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芳,刘巧,许铭雅,魏凯,仇浩,肖波,夏莹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程度及培训需求的调查报告
吴芳芳,刘巧,许铭雅,魏凯,仇浩,肖波,夏莹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该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内不同地区居民急救知识知晓程度和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共计发放现场调查问卷300份,线上调研问卷193份,回收有效问卷447份。结果显示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人数为253名,占总数56.6%,接受2 h以内的比例为86.7%。能够掌握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人数比例为16.8%,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同时,对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笔者也针对调研结果,提出5点结论与建议。
急救知识;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类危重急症和伤害事故的发生呈不断上升趋势,当疾病、意外伤害等情况发生时,急救的黄金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救护人员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到达,给予患者相应的急救措施,此时如果身边的“第一目击者”能够懂得如何应急救助,也许就可以帮助自己或他人脱离生命危险。
该课题组以对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程度入手,调研了居民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对部分居民进行急救知识的宣讲演示,以引起居民对急救知识的重视,同时教给他们遇到突发情况相应的急救方法。
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急救知识的需求。②在调研过程中,会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对操作方法理解不当,可能会为无效急救,甚至对患者会有二次伤害的可能,对此在现场通过对模拟人和志愿者进行演示,教会居民正确的急救方法。③通过该课题的调查研究,不仅加强对院前急救技能的掌握,更引起民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①文献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当前院前急救率相对较高的急症或伤害事故,着重向居民进行宣传。②问卷调查方法:对于问卷调查采用了线上和线下两种调查方式。该次调查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进行,以了解他们对掌握急救知识的态度,想要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哪些类型的急救知识。同时还设计一些基本急救知识进行测试回答,了解居民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③操作示范和现场演示:利用急救模拟人和道具,进行现场急救技能培训。④统计方法:调查数据采用双录入法,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该问卷采取随机选取的方式分别在江苏省内苏州、南京、淮安等地对不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4份。线上问卷参与人数193名,主要针对非医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2.1.1 居民是否接受过急救知识 在回收的447份有效问卷中,接受过急救知识的人数为253名,占总数56.6%,其中线上问卷接受过急救知识的比例为61.1%,线下接受过急救知识的比例为53.1%。在线下调查问卷中结果显示教师接受过急救知识的比例最高达到88.9%,20~29年龄段接受急救知识培训比例最高,为84.6%。
2.1.2 居民接受急救知识的途径 线下调查问卷中占比例最高的为中学阶段接受过急救知识,为57.0%;单位组织急救知识宣讲比例为29.6%;大学阶段接受过急救知识为30.4%;通过网络报纸手机了解的人数比例为31.9%;通过社区获得急救知识的比例为49.2%;通过网络电视了解急救知识为53.89%。
2.1.3 居民接受急救知识的时长 在接受过急救知识的人群中,接受时间在2 h以内的比例为86.7%;2~5 h的比例为 31.9%;5~10 h为 16.3%;10 h以上的比例仅为9.6%。在线上问卷中接受时间在2 h内的比例达72.0%;2~5 h的比例为 17.1%;5~10 h的比例为 4.7%;10 h以上的比例为6.2%。
2.1.4 居民对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 线下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有28.7%的人了解急救知识,有49.2%的人不太了解,有25.2%对急救知识一点都不了解。在线上问卷调查中,结果显示有24.9%的人对急救知识有了解,68.9%的人不太了解急救知识,6.2%的人对急救知识不了解。
2.1.5 居民对急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的态度 线下调查结果,88.6%的人认为急救知识普及是非常有必要的,2.5%的人对急救知识的普及持反对态度,9.9%的人认为急救知识的宣传是没必要的。线上调查有92.0%的人认为急救知识普及是非常有必要的。
2.2.1 居民基本对基本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线下问卷中关于中暑的急救知识方法中有69.7%回答正确;关于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最佳抢救时间的回答,63.8%的人回答正确;对胸外按压具体部位的回答中有52.0%的人回答正确;对气道阻塞的急救有35.0%的正确率;对烧伤处理的回答中有67.0%的人回答正确;对急性扭伤挫伤的急救处理的调查有52.0%的人回答正确。
2.2.2 居民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问卷的设计中有两项可提现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作为第一目击者或旁观者该如何对患者实施救助,其中线下调查,有46.0%的人选择直接拨打急救电话,有25.1%判断患者意识实施开放气道心肺复苏。线上调查结果显示能够相对利用患者昏迷后宝贵时间的比例达70.0%以上。
2.2.3 居民对心肺复苏、创伤止血包扎等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线上线下的调查情况可得数据:能够掌握并应用的人数比例有16.8%(没有实际考核其技能),了解但不完全掌握的比例达46.3%,完全不会的达37.1%。
2.3.1 了解急救知识的方式 综合线上线下调查得出希望通过网络获得急救相关知识的比例达67.3%,通过书籍获得急救知识的比例达到38.7%,通过传媒获得急救知识的比例达48.0%,通过公益宣传活动获得急救知识的比例达54.1%,通过亲人朋友获得急救知识的比例达27.3%,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急救知识的比例为12.8%。其中在校大学生主要希望通过网络平台(74.1%)及公益宣传(71.0%)的方式对急救知识进行宣传。
2.3.2 居民认为急救知识接受不充分的原因 综合线上线下调查结果可以得到:66.0%的人认为是因为教育普及率较低,有57.0%的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有25.0%的人认为是医疗水平落后导致急救知识普及率不高,有54.6%的人认为是宣传渠道较少导致,有60.2%的人认为此问题存在主要是个人意识不高,对想掌握急救知识的迫切感不强。
