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为例

2017-01-24 16:47中共阜阳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安徽 阜阳 236000)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为例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安徽 阜阳 236000)

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实行镇领导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有效地推进了基层党建。同时,部分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不适应,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动平台,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滞后,农村党员综合素质不高。鉴于此,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围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要求,提升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农村党组织工作机制,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

党的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制度建设;综合素质;工作机制

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八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1]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2]新形势使党的基层组织工作面临着更为繁重的任务,也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战斗堡垒。近期,本课题组成员深入阜阳市临泉县杨桥镇,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调研。现以临泉县杨桥镇为例,就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予以研究。

一、杨桥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全市各县区乡镇村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省市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乡镇村级党组织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临泉县杨桥镇也不例外。目前,全镇共有党员2232名,辖1个党总支、39个党支部。镇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主业”、“抓好党建是政绩之本”的意识,始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一)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协调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党委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基层党建的总目标和思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协调推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以党建促建设。培养团队精神,把牢“总开关”,把镇村班子的思想统一到镇党委的要求部署上来,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上来,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在开展环境整治、禁毒、城镇建设及工业集中区建设等工作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分工负责和目标管理。基层党建、工业经济、土地管理和精准扶贫等工作分工合理,充分调动了每一位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也使整个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结合阶段重点工作,制定重大项目任务分解表,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考核细则、分管责任人和具体经办人。

3.实施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一套组织即村级组织队伍,开展三项活动即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党员评星定级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活动,落实四项制度即“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村级工作通报和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完善五本台账即党建计划、“三会一课”、活动记录、集体经济和为民服务台账。将上述党建工作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协调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

杨桥镇党委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不断强化党的基层工作和组织建设理念,通过给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其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作为一个不担任任何职务的农村普通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尽责,不触犯党的纪律底线相对容易做到,但发挥更大作用实属不易。特别是在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的背景下,对那些需要在市场经济中靠自己的努力去谋生的党员来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不容易。因此,能否做到《党章》规定的合格标准,与党员个体的主观努力分不开,更与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有密切关系。

加强基层党建,加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激励帮扶,是激发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2015年以来,刘大等村党支部先后启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程、党员承诺制、党员议事会工作制、“双向带动”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等,以此带动示范基地、标准示范片和能人示范大户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双培双带”示范企业。

(三)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杨桥镇党委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

1.围绕发展,着力提高党员干部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当前,高铁建设、城镇扩容、工业集聚、农业转型及旅游开发等各项利好政策即将惠及杨桥镇。为此,杨桥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核心,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抢抓机遇,谋划寻求上级各项政策与杨桥镇发展的契合点。

2.围绕全面进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立足杨桥镇发展的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用人导向,精准干部选配;立足提升党组织功能,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健全软弱涣散村整顿机制,规范党内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基础,突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立足增强党员活力,搞好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党员评议,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立足加强党建保障,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建设年活动,落实保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3.围绕服务群众,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持学做合一,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事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第一,突出“一个重点”,即在做好精细调研、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重点制定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症下药的“到村到户”精准脱贫规划和计划。第二,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把扶贫开发与“扶贫工程全覆盖”有机结合,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第三,强化“三个保障”,即强化资金保障、规划保障和组织保障。

4.围绕发展定位,实现杨桥镇发展新跨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主要精力用于思发展、谋发展。围绕建设具有皖北水乡特色和千年古镇风貌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城镇目标,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高铁优势、丰厚的文化优势、集群的产业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集聚、农业转身、城建提升、生态休闲、文化传承、平安和谐”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杨桥镇新的跨越发展。

(四)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

杨桥镇党委坚持以建立并完善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为根本,注重以制度管人管事,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得到基本落实。以制度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1.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和党委会议事规则,是镇党委始终坚持和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镇村两级各项工作执行较好、落实较快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周一专题部署会和周五调度会是镇村长期坚持的例会制度。

2.建立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实施了镇村干部“层级管理、压力传递、责任捆绑”的工作机制,制定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通过责任细化、管理强化、工作量化和奖惩具体化考核制度,整体提升了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工作实效。

3.建立健全督办体系。由镇党委牵头建立了岗位责任制、督查制、约谈机制和机关效能建设等制度,成立了以镇纪委牵头的督查办,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干部作风、为民服务及“四项禁令”执行上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督查督办,督查结果直接与绩效考核、工作奖惩挂钩。

