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贤
(兰州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王重贤
(兰州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党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通过回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分析了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及面临的挑战,探讨构建适应精准扶贫要求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
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消除贫困的坚定决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确保贫困地区农村如期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时期(党成立至新中国建立之前)
1923年8月,弓仲韬、弓凤洲、弓成山3人,组建了中共安平县台城特支,支部设在弓仲韬家里,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革命失败之前,由于当时的国内形势,党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并未给予太多关注和足够重视。大革命失败后,党及时总结以往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即建立农村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高度重视农村党支部建设,在农村建立了党支部,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改完善理论政策,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权建设理论。农村党支部是中国革命最基层的“引领者”,是点燃中国农村革命的“火种”,极大地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解放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重建和调整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接管旧政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成为当时的主要工作。从1950年冬开始,党在解放区领导开展了土改运动,重建了党在农村的自治组织。截至1953年底,在全国22万个乡中,已有17万个乡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农村党员近400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0.8%。[1]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到1955年6月,整顿农业社工作基本完成,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广大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走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
合作化时期,党加强了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五四宪法》为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此时,村一级的党支部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绝大多数的合作社或行政村已经建立了党支部,逐步形成了覆盖乡镇、村庄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农村党支部成为农村基层社会的权力主体。
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设置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体制”,生产大队是联系人民公社及生产小队的重要桥梁。基层党支部也进行了重构,依托人民公社设立了基层党委,在生产大队层面设立党支部,在生产小队层面设立党小组,生产大队是农村基层党支部的重要组织载体。[2]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一切工作的开展都在公社党委领导下组织开展。这一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行政色彩很浓,扮演了行政管理主体的角色。[3]
“文革”期间,极“左”思想严重泛滥,农村工作围绕“斗、批、改”进行。农村党支部统管生产和社会管理等一切工作,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化模糊了政党组织与政权组织的功能界限,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所下降。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治理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农村党建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农村党支部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领导者、决策者、引领者和服务者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八二宪法”规定,在农村设立村民委员会,并确定了其作为农村基层社会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了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问题,公社和生产大队分别改为“乡”和“村”。到1984年底,“社改乡”的任务基本完成。自此以后,“人民公社”“生产队”和“社员”的概念成为了历史。[4]之后,在建制村基础上,设立农村党支部,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事务中的“管理者”。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由原来规定的行政村只可以设立村党支部,改为可以根据党员人数的多少成立党总支或党的基层委员会。[5]党的十六大修改党章时,将农村党支部改为村党组织,并相应增加了社区居委会党组织,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任务和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近年来,在农村一些产业协会和合作社等社会组织中,也建立了党小组(党支部),加强了对各种组织和协会的领导。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央连续14年聚焦“三农”工作,全力开展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全面脱贫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群众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精准扶贫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战略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根本目的在于彻底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实看,贫困地区农村整体脱贫致富的任务依然艰巨。例如,2012年底,甘肃省有贫困人口692万,排全国第七位;贫困发生率33.2%,排全国第二位。甘肃省把精准扶贫作为全省的“一号工程”来抓,从 2012年开始实施“1236”扶贫攻坚活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全省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县的特困片带,建立起精准扶贫台账,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5年底,甘肃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3.2%降至19.8%;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9%。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人,不落一地,精准扶贫工作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新的工作使命。
2.农村社会问题多样多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村社会矛盾和问题多样多发,既有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等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性矛盾和问题,也有因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等引发的特殊性问题。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和因病返贫问题等,影响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进程。
3.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精准扶贫的战斗堡垒。第一,党中央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主导和统领作用。省级政府,主要负责本省精准扶贫项目的策划、资金的划拨及监督和组织动员等工作。市县乡政府主要负责安排好人员、资金、项目的落实与开展等工作。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处于最底层,处在精准扶贫的第一线,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安排,去抓落实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基层组织的核心,需要在“指导思想上、组织保证上使党组织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能站在‘前台’,真正能居于‘第一线’。”[7]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效率如何以及工作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高效贯彻落实,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弱化,工作的方式方法陈旧
