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在财政收支缺口不断增大的局面下,更大的减税空间可能需要适当提高中央财政赤字率。
2016年12月29日,一年一度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上月刚履新财政部部长的肖捷首次主持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排在首位,意味着2017年财政工作将是“维稳”当头。
“这赋予了财税工作更大的使命,2017年财政政策要兼顾稳增长和深化改革两大任务,可以预期稳增长的重头将落在财政政策身上。”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雍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250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839亿元,财政收支缺口近2万亿元。日渐紧张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面前,财政政策如何转圜腾挪,实现兼顾增长和改革两大目标? 2017年财政政策的工具箱中,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工具?
《财经国家周刊》百名经济学家年度问卷调查显示,有60.98%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中央财政赤字率或将继续上调,处于3.1%至4.0%之间甚至更高一些。
减税让利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将“降成本”作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抓手。会议提出,在降成本方面,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
《财经国家周刊》经济学家年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2017年应该首先在哪些方面助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问题,有62.2%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降税清费、降低企业成本,排在最为紧迫的改革项目的第二位,仅次于国企改革。
2017年财政政策减税助力企业降成本,有三方面值得期待。
一是“营改增”继续推进,随着去年以来政策和征管的不断完善,2017年减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按照营改增政策规定,纳税人2016年购入的不动产当年可抵扣60%,剩余的40%将在2017年连同新一年购入的不动产60%可抵扣的部分一起进行抵扣,所以减税规模会更大些。此外,随着政策和征管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越来越完整,2017年企业抵扣的数额会明显增大。
“2015年营改增的减税规模大约是2000亿元,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开,全年减税能达到5000亿元,由此推算,2017年仅因为营改增带来的减税可能就会达到6500亿元。”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二是增值税税率如果得以简并,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减税空间。去年营改增全面推开后,我国增值税存在四档并存的局面,分别为17%的基准税率,以及13%、11%和6%的税率,存在逐步简并的改革要求。据记者了解,作为实体经济主力的制造业长期执行的17%税率,有望得到下调,制造业的税收负担也将由此进一步减轻。
三是车购置税优惠和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还将延续。“减税要寓于改革之中,不是单纯减税,而是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扩大内需、创新创业这些长远目标。”张斌说。
在财政收支缺口不断增大的局面下,更大的减税空间可能需要适当提高中央财政赤字率。2016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率定于3%,《财经国家周刊》经济学家年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98%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中央财政赤字率或将继续上调,处于3.1%至4.0%之间。有19.51%的经济学家选择了更高的赤字率预期水平:4.1%至5.0%。
盘活PPP
投资提速,是2017年稳增长的关键。《财经国家周刊》经济学家年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投资热点头筹将是基础设施建设,有70.73%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这一项。
2016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跌,去年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积同比增幅已从上半年的10%以上降至8.3%。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也呈现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就比10月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目前基建投资融资与基建投资增速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基建融资增速远不及基建投资增速,是基建面临的瓶颈。如果这一瓶颈不能及时突破,2017年基建投资可能会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2017年基建投资能否稳定,一是看财政专项建设资金的直接支持,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即要依仗于PPP发挥更大作用。
专项资金方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全厚表示,2015年9月份开始财政部门陆续设立了多个基建专项建设基金,目前已投放六批,有望在2017年带动9万亿的投资规模。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洁表示,财政收支紧张的局面决定了更多的基建增量不能一味寄托于专项资金。PPP项目引进优质的民间资本,不仅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还可以降低财政负担。
2016年PPP项目快速发展,全国PPP项目累计入库已超过12万亿。但签约多、落地少的问题饱受诟病。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PPP落地规模达到1.56万亿元人民币,落地率为26%。
赵全厚表示,目前有不少PPP项目有可能刚确定社会合作方,即将进入初期施工建设阶段。按照PPP项目周期推算,2017年PPP落地规模预计能达到2万亿至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明显提高。
更多的PPP项目也在酝酿之中。12月初,中国PPP基金与9省区签约合作设立省级PPP基金协议,包括具体PPP项目164个,项目总投资额5900亿元。
财政部表示,将继续督促中国PPP基金落实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促进PPP项目规范运作,推动我国PPP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