论,如范瑛、高峰、何雪松、胡大平、王丰龙、文军、叶涯剑、尤作欣、庄友刚、张之沧等。范瑛从历史演进角度考察了当代城市空间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10]高峰认为,列斐伏尔等学者的新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深化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何雪松从空间转向的角度研究社会批判理论,并指出,新城市社会学对空间生产及其意义的关注,深化了空间社会学批判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空间生产及其意义的全面理解。胡大平也注重从空间转向的角度揭示“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因素和社会批判范式的转换。他指出,“空间转向”变革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是对以前社会学研究忽视空间维度的纠偏。王丰龙和刘云刚比较系统地概括了国内外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进展,将其概括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研究层次。他们指出,“空间生产”日益被学者赞同和应用到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文军等介绍了各种现实社会运动和现实社会运动对于列斐伏尔由前期日常生活领域转向后期空间生产考察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并对“空间生产”的转变线索和现实意义进行探究。叶涯剑探讨了空间社会学的形成轨迹和发展趋势,认为空间社会学经历了从传统社会空间中问题的考察到现代空间生产问题的分析的演变,是应该推广的社会批判方法和研究范式。尤作欣则从总体演变历程角度考察“空间生产”的思想轨迹,指出列斐伏尔由对微观日常生活的考察发展到对宏观空间生产过程的审视,是社会批判范式的转变和空间批判新视角的发端。庄友刚也注重从理论演变历程的角度研究“空间生产”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走向,考察了西方“空间生产”的思想轨迹和未来趋势,指出“空间生产”既是理论演变,又是行动实践。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既让空间问题更加被人们关注,也引领空间批判理论不断走向深化。列斐伏尔对资本的批判,指引着当代空间批判的发展。张之沧从过程论的角度解读“空间生产”,并考察了社会空间生产的性质和过程。魏开等人认为城市空间生产批判是新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范式,并考察了列斐伏尔及之后的城市空间生产批判的演变历程和逻辑理路。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用不同学科的分析方法考察“空间生产”理论,如冯雷、刘进、陆扬、童强、吴冶平、张一兵等。相关的论文纷纷发表在城市研究、地理研究、建筑研究等杂志上。冯雷从结构和建构的角度,介绍了当前空间理论的模式及机制,而且对当前空间理论的缺陷作了考察。刘进从文学批评方法的角度解读“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转向对文学批评有重要意义:消解了文学中的传统空间观念。吴冶平也从文学批评方法的角度解读“空间生产”理论,指出,20世纪的空间转向引起了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让空间视角更多地潜入生活情境,带来文学创作的空间维度增强。童强注重用分析学方法研究“空间生产”理论,分析了空间的哲学基础、现代空间的结构等问题。张一兵较早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用文本解读方法阐释了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虽然对于“空间生产”理论,他没有直接阐述和重点解读,但在主编的教材中有对“空间生产”的解读,并在一些论文中对于空间生产引起的社会现象有具体论述。张一兵对德波景观生产和鲍德里亚符号生产都有专门阐释,并以之详细研究发达工业社会空间生产的机制。

三是在研究语境上,注重从不同现实语境解读“空间生产”理论,如车玉玲、高鉴国、李兰芬、潘泽泉、强乃社、吴宁等。高鉴国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新城市社会学者对空间批判思想的积极推动。李兰芬从城市生活意义的语境论证“空间生产”对生活的巨大价值,研究了“空间生产”对城市生活的积极意义。潘泽泉指出,“空间转向”不仅对社会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生活有极大价值。[11]强乃社从金融危机的语境解读“空间生产”的内在逻辑,解读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并认为金融危机体现着空间生产的内在矛盾。吴宁指出,列斐伏尔“空间生产”对解读当代中国社会的城市空间生产问题也有启示。

2.对于列斐伏尔之后的“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

对此研究,国内学者主要考察的是福柯、哈维、苏贾、詹姆逊、卡斯特等人的空间思想。

在福柯的空间理论研究方面,代表人物有高宣扬、何雪松、莫伟民、尚杰、汪行福、张佳、周和军等。高宣扬结合福柯的人生经历研究福柯思想,并对福柯空间思想作美学角度的解读。何雪松考察了空间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并关注了福柯地理学转向的理论意义,指出,福柯的空间思想主要呈现在关于空间、知识和权力关系的论述。莫伟民对福柯的空间哲学有比较深的研究,并集中考察了福柯的空间权力话语。尚杰考察了福柯的“异质空间”和“异托邦”思想,指出,福柯的“异托邦”范畴促进了空间哲学范式的转换,给空间范畴带来新的内涵。汪行福也从“异托邦”范畴入手探讨福柯的空间思想,并集中介绍了福柯“异托邦”的哲学和政治内涵。周和军也考察了福柯的空间政治观的内涵,指出,福柯的空间政治观集中展示了空间权力的运行轨迹、空间政治的监制功能等。

