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波
(贵阳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研究
陈真波
(贵阳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他强调要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正确的思维框架,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的限度,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损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体现出他浓浓的民生情怀,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武器。
习近平;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1]这场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目标,就是要“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其核心是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一)深刻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把深刻认识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作为尊重自然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基础。”[2]“要进一步树立生态意识,深刻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创造生活的舞台。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化。”[3]
1.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全部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4]习近平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众所周知,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本身的自然”。比如,从人的生理外形来看,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皮肤黝黑、鼻孔扁平,而生活在寒带的人们皮肤白皙、鼻梁直挺,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自然界影响人类的重要证据。正如恩格斯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在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5]
2.尊重自然是以承认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基础性作用为前提的。从人类的历史来看,自然为人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早期的人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以采摘野果和渔猎为生。如果没有这些自然物,人类就无法生存,更不必说后来的发展了。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高之后,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基础作用并没有降低。农耕社会,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粮食主要依靠良好土地和适宜的自然环境,一旦土地肥力下降,或遇到环境的改变,人类社会就会出现巨大的社会问题,乃至生存危机。据专家考证,中国的楼兰古国和中东巴比伦文明的消失,主要是环境变化所造成。当前,尽管人类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程度有并没有降低,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始终没变。“人类生存的环境只有一个,破坏了就很难修复。”[6]人类发展所需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我们必须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给予自然足够的尊重。
3.自然环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直接价值。有科学家计算,在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循环,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利益,仅每年通过生物和其他自然媒介为人类栽培的果实、种植的农作物自然授粉的经济价值,就大约有540亿美元。全球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免费”吸收了60%由人类活动排放的碳,对稳定全球气候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在自然面前人必须学会谦虚,要懂得尊重自然。
(二)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来认识事物
习近平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他将尊重自然的思想提高到人的价值观层面,他强调:“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7]并警告:“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就会恶化。”[8]他认为要做到人对自然尊重,必须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去反思,他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与西方哲学的‘人——物’的思维框架和认识路线是明显不同的。”[9]只有在哲学上确立正确的思维框架,以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认识事物,才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问题。早期的人类,由于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有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要体现为人对自然的崇拜,表现为人们将大自然的各种现象神化上。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山、林、河、海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于是,各种山神、水神、雨神、树神纷纷登场。各种自然现象也是神的意志,人们祈求雷公、电母、龙王、土地公公佑平安,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又无力抵御的自然灾害。这些神灵的出现,其实质是人对大自然的恐惧和崇拜,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自然的尊重,其哲学思维的基础是中国古代“人——物——人”的思维框架。
2.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配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定格为需求与满足的关系。文艺复兴以来,笛卡尔、莱布茨尼、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继承古希腊关于“人——物”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将自然与人类对立,把人类征服自然作为人类存在的最高目标。笛卡尔强调“主、客”关系的二元对立,认为人独立于自然,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独立于人,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否认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培根无限夸大科技的作用,认为“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
3.科技的进步,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的主导下,人类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16世纪开始,进入到工业社会;17世纪开始,进入蒸汽机时代;19世纪末期,进入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中期,步入电子自动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在人类中心主义“人——物”思维框架下,人与自然“主——客”关系被进一步放大,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
4.“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的指导下,必然影响到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法律制度,最终造成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即以征服取代了合作、对立取代了顺应、冲突取代了协调。其结果,就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扩展。人类中心主义泛滥造成的环境恶化,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以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美国哲学家雷根、法国哲学家施韦泽为代表的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提出:要以自然为中心看待自然事物的价值,确定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是道德的内在依据。他们提出关爱生命的主张,甚至认为动物和人一样,拥有不可侵犯的权利。总体而言,“非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出的自然中心主义的主张,否定人破坏自然的权利,对保护自然资源、抑止环境恶化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否定人的主体地位,强调动物和自然的权利,束缚了人类发展的手脚,没有考虑人类社会的合理发展,因而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同。
因此,习近平所说的尊重自然,不但要否定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哲学,也要摒弃非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哲学,要以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目标,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
(三)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习近平认为,尊重自然,要把青山绿水留给后人,不仅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他把生态建设与人民利益联系起来,体现了习近平浓浓的民生情怀。他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就包括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10]
习近平关于尊重自然的思想,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树立生态权利平等的思想,生态环境对每个人的生存是同等重要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破坏他人的生态权利。
1.良好的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自然是人类生活创造的舞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创造是密不可分的。不管生活在什么时代,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居住的首选之地,这就是自然价值所在。我国古代人们选择居住地时特别讲究“风水”,其实“风水”的主要内容,就是考虑自然资源利用的便利性。在当代,良好的生态是一笔买不来、借不走的财富,它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提高房地产的价值。人类靠自然生活,只有尊重自然价值,顺应自然法则,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在自然价值基础上创造价值。
2.早期的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最简单的工具改造自然。正是由于人类的创造,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纵观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在崇拜与尊重的理念下进行的,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类活动并没有对自然造成大的破坏。随着人类生产实践不断扩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改造自然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对自然进行一定程度的重塑,人类的自然观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总体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和谐。
