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华 陈 杰 俞 懿 王继英 唐庆华 李惠明*
(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大团站,上海 201311;2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201;3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103;4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600)
上海地区番茄刺皮瘿螨的发生与防治
严宝华1☆陈 杰2☆俞 懿3王继英4唐庆华1李惠明3*
(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大团站,上海 201311;2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201;3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103;4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600)
番茄刺皮瘿螨是1997年入侵上海的新害虫,曾在2004~2006年引起秋番茄生产较大的灾害损失。防治重点应加强害螨发生的早期诊断、注重田园清洁与防止瘿螨扩散传播、消毒与灌水沤泡灭螨,辅助使用杀螨剂的化学防治。
番茄刺皮瘿螨(Eriophyes lycopersici)属真螨目瘿螨科。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均有发生,华南地区发生偏重;近年河北等地也有发生报道。1997年侵入上海成为茄科蔬菜的新害虫,主要为害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陈斌 等,2001;李惠明,2001)。1995~2008年浦东新区是上海地区秋延冬反季节番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11月至翌年1月采收)栽培的重要基地,最高年份栽培面积达到60~70 hm2(900~1 050亩)。大团镇是浦东新区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秋延冬番茄栽培面积30~40 hm2(450~600亩),占该区栽培面积的50%左右。瘿螨虫体微小,一般体长0.2 mm左右,体宽为体长的1/3左右,体型似衣鱼,足2对(彩色图版1),在20倍放大镜下才能看到。发生初期菜农很难察觉,到了发生中后期还常与枯萎病等症状混淆,容易因误用农药而错失有效防治时期。自2004年开始连年为害较重,至2009年该区域秋延冬番茄仅零星种植,栽培面积减少85%以上,严重影响农民的收益和市场供应。
近十年来在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笔者参与了“外来入侵害虫番茄刺皮瘿螨的灾变与综合防治技术”项目的实施,对番茄刺皮瘿螨从识别诊断到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示范。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成、若螨吸取寄主叶片、茎和果皮细胞汁液,叶片被害后变硬、枯黄、早衰,表面常略带红色,初呈油污状,后呈茶褐色或赤褐色(彩色图版2)。茎由青绿色变成油状青铜色或铁锈色(彩色图版3)。果实常有龟裂纹,纵向裂开,受害重的绿果常呈青铜色、僵化或不着色(彩色图版4-a),轻者虽能着色变红,但果实上会产生较多的细裂纹,影响外观品质(彩色图版4-b)。
该螨先从植株下部发生,受害叶片变黄早衰,并很快向上部和周边的植株扩散、蔓延,有明显的发生中心(彩色图版5)。当植株中部叶片受害时,植株的蒸腾作用增强而大量失去水分,常在地上部靠近地面的茎节上产生不定根。由于肉眼见不到害螨,易被误诊为番茄枯萎病而贻误防治适期。2~3周后基本全田严重受害(彩色图版6),只得毁种拉秧。
上海地区露地春番茄一般于4月中、下旬始见该螨为害状,迟发的年份在5月上旬表现症状。旬平均温度14~16 ℃,早春少雨和温度偏高利于发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番茄采收中后期,发生早的田块植株中下部叶片出现枯黄,下部茎秆呈现铁锈斑状,部分果实产生轻微的龟裂纹。由于采收期即将结束,番茄果实的品质也在下降,大部分受害田块未能引起菜农的关注而疏于防治,有利于番茄刺皮瘿螨转移到辣椒、茄子和樱桃番茄上继续繁殖为害。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梅雨季节不利于露地害螨的繁衍,种群增长缓慢,但对保护地茄科寄主蔬菜可造成较重的为害。由于菜农不了解害螨的传播途径,对将进入采收末期的春茬辣椒与茄子的害螨种群未加治理,任其转移、扩散到露地辣椒上为害,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转移到避雨栽培的秋番茄上,8月下旬到9月上旬再转移到设施秋延冬番茄幼苗上发生为害。此时露地培育的番茄苗较小,害螨种群数量因受夏秋季雨水冲刷有所抑制,通常幼苗表现为生长不良或偏黄弱,而未能识别该为害症状的菜农通过补施化肥措施又掩盖了瘿螨的发生为害。9月中旬到10月中下旬是瘿螨在延秋番茄(露地、保护地)的发生盛期,常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为害,10月中下旬采收中后期成螨开始越冬,常年旬平均温度为14~17 ℃。而在保护地栽培的秋延冬番茄上,成螨则在12月上、中旬进入越冬期,此时露地旬平均温度6~8 ℃。
