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凤荣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与追求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左凤荣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都在发展,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凸显,但各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诉求差异很大,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在涉外讲话中用得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也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用语的出现有一个过程,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反映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合特质,也反映了当今全球化的潮流,更表达了民众的良好愿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了全球治理的方向,“一带一路”建设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
世界;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全球治理;“一带一路”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地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治理。随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中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期望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方案,习近平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对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与追求。在习近平讲话中“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谈到两国关系、周边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他都反复使用这个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逐渐发展而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新理念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变革都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崛起,会对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人担心中国威胁和侵害其利益,有人担心中国重走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老路,会挑起战争,中国需要向世界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世界期待着中国的主张。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鲜明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中国为世界的未来提供的中国方案。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表明:“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71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再次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1]332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表示中方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1]292他还具体提出了五项措施:政治上“讲信修睦”,经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望相助”,人文上“心心相印”,地区机制上“开放包容”。此次演讲把“命运共同体”理念具体落实到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上,“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1]295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1]201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题为 《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进一步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他指出:“亚洲命运共同体”包括四大支柱:政治上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安全上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文化上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2]具体指明了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周边是中国对外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起点和重点。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明确了我国对外工作的战略布局,特别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在访问非洲、拉美、欧洲时,习近平也多次提出建立 “命运共同体”。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巴西议会发表演讲时强调:“我们应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3]2014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发表题为 《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他说:“共同的梦想和共同的追求,将中拉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共创中拉关系的美好未来!”[4]2015年12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习近平说:“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2016年6月17日,习近平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强调“中欧应该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化双方战略合作,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为推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6]表达了中国希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团结协作、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愿望。
习近平系统阐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2015年9月28日出席第七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他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环境等五个方面,具体谈了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7]这一表述发展和深化了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进一步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8]表达了中国对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和责任。作为一个奉行和平外交、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中国,以打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强调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和安全保障,努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占据了人类道义和时代发展的制高点。
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内涵与外延不断深化的概念:从地域看,中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都提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倡议;从涉及的领域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涵盖经济、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网络等多个领域,其实质是希望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互利合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有一个和平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习近平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无原则的,他强调,“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8]也就是说,中国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在为人类谋福祉,其他国家不能借中国的良好愿望,侵犯我们的利益,如果他们不想与我们成为“命运共同体”,还要坚持“零和”游戏,还要遏制中国的发展,我们也不会听之任之。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既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也是对全球化进程的回应,是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的考量,更是指导未来发展的方向标。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倡导和平的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反映。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在文章中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实践,契合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有着深刻丰富的理论内涵。”[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其特质是开放、和平、包容的文化,中华文化倡导“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怀,秉持“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兼爱非攻”“万国咸宁”的政治理念,“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从中华文化中提炼升华而成的一种价值观。中国不认同 “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确实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就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求同存异”。2011年9月推出的《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写道:国际社会应该超越国际关系中陈旧的“零和博弈”,超越危险的冷战、热战思维,超越曾把人类一次次拖入对抗和战乱的老路,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走的一条新路。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列强的崛起带来的是战争与血腥的征服,战争不断,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拿破仑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美国也曾进行美西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的崛起直接相关、日本的崛起打破了东亚的和平秩序,使亚洲人民遭受了极大痛苦。作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也未能坚持列宁所倡导的和平发展道路,而是更多继承了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基因,挑战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秩序,大搞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先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武力扩张消耗了大量国民财富,影响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招致了最后的失败。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的文明史、曾被列强奴役的新兴国家,作为一个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要走出一条新路,跨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打破“国强必霸规律”,让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差别。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世界各国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习近平强调:“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10]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对当今时代潮流的回应。