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孙大卫
新加坡的菜市场被叫作“巴刹”,巴刹来自马来语,是市场、集市的意思。巴刹分为湿巴刹和干巴刹两种,那些售卖需要用水冲洗食物的摊位,比如鱼、肉、海鲜,叫作湿巴刹;售卖不需要用水冲洗食物的摊位,比如香料、水果、蔬菜,叫作干巴刹。有些巴刹是干湿兼备,有些只有一个种类。我们去的著名的竹脚中心是干湿兼备的大型巴刹。
竹脚中心在小印度,这里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聚集地,看上去像是印度的一个缩影。小印度的建筑五颜六色,遍布路边、小巷和后街的小商铺出售民族特色的银器、铜器、珠宝、沙丽,不时传来悠扬的印度歌舞。据我们的美食向导大卫说,很多新加坡的厨师喜欢来这里逛,因为这里食材最为丰富,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甚至成分不甚明确的各种民族食品应有尽有。
一进去,我就感到万分欣喜。各种数不清、认不明的蔬果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摆在摊位上,香茅、斑兰叶、叻沙叶、柠檬叶、泰国柠檬、槟榔、臭豆、大树菠萝、高良姜、黄姜、黑果、青柠檬,还有手臂粗的葱和香蕉……绿色、红色、紫色、橙色、黄色,绚丽缤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往里走,香料的味道扑鼻而来,各色咖喱粉末装在大麻袋里开着口席地而置,鱼干、虾干、鱼皮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干货排成几排。羊肉铺子前挂着一只山羊玩偶,按不同部位罗列悬挂,时有血水滴落在台面上。大大小小的红斑、鲳鱼、鳕鱼、螃蟹、海虾、鳝鱼、鱿鱼、牛蛙混合着冰碴儿挤在一起,看起来非常新鲜。因为天气炎热,尽管新加坡政府极力注意卫生,这里依然散发着一种海鲜的腥臭味和生肉的血腥味,不时有披着沙丽的印度妇人经过,体味和香水味混杂在一起,难以言说。
这一切让菜市场爱好者心潮澎湃、大开眼界。众所周知,香料在东南亚美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说“酸甜苦辣咸”构成了食物基本五味的话,香料就为食材增加了新的灵魂,给味觉带来了新的感受。香料散发的香味,让人还没吃到食物就被勾起食欲,对菜肴的滋味充满遐想。入口之后,香料的味道充斥整个口腔,间或逃窜到鼻腔,俘虏人心,让人一生难忘。
新鲜香料一般是有挥发性的,不宜久存是它的特点,有的只能保存几天或者一个星期,时间长了就没香味了。所以要想吃到最好的香料,一定要到当地购买。我试图仔细辨认市场上的各种材料,无奈就连我们的向导也不能悉数认清,卖菜的小贩有的愿意和我们聊上一会儿,有的忙于打理生意,笑而不语。回来以后,我查了一些资料,大致把那些国内不常见的香料和酱料梳理清楚,它们中隐藏着南洋美食的秘密。
芭蕉叶会给食物带来细致的风味和香气。在蒸烤食物时,芭蕉叶常常被用来包裹食物,或者直接当成装食物的小盘子。在热水中浸泡10秒钟,芭蕉叶就会软化,防止包食物时破碎和撕裂。
这是一种热带美洲土生土长的根茎科植物,在当地它被称为Jicama。凉薯的白色果肉嚼劲十足,米黄色的外皮很容易剥掉。不管是蘸辣酱生吃,还是作为薄饼的馅料,风味俱佳。
一种用发酵的虾肉制成的稠密酱料,味道极重,又称马拉盏。与普通发酵虾酱不同,它被制成块状销售,颜色从焦糖色到深棕色不等。使用前需要烘烤,或用锡纸包裹,或在锅中干烤,或用叉子、勺子背放在火上烧,用以加强风味并杀死细菌。在一些菜谱中,人们用研钵捣碎峇拉酱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后煎炒。
石栗是一种蜡质、奶油色的坚果,大小和口感接近夏威夷果,可以替代后者。石栗从不会被生吃或单吃,一般会被切碎、研磨后和其他调料一起烘炒,在马来菜和娘惹菜中经常被加入咖喱或香料中烹饪。因为油脂含量很高,它们很容易变味,所以请少量购买并将其冷冻起来。
辣椒在新加坡烹调中必不可少。常用的新鲜绿椒和亚洲手指椒辣度适中,而个头较小的红椒、绿椒、黄橙色的指天椒以及泰国鸟眼红辣椒都非常辣。其中辣度最高的当属鸟眼辣椒,据说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之一,它的个头比一般辣椒小,颜色鲜红,而且越小越辣,常被用来当作咖喱的原料之一。干辣椒与新鲜辣椒区别很大,如果想要减少辣度,请在准备辣椒粉前去掉部分或全部辣椒籽。
印度料理中极为重要的原料,是一种由磨碎的干辣椒制成的调味料。它与墨西哥辣椒粉不同,后者含有辣椒粉、孜然、百里香等香料。西方人使用的辣椒粉不那么辣,味道也与亚洲的辣椒粉大相径庭。