在哈维的“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方面,代表人物有董慧、段忠桥、冯建辉、傅立宪、黄少华、李秀玲、阎嘉、叶超、张佳等。董慧指出,哈维对历史唯物主义地理学的理论建构具有后现代意义,并指出空间生产是资本的实践运作。段忠桥考察了哈维的帝国主义理论,并阐释了哈维帝国主义理论对揭示资本政治霸权的意义。冯建辉探讨了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索,对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做了批判性解读,并着重考察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傅立宪从时间和空间的地位角度论述了哈维空间哲学的意义,认为哈维从生活经验考察空间,消解了传统哲学对空间的遮蔽,提高了空间的理论地位。黄少华论述了哈维的空间理论转变,认为哈维的空间哲学解释了后现代社会的空间变化。李秀玲考察了哈维空间范畴的内涵及当代意义,指出,哈维的空间范畴拓展了空间的涵义,提供了考察当代社会现象的新视域。阎嘉考察了哈维的后现代性城市空间批判理论,认为哈维的城市空间批判是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地理学理论建构,对当代地理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叶超考察了哈维的《资本的城市化》一书,指出哈维空间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城市研究结合的典范,准确揭示了资本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张佳考察了哈维空间理论及其时代价值,认为哈维的空间理论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积累手段有着深刻揭示。

在苏贾的“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方面,代表人物有黄继刚、刘怀玉、陆扬等。黄继刚考察了苏贾的城市空间文化思想及其理论意义,认为苏贾的城市空间文化思想在都市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刘怀玉对苏贾后现代地理学作了批判,认为苏贾的后现代地理学开创了后现代空间批判的新视野,但这种研究范式有点矫枉过正,并由于将空间提升为社会本体论而显得生硬。陆扬探讨了苏贾“第三空间”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认为“第三空间”理论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结合,既准确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中城市空间的建构过程,又对都市文化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詹姆逊的“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方面,代表人物有董国礼、侯斌英、李世涛等。董国礼考察了詹姆逊空间思想的形成轨迹,认为詹姆逊的空间思想经历了由超空间到测绘艺术文化的转变。侯斌英考察了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思想及其意义,认为空间思考构成了詹姆逊后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要素。李世涛考察了詹姆逊空间思想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解构,指出詹姆逊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空间剥削和不公的掩盖,考察了全球化空间扩张的实质。

在卡斯特的“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方面,代表人物有谷俊明、欧树军、谢俊贵等。谷俊明考察了卡斯特网络社会思想的时代背景,认为卡斯特的网络社会思想是当代全球信息化的反映,揭示了当代社会空间结构特征:信息网络体系。欧树军解读了卡斯特网络社会思想的逻辑和意义。谢俊贵则将卡斯特的思想概括为信息社会理论,考察了卡斯特的思想历程,并将信息社会分为信息城市、技术区位、网络社会等几部分。

在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中,代表人物有黄怡、吕拉昌、周蜀秦等。黄怡从研究范式角度梳理了新城市社会学的演变历程和理论逻辑,指出新城市社会学是随着传统城市社会学的衰败而发端的,并推动着社会空间批判研究的范式转换。吕拉昌考察了空间转向和新城市社会学的关系,指出新城市社会学需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物质性和人文性,以实现主客观统一。周蜀秦也考察了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转变,指出城市社会学从研究城市空间生产问题开始,并在美国蓬勃发展,形成芝加哥学派,在对芝加哥学派的批判中,新城市社会学得以发端,并积极倡导空间正义,着重研究世界级大城市,从而形成洛杉矶学派。

3.关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本土化应用研究

在历史上,列斐伏尔既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过程作了宏观分析,又对巴黎等城市的消费情形、阶级状况作了具体分析。哈维以巴黎都市建设为例,对城市空间生产和城市消费空间的变化作了分析。苏贾也以洛杉矶为例,对都市空间文化作了考察。他们用“空间生产”解读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城市发展趋势及其问题。西方空间生产理论逐步被引入到我国区域和城市空间问题的研究之中,拓展了空间演化的理论研究视角。随着城市化问题的突出,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生产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