冷战结束以来,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市场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握了这个时代潮流,顺应了这个大势。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时强调,“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1]354正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把握,习近平提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很突出,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不少国家的民众特别是儿童依然生活在战火硝烟之中,不少发展中国家人民依然承受着饥寒的煎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1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相互依赖、利益交融、休戚相关的现实,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新中国外交优秀传统一脉相承,同时反映了各国人民追求发展进步的共同愿望以及一些区域和国家建立不同形式共同体的有益经验,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对21世纪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当选,一股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潮流令人不安,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潮流难以阻挡,如何让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在全球化中受益,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疑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不仅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正如王毅外长所言:“作为中国外交创新的核心成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确立了以坚持和平发展为战略选择、以寻求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以建设伙伴关系为主要路径、以践行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取向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框架,丰富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9]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公共品,突出体现了中国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正在以“一带一路”为引领,稳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机遇,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12]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时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着力点之一就是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互利合作格局,承担国际责任义务,扩大同各国利益汇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3]习近平大力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就是要寻找各国更多利益交汇点,培育各国新的利益交汇点,用“利益共同体”把各国和各地区联成“命运共同体”。
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议召开了“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宣布投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中国发起成立了“亚投行”,启动授权资本为10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基础设施投融资新机制,促进亚洲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并得到了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响应。中国与金砖国家合作推动建立授权资本为10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缓解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遭遇的“融资难”问题。中国采取实质性举措破解基础设施投融资难题,大力推进G20基础设施投资议程。中国非常清楚地表明,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这些区域国际金融机制的建立,旨在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财政瓶颈,为“一带一路”项目筹措资金,提供财政支持。
“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契合亚欧大陆的实际需要,已经得到了6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第五十一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出:“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2015年5月,中俄两国元首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大陆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中俄在稳步推进交通、跨境基础设施、物流及其他双方重点关注领域的项目合作。习近平和纳扎尔巴耶夫一致决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哈方“光明之路”经济战略对接。中国和白俄罗斯领导人同意将中白工业园项目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项目。2016年11月3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批准《2017-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等多项合作文件和决议,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发展到各个领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日趋成熟,正在共同打造涵盖交通、金融、科技、人文等广泛领域的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2016年11月5日,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里加纲要》和关于开展三海港区基础设施、装备合作的联合声明,签署了涵盖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未来五年中国实施的“十三五规划”,重点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外合作共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打好基础。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中国强调与各国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就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持各国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牢牢把握重点方向,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中国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14]“一带一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各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新理念,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了民众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参与全球治理的目标所向。习近平不仅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努力把这一新理念变成现实。“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世界各国一道解决世界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与沿线各国的合作,让那些周边国家搭中国发展的便车,许多国家也确实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人类共同体”这一理想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步一步向前走,需要在发展双边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时,都努力深化共同利益,通过“利益共同体”,实现“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3-29.
[3]习近平.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在巴西国会的演讲[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 07-17/6396896.shtml.
[4]习近平.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4-07-19.
[5]习近平.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EB/OL].[新华 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 -12/04/ c_1117363197.htm.
[6]习近平在波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 2016-06/18/c_135446703.htm.
[7]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29/ c1024-27644905.html.
[8]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 2016/07-01/7924310.shtml.
[9]王毅.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6-05-31.
[10]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EB/ OL].[人 民 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13/ c1024-26202048.html.
[11]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4-06-29.
[12]习近平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EB/OL].[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7/14/c_126752042.htm.
[13]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 com/world/2016-01/22/c_1117855467.htm.
[14]习近平就“一带一路”建设提8项要求[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18.
[责任编辑 沈斐]
The Pursuit and Goal of Global Governance——Xi Jinping’s Notion of the“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
ZUO Fengro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global governance has become outstanding 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and anti-globalization.Due to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in global governance,Xi Jinping’s notion of the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 for all mankind has got wide acceptance.As a phrase that has been frequently quoted in Xi’s speech,“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is a new concept that has made contribution to world peace.The depth of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shows China’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great influence.The notion of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embodies the pursuit of harmony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future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good wishes of people.The notion of building “a common destiny for all humankind”has paved the way for global governance.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mmon destiny for all humankind”.
the world;community with a common future;new concept;global governance;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D815
:A
:1674-0955(2017)01-0108-06
2016-11-15
左凤荣,女,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