2.3.3 居民最希望得到哪些急救知识 综合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70.9%的人希望得到心肺复苏的知识,有50.6%的人希望得到骨折处理的知识,有58.6%的人希望得到溺水处理的急救知识,有45.2%的人希望得到气道梗阻处理的知识,有50.3%的人希望得到中暑处理的知识,有50.8%的人希望得到烧伤处理的急救知识,有41.6%的人希望得到脑卒中急救知识,有44.7%的人希望得到心肌梗死处理的知识。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12月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对普通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共计66项,对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进行要求。该次调研结果显示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的人数占总数56.6%,有16.8%的人掌握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这些人通过各种途径接受过急救知识的教育,并且受教育时间长短不一,由此可见,急救知识普及的必要性。为此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有57.0%的人认为是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院前急救普及率较低,对此政府需要加大院前急救的宣传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12年江苏省政府每年将 “新增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以上”列入保障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内容以来,到2014年底,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培训救护员44.22万名,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达到282.92万名。2006年至2015年,累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达到941.17万名,占到全省人口总数的11.77%,位居全国之首。此外,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培训专业急救人员以及相应急救用具[1]。2015年,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意见》,明确“加强应急救护培训,建立卫生应急志愿队伍,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同时启动“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急救知识的宣传量较少,媒体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群、教学网站等整合优质资源,通过资讯推送、视频、授课等模式进行公众急救培训教育[2]。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多关注、报道一些居民参与院前急救的案例,宣扬一种和谐乐助的风气。在调研过程中,被调研者也表示,愿意参加现场急救志愿者活动中,但是担心救人后反被误解为肇事者。舆论应大力鼓励和表扬类似行为,弘扬助人为乐思想,增强社会公德意思。2015年1月1日起,《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提出了公众“急救免责”及表彰条例[3]。
成立由红十字会、医学院校以及医疗机构人员组成的社区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小分队,急救知识的普及可以通过新媒体途径,急救技能训练还得通过医学模拟人、急救道具进行手把手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来规范动作要求,以防在实际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可获取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培训手册。急救知识进行校园,在中小学、高等院校内开设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进行急救知识讲座,开展急救知识技能比赛等。居民广场发放急救知识宣传画册和急救知识宣讲,将急救知识普及给更多的群众。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已建立了完善的急救体系,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倡导公众普及急救培训,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现场急救培训。就国内现状来看,大部分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并没有开设急救课程,学生对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良莠不齐,学生的急救知识知晓率偏低[4]。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教育部门应将急救课程引入中小学素质课程,大学校园内开设现场急救技术选修课程,教授学生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急救处理方法。如通气技术、止血、包扎、心肺复苏及急救技术以及骨折、急性扭伤、常见疾病的等基本急救知识,提高学生们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致于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沉着冷静地面对。
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许多人并不是太积极的配合问卷的调查,有3.8%的人认为急救知识的宣传是没必要的,12.1%的人对急救知识的普及持中立态度,由此可见提高个人意识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分析个人意识不高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民众认为意外情况离自己很远,没必要学习,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这部分人基本急救情况的分析,不能杞人忧天,但也不能不防患于未然;还有可能是怕担责任,对此需要提高个人道德品质,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法律保护救护人员。
当前急救知识普及程度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包括急救基本知识和急救技能,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是坚信,只要上下同心,将急救知识的地位提高摆正,居民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1]沈峥嵘.我省举行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活动[N].新华日报,2015-05-08.
[2]彭晖,黄文杰,罗海,等.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7,46(3):411-412.
[3]杭州日报.《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1月1日正式施 行 [EB/0L].(2014-12-12)[4/26].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zhdt/T507923.shtml.
[4]李明霞.我院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当代医学,2011,17(12):1-2.
R195
A
1672-5654(2017)10(b)-0165-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9.165
[课题来源]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居民急救知识普及情况调查(201612688010Y)。
吴芳芳(1996-),女,江苏淮安人,专科在读,研究方向: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肖波(1973-),男,江苏如皋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教育、学生管理、党建,E-mail:bxiao@szhct.edu.cn。
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