1.班子成员年龄大,文化层次低。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是班子成员的文化水平以初中为主,年龄都在50岁以上。年龄偏大,学历低、文化素质低,主体能力欠缺是共性特征。二是缺乏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导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是贫困村长期难以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
2.人力资源“青黄不接”,后备人才匮乏。当前,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性加快,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精英青年外出创业、经商或务工,乡村精英人才流动性强,再加上村干部待遇偏低、工作难度大和后顾之忧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精英青年对当村干部的热情不高,致使部分村后备干部匮乏问题比较突出,人力资源“青黄不接”,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无人可选”的尴尬局面。
3.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欠缺。第一,部分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淡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强,为官不为。近年来,尤其是面对征地补偿、拆迁补偿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村干部贪污事件非常之多。第二,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有利可图时,捞一把是一把、能贪就贪,但见责任就推,见困难就绕,避重就轻,导致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不信任。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少新思想、新方法。
(二)经济资源匮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弱化
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原来多数集体经济都转为包含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制形式,尤其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支配的物质财富少而又少,服务群众就往往显得捉襟见肘。[8]第二,县乡财政能够赋予基层党组织的资源微乎其微,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属于经济空壳村、负债村。村干部既要应对和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又要管理村庄事务,无暇拓展收入来源,自身财力再生能力不足,缺少为群众办事和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针对农村道路硬化等群众提出的一些现实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显得无能为力,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弱化,造成吸引群众难、组织群众难,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基层社会呈现出原子化和碎片化趋势。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第一,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诱发的社会矛盾冲突,不但给现有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冲击,也使基层党组织与转型社会之间的适应性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对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形成严峻挑战。[9]第二,农村社会问题复杂多变。当前,农村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民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农村各种协会、合作社、联合社等新经济组织的产生以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同群体组织对基层党建的态度不同、要求不同,如何处理好党组织与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发挥好统领作用,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服务等,都是党组织面临的新难题。
(一)政治功能
1.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当前,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应付上级检查、各种考核和评比,完成上级安排的行政性事务,自己的权责不明,能力不断弱化。随着农村精准脱贫的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围绕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引领和带动农村各种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和脱贫致富工作,共同推动农村发展,扮演好政治引领者的角色。
2.发挥政治引领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是履行政治功能的最前沿阵地,其基本属性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毫无疑问,政治引领功能依然是最基本和主要的功能,并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凸显党的政治功能,让广大群众信任党、爱护党。
(二)经济引领作用
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贫困地区农村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乡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萎缩,经济薄弱村、负债村和空壳村明显增多。因此,在全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当今,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重心,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发挥好经济引领作用,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领头雁”。
(三)服务功能
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群众、面对群众,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在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等方面有着便利条件,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起着“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第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如何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正确协调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地参与农村各项社会活动,努力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努力推进农村社会建设;要关心和爱护广大群众,积极帮助和协调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才能进一步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为精准扶贫提供思想保证
1.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讲,存在决定意识,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有行动的到位。要从增强学习能力入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针对涉农的相关理论政策、产业发展、邻里矛盾、拆迁补偿和社会稳定等现实问题,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培训,进一步坚定农村基层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他们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2.加大学习先进典型事迹的力度,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勤勉履职。选用一些先进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和学习,发挥先进典型事迹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示范、辐射、教育和带动作用,使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做到心里时刻装着人民、装着事业,在其位谋其政,为官须有为。夙夜在公,忠诚履职。实践证明,“清茶报纸二郎腿”“为官不为”的现象,不仅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3.树立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农村社会治理。第二,在农村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化解邻里纠纷,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稳定的农村社会。
(二)创新经济发展思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1.以项目驱动发展。第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各种项目资金。基层治理的前瞻性要求,就是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民众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实现政策预期,推进政策执行,实现政策的实际效益。[10]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大力支持一些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引领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第二,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做好道路硬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便利条件。