3.尊重自然,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17世纪之后,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以大自然的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明白,科技飞速发展,只是使人类创造生活的舞台更加宽广,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没有改变,自然依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的创造生活必须在自然这个舞台之中。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有一个地区平衡和代际平衡的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传导性,在河北造成的空气污染往往会影响北京的大气环境,上游对森林的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不仅对上游产生影响,也会造成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当代人对环境的破坏,有时会要下一代人承担后果。所以,我们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就是不能滥用科学技术,造成生存环境破坏;要始终谨记尊重自然的理念,把美好环境留给子孙后代。
(一)因天材,就地利
1.自然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有着自己固有的规律。随着人类认识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界纳入“人化”系统之中的范围不断扩展。然而,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只是局部的,还没有全面和准确了解自然系统。因此,在人与自然相处时,必须遵循顺应自然的理念。为此,习近平特别强调:“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要本着同土地谈恋爱的立场做好规划”等思想。[11]
2.工业文明打破了自然系统原有的平衡,对人类造成了新的威胁。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间,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丰富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尽管如此,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肤浅的。尽管某些局部的领域,人类对自然的规律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就全局而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正因为如此,人类对自然界的某些改造在后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然而,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却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无节制地对自然加以改造,其结果,人类对自然的某些改造远未达到期望的效果,有些甚至背道而驰。“实际上,现存的环境问题往往是我们对自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结果,它的最终解决需要我们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12]
3.要正视科技创新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纵观人类科技史,许多科技发明在它出现时,当时的人们并未意识此项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不利。然而,在若干年后,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这些所谓的科技创新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就逐渐显现出来了。1962年,美国女作家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揭露,由于美国农场主对DDT的滥用,造成了许多鸟类和其他生物的灭绝。而在此之前1948年,人们却在为DDT的发现而欢欣鼓舞,其发明者米勒因此项发明而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奖。当时的人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由于这项科技进步,对自然界和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停用DDT作为农药几十年之后的今天,科学家们依然能在土壤和其他生物体中检测到它的残留,甚至在南极企鹅的尸体上都检测到了DDT。类似的发明还有很多,如原子弹、氟利昂等。归其原因,就是我们使用科学技术时,还没有从根本上树立顺应自然的理念。
4.尊重自然规律,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讲顺应自然,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自然,而是要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地合理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以自然为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传统。两千多年前,老子所提出“道法自然”的主张,就是要人们遵循自然固有的规律。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管子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思想不仅是城市规划的最高境界,而且很好地体现了顺应自然的理念。秦朝著名科学家李冰,在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就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在岷江的中心修建低堰,使岷江分两部分,内江的水灌溉,外江保留原河道功能。同时修建飞沙堰自然调节内江水量,飞沙堰可使进入内江过多的洪水漫过而进入外江,以确保内江灌区的安全。由于都江堰的修建顺应了自然规律,在投入相对低廉的情况下,灌溉了万亩良田,四川盆地成为有名的“天府之国”,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因天材、就地利”的崇高境界。
5.习近平顺应自然的理念来源于他的生活实践。1969年,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乡梁家河当知青时,就与当地老百姓一道打淤地坝,利用当地沟壑纵横和水土易流失的特点,从沟道两侧山体铲土,用泥土筑坝拦截汛期洪水和泥土,通过漫平造田。这样,既能减少水土流失,又能增加良田。今天,我们提倡顺应自然,就是要服从自然规律,让自然与人和谐相处,关键是要“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13]
(二)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
1.人类是自然之子,负有照看、管理自然的责任。自然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存续的共同家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与无机体一起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人类为了自身的享受和需求而破坏了这一生态系统,最终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存。习近平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14]
2.承认自然价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尊重自然规律,就是要承认自然本身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要人为地去干扰自然的这种功能。承认自然价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对人类来说,也可以带来经济成本节约。正如宋代贾思勰所说,“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性,劳而无获。”我们所说的承认自然价值,不仅要承认那些直接为人类带来使用价值的自然的外在价值,也要承认那些自然生物和地球环境本身调节功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3.人类对自然的损害,最终损害了自己。工业文明下,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的巨大问题。对此,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5]既然是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类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约束,特别是在价值观上树立顺应自然的思想,确立新的理念。善待生命,善待自然,既是对其他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己的尊重。要多策并举,多措并举,让顺应自然的理念和行为准则落实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人类要尊重自然的限度
1.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习近平特别强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的限度。他指出:“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矛盾,由此,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16]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绝不能就生态谈生态,也不能就环境谈环境,而是要在价值观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这种重塑,决不是以往的整治环境污染所表现出来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而是要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上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新的理念之下实现生态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因而具有革命性的特点。因此,习近平特别强调:“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17]
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自然的限度。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为基础的,但这种利用一定要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过自然的限度,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类的发展也会陷入困境。恩格斯指出:“我们不用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8]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触目惊心。如果人类继续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那么,有朝一日必定会使资源消耗殆尽。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西部的一些煤矿富集区,开采时一哄而上,而且回采率低,完全不顾自然的承受限度,有的煤矿从储量上看能开采上百年,在短短三四十年就开采完了,造成资源浪费。
3.节约资源,控制消费。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就要节约利用资源,注意自然开发的限度。受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在一些群体中盛行过量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消费,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导致许多资源几近耗竭,污染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生态危机,也造成了社会、文化和价值危机。
4.要把关爱生命,尊重自然限度,作为顺应自然的标志和判断人类自身行为合理性的道德标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与其他生命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其他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尊重自然的限度,不要无故伤害其他生命,爱护、关注和促进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延续,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