(五)实行镇领导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镇党政领导干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全镇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全镇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1.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工作制度。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抓住“书记抓党建”这个“牛鼻子”,用好述职、评议、考核这个“指挥棒”,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指导村党支部党建工作制度。挂钩联系领导定期和不定期深入联系点,帮助村党支部一班人牢固树立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及时掌握联系点的党建工作动态,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村党组织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2.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挂钩联系领导通过调研走访,了解掌握联系点党建工作情况。调研走访每年不少于4次,切实帮助解决1-2个实际问题,并要自己动手撰写出1-2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3.加大对联系点党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挂钩联系领导经常深入联系点对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联系点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综合服务平台管理运用、党员活动室建设、“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和党员教育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杨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不适应

农村基层干部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现代知识,知识结构老化,视野狭窄,思维封闭,工作能力弱,缺乏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出现法律手段不会用、行政手段无法用、经济手段不敢用、思想教育手段不管用的状况。杨桥镇村干部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者仅占28%,平均年龄51岁,45岁以上的占76%。这一现状,导致如下的问题:第一,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领会不透、把握不准,难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第二,观念上的落后,导致“双带”能力不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靠村干部执行国家政策,顺应市场形势,带领村民搞建设。当前,不少农村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满足现状,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带领农民找市场、闯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上没点子、缺主意、少办法,多数仍停留在维持现状的层面上。尽管一些村干部自身发展致富能力强,但是,谋划一方,带领致富能力欠缺,总认为没有上级的支持发展不起来,“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动平台,难以开展工作

有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原因是待遇报酬低、积极性不高,导致“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些村阵地建设步伐缓慢,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无处开展活动;有的村经济落后,无钱办事,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的村开展活动方式老化,缺乏创新,停留于开例会、读报纸、看专题,吸引力不强;有的村是重实用科技活动,轻政治理论教育。有的村干部行政命令意识残留,管理服务意识缺乏,停留在以下命令、提要求的方式行事,粗暴简单强硬,党务村务工作难以展开。甚至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并村后存在“合村不合心”的现象。个别村两委成员之间,为了各自宗族派系、个人争权夺利,工作中不能相互配合,甚至相互拆台,形成不了工作合力。有的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办事不公开,处事不公正,在低保、扶贫等政策贯彻落实上优亲厚友,更有甚者,以权谋私、挪用公款,生活不检点,不注意小节,不能很好地自律。

(三)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往往是写在文件上,挂在墙壁上,收效谈不上。有些制度在落实上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或智力精力因素,制度难以落实;有的制度不能因地制宜,分级分类落实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地方缺乏落实制度必要的政治经济保障和监督措施,受党员素质低、经费不足、监督机制不到位的限制,导致职责分工不清、权责不明,组织涣散,工作被动,效率低下,削弱了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选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村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不完善,选贤任能的责任制度不落实。对村干部要求高、支持少,指责多、理解少,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育和培养机制不健全。

2.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村两委“协调”工作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或者支部包揽村务,或者村委会与支部“顶牛”,“有章理事”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人、财、物管理尤其是村级财务管理等问题均未能很好地解决。

3.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各村每年除去日常开展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接待宣传等工作,很多村级集体经济长年亏空,无法再次投入开展生产。村干部长年工作在第一线,直面问题和矛盾,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但至今村干部待遇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四)农村党员综合素质不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发展新党员困难,后备干部严重不足。有的村干部发展党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消磨了年轻有为干部的积极性,造成基层党组织后备人才奇缺。大部分农村党员和村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不少农村党员带富能力不强,模范作用偏弱,责任使命衰退,参政程度偏低。走访中发现,少数党员对自己的权利义务认识模糊,对国家政策、经济形势、村里事务等不热心、不关注,对党员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或抱无所谓态度。一些党员责任感、使命感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群众利益和疾苦漠不关心,有的甚至为一己之私与群众争长道短。