2.科学制订脱贫计划。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选准适合自己脱贫致富的路子。第二,每个村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致富产业,突出发展地方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或上一些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力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3.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支部+协会”的优势,强村富村的带动辐射作用,达到以强促弱、共同发展的目的。例如,甘肃崇信县坚持围绕产业发展建组织,聚焦牛、果、菜优势产业开发链,先后在牛养殖、蔬菜等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成立了党支部,组建产业型专业化党小组81个,初步形成了“支部+协会”“支部+专业合作社”“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等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三)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证
1.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选准配强村“两委”班子,保证选出“能干事和能干成事”、具有执行力的人。第一,改革选拔的程序。确定相应的选拔方式,采取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尽最大可能确保所选出来的党组织班子成员,尤其是党组织书记,既使党组织满意,又让群众满意。第二,拓宽选人视野。打破优秀人才来源的行业界限和地域界限,采取“引、派、调、选、增”多管齐下,多渠道、多途径拓宽选拔农村优秀人才的视野,不拘一格选人才。第三,提高选拔标准。按照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要求,发掘培养讲政治、讲法治、讲规矩、讲纪律,对农村有感情、对农民有感情、对农业有热情的书记。[11]要大胆任用年轻干部,不断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员干部队伍,真正夯实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这个基础。[12]第四,优化配置村“两委”成员,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两委”成员相互兼职的模式,既减轻财务负担,又避免因“两委”不和影响工作。
2.健全选拔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第一,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对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上挂”或提拔为乡镇党委委员、党政副职,以激励村干部奋发上进。第二,继续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创造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干事业创天地。第三,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一是县乡政府要建立健全在职村干部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待遇,并且对任职超过一定年限的退职村干部,设立养老金保障制度,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以便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全力投入农村各项事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县乡财政要增加农村党建工作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加强制度创新,为精准扶贫提供制度保障
1.要在健全制度上下功夫。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如何,不仅要靠村党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制度,保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建议,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集思广益,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3]
2.要在规范化科学化上下功夫。制度不在于多,关键是做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第一,乡镇党委要根据所在地区实际,深入调研,健全考核机制和责任机制,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第二,要对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罚分明,不仅要看重“面子”,更要注重“里子”。对工作不力或完不成任务的,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并作为调整村干部和换届的选人依据。通过健全考核机制和责任机制,从而使广大基层干部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尽心尽力尽责。例如,甘肃省武威市注重选优建强基层骨干队伍,突出干事创业导向,建立村干部竞职承诺、党建承诺、创业承诺、辞职承诺“四项承诺”制度,对不称职村干部调整退出,有效解决了少数村干部不同心、不作为的问题。
3.创新村务监督方式。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第一,要抓好村务监督。通过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形式,突出对农村重大扶贫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大额资金使用和发放的监督,把农村基层干部始终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中,从源头上遏制农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赢得群众的信任。第二,利用网络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加大村务在信息网上公开和监督的力度,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五)构建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切实提高服务工作水平
1.强化服务意识。“群众利益无小事”,于细微处见精神。第一,树立“干部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加大村务公开力度,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第二,深化拓展办事渠道,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过去的“战斗堡垒”转变为新时期的“服务枢纽”。在日常工作中,农村基层干部直接接触群众,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为群众谋利益,甘当人民公仆,乐于奉献,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2.创新服务载体。第一,以“互联网+党建”的思维和方式,通过网络、短信、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提升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第二,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做好服务,让群众从一些具体的服务中,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让人民生活有质量,有幸福感。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对我们的执政感到满意,从而愿意凝聚到党的周围,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第三,相对于城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而言,农村党建工作有其特殊性,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服务普遍化、服务有形化、服务常态化和服务制度化。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9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1.
[2]曹亚雄,柳李华.社区化党建:当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代转换[J].社会主义研究,2015(02).
[3]吴鹏.基层党组织传统角色定位的历史条件分析[J].探求,2004(02).
[4]毕孟琴,杨赛楠.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前沿,2010(23).
[5]杨群红.改革开放30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州学刊,2008(09).
[6]薛海明,李小红.对农村两委“一肩挑”及交叉任职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7]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61-162.
[8]田改伟.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1).
[9]武三中.基层社会治理视觉中的基层党建问题研究[J].中国共产党,2016(04).
[10]郝华.基层党组织调适社会心态的维度选择[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4).
[11]方世南,孔川.法治型党组织视域内的农村书记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共产党,2016(05).
[12]张绍能,刘亚玲,林杰.民族地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2).
[13]朱国立.关于提高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07).
责任编辑:马树勋
D 616
A
1671-2994(2017)02-0089-05
2016-12-19
王重贤(1976-),男,甘肃定西人,兰州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