一是用“空间生产”宏观解读中国城市化进程。代表人物有陈映芳、段进、高春花、李友梅、夏建中、杨念群、张鸿雁、张京祥等。陈映芳用“空间生产”解读都市开发的问题及其政治意义。段进阐释了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结构和规律,为都市空间规划提供了依据。高春花则评述了城市空间社会学思想。夏建中用“空间生产”探讨社区建设,认为西方新城市社会学对社区权力的考察,对中国基层社区建设有重要启示。杨念群将“空间生产”引入对区域社会史的探讨。张鸿雁利用“空间生产”对城市空间结构做了分析,立足于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的经验,研究了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特点与逻辑。张京祥等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了“空间生产”理论,探讨了政治体制改革与城市化的关联,并用“空间生产”解读城市风貌。

二是用“空间生产”微观解读中国具体城市的问题。他们研究的对象集中在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代表人物有包亚明、马学广、王兴中、汪原、吴启焰、许学强、杨上广、虞蔚等。国内学者对政治权力、资本和城市化的关系作了阐释,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作了实证个案研究。国内学界较早对城市空间结构作考察的是虞蔚。他在1986年就凭借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考察了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指出,人口及其文化素质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包亚明用空间理论分析处于全球化背景中的上海的都市文化,指出,上海的都市文化既深受全球化的影响,又有着显著的本地特色。杨上广考察了上海居住空间的分层。许学强则考察了广州城市空间的异化现象,认为,广州城市空间在不断分化和断裂,需要用生态观点建构合理空间形态。马学广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分析了广州市海珠区城中村的生产和治理问题。王兴中考察了西安的城市空间结构,并将西安城市空间划分成六类。吴启焰等人考察了南京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层性机制。汪原用“空间生产”分析了武汉汉正街的演变。

三是用“空间生产”解读城乡矛盾。代表人物有蔡禾、韩康、禾刀、霍海燕、田莉、魏立华、项飚等。蔡禾探讨了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农民工问题,并倡导关注农民工的就业、教育、福利等切身利益。韩康考察了城乡矛盾的内化风险。禾刀考察了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城乡矛盾。他指出,城乡矛盾需要用农业补贴等形式解决。霍海燕考察了民工潮对社会矛盾的激发作用。田莉论述了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期的城乡矛盾,指出,城中村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和谐因素,需要加以关注。魏立华等人探讨了城市化中城中村的改造措施。项飚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北京“浙江村”的形成历史及存在的问题。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一些学者用“空间隔离”范畴表明农民与城市空间的矛盾。卢国显考察了农民工和城市空间的巨大间隔。李志刚等人考察了城市新移民与城市空间的各种隔离。

此外,台湾大学的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对“空间生产”有着集中研究,他们大多专注于探究“空间生产”理论对建设美好城市生活的启迪。夏铸九长期执教于台湾大学土木系,并专注于都市空间规划研究。夏铸九等较早地出版了关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思想的读本。他和王志弘编写了《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该书于1988年出版,这是一部较早翻译和介绍列斐伏尔空间思想的著作。1993年夏铸九又编辑出版了《空间、历史与社会:论文选(1987~1992)》一书,对空间理论作了介绍,并结合台湾城市空间建设实际论述了“空间生产”的意义。夏铸九任所长的“国立台湾大学”的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注重空间生产的研究,在国际规划和设计界颇有影响,一些博士、硕士的论文都以“空间生产”为题,并推动了台湾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除了编译出版“空间生产”的著作,夏铸九等人还发表多篇论文用“空间生产”分析台湾的城市化运动,例如,在《面对全球化过程中台北市的都市现实》中,他对台北的城市化建设提出了建议。王志弘除了译介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思想,还专门主讲“空间社会理论选读”课程,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当代价值作重点介绍。又如,黄应贵于1995年主编了《空间、权力与社会》的论文集,对台湾学界的空间研究进行了汇编,推动了台湾学界对“空间生产”的研究。此外,香港理工大学的郭恩慈把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运用到对东京、上海、香港等大都市文化的分析。他以人文精神,关注了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人性扭曲和空间异化现象。香港大学的林初升则分析了城市空间生产被政治权力、资本状况、文化思想联合控制的情形。

总之,随着城市空间生产的推进,国内学界在近年来对于“空间生产”的研究达到了高潮,众多理论成果包括具有开创意义的专著相继出版,使“空间生产”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国内学界从理论形态视角对“空间生产”进行研究的非常少,只有小部分学者从理论逻辑等视角对“空间生产”进行了理论形态考察。目前国内学界的“空间生产”研究范式需要得到改善,尤其是要强化“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维度。