尊重自然的限度,也包括对大自然的行为一定要谨慎,人类生产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要谨慎、适度。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这不仅表现在资源的有限性,也表现在其对各种污染物的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随意排放各种污染物,那么,有朝一日会使其循环更新能力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也就面临着毁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9]建立顺应自然的理念,就是要从人的主体性去理解自然,保持人类的克制。习近平关于顺应自然的理念,要求人类文明创造活动要尊重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开发资源时,只能以满足生存为需要,不能过度开发,排放污染物时要谨慎、明智,尊重自然的限度。
(一)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1.保护自然是人类的责任。习近平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多次强调要有保护好自然的意识,“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广大干部“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用两个清醒认识突出强调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体现了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2.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自毁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毁灭人类自己。在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我国欠账太多,自然生态遭受了巨大破坏。全国受污染耕地多达上千万公顷,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十大流域中劣V类水质占10.4%,雾霾天气频发。近些年,一些地方的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长江流域,一些地方过度围湖造田,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小,进而造成这一地区的粮食减产,鱼类的生存环境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匮乏;在淮河以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不断增大,粮食减产;许多野生动物遭到无节制的捕猎,一些已经消失。对此,习近平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0]
3.保护自然要本着节约优先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益,坚持集约利用的原则,努力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自然界不是循着一个永远一样的不断重复的圆圈运动,而是经历着实在的历史。”[21]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生态建设中的具体化,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名靠后,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优先是最根本的途径。一定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念,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贯穿于保护自然的始终。
4.保护自然以自然恢复为主。这是保护自然方法论上的指导,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唯物主义实践论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深刻阐述。自然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对自然进行修复,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扰。以自然恢复为主是人类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责任的体现,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应该是建立在对生态规律的尊重之上,主动保护自然更重要的是规范自身行为,在实践中善用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道,真正达到“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的操作要求。
(二)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
1.严格保护生态,刻不容缓。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要求一定要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保护自然过程中要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他指出,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起一堆东西,最后一看都是一些破坏性的东西。习近平强调,破坏生态后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他特别指出,在有些地方,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2.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要有严格保护的意识。生态脆弱的地区,一定要严格限制开发;一些开发强度已经较大、承载能力有限的地区,一定要限制开发的强度。第二,要利用市场的手段,适当提高资源产品的价格,使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利用价格手段引导人们珍惜资源。第三,合理开发,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要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稳定,将保护自然从理念层面落实到制度层面。合理开发是严格保护的目的,也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护的目的不是限制人类的发展,而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意识也是生态公平意识,它要求人们在追求发展时,不单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还要考虑后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操作的理念保障。
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将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落实到操作的层面,为具体实践提供制度约束和行为指导,才能真正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方针付诸于实际,为应对现阶段我国存在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尊重自然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认识前提,只有在全社会先树立起尊重自然的观念体系,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才能推动保护自然的制度和措施的实施。顺应自然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策略选择,把握自然与人类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事,才不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保护自然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实践导向,光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将其保护,自然还是会遭到破坏。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习近平生态文化建设核心理念。习近平多次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011年,在贵州考察时,习近平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2]
2012年12月7日-12日,在当选新一届党中央总书记后不久,习近平同志来到广东视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求,嘱咐广东的同志一定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013年5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学习会上,他再次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3]显然,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性。2013年7月20日,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习近平同志再一次表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4]之后,2013年7月21日-23日,在湖北视察时,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告诫全党:“我们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5]习近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始终与改善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始终与尊重和提高自然生态的承载力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他生态文明思想中深深的人文关怀。
[1][7]习近平.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N].浙江日报,2004-05-08.
[2][20][23]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3]习近平.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J].今日浙江,2006(03).
[4][5][19][2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190、1、221.
[6][25]本报评论员.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N].湖北日报,2013-08-05.
[8]习近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N].中国旅游报,2004-10-13.
[9]习近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J].经济学动态,1998(07).
[10]习近平.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 努力打造“绿色浙江”——在浙江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04).
[11][13]新华社.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15.
[12]刘树铎,王宁.善待自然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访全国人大环资委原主任委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董事长曲格平[N].中国经济时报,2005-03-09.
[14]新华社.立足优势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 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N].人民日报,2014-02-27.
[1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106.
[16]习近平.坚持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N].经济日报,2004-09-14.
[17][22]万群.谱写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新篇章——习近平考察贵州纪实[N].贵州日报,2011-05-12.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24]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0.
责任编辑:许如江
D 616
A
1671-2994(2017)02-0031-06
2016-10-21
陈真波(1970-),男,湖南安乡人,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