3.美丽乡村建设还没有摆脱传统模式,村组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导致党员活动难以开展。而且,外出打工者居多,流动党员较普遍,组织找党员或党员找组织的“双找”工作较难,甚至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长期不与组织联系,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情况。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适应农村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适应农村发展要求,必须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农村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基层工作的“火车头”,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在整个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始终作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去抓实抓好。为此,第一,要优化结构,组合形成科学富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第二,要拓宽选人渠道,注意在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关键时刻和复杂环境中考察、识别和发现优秀的“一把手”人选,注重把懂经济、会管理、有丰富工作经验、具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的干部选拔到基层“一把手”的岗位上来,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2.完善村干部管理机制。第一,要采取“两推一选”等办法,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年纪轻、有文化、有责任感、作风过硬,愿意为群众服务,又有领导能力和脱贫致富本领的党员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第二,要把那些讲政治、思想好、懂经济、善开拓、有闯劲的优秀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中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第三,对于人才匮乏,班子后继乏人的村,要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积极推进乡镇工作重心下移,从县直单位、乡镇、退伍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选调干部进村任职。“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放、帮、扶、调的办法,进行分类指导。即对先进支部突出创先争优放手发展,对一般支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帮助提高,对后进支部重点扶持进步,对素质不高、不称职支部书记坚决予以调整。”[3]

3.集中搞好后进支部的整顿工作。第一,认真查找涣散支部存在问题的根源和症结。对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予以解决,真正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队伍。第二,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重点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第三,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好流动党员在思想观念、信息传播及实用技术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要求的能力。

(二)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

要采取灵活多样而又丰富多彩的新形式新方法,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效率。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致力于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1.通过开展各类活动,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多开展一些诸如“学理论、学技能、比党性、比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开展以“争做五好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为主的活动,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

2.围绕中心工作抓基层党建。第一,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党组织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党建工作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引导基层党建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第二,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促使党员干部提高对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主动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积极开展灵活多样而又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要以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我为乡村献一策、比学赶帮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比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唱红歌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教片、召开“谈党史、话未来”座谈会等,以此表达党员内心对党的热爱和拥戴,展示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

(三)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党组织工作机制

为使农村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结合乡镇的实际,要采取挂钩联系、定点指导、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等做法,让每位党政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一个村,实现党委对村级党建工作的直接指导,实现村级党组织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4]新形势下,要重点建立并完善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1.建立党组织生活和管理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村民自治、家庭承包经营等体制下新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民主评议党员、支委议事、党员学习培训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党组织负责人带头讲党课等制度,使村级党组织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2.创新党组织工作机制。必须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发展。第一,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适应发展要求。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认清社会管理体制、利益格局和农民群众利益实现方式的新变化,把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要求。第二,把握工作关键,不断创新机制。要以机制作保障,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第三,注重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思路。要着眼发展求创新,立足群众求创新,注重方法求创新,尊重科学求创新。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工作机制。”[5]

3.建立党员管理制度。党员管理是党组织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活动。具体到基层党员管理,要根据党员数量、分布和流动情况,建立党的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审查和鉴定;严格党员的组织生活,加强监督和整顿纪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彰优秀党员,清除党内腐败分子,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等。

4.依托党员活动中心,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在增强吸引力和认同感上下功夫。第一,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要设定党内活动基本模式,定期召开党小组会、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第二,要探索灵活开放的活动方式。结合党员群众兴趣爱好、职业专长和居住地点不同的实际,成立主题党小组。第三,要健全党员“畅通出口”机制,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四)加强党员能力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美丽乡村,要求农村党组织必须具备科学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推进民主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因此,“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当地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探索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办法。”[6]

1.围绕农民脱贫致富,抓好基层干部培训。第一,各级党组织要在全面提高农村党员脱贫致富的本领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科技和脱贫致富技能等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第二,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实现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常规教育,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育培训组织机构,健全配套的体制机制,让教育培训出来的优秀农村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2.围绕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抓好典型示范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很重要的一条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基层党组织管理上,建立健全跟踪问责、奖勤罚懒的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实施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进而加强能力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贺成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2(04).

[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5]宣萱.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问题·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1).

[6]任洪波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0(20).

责任编辑:许如江

D 267.2

A

1671-2994(2017)02-0074-05

2017-01-09

课题组简介:李金龙(1960-),男,安徽临泉人,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课题组组长)

成员:韦少华,李士田,潘行,李莉莉。

*本文系阜阳市2016年社科规划立项课题《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FSK201601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