9月中下旬保护地秋延冬番茄开始定植、覆盖农膜。深秋以后气温适宜、湿度下降,又避开了雨水冲刷的抑制作用,瘿螨的种群数量开始快速上升。在番茄盛果期,瘿螨也相继进入发生始盛期。这茬番茄由于采用保温栽培,环境条件非常适宜番茄刺皮瘿螨的生长发育,最易造成严重的危害。常年一般田块50%以上的植株出现被害状,发生严重年份大部分田块100%的植株受害,70%~95%的果实出现龟裂纹;受害最严重的田块约70%的植株枯死,减产60%以上,减收80%以上。
根据2007~2015年上海地区番茄刺皮瘿螨发生规律的调查资料,结合相关要素分析,明确了番茄刺皮瘿螨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3.1 温度 适宜番茄刺皮瘿螨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5~35 ℃,最适温度20~30 ℃,低于14 ℃进入休眠状态;温度35 ℃以上发育速率和数量增殖缓慢。根据9 a(年)的调查与观察结果,春季当旬平均温度升至18 ℃左右时,田间可始见番茄刺皮瘿螨为害株;当旬平均温度达20 ℃时,进入发生始盛期。7月至9月中旬的旬平均温度为27.5~28.0 ℃,较有利于番茄刺皮瘿螨的发生,28℃以上时则是重发生年,而低于27 ℃时发生相对较轻。
3.2 湿度和雨量 最适宜番茄刺皮瘿螨发生的相对湿度在50%~75%之间,当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生长繁殖系数受到抑制。如果高湿与35 ℃以上高温同时作用则番茄刺皮瘿螨的发生明显受到抑制,生长繁殖系数降低至20%~25%(许翔 等,2006;王梅玉 等,2007)。上海地区6~9月是多雨的季节,梅雨季节雨量偏少、夏季少雷暴雨和台风的年份发生相对偏重;反之则发生相对偏轻。特别是秋旱、无台风暴雨的年份番茄刺皮瘿螨最易发生成灾。根据2007~2015年的降雨量数据,6月至9月中旬累积降雨量达500~600 mm通常为中等发生年;650~700 mm及以上为中等偏轻发生年,少于400 mm通常为重发生年。
3.3 种植茬口 疏于预防的春番茄连茬秋番茄,或秋番茄(保护地)连茬春番茄的田块瘿螨发生均重,常引起村与村之间、地块间螨情发生轻重的明显差异;番茄未连茬种植比连茬种植虫害发生轻。此外,秋番茄与辣椒、茄子连茬或邻作,相对发生也重,这主要是受周边虫源的影响。早春瘿螨发生重的地区或田块周围,秋番茄瘿螨的发生往往相对较早、较重。
3.4 栽培管理 瘿螨体型微小,抗逆性较差。保护地秋延冬番茄保持湿润栽培,瘿螨的发生期会延迟,发生为害程度有所减轻。若栽培管理不当,缺水、少肥造成干爽的环境条件,瘿螨也会加重为害。
4.1 清洁田园 发生番茄刺皮瘿螨危害的茄科类作物田块,在收获后应及时清除残株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在春茬采收结束拉秧时,也可每1 m2撒施碳酸氢铵40~50 g(每1 m3空间用量为10~12 g),然后立即封棚闷1~2 d(天),利用氨气快速消毒灭虫后再清茬,以防止植株上的虫源向周边作物迁移。
4.2 灌水闷棚洗盐、灭螨 保护地在春夏季换茬时,发生螨害的田块要深翻土地,利用夏秋季高温,灌水闷棚沤泡10~20 d(天)洗盐、灭螨,防止残存在土缝中越夏的虫源转移到秋茬为害。只要发生过瘿螨危害的棚室,一定要用灌水闷棚沤泡的方法才能彻底灭螨,否则会有连年受害的危险。
4.3 加强栽培管理 秋番茄田间保持湿润栽培,适时施肥,多浇水或滴灌浇水,瘿螨的发生期会延迟,发生为害程度有所减轻。有条件时每7~10 d(天)在晴天早晨先喷水湿润田间,再关棚提温,进行1次高温(35~38 ℃)高湿闷棚4~5 h(小时),也能抑制番茄刺皮瘿螨的发生。
4.4 药剂防治 密切关注市、区的虫情预报,发现个别植株有不正常缺肥、失水表现,及时正确诊断。在瘿螨发生为害初期至始盛期,使用杀螨剂连续防治数次,防治间隔期5~7 d(天)。由于番茄刺皮瘿螨对常用的杀螨剂尚未产生抗药性,按药剂推荐的用药浓度喷雾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浏阳霉素、阿维菌素、氟虫脲、速螨酮、噻螨酮、螺螨酯等。除重点喷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及嫩茎、花器和幼果外,还要注意根茎部也要喷药,要均匀周到。秋番茄要多次防治烟粉虱等害虫,通常可混用杀螨剂兼治。
李惠明.2001.蔬菜病虫害防治实用手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383-385.
陈斌,罗佑珍.2001.番茄新害虫—刺皮瘿螨.长江蔬菜,(11):27.
许翔,李琳一,王冬生,洪晓月,吴娟,袁永达,谢显传.2006.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实验种群的影响.昆虫学报,49(5):816-821.
王梅玉,王冬生,袁永达,洪晓月.2007.新外来害虫番茄刺皮瘿螨在番茄上的危害规律//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福州: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79.
☆同等贡献作者
严宝华,农艺师,专业方向:蔬菜安全生产与监管;陈杰,高级农艺师,专业方向: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安全生产与监管,E-mail:2628883204@qq.com
*通讯作者:李惠明,推广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技术的开发与研究,E-mail:shzblhm@qq.com
2016-11-28;接受日期:2017-02-20
上海市科委项目(9312008Y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