在新加坡,椰浆替代了牛奶或奶油在西方饮食中的作用。研磨压榨新鲜的成熟椰肉,在每个磨碎的椰肉中加入半杯水,再次压榨过滤可以得到椰浆;加一杯水,得到的就是浓稠的椰奶;加两杯水,得到的是稀薄的椰奶。尽管新鲜压榨的椰浆风味更佳,但罐装和小包装的椰浆销量更大,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味道也不错。
咖喱树上细小、柔弱的叶子,味道并不像咖喱,却因常被印度人拿来煮咖喱而得名。咖喱叶的味道有点苦,但非常清香。它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咖喱粉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混合物,大多数含有孜然粒、香菜籽、姜黄、姜、肉桂、丁香等等。不同的混合物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和风味,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咖喱料理,比如红肉、鱼或者鸡肉。如果某种咖喱粉难以获得,通常用普通咖喱粉替代。
在新加坡也被称为白萝卜。多汁且味淡,与一些小萝卜味道差别很大。它们体型很大,长达40厘米以上,在日语里被形象地称为“大根”。日本萝卜可以分成三段: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水分最多,可以生食,做沙拉或凉拌为佳;根部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等,用来煮、蒸或熬炖最适合;最末端的一块,纤维最多,辛味极浓,适合炒或油炸。
很常见的亚洲食材,在新加坡常用于酱汁和咖喱调味料中。一般用晒干的盐水虾制成,可以保存数月,使用时在水中浸泡。虾干大小不一,极小的往往带着虾头和虾尾。品质优良的虾干一般带壳,表皮呈亮橙色。
姜科植物的一种,别名南姜,味道独特,没有生姜辛辣,味道略像肉桂,辣中带甜。常用在东南亚料理中,多用于做汤、煮咖喱或者酱料,最著名的当属泰国的冬阴功汤。因质地坚硬,使用前需去皮并切片。高良姜有晒干、冷冻制品,以表皮偏白、姜芽处呈粉红色的新鲜者为最佳。
这是一种黑色、味道刺鼻、糖浆一般的调料,是由发酵的虾、盐、糖和增稠剂制成。常用作蘸酱和调味酱。有时被标为Petis,与峇拉煎有所不同。
与普通柠檬一般大小,但表皮凹凸,芳香扑鼻,几乎无果汁。马来菜和娘惹菜常用其叶子增加风味,与鸡肉或鱼类同煮有调味去腥之效,也很适合用于海鲜料理的烹调。煮咖喱时加入整片柠檬叶,或者在沙拉中加入切碎的柠檬叶,会产生浓烈的味道,有点睛之妙。印度尼西亚与泰国料理也经常使用柠檬叶,超市中常有冷冻和晒干的叶子出售,新鲜叶子最好,冷冻的次之,晒干的属无奈之选。
酸角树的果实,又叫罗望子,状如豆荚,成熟后的豆荚呈红色,有酸甜之分,也称酸角和甜角。味道微甜者,常常当作水果食用。味道偏酸者,外形略扁,常被用作东南亚菜肴中的酸味剂。使用时,在温水中将其捣碎,去除种子和纤维,制成酸角汁。
与姜类似,肉质呈金黄色,味道刺鼻,辣中带一些苦味。姜黄有止血和杀菌的作用,也可永久着色,因此使用后,应立刻清洗刀具、菜板和双手。因为香气在几天后就会变小,所以需要购买新鲜姜黄。
姜属植物的粉红蓓蕾,也叫作火炬姜,状似一支倒吊的毛笔,含有柑橘的清香及一丝淡淡的姜味,为马来菜和娘惹菜系提供特殊香味。姜花切成薄片或者丝拌在罗惹或者叻沙里,吃法最为正宗。
也称越南薄荷、越南香菜,类似柠檬混合桉树的香味。在越南料理里常被拿来做生菜沙拉或是加在春卷里食用,牛肉河粉也会添加叻沙叶来配色及增添风味。在新加坡,人们拿切碎的越南香菜制作叻沙的香辣汤底,因此在当地被称为叻沙叶。一种荷兰薄荷、百里香或罗勒叶的混合物,可以模仿它的风味和香气。
一种带有香气的柠檬属植物的茎,香气清而浓烈,由于和清新柠檬香气接近,所以又叫柠檬草。香茅的茎和根部常被切碎或研磨用在各种东南亚菜里,搭配蒜、辣椒和芫荽,是海鲜汤、咖喱里最常见的香料。坚硬的外壳剥去之后,只剩下茎的三分之一可以使用。超市里有干燥香茅碎卖,但香气和风味都逊色很多。
小酸柑是青色的,鹌鹑蛋大小,内有柔和而芳香的汁液,常被挤入峇拉煎和辣椒酱中使用。大酸柑有绿黄色的果皮,与柠檬比味道更冲,可替代后者。新加坡随处可见的路边饮料酸柑水用小酸柑做成,酸甜解渴,大受欢迎。
班兰叶又叫香兰叶,为马来菜和娘惹菜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还可以用来替食物染色。使用时可以打汁做成甜点,也可将新鲜的班兰叶用于炖煮食物,或包裹食物油炸,就算加在白米饭中一起煮也相当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