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培
摘 要:本人笔者从学习环境营造、专研范例和任务设计呈现、创设探索和启发性自主实践环境、展示评价四个方面入手,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和探讨如何针对体校学生的特殊性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体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范例倒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信息技术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翻转课堂、微课程等都在逐步发展和创新,教师关注一堂好课的点也愈来愈多,但学生作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往往成为教师的最高追求,但同时又不断让教师失望,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保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特点来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学生激昂亢奋的情绪转化为稳定积极的学习状态
体校学生的情绪每一刻的波动都比较大,由于长期受一种队别荣誉的影响,他们的班级荣誉感和集体感比较弱,因此比一般学生更容易和同伴发生摩擦,加之他们的课堂行为难以规范,因此对教师来说,学生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氛围,因此,如何在课前的几分钟“哄”好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掌握个别性格特别突出的学生特点,并及时作出应对。当教师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时,学生才会安稳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也更可能因为教师的引导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融入情景,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对体校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他们不常接触电脑,对电脑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因此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很容易将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旦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他们的可能是无限的。如在学习《画图》软件这课时,我以“小蜗牛的故事”为主题,配合音乐和动画,讲述一个开放性的故事,在音乐和动画的熏陶和带动下,学生马上融入主题情景,对故事的发展想法各异,不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激发了运用画图软件创作的无限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正真融入课堂后,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积极活跃,就会产生探求的强烈欲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根据体校学生的特点,专研范例和任务等的设计呈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体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都比较弱,因此对教材的处理和任务的设计都需深思熟虑;另一方面,住校生和走读生对电脑技能的涉及程度也各不同,因此分层教学的任务跨度既不能太大,又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因此教材处理方面,要改变教学目标,呈现的例子最好以他们为主体,或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在任务设计方面,要贴近学生的训练生活,较高层的任务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如在学习《连词成句变化多》这课时,我认为这节课学生能创造很多可能性,因此我以刚刚结束的儿童节为主线,引导他们回忆,从他们给出的描述中提取关键字,以他们的描述作为口头例子,虽然没有一个正式的演示例子,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在配合欢快的背景音乐和照片的情况下,学生积极联想回忆,无形中学生愉悦的心情也激发了他们去完成属于自己的儿童节的回忆。又如在学到《画龙点睛写标题》这课时,我的拓展性任务是:探究标题“圣诞节快乐”是如何制作的,并自己尝试其中一个字。这样做是因为大标题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让有余力的学生有尝试的冲动,其次其中涉及到的“组合”功能能让学生对小标题的美化提升一个档次。
教学实践表明:合理的任务不仅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也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范例倒置,排除思维定势障碍,激发创新思维
范例教学是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解析案例或作为一个例子为学生讲授技能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信息技术课堂成了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课堂,学生掌握了技能,但是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缺少运用所学的技能进行创造的能力,加之体校学生长期处于训练的特殊性,他们对于模仿就是一种惯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关键。那么“倒过来”的信息技术课堂会是怎么样的呢?在处理三年级《制作贺卡》一课时,我并不是直接让学生欣赏一些贺卡,而是叫一位画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到白板上画一画自己所定主题贺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其他学生则看一个关于介绍各种节日的动画片,要求注意观察每个节日的代表人物或物品有哪些,再引导学生将每个元素整理规划,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贺卡,在学生完成的期间,播放一些贺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完成一个作品,而范例只作为激发学生思维的一个工具,最终学生的创作和创新精神不仅得到极大的激发,创新思维也大有用途。
教学实践表明:范例倒置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并创作出来,而且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能力分层也一览无余。
三、创设探索、启发性自主实践的环境,引导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在自主实践中得到提高。对于体校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更渴望训练以外的生活得到关注,比起聊比赛冠军,他们更喜欢和我聊家里电脑怎么有时连不上网络,电脑密码怎么设置,如何实现多台电脑可以上网等,因此我提倡任务生活化,引导启发类比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比如在学习《组建局域网》这课时,我从学生对信息化生活的关注出发,让学生在课前汇总家庭上网的需求与方式,画出网络拓扑图,再模拟采购设备,并动手组建可以多台电脑同时接入因特网的局域网。学生经过这样的创造活动之后,成就感强烈,有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提出如何实现不在同一空间内的几台电脑同时上网(除无线网络外),还提出了能否实现共享IP地址的想法。
教学实践证明:有用的知识,无论对谁都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这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固定技能,还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创新。
四、展示评价,突显双主,体验快乐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自然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创造机会来获得优秀的作品,这无疑是一堂好课,但如何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保持下去,我想我们需要做好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工作。信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作品展示评价来创设机会,使师生的相互期望形成合力,体验成功的情绪,长此以往,师生就会把成功的体验与愉快的学习等同,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根据体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避免等级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课堂评价由多方面组成:自我评价、平时的纪律表现、课堂的演示操作、作品展示交流时同学间的评价、教师总结性评价等。
教学实践证明:正面积极的评价对能力较好的学生,能更促进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是一种激励,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总之,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有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教学在面临科技诱惑、家长偏见、学生误读的压力下,要不断探求新的思路和方法,让信息技术课堂里走出的孩子,探寻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与生活化的有机融合2013.09.
[2]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3.11.
[3]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决策2013.10.
[4]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主动性培育2014.1.http://lw.3edu.net/x/List_21.html.
[5]探究信息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2013.11.
[6]马茂霞.“倒”出不一样的“守株待兔”--以“倒置”范例为发散点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