三、研究述评及展望

国内外学界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总体性的完善研究范式,其研究呈现出深刻的批判、自由的论述、广泛的综合等优点,但也存在松散、晦涩、单一等弊端。国外学者对“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很强调资本和生产的意义,而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生产有所忽视。国内学者主要从城市空间矛盾视角考察空间生产过程,又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因为列斐伏尔的著作用法文写成,直到1991年才被翻译成英文,而列斐伏尔的思想也较晦涩难懂,这影响了学者解读。因此,目前国内“空间生产”研究范式需要得到改善,建构一个完善的空间理论体系,尤其是要强化空间生产的伦理维度。

此外,国内学界“空间生产”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虽然国内研究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文章在逐渐增多,但是目前国内空间生产的研究侧重于引进一个新的宏观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同的研究高度重复,没有一个总体性理论架构,并对微观生活空间有所忽视。因此,空间生产理论研究仍存在着片面理解或泛化理解的不足。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对列斐伏尔、哈维、苏贾等人的“空间生产”理论有重新排序的趋势。[12]

因此,从伦理视角研究“空间生产”理论,既是为了从伦理学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阐释,又是为了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科学结论,以便指导现实生活。目前的空间生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还存在着两种误解。其一,过于简单化理解空间生产,将空间生产看成是物理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地铁建设,城市美化,城市改造,而对空间实践和空间生产过程背后深刻的社会关系涉及较少,从而失去其原有的理论魅力——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其相对较早的康德空间概念具有优越性的所在。其二,也有过于泛化理解的倾向,空间生产被当作广义的概念,彷佛成了全方位的箩筐,看似新颖的空间批判理论只是已有社会批判的重复,只是把原本的空间概念“神秘化”,将形式的空间变成对象的空间,从而让其成了失去深刻批判反思和现实辩证分析的理论。因此,“空间生产”研究有进一步讨论和完善的需要:一方面需要抛弃空间拜物教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应删除文字游戏的面纱。目前迫切需要的是矫正上述两种空间认识偏差:一方面旨在凭借返回经典文本研究“空间生产”理论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尽力去整合列斐伏尔等人的空间理论,并对他们理论框架的粗略处做些修正。

研究表明,不同学科都长期关注空间,这些空间理论能够互补,都包含值得学习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深化“空间生产”的研究:

一是拓展“空间生产”的研究领域。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是针对“空间生产”理论的内容、空间生产的弊端,及对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启示等内容,而甚少对准“空间生产”的伦理价值,结合文本探讨列斐伏尔理论的“伦理性”。为此,“空间生产”研究需要立足现实,以此通达“空间生产”与现实的关联,显示“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唯有如此,才能确定赞同或否定“空间生产”的论据,才能实现“空间生产”的实践策略。

二是采用新的视角研究“空间生产”。就“空间生产”理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来说,现有很多的理论成果,主要是考察列斐伏尔等人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分析的价值,也有些考察了“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维度,但多限制在“空间生产”及其矛盾的社会分析,而甚少用空间伦理的视角去考察。学者不应囿于“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要结合现实伦理问题,在论证空间生产与现实伦理问题的关系中,凸显“空间生产”的伦理意蕴。应结合列斐伏尔的伦理理想和学术历程,考察“空间生产”的伦理内涵及伦理价值。

三是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解读“空间生产”。“空间生产”的研究当然是立足于文本解读前提下的,在阐述研究内容时,需要对“空间生产”理论最相关的文本进行详细解读,而“空间生产”都是在具体文本中阐释出来的,回到文本的真正涵义,正是考察“空间生产”主要的方法;而回到文本的真正涵义,需要采用科学多元的解读方法,需要结合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研究。因此,在“空间生产”文本解读过程中,需要秉持客观态度,采用多元方法,竭力克服主观臆断,以此通达“空间生产”的真实涵义。

[1][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M].黄煜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Manuel Castells,The Urban Question:A Marxist Approach,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77.

[3][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Boston:South Eed Press,1980.

[5][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6][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晓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Michel 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Preface.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2001.

[8][美]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法]让·鲍德里亚.生产之镜[M].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0]范瑛.城市空间批判——从马克思主义到新马克思主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01):181~193.

[11]包亚明.消费空间与购物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1):144~149.

[12]孙全胜.空间哲学的历史沿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02):36~46.

责任编辑:梁一群

F119.9

A

1008-4479(2017)02-0030-10

2016-10-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研究”(12BZX078)的阶段性成果。

孙全胜(1985-),男,山东临沂人,东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学者理论空间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学者介绍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空间是什么?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创享空间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